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200000007

第7章 四大发明今犹在,何人弘扬中华魂——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当时,国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只是指令性计划的被动接受者。这个时期我国独立开发了两弹一星、红旗轿车等,但由于政府行政主导的创新体系,不可能全方位在经济领域展开,导致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低,很多领域的技术发展落后于世界水平。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进入了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阶段——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我国企业逐渐成为创新的主体,全面采用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引进战略,在部分领域跟上了国外的技术水平。但由于技术引进常常表现为引进全套设备且缺乏有效的消化吸收,导致传统技术领域落后于先进国家数十年,部分领域甚至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之中,企业普遍尚未拥有自主开发的能力。

加入WTO后,我国市场进一步向外资放开,中国企业进入了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阶段——第三阶段,尤其是在国际经营中,近年来频繁遭遇的“专利狙击点”,使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日益提高。部分优秀企业,如通信业的华为、汽车业的奇瑞等,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积极主动地采用多样化手段完成产业整合,立足于全球竞争格局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

一、梦里花落知多少——我国技术创新现状

(一)我国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现状

毫无疑问,企业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从全国来看,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开发机构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社会组织拥有的技术开发机构所占份额比,企业占据着半壁江山,有着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组织基础。2003年,我国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16978个,占全国技术开发机构总数的55%。但是,就企业组织内部来看,我国企业拥有的技术开发机构比重却较低。2003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3%,大部分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而且还有加剧之势。1991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数占52.9%,这些年不断下降,2003年仅为25.3%;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也由1995年的56.9%下降到2003年的44.8%,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及活动处于萎缩当中。

从设备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设备购置中,微电子控制设备所占比例虽有所提高,但速度缓慢。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在计算机、集成电路迅猛发展的时代,它只从6.1%提高到了9.1%。这势必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

(二)我国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现状

从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筹措方面看,1991年至2003年,全国筹集的科技活动经费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筹集经费也在不断提高。1991年,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1.6亿元,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28.5%;政府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26.4亿元,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29.6%。2003年,企业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676.7亿元,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57.1%,比1991年提高了28.6个百分点;政府筹集科技活动经费776.2亿元,占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26.4%,比1991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同期,在企业所筹集的科技活动经费中,企业自筹资金从63.0%提高到了84.1%,而政府资金则由7.1%下降到4.4%。政府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技术创新筹资主体的“错位”情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我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已经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为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改善。

从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看,尽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从1991年的166亿元,以年均19.4%的速度提高到2003年的1164.1亿元,但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从1.39%提高到了1.73%。由此看来,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讲,我国企业还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甚至地位还在下降。

从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看,消化吸收强度不够。日本和韩国成功的经验是在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消化吸收的投入,这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3的水平,而我国目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我国500强企业的这一指标也仅为1∶0.1,差距较大。2003年,我国技术引进费高达372.5亿元,技术消化经费支出仅为25.7亿元。在12年间,消化吸收强度一直在0.04~0.09徘徊。这种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合理现象的并存,说明我国企业二次创新非常缺乏。

(三)我国技术创新产出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无论在专利申请受理还是在专利拥有、发明专利等方面都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有绝对优势;在技术市场中,企业是最大的买主,其购买技术的合同进而占技术市场合同总金额的比重一直在65%左右,卖出技术的合同金额占技术市场交易总额的15%左右,这说明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就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的要求看,企业在科技成果、新产品、项目数上所占比重应是最高的,可是实际并非如此。在全国完成的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中,企业完成的不到30%;在我国有技术开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每年开发的6万多项新产品中,能达到国际水平的不足2.5%;在研发项目(课题)数量上,2003年,全国共有204520项研发项目,其中工业企业只占到22.4%,而美国工业企业的研发项目占全国的70%以上。

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上,力度也不够。新产品开发项目占科技活动项目总数的比重在下降,由1995年的61.5%下降到2000年的55.9%,2003年又降到54.2%;新产品实现利税占企业利税总额的比重,1991年是10.3%,2003年为10.8%,多年裹足不前;新产品开发经费占技术开发经费比重,1991年是43.0%,2003年也只提高到了47.2%,几乎处于徘徊状态。可见,在新产品产出上,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二、问君能有几多愁——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技术创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普遍认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主要战略。作为现代技术后发展国家,我国的技术创新具有世界范围的普遍特点,又有着独特发展历程和实践情景。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进行引导,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且效率低下。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技术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人才缺乏和效率低下三个方面,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认真分析和研究解决。

(一)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我国在技术创新投入上与国外一些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技术创新的一个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首先,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仍偏低。1995年以来,虽然我国研发经费的持续高速增长,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已经高于印度、巴西等国的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仍低于1.6%的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时仅为1.31%,与发达国家2.2%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

第二,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从1991年的166亿元,以年均19.4%的速度提高到2003年的1164.1亿元,但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从1.39%提高到了1.73%。而发达国家企业一般将销售额的5%~10%用于研究与开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型企业,这个比例一般也在3%以上。世界百强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高达15%以上。

第三,科技研发投入占全国科技总投入的比例低。目前,发达国家企业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全国科技总投入的比例基本上都在50%以上,日本等国已经超过了80%,而我国企业在全国科技投入总量中所占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

第四,对科研人员投资强度偏低。到本世纪初,我国科研人员的年投资强度只有美国的1/45、日本的1/30,使得研究人员缺乏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实现高水平的技术创新。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各国技术创新的整体情况分析,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创新的水平和影响也并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

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制订相应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如美国的《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日本的《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等。在一些发达国家,来自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占总量的60%以上。而在我国,这一数据却不足10%。分析其原因,资金不足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这既包括通过市场融资非常困难,也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中小企业的平均收益率都很低,而且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中小企业大多主要依靠内部有限的融资取得发展,以致往往缺乏所必需的风险投入资金。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无论是采取直接融资方式,还是采用间接融资方式,都会遇到种种困难。而且,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要高得多。其结果是,很多企业在创业时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只能凭借个人的积蓄和亲戚朋友的帮助,甚至以更高的成本和风险从非正式的资金市场(如黑市场)获取创业资本。中小企业由于创业资本很少,使他们无法很快进入技术创新领域。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并且,中小企业从政府获得的扶持及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是极为有限的,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是如此。此外,中小企业还存在人才、信息、市场调节等因素的问题与不足,这不仅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基础性、长远目标的研究活动,乃至于在商业性、短期性的技术创新活动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活动的进行,加大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主体没有自发创新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自发从事技术创新。因此,支撑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外部条件包括一些技术创新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代表国家,在市场经济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整套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系统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已经建成。高速公路、航空、能源以及信息基础设施非常发达、完善。在这样的基础设施系统支持下,多阶段、多环节的技术创新过程得以自发、高效形成。但在我国现阶段则恰恰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有些地方还是瓶颈性障碍,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的技术创新相关基础设施亟待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4.未形成多渠道的融资体制

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向社会和金融机构筹集技术创新资金的渠道,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或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动力严重不足,许多情况下由于缺乏资金而放弃。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信心和积极性,也使企业失掉了许多难得的技术升级改造的机会。

由于技术创新项目的成本高、风险大,我国也正进行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机制和相应的金融体制还不完善,在国家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相对缺位的情况下,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难以找到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加之许多企业债务繁重、体制不健全以及短期行为等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研发的积极性,造成我国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水平较低。

(二)科技人员不足,人员流失严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技术创新的载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数的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高级人才紧缺,既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又有大量优秀的科技研究与开发人才流失。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技术人才队伍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领域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针对国有企业而言,一些青年科技人才的大量外流更加严重,许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1.科技人员不足

在我国,科技人员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发人员力量薄弱。研发人员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骨干核心力量,1998年以来,我国R&D人员虽然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增速缓慢,且每万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和每万个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两项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非常低,2007年我国每万人名劳动力中R&D人员为22.1人,位列世界第33位,仅高于土耳其、墨西哥和南非,而芬兰、瑞典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分别为中国的9倍、7倍、6倍、5倍和4倍以上。

其次,企业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创新素质偏低。全国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平均水平和专业能力都普遍低于专业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而一线技术工人的素质更令人担忧。据报道,我国企业的工人中中高级工几乎没有,初级工占80%以上,中级工还不到20%,大多数工人上岗之前几乎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这一现象无疑会影响技术创新的顺利完成。

第三,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基本的技术人才,如熟练工人、开发型技术人员和高技术产品的推销员等。由于中小企业的人力工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发展预期等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因而很难吸引更多人才,甚至会被大企业挖走人才,造成技术创新过程的中断或是创新成果的流失,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的自身开发能力。此外,中小企业不仅技术人员数量少,而且每个技术人员往往又不得不从事多方面的工作,使得他们难以提高技术的深度。

第四,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创新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年轻的同志往往经过了一段必要的熟悉业务阶段便放松了对业务的钻研,得过且过;年老的同志由于知识老化等原因,也习惯于一切按惯例行事。同时,很多企业也缺乏对企业技术人员必要的重视,导致许多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愿望和热情。

2.人才流失严重

近几年,发达国家除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创办实验室,设立奖学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以外,还通过跨国公司直接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究院以争夺创新人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头号“猎头”目标。为吸引和留住人才,不少跨国公司新招迭出,有的干脆把研发机构办到了我国本土,如摩托罗拉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等,爱立信公司则早在1997年11月就成立了中国学院。据材料显示,微软中国研究院共有60人,全部是华裔,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并且是其中最顶尖的人才。据1999年的统计数字,已有573家外资企业在华建立了755家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研发支出85亿元。仅上海市,过去5年落户的外资研发机构就有100多家。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都成为这些国外实力型大公司的猎取目标,致使我国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广州5市50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调查,在过去5年里,被调查企业共引入各类科技人员7813人,流出各类科技人员5521人,流出引入比达到70%。其中,待遇问题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优秀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无疑是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创。

3.人才浪费严重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科技人才浪费也是很严重的。比如,对于科技人才来说,60岁左右正是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对面临的问题能提出深思熟虑的创新思想或解决方案并且成功率高的时候,同时也是面临退休而被弃之不用的时候,由此所造成的人才浪费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另外,许多中青年科技人员宁肯到外资企业去打杂挣高工资,也不愿留在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而受穷,这同样也是一种明显的人才浪费。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科技人才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

(三)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虽然我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星火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而且这些政策措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效果与政府的期望值差距还很大。

1.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独立进行技术开发是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其支撑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创新力量相对薄弱,缺乏联合的技术创新方式就影响了创新的质量。我国多数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的创新是通过从外部购置生产设备引进技术实现的。据抽样调查统计资料显示,60%的企业有技术引进项目,企业的工艺创新中多数是围绕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展开的。然而,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均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两种对立的力量相互作用:一是技术创新,它趋于扩大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差异;二是技术扩散和技术模仿,它趋于缩小这些差异。我国是一个处于世界创新前沿后面的国家。是否缩小了我国与前沿国家的经济增长差距,不仅取决于技术的模仿努力,而且也取决于技术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前沿国家的创新能力。即使通过模仿活动即使成功地缩小了生产率差距,如果不在创新活动上超过前沿国家,就不可能在生产率上超过它们。因此我国经济发展仅仅停留在对国外先进技术引进的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虽然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做了不少努力的工作,如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在服务于市场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活动,探索科技发展风险投资机制等,而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我国科技转化能力还很差。科技转化能力差将直接制约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传播,因此我们还应在体制设计上找出存在不足之处,继续加强促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目前,我国科研成果与产业化过程相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科研机构手中持有大量研究开发成果无法投入市场,许多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的闲置率和科研资源的浪费情况都非常严重。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苦于没有适合的技术以供企业进行选择,许多企业甚至不得不以非常苛刻的条件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技术,尽管这些技术在国内也可以开发出来。对此现象,国内研发机构将其归因于企业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性质不了解,从而导致对于科学技术成果的成熟度要求过高,其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不合理。而企业界将其归因于科学技术研发机构,认为他们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成果往往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企业在获得这些科学技术成果后往往还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二次开发,创新企业既要承担市场开拓的风险又要承担技术开发的风险。

同类推荐
  • 谁剃光了企业的利润

    谁剃光了企业的利润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影响企业利润的原因第二部分指出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内伤,给出模式转型路径第三部分则提出了制造业企业进化升级的策略。
  • 三分制度七分落实

    三分制度七分落实

    本书紧扣制度和落实的密切联系,重点阐述制度与落实的一些富有建设性问题,很好的扣住制度和落实两大利害关系最为关键的问题,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展现给读者朋友们。
  • 一切从改变开始

    一切从改变开始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遗忘了。其实,每个员工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所以每个追求梦想,渴望成功的员工,都应该时刻记住: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然而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承受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
  • 华为基因:任正非的商业哲学与华为精神

    华为基因:任正非的商业哲学与华为精神

    从惶者生存到世界领先,从5G突围到布局网络安全,从任正非的伟大到伟大的华为。关键时刻,华为为什么能步步为赢?华为速度和发展张力令全世界惊奇。但华为没有秘密,华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正非的商业哲学和华为精神。来自华为内部资料,华为的狼性文化、奋斗精神、商业哲学、全球性战略……为您全方位解析华为奋斗密码和中国式企业的制胜之道。
  • 玩的就是会计(第二弹)

    玩的就是会计(第二弹)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还和第一本一样,就说说会计好不好玩、看会计怎么追美女嫁老公,那你就想错了!这本第二弹,确实是重磅弹药!本书副标题——重拳出击财务顽疾,就道破这本书的主题——扎实学好会计知识、严格上手实务,猛打财务造假,斩掉上市公司金手指,强烈呼吁减税。这是我作为一个会计人想说的也敢说的,希望会计人看后对会计行业、对国计民生,都有个全新的认识。
热门推荐
  • 神魔无问

    神魔无问

    一扇尘封已久的旧门,一场光怪陆离的久远梦境。被遗弃的少年,恶魔与圣灵。奇遇与危险如影随形,这是一段少年在神灵与恶魔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的故事。
  • 森林深处的童话屋

    森林深处的童话屋

    觋与臭小子的日常生活带给你感动和诙谐觋:“愿你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安然无恙。”臭小子:“守一不归人。”臭小子:“天堂还是地狱,请让我陪你。”觋:“黄泉路上,我只想一个人。”臭小子:“那人眼中能有我,足以。”觋:“此生了无遗憾。”
  • 我的白裙子去哪了

    我的白裙子去哪了

    【可盐可甜蠢萌女主vs小奶狗高材生竹马】江南知傻了吧只的追了米诺十一年第一次见面,他被小米诺过肩摔破了相第二次见面,他拿着一束蔫了的玫瑰让她做他媳妇第N次见面,他偷偷的给她种了个小草莓米诺,江湖人称诺姐,人狠话不多,分分钟打的你叫爸爸!!江南知,江湖人称知哥,斯坦福高材生,帮米诺忙前忙后虐渣渣江南知犹新记得,那年梧桐树开花,小米诺站在树下捡起了掉落的花瓣,阵阵清风吹起了她的裙摆,连同那一股好闻的茉莉花香一起留在了江南知的脑海里,那一刻他发誓,她一定是他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降妖路游戏

    降妖路游戏

    这是一个游戏,这是一个单机游戏,闲暇更新
  • 知识就是科技

    知识就是科技

    “我和你说,一个研究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管理者,你扯远了。还是把进阶2级的知识先看完吧”…以科学幻想为主……本故事纯属虚构
  • 修者道之神州浩荡

    修者道之神州浩荡

    神州二纪元初期,天庭易主。西方佛教远离神州。神州迎来了新纪元的第一次修仙盛世。人族繁胜,妖族势微。在这个圣人不出,神人霸道的天地中,苟延残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萌猫养成记

    萌猫养成记

    什么?!一只猫竟然变成了一个人,不过这猫怎么有点神经质呢还是个逗比!楚晓雪的爱猫死了伤心过渡竟然用禁术献舍将其复活自己魂飞魄散。而复活后的喵喵就用主人的身份活了下去因此也闹出了许多的笑话……
  • 九天仙阙

    九天仙阙

    澹台古脉冰冷绝代,妙音阁主天骄无双,黑衣妖女妩媚万种……九天情缘,只在仙阙。少年离夜晨因一番“阴”缘获得《九天山河图》残卷,从此逐步开始一个人、妖、仙、魔等诸类并齐的仙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