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30700000018

第18章 迷恋是一种吞食(5)

罗贝尔情况好转后,即被转入巴黎附近的一家疗养院继续接受治疗。是年6月底,他离开疗养院去了上萨瓦省小住。40年后,玛格丽特将那些沉重的黑色的“二战”记忆拼接进小说里,取名为《痛苦》。在书中,她记录了彼时的一段时光:

“我们住在安纳西湖边的圣若里奥,那是一所犯人疗养院,地处公路边的旅馆餐厅。那是1945年8月发生的事情。在那里我们听说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他体重增加了,人也胖了。他知道这是为了他姐姐,他知道这是为了我们的分离。”

那也是属于玛格丽特、罗贝尔、迪奥尼斯三人的一段时光。在情人的陪伴下,玛格丽特与其一起照顾着丈夫,他们一起在房间里聊天,看着报纸上传来的消息: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军事侵袭退出太平洋地区;8月25日,胡志明在河内宣布越南独立……恍如隔世。他们一起去湖边散步,看着夕阳渐渐湮没于波光之中……那么平静。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经历了过多的死亡、杀戮、痛苦、恐惧、绝望、孤独、疲惫,“爱”这个字,在她心里,在他们心里,透过灵魂撕裂的部分,都已得到了新生的洗礼,并趋向于另一种精神的圆满。

战争结束了。之前的一切都已结束。在《平静的生活》里,玛格丽特写道:“我的过去是我的明天,我的明天包含了过去。”是的,她总是那样喋喋不休地重复着。重复着自己的故事,重复着爱与孤独。但是,尽管明天是新生的过去,她的生命依然会为了那新生而感动,依然充满了不死的欲望和梦想。

1946年,玛格丽特与罗贝尔离婚了。

——当时,他们夫妇住在圣伯努瓦路,迪奥尼斯也会经常过来。三人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明朗坦荡。两个男人通过玛格丽特联系在了一起,战争的生死经历,让他们的关系进一步稳固且超越了朋友情谊。罗贝尔曾经想过要搬出去,但玛格丽特与迪奥尼斯都坚决不同意,“我们宁愿到旅馆里去做爱。”晚年时的迪奥尼斯笑着说。

后来据玛格丽特回忆,她对罗贝尔的爱,不是爱情,却依然迷恋。“他们两人对我来说都是永恒的,没有轻重,也没有上下……”她与罗贝尔夫妻关系的结束与分离,只是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一个不算尴尬的姓氏,一个叫作“马斯科罗”的姓氏。

1947年6月,玛格丽特生下了她与迪奥尼斯的孩子,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她给他取名让·马斯科罗,小名为乌塔。

她深深地爱着她的孩子,爱着她创造的生命。她与罗贝尔、迪奥尼斯一起退出了法国共产党,从此不理会政治纷争。她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环境,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我蹭着他。我的怀抱里是他的生命,刚刚出生,已经与我分离。

他曾在我的体内,他的独立是那么的鲜明,那么的强烈,我简直觉得被这真相弄得无可适从,一个因为真相而熠熠生辉的女人……他睡了。他和我一样的自由。我的生命与他的生命相连,取决于他的生命,他最微小的一点变化也能牵动我的生命。”

和孩子在一起。平静的时光。没有战争,没有伤害,生活依然如沼泽,世界依然如密林,目光里却分明点燃了温柔的火焰。

有了孩子之后,她身体里的母性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并由此流淌成一种广袤的特殊的爱,慢慢回溯至血脉亲情。

两年后,玛格丽特的母亲从越南回到法国。不久后,她出版了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她将那本书献给了自己的母亲,献给了那个曾创造她生命的女人。

肮脏的人,我的母亲,我的爱

“让我留在那里,同母亲的恐惧和死亡待在一起,整个待在一起。”

1950年,玛格丽特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出版了。这本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签到了极高的版税,还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作品与那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了,她显得有些失望。“那是年轻人的奖,是颁给年轻人的。”她说。是的,没有获得奖项,荣耀依然还是显而易见的。当时便有报纸杂志纷纷报道,一个叫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女人,以完美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将一个死去的殖民地时代复苏在了纸上,该书带来的成功与名誉将让她进入当代优秀作家之列……更重要的是,这本小说将她所有的文字脉络都打通了,她在写作中进一步认清了自己,寻到了生命意义的真正归属。她是属于写作的,她的手法冷寂而勇猛,充满暴力,让人迷恋。自此之后,她将在自己的世界里越陷越深,而她的文学道路,也将愈发畅通无阻、坦荡无垠,且不可测度。她赢得了财富、名气,以及大批大批的读者,大家都觉得她成功了。

除却,她的母亲。

母亲回来了。玛丽·多纳迪厄终于离开了越南,离开了她的租让地,回到了法国,见到了她的儿女和亲人。因为她在胡志明市创办了女子中学,回来时国家对她进行了赔偿。那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于物质而言,足以让她生活无忧。

回来后,玛丽并未与女儿住在一起。她在卢瓦尔省买了一座古堡,带着无比忠诚的女佣阿杜住在那里。之后,她又拿出了积蓄,在昂布瓦斯为爱子皮埃尔买了一块土地——当然,与从前一样,那块土地也将迅速沦为皮埃尔的赌资。

玛格丽特带着新出版的小说去古堡看望母亲,也带着积压在内心深处的爱恨。记忆里的那个14岁的单薄少女说着“我要写作……”时,母亲眼神里的不屑,已经无法用时间去稀释。

“让我表达对您的敬意”,她把书放在母亲面前,请求她看一看。母亲看了,而且整整看了一夜。一个人在古堡的楼上,翻开了女儿曾经的青春梦想。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母亲、女儿、儿子、租让地、太平洋的海水、坍塌的堤坝、永恒的越南。厄运没有预兆。爱情为物欲服务,梦想被沉重的现实榨干。幸福的时光急速流走,不幸的人生缓慢如梦魇。在书中,她让母亲死在了殖民地,带着孤独、仇恨与嘲讽,面对着荒凉的租让地,在不幸与绝望中死去。回忆的文字如同镜像,疼痛也随之由眼入心。但玛丽没想到的是,她的女儿,声称以书来表达敬意的女儿,竟让她成了揽镜自照的那个人——她的苍老、她的专制、她的疲惫、她的疯狂、她的坚韧、她的破碎、她的失败、她的绵绵苦厄……眼前所见,尽非所愿。

那些过往,那些悲怆而壮烈的过往,她的母亲无法遗忘,也不愿提及。在她看来,是她的女儿控诉了她的失败,拆穿了她最后的尊严,揭露了她最深的痛苦,抽离了她在黑暗中遗留的光芒。母亲愤怒了,对着玛格丽特,大声辱骂:“这是对家庭的侮辱,是对我的侮辱,这是一个离谱的故事,你这是在诬陷,邪恶的文字,邪恶的文字……”

玛格丽特说:“她对这本书的理解,成了我生命中的悲哀之一。”她终于失去了与母亲和解的最后机会。母爱的缺失,是她生命中最顽固的悲哀,而母亲,也成了她一生都无法征服的人。“人必须为某种东西而活着。”她的母亲说。

母亲曾那样说着的时候,灰白的头发被汗水粘在脸上,像个悲壮的战士。那么,支撑母亲生命的,是什么呢?是对金钱无法遏制的欲望,是对越南地籍管理员的恨意,还是对大儿子罪孽一般的爱呢?

后来,她终于又回到法国来。我们相见的时候,我的儿子才两岁。说是重逢,也未免来得太迟。只要看上一眼,就可以了然。重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除去那个大儿子,其他一切都已经完结。她在卢瓦尔·歇尔省住在一处伪造的路易十四城堡中生活了一个时期,后来死在那里。

——《情人》

皮埃尔依然由母亲养着,一直到母亲去世。在越南,他偷,他赌,他吸食鸦片,最后母亲把房产卖掉给他还债;在巴黎,他又去赌,一夜就输光了一片树林。他也曾到玛格丽特家中偷盗,卷走她的所有积蓄,连柜中大米都不放过。玛格丽特说,母亲做的事永远都是为了这个大儿子,这个几十岁的大孩子,依然不事生计,不会挣钱。小哥哥死后,母亲就被他独占了。母亲对他永远包容,永远满足他的需要,因为她活着就是为了他,为了爱他。

离世之前,那个可怜的母亲还在想方设法为她的儿子赚钱。她买了几部电热孵化器,安装在古堡底层的大客厅里,40平方米的地方,一次就孵养了雏鸡600只。她不懂电热红外线操纵,结果小鸡孵出来嘴巴都合不拢……就那样,不能进食的600只小鸡全在她眼皮底下活活饿死。

“在她死前最后几个冬天,她把绵羊放到她住的二楼大房间里过夜,在结冰期,让四头到六头绵羊围在她床四周。她把这些绵羊叫作她的孩子。她就是在阿杜和她的这些孩子中间死去的。”

玛格丽特的母亲去世了。她在孤独的古堡里,孤独地死去了。玛格丽特去奔丧时,她的大哥在迫不及待地处理遗嘱。因为公证人说遗嘱不具备法律效力——她的母亲,正被她亲吻着冰冷前额的母亲,竟以一种近乎荒唐的分配方式,一种牺牲女儿利益的办法,在一纸文书上,把好处都传给了她的大儿子。她已瞑目,却依然要给心爱的儿子最后的保护,最后的偏爱。“本来我应该查明底细才好说接受或不接受,但是,我保证说,我接受:我签了字。我接受了。我的哥哥,眼睛也不敢抬一抬,只说了一声谢谢。他也哭了。在丧母悲恸的情感下,他倒是诚实的。”

因为遗嘱的事,大哥对玛格丽特说了生平唯一的一句“谢谢”。她知道,他的确是爱着母亲的。也只有他,可以与母亲相互包容。母亲包容他的一切罪过,一如他包容母亲的一切病痛与疯狂。他们视彼此为知己,以母子深情和血液至亲筑成的联盟,没有人可以走进,包括保尔与玛格丽特;没有事物可以瓦解,包括时间与死亡。

母亲死后,他成了孤家寡人。他没有朋友,他以前也没有朋友……他生活在彻底的孤独状态下。这孤独随着人渐渐老去更加孤苦无告,日甚一日。他本来是一个流氓,所求不多。在他四周,看起来他很可怕,不过就是这样。对我们来说,他的真正统治已告结束。

——《情人》

玛格丽特曾将大哥比喻成一个不用凶器杀人的罪犯,他身上有着战争一般恐怖的气息。是他让童年充满了战争的色调,充满恶的统治,威胁着生命。她说,小哥哥死后,她就当他已经死了。或者说,是生是死,都无所谓了。如果说以前对他还有恨,那么之后,连恨都没有了——在他身上,她已经不愿付出一点点情感了,哪怕只是同情与可怜,哪怕只是报复性地漠视。

母亲死后,皮埃尔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赌博,酗酒,赢钱了就挥金如土,输钱了则变卖母亲的遗物——先是房产和土地,然后是家具和器物,再是连衣橱和被单也被一件一件典当了,最后,就落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他死的时候,是一个阴惨惨的日子。我记得是春天,四月。有人给我打来电话。别的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告诉我,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死了,倒在他的房间的地上。他死在他的故事结局之前。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事情已成定局,他死得未免太迟了,小哥哥一死,一切也就完了。克制的说法是:一切都已耗尽了。

——《情人》

一切都已耗尽。小哥哥死的时候,玛格丽特痛苦得想随之死去;母亲去世时,她也回到了童年的痛苦里,那种无节制的痛苦和放纵,只有用死亡才能开启。而她的大哥,她的大哥在穷困潦倒中死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世间唯一爱他的人已经去了,再也没有人会为他的离世而感到痛苦。他曾仰仗着母亲的偏爱,成为一根尖锐的刺,带给亲人绵绵不绝的痛苦。但是,他死了,家庭消亡了,痛苦也将结束。

“她曾经要求把他和她葬在一起。我不知道那是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墓地,我只知道是在卢瓦尔省。他们两人早已长眠墓中。他们两人,只有他们两个人。不错,是这样。这一形象有着一种令人难以承受的庄严悲壮。”

大哥死后,与母亲葬在了一起。在卢瓦尔省,在一个她不愿提起的墓穴之中。他们长眠于土地之下,相依相伴,带着无法分享的孤独、沉重,以及爱和悲伤。

“写作时,我和生活一样疯狂。我回到了那一大堆石头中。《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石头。”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玛格丽特一生中最为钟爱的作品。她一生作品无数,却也只有一个源头可供慕念,那里有着童年的重要痕迹,有着母亲遗传的疯狂和绝望,那里是危险的,也是令人迷恋的。

“肮脏的人,我的母亲,我的爱。”她在作品中喃喃而语。母亲是童年的中心,是她沼泽一般的生命的源头。她恨母亲,也爱母亲。她甚至不知道爱有多深,恨又有多深。她将爱恨当成两个距离相等的极端,却不知道在时间的衡量下,终有一端会倾斜,继而显露出内心的真实。

同类推荐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汪精卫第三卷

    汪精卫第三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邵逸夫全传

    邵逸夫全传

    本书介绍的邵逸夫,从少年时代涉足影坛、青年时代南洋打拼,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时代,晚年他淡出影坛后又成为香港电视业的巨头,他的百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传奇。
  • 读懂闻一多

    读懂闻一多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闻一多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闻一多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闻一多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闻一多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闻一多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闻一多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听书杂铺

    异界听书杂铺

    清者旁观天下事,红尘难斩,情思难断。这里是异界听书杂铺。在三百多间相同的铺子间混日子很难。若不嫌弃这儿地小还乱。那就喝一壶白开水听她娓娓道来。(男女主1v1欢喜冤家日常拌嘴)
  • 娇妻难宠,影帝如此多娇

    娇妻难宠,影帝如此多娇

    他是万人敬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妖她是个落魄步步坎坷的千金可偏偏,机缘巧合下二人相遇,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彻底颠覆了段澈的人生。一句“嫁我”,加上他蛮不讲理的样子,霸道到她无法抗拒。都说人妖殊途,可为何易怀城这个妖就这么让她着迷,身不由己的就坠入了他爱的陷阱。猜疑,身份,困惑,二人的世界被重重阻隔。可到了最后,不论是千山万水,总是要步步走入你的心房。高冷傲娇影帝易怀城+精分蠢萌女记段澈“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甜文微虐,欢迎入坑。
  • 怪人克洛德

    怪人克洛德

    编辑克莱尔和呆萌舍友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克莱尔带回一个自称巴黎圣母院主教代理的怪蜀黍。克莱尔一直做着一个和巴黎圣母院相关的梦,可是谁又知道,真的是梦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在全面掌握文化常识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在轻松阅读中能够猎取知识滋养心灵,并找到您想要的……
  • 佛魔之界

    佛魔之界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佞难为

    佞难为

    新书指引→《不良臣》,作家主页可见~宋宓一睁开眼,发现自己穿成了御史府唯一“嫡子”,但这位“嫡子”——不带把。老御史做了一辈子奸佞,临走前两腿一蹬老泪纵横:“我儿啊,你也要继续奸佞,如此才能护我御史府无虞!”宋宓欲哭无泪,她怎么奸佞啊!有个不靠谱的小皇帝,硬生生把她掰成了谄臣?!佞难为呐佞难为,谄臣就谄臣吧……但是,京都那些流言是怎么一回事?谄臣宋宓好像把当今圣上掰弯了啊喂!圣上好像还是……下面的那个?!群臣齐齐哀嚎:“皇上不要啊——”宋宓:“……?!”我是女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