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5300000015

第15章 再苦也要活下去

父亲被关进去后,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她为家里无米断炊号啕大哭,绝望时就想自杀。我是家里的老大,晚上总不敢完全睡着,等妹妹们睡着以后,我和弟弟轮流看守着她。

一天半夜,母亲哭过以后,突然离开家门,披着蓬乱的头发跑在马路上,我紧紧地跟在后面,她一直跑到靠十六铺码头的黄浦江边。初冬的夜晚,乌黑的江水拍打着低矮的堤岸,我的心也像那江水,一阵一阵地起伏不平。 我一边哭一边跟在后面叫喊:“妈,你不能死,你死了,我们五个人就活不成了,也长不大了。”母亲猛回头用双手抱着我的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她哽咽着对我说:“祥骅,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办?”

我擦干自己脸上的眼泪坚定地对母亲说:“妈,你再苦两年,我们很快就长大了,我和弟弟就可以工作了,到那时我们一家有三个人干活,日子就好过了。”

长大,对一个苦难的家庭,对于失望的母亲,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希望和力量之所在。

母亲听我这么一说,深深地吐了口气说:“我真是走投无路,想死又不能死,我死了,你们就成了孤儿了。”

我陪着母亲在呼呼寒风中沿着黄浦江破旧的水泥堤往回走,从小东门的马路穿过人民路回家。

夜已深了,路上没有了行人,昏暗的路灯下,只见马路两旁一些拖儿带女的乡下人蜷缩在屋檐下露宿。

解放初,每逢安徽、浙江、江苏一带闹灾荒时,一些难民就坐船涌向上海,他们在十六铺码头下船,肩上一根扁担两只箩筐,前后筐里睡着或坐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孩,这些人到了上海,白天四处流浪,在码头附近靠捡垃圾、干苦力糊口,晚上一家大小露宿街头。

看到他们,我想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更苦的人呢,我们虽苦,还有个睡觉的地方,还是上海常住户口,这些难民更可怜了,他们不也照样要活下去吗!

母亲出身于地主家庭,年轻时是小姐,吃穿不愁,溧水洪蓝埠的家里,有保姆佣人。离开自己家庭后,在黄浦军校过的是集体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也从不为生计烦恼,家务由几个勤务兵包揽。如今的日子,像过鬼门关,她实在无法承受,只能靠痛哭来排解心中的焦虑。但是作为母亲,面对着嗷嗷待哺的几张嘴,她不得不继续撑起来,带着我们一天一天地生活下去。

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老城厢十六铺小东门一带,是穷人高度集中的地方之一,东街、西姚家弄、学院路、三牌楼路、四牌楼路一带的棚户区,房子低矮,街道狭小,尽是由石子铺成的路,每家的门口横七竖八挂着洗晒的破烂衣服……这里,几乎家家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处于最低的生活水平线下,都是自顾自地养家糊口。与此同时,政治运动每年都在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进行,它是那时国家的另一道风景。

街头到处贴着政治漫画和标语,高音喇叭里播放的是革命的歌曲,警车在马路上呼啸而过。

母亲家的亲戚大都是地主出身,在解放前多少与国民党、三青团或黄埔军校有点关系。大家只求自保,还有谁没事找事,愿与我们这样的家庭保持联系呢?母亲曾登门求助,但都是碰壁,我们一家就像瘟神,人们都远远的躲开。

母亲对我们说:“还是找政府吧!”

冬天来了,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大的,抱着一岁的小妹去区民政科请求救济。一位女干部接待了我们,她见我们骨瘦如柴,衣衫破烂,一把拖着母亲,进了一间存放救济衣物的仓库,那里面堆满灰色的旧军棉衣。女干部说:“路瑞凤,你拣几件可以穿的,给孩子们。”临走时,她又给了母亲几元补助费,并说:“这钱可买点肥皂、草纸,给小孩子零用。至于小孩的书费,你先回去,我们再想办法,开学前,会通知你的。”

同类推荐
  • 篓

    观其《篓》中收获,装满“鱼虾蟹蚝”,捞尽“江海河鲜”,而且偶意深邃。作品取材于乡土民情,贴近社会,紧贴生活;恣情解剖人间的善恶奸邪,狡狯贪婪。他抽丝剥茧的手法,幽默风趣的笔调,寓哲思,见智慧,人情练达。诚好文章也。
  •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寻找当代汉诗的矿脉

    全书由“诗与史”“寻找诗的矿脉”“谈诗论艺”三部分组成,分别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新世纪诗与史的关联,从具体的诗人、诗作入手考察新世纪诗歌的崭新面貌及诗艺养成的可能性。全文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作者对新世纪诗歌现状及问题的思考。
  • 我们把月亮忘记了

    我们把月亮忘记了

    《我们把月亮忘记了》为王跃文作品中摘录的精彩文字集结,主题包括官事、世俗、社会、历史、日常、写作、修养、骗子共8章。其中,每章下面收集若干精彩段落,每段文字前面提炼一个关键词。文字幽默风趣,富于较强的感染力。
  • 高平作家丛书:土塄上的孩子

    高平作家丛书:土塄上的孩子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逸斋随吟

    逸斋随吟

    《逸斋随吟》是2013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逸斋韵语》的续集。本诗集共九卷。在体例上,按照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竹枝词、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词、联语和杂体古风顺序排列。“词”,以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和平仄韵错叶格为序排列,每格分别按字数由少到多顺序编辑。当同一词牌兼有仄韵格与平韵格时,则分别置于平韵格和仄韵格中。当遇到诸家对同一词牌在平仄、字数、用韵、句读等方面存在差异时,则以龙榆生先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为准。律诗使用平水韵,词使用词林正韵。不按时间和内容结题,同一题材分载于不同诗体中。对用典作简释并标明出处,对某些人、事用“题记”或“小序”加以说明,对个别不常用的字词作了注音释义。
热门推荐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 愿你的世界阳光肆意

    愿你的世界阳光肆意

    嗯,小短文一篇,别喷就行。作者实在无话可说了。
  • 厨子的异世挣扎

    厨子的异世挣扎

    封天昊,21世纪小人物,老厨子兼屠夫之孙不慎穿越异世然后就是各种然后了......如有雷同,不盛荣幸!
  • 我与你的年少心事

    我与你的年少心事

    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普普通通的校园里的纯粹感情。年少时,我们十七八岁,喜欢一个人。说出口,或者永远埋在心里。初中时林杳瑶喜欢郑柏华,还没能说出口就被那突然传出的流言淹没在了时光中。她同青春期里的万千女孩一样,曾冥思苦想,那个人究竟有没有喜欢过她。结果到了初中毕业,也没能有任何答案。她遇到他,他遇到她。少年和少女的心思就这样被青春搅得一团乱,但也总有明晰清楚的一天。
  • 极品穿越之母子联手做奸商

    极品穿越之母子联手做奸商

    我出车祸了。当我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连年代都不知道。不但成了皇帝第三个儿子顺王的第五个妃子。而且还正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呜……呜……。这下赔大发了,前世虽然自己地位显赫,可还是个云英未嫁,待字闺中的处女。本想觅得一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温柔体贴,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然后再老老实实的嫁为人妇,可谁曾想,到了这里,不但已嫁做人妻,更快要做人家的妈了。呜……呜……我那未曾尝试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我那要征服商界的伟大理想,顷刻间全都化为了泡影。
  • 每个男生的小故事

    每个男生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每个人肯定都经历过。我想你们也肯定明白,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2020版)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历史,参考《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经明史专家毛佩琦审订推荐,俯瞰三百年明史,看到不一样的大明王朝:明朝,一个让人血性喷薄的朝代,一个光怪陆离的朝代、一个强悍而温情的朝代,一个历经劫难又恢宏大气的朝代。明朝就像中国历史的褶皱,每翻开一篇都有精彩无比的故事蕴含着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政治逻辑、人性经验。
  • 查理九世之紫翼之心

    查理九世之紫翼之心

    “唐晓翼!我告诉你,你今天不滚我就走了!”“走好不送。”“。。。别闹。。。”
  • 系统好人

    系统好人

    老泥:“系统,你的名字好骚~!”好人系统:“宿主,因为我将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老泥:“了解,系统,我爱老虎油......”好人系统:“....宿主,你很有本系统的风范....”(本故事纯属虚构、瞎掰。各位读者大佬,囚徒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 法布尔与昆虫记

    法布尔与昆虫记

    我知道抓蝗虫是一件吸引孩子们的事情,所以我叫上了两个小孩子当我的助手,一块儿抓蝗虫。其中,那个男孩名叫小保尔,那个女孩叫玛丽。只见小保尔身轻如燕,手脚灵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在菊花簇里面看见了一只正在沉思的蝗虫。当他靠近时,蝗虫却如惊弓之鸟一样突然飞起。小保尔拼命地追,可是还是让它给跑了。玛丽就要幸运一些,她发现了一只蝗虫,然后举起自己的手,靠近,靠近,按下。哈,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