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9300000020

第20章 后藏游历(3)

这条小溪逐渐变浑浊,我也再一次冲进峡谷。接连路过几个村庄,这时候也下起雨了,豆大的雨点打下来,还好密度不高。顿时没心情赏景,赶紧撒丫子跑,幸好是下坡路,和乌云赛跑,冲了十几公里就冲出雨区了。这一带虽然是峡谷,但青稞、油菜花整整齐齐地种在河边的平地上,密密麻麻。日喀则是世界青稞之乡,与平原地区矫情的作物迥然不同,唯有韧性十足的青稞配得上这高寒严酷的环境。走了这一路,的确在日喀则这一带见到了最多的青稞。

黄褐色的河水在经过某处时突然就变绿了,同时也大大放慢了奔流的速度,过渡区域不过是几米长的河道,泾渭分明,我对这种现象也颇为诧异。我算了算,从卡若拉山口一路过来竟然足足有40多公里下坡,真是过足了瘾。继续下坡一点,终于开始久违的上坡。旁边绿色的河水逐渐延展,变成了一个堰塞湖,实际上这是人们修水电站从而生成的一个水库。羊湖的水是蓝的,天然纯净,散发着处子的芬芳;人造的水就是绿的,虽说也中看,但感觉咋就像魔鬼的洗脚水呢……同样是水,这颜色可是大有学问的!

上坡路并不长,不到3公里,到达斯米拉山口,标示海拔4352米,满拉水库没有一丝波纹,犹如一块碧玉,令人啧啧称奇。紧接着一个下坡又一个上坡,到达另一无名山口,看到满拉水电站,过了这个水电站的水坝,堰塞湖就消失了,一条河流诞生。

英雄城江孜:《红河谷》故事的发源地

最后这一段路爽歪了,我的速度基本在20以上,一路农田风光,但与江南地区的平坦湿润大不相同,这里的农田夹在山间,紧贴河谷,空气相对干冷,但景色确实苍茫大气,处处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大概还有10公里的时候,可以远远地看到高耸于江孜城中心山巅的宗山古堡,配上这连绵不绝的农田,象是中世纪的童话世界。

18:30,很快就到江孜了。江孜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年楚河自南向北流过此地,周围大片的平坦的土地,看看一路过来的田就知道了。直接看这里的照片,很少有人能想到这里竟然也是西藏,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也会感叹西藏竟然也有如此肥沃的土地。江孜堪称后藏的天堂,很早就有开发了,历史足有1000年以上。

但江孜为什么如此出名,还和近代另外一件事有关,宗山古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西藏曾经是一个异常封闭的社会,依仗着高海拔,在达赖喇嘛的政教合一统治下过着勉强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很长时间内甚至没有外国人得以入内。19世纪末,英国逐渐攫取了在印度的特权,进而想发展势力入西藏,于是与保守的西藏发生摩擦。英国仗势欺人,逐渐发展成武装侵略,反正当时清朝国力衰微,又受制于不平等条约,干脆袖手旁观。1888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藏军战败,被迫开放亚东海关,同时让出大量利益,但这仍然没有填饱侵略者贪婪的肚子。1903年,地理学家荣赫鹏变身刽子手,在他的带领下,英军从今天的亚东县第二次入侵西藏,由于武器先进,连战连胜,至1904年4月,一直杀到江孜城下。江孜军民宁死不屈,在很短的时间内,境内16岁至60岁的所有男丁都被号召保家抗英。他们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中世纪的落后火器和弓箭、刀枪、石块与英军鏖战,战斗竟然持续了8个月,期间还有过扬眉吐气的偷袭、反击。直到6月的某天,宗山古堡的弹药库不幸被英国人的大炮给轰掉了……江孜军民在这最后关头,仍用石头拼死抵抗了三天三夜,直至最后一刻,不愿被俘的将士全部从古堡后面跳崖……电影《红河谷》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这一段历史。

英军一鼓作气,沿着羊卓雍错一线杀入拉萨,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拉萨条约》,攫取大量利益。这大概是英国陆军侵入中国领土最深的一次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由于《拉萨条约》是西藏政府私自与英国签订的,未得到清政府的承认,虽说清政府管不了西藏,英国势力在一段时期里确实曾深入影响到了西藏,但对于后期的历届政府来说,清政府不承认《拉萨条约》就意味着该条约无效,这有效地保障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主权,虽然西藏真正解放已经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唯一遗憾的一点,就是《拉萨条约》在近10年后催化了“麦克马洪线”的诞生,导致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丧失了藏南地区7万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这片土地已被印度开发多年,几乎实现了印度化。这是中国人心中的痛。

由于这段历史,江孜又被称为“英雄城”。

站在宗山古堡脚下,丝毫感觉不到昔日的血腥,能感觉到的只有古堡的高峻与壮观。似乎很多不堪回首的历史总是能与著名雄伟的建筑物挂上钩。

我就住在广场马路的对面,一拉开窗帘就是宗山古堡,偌大的单间只收了我30块,真是享受。

跟着转经的藏人混进白居寺

8月6日。

为了逃票看白居寺,我7点就起床了,闹钟响前我正在做逃票的梦,在梦里我十分神勇,帮助七八个人翻墙进寺,最后我翻进去的时候正好被看大门的看见了,于是撒腿就往里跑……

白居寺就在宗山古堡的后面,沿着一条石板路走到头就到了。有了大昭寺逃票失败的教训,这一次我可卖乖了,摇着转经筒,跟着转经的藏人就混进去了。

白居寺建于明朝。民间相传,江孜人当年想仿造一座布达拉宫,到拉萨的建筑工人没拿到图纸,竟然有功夫用萝卜塑了一个回来,因为气候干燥,萝卜早就失水变成干了,所以白居寺和布达拉宫没法比。但仅此而已,这个传说听起来似乎更像个笑话,我们没必要拿如此精美的小庙和布达拉宫比,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事实上,白居寺号称后藏最美的寺院。我进去一看,确实很漂亮,尤其是十万佛塔,外观呈四面八角形,内部数不过来的佛堂依次重叠而上,形似一层层摞起来的礼品盒,错落有致,构成“塔中寺”的格局,样式格外精美,不枉我起大早来一趟。除此之外,白居寺融合了藏传佛教多个教派,这在西藏实属罕见。

石板路两旁的藏族商店陆续开门,青烟袅袅升起,隐约听闻喃喃诵经声,又是那熟悉的煨桑味儿。在西藏,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宗教氛围。回望白居寺,只见众多的楼台紧紧拱卫着中央徐徐升起的十万佛塔,迎着早上清爽的阳光,真是精妙绝伦。

后来我进了宗山公园,除了一条狗以外没有看大门的,很诧异,后来发现宗山古堡正在修缮,近期不对游人开放。我不信邪,沿着山道往上走,发现大门是开着的,大喜过望。大清早的就省掉接近100元门票。

山道狭窄陡峭,爬上来一趟可要费些功夫才行。原来里面真的在修缮。我只是走进了议事厅,发现已经改成工人宿舍了。然后我就被工人们发现了,管事的告诉我不要再上了,施工,危险。我只得悻悻而去,传说中的抗英炮台和壮士跳崖处没捞得着一见。

尽管如此,站在半山腰处远眺还是很有感觉的。江孜地形极为开阔,两面都是山,中间是肥沃的年楚河平原。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慢慢延伸,最终衔接到青绿色的青稞田,浩浩荡荡地铺展开来,延伸到地平线处。江孜真的不愧为后藏最美的城。

想当年,古城罹难,硝烟尚未散尽,在落日的余晖中,荣赫鹏等人费尽心思才得以站在这古堡的残垣断壁,会有像我这样的闲情逸致赏景吗?当侵略者拖着疲惫的身子站在这里,望着连绵的青稞田与远山,他们会怎么想?会有胜利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吗?

在藏扎寺,喇嘛管我一顿饭

江孜距离日喀则仅有90公里,一路上人丁兴旺,但是今天我将偏离主流线路,改往南走,直取亚东。今日目的地康马县,距离江孜县仅50公里,十分轻松,接近中午我才懒懒散散地出发。

我的码表又被偷了!这次还顺带着被剪断了电线。小偷真是弱智,码表一下子就能取下来了,容易得很,根本犯不着剪电线。还好拉亚公路已经修好多年,据说一路上都有里程碑,码表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

在江孜县城西南过年楚河,随后是T字口。眼瞅着几乎所有车子都右转往日喀则,那个方向一派繁忙,观望了一小会儿,只看到一辆拖拉机向左转,笔直的大道看上去空荡荡的,两个方向反差是如此明显。我轻叹了口气,尾随拖拉机,左转上S204。

亚丁这条路的车确实是少啊,很长时间都过不去几辆,用手指头外加脚趾头基本上就能数过来的。沿着年楚河往上游走,路两旁仍然是大片青稞田,最近看得有点腻歪了。接近正午,太阳也够毒的,我身上穿了三件,热得很。倒是一群群的牛羊很懒很欢,吃饱了干脆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纷纷用诡异的眼神注视着一个到处乱跑的疯子,这小日子貌似比我还要舒服不少呢。

接近110K,半道上看到一个寺庙,名曰“藏扎寺”。实际上先前也看到几个小庙,我都没心思去,原因是路牌显示它们距离公路少则几百米,多则几十公里远,一看还都是土路加上坡。藏扎寺距离公路仅70米,去一趟又不必绕远。反正今天也不赶路,索性进去看了看,权当玩玩——声明啊,后来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忘了带零食饿到发昏才进去的,实际上我那天纯粹是好奇而已。

寺庙规模不大,建筑物挺新,却不失古朴沧桑之风,喃喃的诵经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寺庙外边有个转经的藏族小姑娘,我打了个招呼,她一怔,紧接着打了个招呼,右手指了指虚掩的大门,很快地沿着转经道走开了。

我轻轻走了进去。寺庙有两层,外加窗外一道梯子可以通向屋顶。显然这里少有外人参观。有个小喇嘛主动给我带路,他个子不高,一身红袍却穿着一双旅游鞋,就跟我大冬天穿拖鞋一样,很是显眼。走起路来又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视线总是略微偏向地面。他很热心,把一楼二楼所有佛殿都打开给我看了,还允许我拍照。原来这个寺院始建于明朝,大殿里略微有些斑驳的壁画足有600年历史了。有一间佛殿供着一座灵塔,昏暗的灯光斜射下来,塔身零星点缀着玛瑙、绿松石一类的名贵装饰物,规模比较小,顶多三到四米高,还关在玻璃罩子里。不知里面是哪位得道高僧。

我想知道这个寺属于哪个教派,但与小喇嘛沟通实在存在不小的语言障碍。据说很多时候观察寺庙围墙就一目了然了,但可惜除了萨迦派以外我一直不得要领。后来到了楼上,看到不少唐卡,终于看到两幅黄帽的,我轻喃了一声“宗喀巴”,立刻得到小喇嘛的热烈回应。我没看到莲花生或者米拉日巴什么的,基本可以确定是黄教格鲁派,如果有600年历史以上的话,也可能是原噶当派改宗的。不过我可以肯定除了壁画外主要的建筑物都是新建的,最多不过几十年。这些唐卡看起来并不古朴,但有些人物神明画像很奇特,我从未见过。

楼下有一个屋子,里面坐着接近10个喇嘛喃喃念经,声音就是从这里飘出去的。我迅速走过,不忍打扰他们,只是偷偷瞄了他们几眼而已。紧跟着带路的小喇嘛,我走进了他们的厨房。

厨房里面密密麻麻摆着一堆东西,最显眼的自然是正中心的炉子,上面烧一壶着水,白气氤氲升起,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哪个亲戚家里。紧接着找到了他们做饭用的锅灶,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一口巨大无比的锅,反而就是我们家里面常用的燃气灶,还配着液化气罐。

菜就一个:水煮土豆片。出家人基本不接触油水,这样做我能够理解,实际上口感可以,怎么着都比那天我和阿敏同学做的土豆耐吃,只是盐撒得不匀而已,可能人家本来就不在意这些琐碎事。后来又吃了他们自制的糕点,里面一点糖都没加,不过面做得不错,很有嚼劲。

“ximudu”(好吃),我禁不住夸赞,再说反正我不会几句藏话,偶尔飚出一句就足以引爆全场。

酒足饭饱,我在庙里面坐了好一会儿,煞有介事地翻了翻那份报纸,和喇嘛们道别,继续上路。途经少岗乡,又有检查站,在西藏检查站出现的频率可是相当高啊。不过这个不是交警的限速站,而是公安部门设置的。康马县是边境县,难道开始检查身份证外加边防证了?我还真猜对了。身份证好说,边防证是六月底我在家办的,放包里这么长时间了,终于派上用场了。

轻松过关,其实看我这样子挺像捣蛋分子的,不过单人单骑估计也不能兴风作浪,警察赶紧挥挥手把我赶走了。峡谷越来越窄,年楚河突然间湍急,好在过了这一段就恢复了平缓。绿色的青稞田紧紧沿着年楚河两岸分布,犹如翠绿色的飘带,稍微往外一点就是荒山,土黄色,不见生机。

笔直的道路直插远方,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卷,一直很喜欢这种在画中穿行的感觉。此时此刻,路上一辆车都没有,我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车轮下,此情此景真让人心醉!爽了一路,在最后时刻来了个下马威:转过一道弯,我一下子遇到逆风,几乎骑不动,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目的地康马县仅有3公里了。熬过这一段,我就可以躺下了。

康马县真的很小,分布在年楚河一片比较开阔的谷地上,招待所我都找了半天。城区由黑龙江省大庆市援建,很多地方仍在大兴土木,靠里的老城区房子挤挤巴巴,紧靠着更挤巴的街道;靠河的新区很多新建的楼房,空旷气派,却少有人气。

站在多庆错边遥想对岸的不丹国

8月7日。

由于不清楚沿途的住宿及山口情况,我7点就起床,这时候天还没亮透,大多数饭馆还没开门。我吃饭多花了些时间,8点多就出发了,直指120公里外的帕里镇。

早起除了稍微凉一点外并没有其他坏处,早上的空气可是很清爽的,反正人生苦长,自然醒的日子还多得很,偶尔辛苦一下我还吃得消。康马县城8公里外又冒出来个检查站,又要检查身份证及边防证。我嫌麻烦,趁里面的人不注意从横杆下面溜过去了。

半道上看到远处的雪山,夹在近处平淡无奇的山峦之间,犹如舞台拉开了大幕,半山腰为云雾所缭绕,宛若洁白的哈达,煞是好看。

后来道路偏离年楚河,不经意间两旁就变成戈壁滩了,荒凉,不过不是寸草不生,这种景象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可可西里荒原。在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车子路过,两条车道都被我霸占了。我飞快地蹬着车子,相对运动形成的凉风直吹在脸上,很惬意。

途经嘎啦乡,道路两旁零星忙活着几个藏民,不知道在倒腾些什么。房子可真够简陋的,老一点的几乎就是用泥巴外加石头堆起来的,像是羊圈,看来这个地方干旱少雨。西藏的县道,不敢恭维。

过了路口直行,很快开始上坡,翻过一个小山包,雪山再次出现,白茫茫的雾气氤氲在半山腰处。不仅如此,不久以后出现一个大湖,名叫多庆错,站在湖对岸的山顶也许看到的就是不丹王国的天空。

同类推荐
  •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是一部呈现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纪实之作。以库布其治沙赢得国际社会认可为开篇,全景式叙写了黄河河套弓弦之地蒙汉文化融合时空中变沙害为沙利的艰辛历程和丰饶成果,形象地解读了以政府政策性支持、民企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及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性改善的机制样本如何走向国内外的秘笈,为开拓人类生存空间、防治荒漠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修复提供了国际视野的智慧与经验。作品以宽博苍茫而细微如沙的叙述风格,融自然地理、生物科学认知与历史根脉、社会人文、现实及哲思于一体,是一部纪实与文学言意兼得的生态资源读本。
  •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林徽因诗歌精选集

    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林徽因诗歌精选集

    本书甄选了林徽因的诗歌精华,既有对徐志摩情意婉拒的《情愿》,也有为儿子梁从诫出生而作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既有诗人的书信精选,也有新近发现的佳作《春天田里漫步》等,为你全面地呈现出一代传奇才女的诗意人生。
  • 徐志摩自选集

    徐志摩自选集

    本书是作者唯一自编自选小说集,包含十一篇小说。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发行。本书中还有一些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在徐志摩是难得的。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经典)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经典)

    伟大文豪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脍炙人口莎剧经典,备受推崇诗体译本。莎士比亚的杰作是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莎士比亚最著名的爱情悲剧作品,是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本书的译本是著名莎学家和翻译家方平先生潜心于莎士比亚研究、以诗译诗的重要成果,充分满足读者研读莎剧、图书收藏的需要。
热门推荐
  • 明阳暖曦

    明阳暖曦

    失眠了这么多天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结果睡醒了发现自己穿越成了一个新生儿!没关系,就当通关游戏副本好了。......失眠了这么多天终于睡了一个好觉,结果睡醒了发现自己穿越成了一个新生儿!没关系,就当通关游戏副本好了。......这个男人好奇怪呀,大夏天带着面具不会热吗?不会捂出痱子来吧。。。欸欸欸欸欸,他咋还过来了??!靠。。原来他那么奇怪是因为精神不好,上来就跟我谈情谈爱,我才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呢!老娘根本不认识你好吗,谁要爱你呀!可可可可是,谁来告诉我,为什么撵都撵不走啊?直到知道了一件事,原来这情根竟是我亲手种下的.
  • 知识与少女与龙

    知识与少女与龙

    新大陆,对于冒险家来说就是财富的代名词。只是他们选择性忽视了危机以及引发的连锁反应。
  • 妃卿不可,摄政王溺宠小医妃

    妃卿不可,摄政王溺宠小医妃

    相府之女沐璃音,幼时被父亲送往乡下,身中剧毒,一朝回府,却被赐婚人人皆传天煞孤星的摄政王,阴谋闪现,她又该如何应对?祁陵权利滔天的摄政王,第一次药王谷遇见那人便已失了心而不自知,再次赐婚,是母妃的遗愿,也是宿命的牵连。。。简介无能,一对一宠文,绝对的大宠,故事纯属虚构,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
  • 血祭芒泪不落

    血祭芒泪不落

    面对未来,她是选择权利还是爱情?“涵宇,你不要死!你不要丢下我好不好,我放弃!王者之位。”一瞬间,天崩地裂,下起了豆大的血雨,李妖狐的身体不断的再被血祭芒吞噬……
  • 倾世傲妃:王牌灵幻师

    倾世傲妃:王牌灵幻师

    血殿——杀手之王。一场意外的爆炸,使一代王者香消玉损。命运,致使姐妹俩穿越到了南宫家族的废柴身上。杀手一出,谁与争锋。敢说我们俩是废柴,好吧,就给你看看八系元素的厉害。没召唤兽是吧,好,给你召整个大陆的魔兽来踏死你。神女降,天下变。且看姐妹联手覆天下,重夺回属于她们的光辉。
  • 英雄无敌之超凡战争

    英雄无敌之超凡战争

    《论咕噜兽的七种使用方式》......李杜·弗洛斯卡放下手中的鹅毛笔看向窗外。金色的阳光照耀着骑士的铠甲熠熠生辉,蓝色的冰雪猛虎旗猎猎作响。生命之树树枝扭成的长弓挎在白虎身侧,传奇英雄格蕾蒂斯神情严肃目视前方,等待出征的指令。“碾碎那群骨头渣子,亡灵就应该有亡灵的样子”“不要老是觊觎生者的世界”
  • 传承我为先

    传承我为先

    天大地大谁最大,古之强者实力先。抛去本来真面目,重修身躯我为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探怪谈

    灵探怪谈

    啊,什么,你骂我是傻妞,我要找捉鬼大师,那是骗人的,你那兄弟住岱庄精神病院了,真的假的,你别骗我,好吧,那我走过去试试,也有可能是有人恶作剧。-----一代灵探传奇就此揭开序幕
  • 卧底后宫:极品太监妃

    卧底后宫:极品太监妃

    让她混入宫中扮太监?买噶,她又不是韦小宝!不过,听说皇帝很绝色,调戏一二也不错!进了门,入了宫,什么?自己反而被调戏!腹黑皇帝送秋波,霸气王爷扯不清,邪魅宰相拉拉手。矮油,她是亏了还是赚?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