登陆注册
9910000000011

第11章 诀窍8:会说还须会听,说话的另一半是聆听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倾听是一种高境界的沟通手段,要想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那就得善于倾听。

人们的交谈是双向的,你必须和对方配合得好才能把谈话继续下去。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你只有仔细倾听才能知道对方的意思,才能与对方合谐地畅谈。

讲话中巧言是一种能力,聆听也是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熟练地掌握聆听的艺术,有时比能言更重要,也更有效。

聆听是金:善听有时胜于善说

多年前,有一个贫苦的从荷兰移居来美的儿童,他家非常贫寒,他每天到街上捡拾煤车落在沟渠里的碎煤块。那个孩子叫马可,一生仅受过6年的学校教育,但最后竟使自己成为美国新闻界一个最成功的杂志编辑。他怎么成功的?那说来话长,简单地说正是因为他把聆听作为自己成功人生的开端。马可13岁离开学校,充任西联的僮役,每星期工资6.25美元。他把他不坐车、不吃午饭省下的钱积攒起来,直到足够买一部《美国名人传全书》——以后他做了一件从来未曾听说过的事情。他读了名人的传记,写信给他们,请他们寄来有关他们童年时代的补充材料。他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他鼓励名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写信给那时正在竞选总统的加菲大将,问他是否确实曾一度在一条运河上做拉船童工;而加菲也复信给他。他写信给格莱德将军,询问某一战役,格莱德给了这位14岁的孩子一张地图并邀请他吃晚饭,并且和他谈了一整夜。

他写信给爱默生并鼓励爱默生讲述关于他自己的话。这位为西联送信的小孩不久便和全美著名的人通信:爱默生、勃罗克、夏姆土、浪番洛、林肯夫人、爱尔各德、秀门将军及戴维斯。

他不只与这些名人通信,并且在他们假期的时候去拜访他们,成为他们家里受欢迎的一个客人。这种经验,使他产生了一种无价的自信心。这些名人激发了他的理想与志向,改变了他的人生。而所有这一切,只是因为善于聆听而已。马可先生大概是世上最优秀的名人访问者,他说许多人不能让他人对自己产生好印象,因为他们不注意倾听。“他们极关心自己下面要说什么,他们不打开耳朵——一些大人物曾告诉我,他们更喜欢善于倾听者而非善于谈话者,但能倾听的能力,好像比任何其他好性格都少见。”不只大人物要求他人善于倾听,连平常人也这样。

如果你要知道如何使人躲避你,背后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决不倾听别人说话,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在别人谈话时,你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别等他说完,他没有你聪慧。为什么浪费你的时间去听他无谓的闲谈?即刻插嘴,在一句话当中打断他。

那些只谈论自己的人,只为自己设想。而“只为自己设想的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德勒博士说:“是无可救药的缺乏教育者。”“他确实没有教育”,巴德勒博士说,“无论他如何受人教导。”

所以,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注意倾听他人之人。如果你想使人对你感兴趣,那就先让他人对你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论自己及他所取得的成就。不要忘记在与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对你及你的问题要感兴趣100倍。他注意他颈上的小痣应比注意非洲的40次地震还要多。

如果你要使人喜欢你,那就记住下面的原则: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在聆听中尊重别人,改善关系

倾听在所有方式的沟通中都是很重要的,不论这种沟通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然而,对大部分人来说,重视倾听上司的话而多过下属。

你是否在倾听下属讲话和聆听上司讲话时表现得一样积极呢?一般而言,下属总是努力去找出他的上司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和渴望得到什么,然后再竭尽全力地去投其所好。而身居高位的上司则很难同样地弄清他的下属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渴望什么。然而,现代社会的上司应是那种既能考虑到你上司的要求又能体谅下属要求的主管。因此,务必请你开放地、积极地听取包括下属在内的所有人的谈话。

比如说,你的上司与你谈及他如何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他给你绘声绘色地描述细节,告诉你他去了些什么地方,又都干了些什么。这时你必定会投入极大的专注去听,努力找出你上司的好恶。你会为你的上司平等地对待你而感到高兴,所以你要兴致勃勃地尽力延长这种谈话。而在此之后,你的下属也与你谈及他的假期,这时你也许就不在乎他是去了海滩还是去了高山,并且在他说话时,不断地用如下的话来表示你想尽快结束谈话的愿望,如“哦”、“嗯”、“真不错,你玩得高兴”或是“你刚才提到的是些什么问题?”等。

这两种倾听方式对于你面对的两个谈话者的影响是不同的。你一定不会乐意你的上司像你对待下属的方式来对待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你应不论等级地去接触你的下属,并且认真积极地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与下属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能够倾听下属的心声。倾听,是尊重的一种表现。

聆听会让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当一个人以言语表达自我的时候,会希望听他说话的人能有所回馈,也希望别人能够了解他。当一个心烦意乱的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时尤其是如此。

但是,当你和对方同时想要被倾听和了解,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这样做时,那么争吵或是草草结束谈话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职场沟通高手在尝试让人倾听和了解之前,会把倾听别人和了解别人列为第一目标。

虽然倾听有时候要求你在最不愿意的时候,先把自己被倾听和了解的需求摆在一旁,但是,因为你让他人完全地表达他们自己,他们愿意听你说话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有了被倾听和被了解的经验,他们就会敞开心扉,倾听你的话也就容易多了。

人们都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听人家说,常常在没有完全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对别人盲目下判断,这样就造成了人际沟通的障碍、困难,甚至是冲突和矛盾。

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倾听理解对方的时候,你就会很容易地摆脱掉人们比较讨厌的“自我”的纠缠。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特色,倾听将使我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防备别人的缺点错误在自己身上出现,这样便能使我们更加聪明。

聆听需要抓住要领,讲究方式

也许你已经认识到了倾听在交谈中的重要性,但你却不知从何入手,以下就是一些重要的倾听要领,它们会让你更快地掌握倾听的技巧。

(1)主动真心地倾听

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在倾听时要保持心理高度的警觉性,随时注意对方谈论的重点,就像游击手飞扑接住强力滚地球一样。

所以,如果你没有时间,或别的原因不想倾听某人谈话时,最好是客气地提出来:“对不起,我很想听你说,但我今天还有两件事必须完成。”

如果你不是真心实意地听却又勉强自己去听,或者装着去倾听,那你很可能会不自觉地开小差。比如一边听,一边翻书或做别的、想别的。你的举动逃脱不了说话人的眼睛,他会对你心不在焉的行为产生不满。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对一个漠视我们谈话又勉强应付的人,你的感觉是什么?

(2)具备足够的耐心

就一般交谈内容而言,并非总是包含着许多信息。有时候一些普通的话题,对你来说知道得已经够多了,可对方却谈兴很浓。这时,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能表现出厌烦的神色。

因为能够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样在无形之中就能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

就算是你遇到了不能接受的观点,甚至有些伤害你感情的话,你也得耐心地把它听完。你不一定要同意对方的观点,但可以表示理解。一定要想办法让说话人把话说完,否则你无法达到倾听的目的。

(3)做到虚心

在与人谈话时,有些人觉得某个问题自己知道得更多,就断然中途接过话题,不顾对方的想法而自己发挥一通,这同样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他们急于发言,经常打断对方的讲话,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往往还没有把对方的意思听懂、听完。

随便插话打岔、改变对方的思路和话题、任意评论和表态,都是倾听中的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严重防碍到倾听,必须加以克服和改正。

(4)适时作出反馈

倾听一般以安静地认真听为主,脸向着说话者,眼睛看着说话人的眼睛或手势。同时你必须适时用简短的语言如“对”、“是的”等或点头微笑之类进行适时的鼓励,表示你的理解或共鸣。

在倾听时,你得让说话人知道你在认真地听,并且听懂了。因此,如果某个意思没听懂,你可以要求说话人重复一遍,或解释一下,这样说话人才能顺利地把话说下去。

对方的话告一段落时你可以作出一个听懂对方话的反馈,这些都会给谈话制造出和谐良好的氛围。

如何强化你的聆听技巧

对多数人来说,要想提高聆听技巧,有很多方法,下面就介绍几个便于掌握的方法。

(1)抽一天时间,好好地听听某个人说话

找一个关系比较好的人,花一天时间,好好地听他说。不要一般地听,而是专心地聆听。每次你都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努力避开浮光掠影?我注意人家的语音语调、仪表仪态了吗?我在听人说话时,是否注意了他的“话外音”?就这样,你经常练习,直到养成经常催促自己积极去听的习惯。

(2)创造有益的聆听环境

关掉电视,关掉呼机。在你听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剥指甲、嚼牙齿,停止其他活动。总之,在听人说话时,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环境。

(3)对人家的插话也要洗耳恭听

如果有人插话,你千万不能发脾气,那只会增加恶意和增大双方的距离。相反地,你要克制自己,心平气和地听人家把话说完,然后拾起自己的话题接着说。

要显示你的礼貌而不是你的敌意,这就等于告诉对方,我们大家都该这样彬彬有礼。

(4)运用默记法

这种形式自由的方法,可以在不打断交谈的情况下,迅速有效地记下谈话要点。你差不多可以用一张草图把各主要信息联系起来,由此生发出各项分论点和种种细节。

这绝不像你在学校里学过的、用老式罗马数字进行分类的方法,它很容易运用,也很有效。若你想在这方面知道得更多,推荐你去看托尼·布赞的《默记图》一书。

(5)注意你的仪表仪态

你的眼神和脸色,你的手势、胳膊和腿的姿势,以及你的体态,都可能告诉对方,对于他们所说的话,你是听了、理解了,还是根本没听、没理解。换个角度说,要是有人一边听你说话,一边做一些小动作,你会作何感想?

(6)切莫妄下断语

听话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在听完他人说话之前,切莫妄下断语。不要仅仅根据他们的模样,更不能只根据道听途说的东西,去给人家下结论。

确实,听有些人说话不那么容易,你得有很好的训练才能适应他。可能是他的嗓音沙哑难听,也可能是他比你说得快,或者说得特别慢,而且他还老是用一些大字眼。但是,你不管是遇上哪一种困难,都要把它当作检验自己听力技能的机会。要给你自己一些时间,相信通过努力,你会更加适应和有效地聆听各种风格的讲话。

(7)带着同情去听

不管你听说话的人怎样,是脾气暴躁也好,是夸夸其谈也罢,你都要带着同情去听。你要这样问问自己:“这些人的怒气是从哪里来的?”“要是那是合理和无可指责的,那我又该怎么做?”当然,你不是别人的出气筒,也没有必要把整个世界的重担都压在你自己的肩上。只不过,你要是把这些问题想通了,你也许就会想着去给这些人一些抚慰了。说实在的,善听,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项献爱心的举动,唯其如此,它才有益于伤口的愈合。

(8)酝酿和运用积极聆听的态度

学会积极聆听,就像学会自知自明一样,需要时间和精力。你得一步步地加以提高,在精神状态和生理活动双方面都下功夫,这样坚持不懈,你就会收到相当好的成效。

一种积极的聆听态度,它要求你把听和说看得一样重要,换句话说,人家对你说的,和你要对人家说的一样重要;懂得认真听别人说,不仅重要,而且值得。

克服障碍,排除聆听时的干扰

聆听时,你得尽量克服障碍,排除干扰。这些障碍可能来自于环境,比如房内的喧闹,他人说话声,怪声和异味,室温过高或过低,坐的椅子不舒服,或者视觉上的干扰。还可能是电话铃声或者客人来访。

有一类障碍与干扰来自于说话者。也许是他或她穿着很古怪,打扮得很糟,有扰人的怪癖,脸部表情或体态语言令人迷惑不解,或者是,他或她嗓音很粗,风格上毫无吸引人之处,等等。

聆听的障碍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不住要点。

有些人聆听别人讲话时抓不住要点,常常产生迷惑或导致无效的收听。最好是听说话者的说话“要”点——也就是那些你认为说话者传达给你信息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对方说的所有内容。若能专注要点,则可以有效地收听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能了解中心思想的听者,比那些花时间对所有可能事实加以分类的听者,更能记得住事实。

第二,情绪过敏。

你曾否有过这种经验:因听到说话者满怀忧伤的言语,而不想听他再说下去?

我们必须压抑那些使你心潮起伏的字句的意义,而替代以新的意义。如果你的情绪能不受字句干扰,你就更能了解说话者所用的字眼的意思了。

例如,当你听到“可笑”一词,你就会觉得有点“发怒”;不过,你应该先弄清楚说话者的意思再做反应才是。因为这样可使你“倾听”信息,而不仅仅是“耳闻”字句而已。

第三,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有很多人常常主观地认为某一个话题是无聊的或困难的,因而封闭自己的心智不愿去听。这样就犯了一个大忌——以管窥天——只因为我们不喜欢听其中的一部分,而拒绝听整个信息。如果我们仓促地评估一个信息并决定我们是不是需要它,那就可能不再听下去,而去想高尔夫球或周末度假计划的事了。

第四,讨厌外表或拒听内容。

我们有时候必须去听我们所讨厌的人说话。如果我们开始批评说话者的外表,很快地我们就不想听了。事实上,我们都会因对说话者的反感而忽视了他说话的内容。

例如,当一位演说者开口说话时,有些人就会说(或者想):“看看那家伙站的样子!难道没有人告诉他不要经常绕圈子走来走去?更差劲的是,他双臂交叉胸前,他的话真枯燥!像这种人一定说不出什么好内容来。”于是,这些听众都将停止听这位演说者说话,并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一位好的听众应该这样想:“我曾经听过比这更好的演说,但这位演说者的确有我所需要的新知。我应该专心听他说些什么,不必太在乎他的演讲态度。”

请记住,信息的内容要比一个人的外表重要好多倍,如果我们有这种想法,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好听众,我们也因此而负起沟通中的一半责任了!

可见,潜在的干扰很多,内部的和外部的都有。你要是不能排除它们,也得想办法把它们减小到最低程度,你可以通过注意力聚焦来实现这一点,具体做法是:

(1)做做深呼吸

这有助于避免去打断人家,同时还使你的大脑供氧充足。

(2)有意识地促使自己去听

不管是谁在说话,对那些特别有价值和有趣味的东西都要给予关注。千万不要听都没有听就一概抹杀。

(3)在心里复述说话人的话

这可以防止你的思想开小差,你的注意力也可以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转移到说话人那方面去。

(4)保持视线接触

目移耳随,这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对于你在用眼睛去看的东西,你也差不多会用耳朵去听。

这些方法都将助你排除掉干扰,向对方表示你在听。

在这方面,你可以想一下别人是怎样听你说话的。想一想,在别人听你说话的时候,你在对方身上积极寻求的是哪些反应?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以下四项内容:

第一,视线接触。在我们交谈的时候,这是关注的表示,反过来,当你对你的听众说话的时候,你若不把眼睛对着他们,你就会觉得像是跟一堵墙在说话。

第二,言语性反应。听者口中不断说出“嗯”、“呀”、“哦”,以示对他们感兴趣。

第三,其他仪态上的暗示,比如微笑、点头、身体前倾、直接面对说话人以及露出欣赏的表情。事实上,这些仪表都会告诉对方,“我真的对你所说的感兴趣。”说话人喜欢看到的正是这一点。

最后示意是使用自己的表达去复述说话人的观点,比如“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你的意思是说……”或者“换句话说,最大的问题是……”

凡此种种,你都要身体力行,这样就是对说话人的礼貌。同样重要的是,言者有心,听者也有意,最终你会丰富你自己。

聆听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作为新来的职场人员,在让所有的同事听你谈话之前,你要先听他们的谈话。因为聆听和语言表达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注意听别人的谈话是在公司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秘诀。

人们的交谈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的。与人交谈时,你得和对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

与同事在一起交谈时,你不能只是说有关自己的话题,这样的谈话就成了“我……我……”的类型。这种谈话总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活,开始时同事也许还会有兴趣听,时间久了他们便会失去兴趣,并开始畏惧你的喋喋不休的“我……”了。同事们甚至会躲着你,而最终你也会从人际关系圈中被排挤出来。

与总是谈自己话题的人相反,有的人能认真倾听别的人谈话。他们经常用这样一些话来附和“噢,是那样啊”!“那可是个有趣的话题”,并适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和这种人交谈会使人热情高涨,交谈结束之后会有一种爽快的心情,因为他能认真地听你说你想要说的话题。

那么,怎样做才是“会听”的人呢?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把话听到最后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无论你和同事谈的是日常工作内容或是委托你做事,谈话的主题都会在句末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此不把话听到最后就不能知道对方的真正意思。

说话的方式因人而异,有人习惯说话先说结论,之后再叙述出这个结论的理由。你不能听到结论就打断对方的话说:“我知道了,那么……”因为即使对方的结论和自己的判断相同,事情的经过也可能不同。而若过程不同,一旦其他条件发生改变,你们的结论也会随之各异。

更多的人都会按照先说理由,再说结论的说话方式进行,如果你一心想快点儿听到结论而无心听理由,你会得罪很多人的。

因此,不管对方是采取哪种讲话方式,而且不管是话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你全都要认认真真地听。

(2)不要随意推测

在与别人说话时,不要只听到一半就装出自己已经明白了的样子。另外,在不能真正明白对方想说什么的时候,不能不耐烦地打断对方说:“你是不是想说这个……”

就算有时候对方说出来会比较抽象,让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些什么,这时你也不要随便自己推断、打断对方。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是非常重要的。

(3)表现出认真听的态度

在与别人说话时要一边听一边点头或随声附和几句,要让对方看到你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这是“会听”的一个秘诀。

此外,在听同事说话时,要尽量使自己眼睛的位置与对方眼睛保持协调。若同事抬起头来看你,你也要抬起头看他;若他站起来走动说话,你的眼睛也要跟着他。

(4)不要马上反驳

听到批评时,如果马上反驳说:“这又不是我的错!”或“我知道错了,你说够了吧”,你们相互之间就很可能产生隔阂。特别是在前辈情绪比较激动时,自己绝不能也感情冲动。

首先,你要耐心地听完批评或不管你到底有没有做错,听完之后你再把自己应该说的话说出来。

如果你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马上反驳,很可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耐心地听完批评结果会好一些。

每个都愿意与善于倾听的人打交道,交朋友。既然这样,为了改善人际关系,何不自己去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呢。

让你成为好听众的聆听箴言集锦

当我们了解了聆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善于聆听后,下面这些有关聆听的一些箴言,对提高我们讲话的水平,并成为一个好听众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好好地听别人说话,你可以得到最新资料,躲开许多是非,可以增加你说话的自信与分量,你的人缘将因此大为改善。

采取开明的态度,除了决心之外,我们应当对新的信息与新的潮流采取开明的态度。正如同好的医生会善用他的听诊器搜集病人体内的各种情况,我们也应该重视不同意见,使自己能做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应该经常地检讨我们的“听觉过滤器”,正确地过滤信息。

他们眼睛看着你,但耳朵却并没有听你讲些什么。事实上,他们已经逃离交谈的过程。如果你也有同样的习惯就得特别当心,因为如果被对方发现你心不在焉,即使他继续和你交谈,心中也必然充满厌恶之情。

有些人是抱着优越感或批判的态度听人说话,这无法让人坦诚相对,说出他们的心里话。热诚的倾听则完全不同,它可以降低当事人的戒心,坦诚地讨论以找出解决之道。

注意对方的话是否有所保留,没有说出来的话可能和已经说出来的一样重要。

当别人和你说话的时候,他必然希望你比较注意他存在的立姿和站姿,你应该身体微向前倾,同时目光注视着他。你不是光用耳朵,而是用整个身体去听对方说话。

在交谈的过程当中,对方的话有可能偏离主题。这时你千万不可视做等闲,因为它显示了当事人心里的真正想法。如果你懂得将话锋转入新的主题,他将非常感谢。

不要理会情绪化的字眼,直接探索对方的真意。如果你太在意,就很容易错失对方的主要意旨,不能听完对方说话。

避免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入自己的类似经验。你可以在听他说完之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听不清楚,千万别犹豫,请对方再讲一遍。

当你接受指令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问清楚指令的内容既是帮自己,也是在帮对方。

只听自己想听的话是多数人常见的通病,要努力避免。

不要对自己不想听的话充耳不闻。对自己不想听的话充耳不闻,最终将使你的信誉受到很大伤害。

聆听别人说话时应该全程集中你的注意力。

听话一定要有始有终,千万不可自做聪明,以免误解对方的谈话。

有的时候别人想要一吐为快,如果你不时的有所反应很可能被对方视为没有礼貌的插嘴。这时不必一定有所回应。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把话说得巧、说得妙,说得有声有色,打动人心,那么,多想想该怎么听,也能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

同类推荐
  • 做你自己的6个关键问题

    做你自己的6个关键问题

    《做你自己的6个关键问题》是一本小书,内容言简意赅,轻松掌握;这又是一本大书,将最优秀企业和个人最优秀的成功方法奉献给了每一位希望不断成就卓越、做最好的自己的人!你是自己的国王,请为自己的人生赢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简要概括了年轻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100条人生经验。阅读本书,年轻人将会懂得人生的成功之道、处世法则;应用本书,年轻人将告别青鲁莽,向人生的成熟迈进。仔细揣摩、用心掌握这本书的细节,将会对年轻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二十几岁的这代年轻人一定能够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成为把握时代命运的弄潮儿。
  • 别败在感情用事上:三分感性做人,七分理性做事

    别败在感情用事上:三分感性做人,七分理性做事

    情感与生俱来就是人生的重要一部分,如何生活得开心而有意义,决定于你怎样用理智这把尺子——当你可以感性的时候,酣畅淋漓地宣泄自己的情感;遇到你需要理性的时候,要能控制身心的冲动,平衡自己的情感。在本书中,笔者把感情用事的行为分别在情爱、管理、决策、处世、说话和经商这六个内容里,做了举例分析和阐述。最重要的是,本书还针对各个场景中的感情用事行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您对照自己的行为,查找到解决感情用事的实用方法。
  •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情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水温够了茶自香”、“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别让心智老去”、“播撒美丽,收获幸福”、“简单处理危机”等七辑。
  • 只要我还能呼吸

    只要我还能呼吸

    AslongasIcanbreathe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强烈推荐。本书记录了林淑艺16年的艰辛生命历程,一位未满十八岁的生命斗士的故事。内容包括她的故事,人们眼中的淑艺、老师的话、罕见天使林淑艺遗作等部分。
热门推荐
  • 九洲之医倾天下

    九洲之医倾天下

    如果我说,从初见那一刻起,我已经爱上你,你该如何?他低头,唇角微微上扬,那我便只好以身相许了,你说如此可好?逆着光,他那抹笑,已入我心……
  • 前亭

    前亭

    陌上开花,把酒言欢。初学初写,感谢赐教。
  • 刀塔二之梦境与现实

    刀塔二之梦境与现实

    我是初中生杨逸,一次匹配,意外地来到了真实的DOTA2世界,一阵亮光让我失去了知觉,醒来之后身边居然站着冰妹妹,而我居然变成了影魔。。。。。。。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空心门

    空心门

    我们学校曾经有两段传奇般的故事……一个是求而不得,一个是得而失再候……他们的故事像是一扇门,一扇空心的门……
  • 破茧飞天

    破茧飞天

    美丽的蝶在天空中飞舞要先在蛹中褪去多余组织,飞蛾追寻着光明要先在蚕丝缠成的茧里对抗黑暗,世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沉沦和不停歇的凯歌。他,国境线上小小龙蛇寨的三当家;它,国运绵延八百多年的古老帝国;他(它)们谦和、贪婪、正义、邪恶,在黑暗的角落窥伺着利益的拥有者。一张破旧的藏宝图揭开了古时魔导时代的面纱,面纱之后是一个个丑陋的茧蛹,里面的存在蠢蠢而动,正欲破茧而出……
  • 以科学为名

    以科学为名

    道长说,世上没有武功,要相信科学,然后转身一个一阳指灭掉了一只金色蝙蝠
  • 别讲爱

    别讲爱

    –既然彼此深惡痛絕,不如玉石俱焚,你我都不得好死–
  • 知识产权法案例

    知识产权法案例

    本书面世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颁布或修订了若干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我们以为有义务在本书中对这些最新立法成果予以反映,以体现对读者的负责精神。因此,本书重印时,增加或更换了附录中的部分内容,对文字亦作了适当的修改,其余部分则保持原貌。
  • 官场钩沉

    官场钩沉

    本书以八年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指挥中心——重庆为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发生在这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事件、佚闻、风俗等进行串联。
  • 人物志

    人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