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6600000004

第4章 家,不再在松花江上(2)

“张署长”的死去,使得胖太太带着房产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带着二位待嫁的女儿住进了李校长家。(64)由于权势与经济相加,虽然不识字,但是于聪明过人,自然也就成了李家的当家人,(65)不过“胖太太”将这个家管理得也的确是井井有条,权势更是不在话下。(66)关于“胖太太”的聪明过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证明:

曾有一次组织哈尔滨的中学校长到日本参观,李校长自是其中之一。但临走前的旅费突然在家里失踪。大家怪来怪去未免心境不佳。她就找了个算命先生问卜,算命先生说:“是一男一女所为,钱还藏在家里某处缝里还没转走。”她最怀疑是女用人干的。但同伙男的是谁弄不清楚。于是她安排大家晚上去看戏,同时让六中一位校工监视家中动静。散戏回家后校工报告说,透过一镜子看见女用人在厕所里鬼鬼祟祟干点什么。于是,她胸有成竹宣布要搜查每一个人,装模作样最后搜到那个女崩人,女用人作贼心虚慌里慌张,又迟迟不肯脱掉袜子,最后被“老大”一把将她袜子揪下来露出赃款。因为钱曾贴住女用人的脚底,“老大”抛掉外面一张给女用人,并赶其卷铺盖走路。她成功的定计侦破疑案,事后分析都认为耸令先生算得准。因为女用人作案过程中,始终抱着全不懂事的“小噢”做掩护。只是算命先生好糊涂!只算准人的性别,可男性“嫌疑犯”的年龄未免太小了点儿。(67)

在这名“嫌疑犯”2岁的时候,“李校长”饱尝做亡国奴的痛苦与辛酸,终于得偿所愿,完成了一直计划全家离开东北进入关内不受日本鬼子统治而举家南迁的大手笔。(68)十九口浩浩荡荡,迁到北京(国民党改为北平),完成了他的“出满洲记”。(69)

这时,李敖也以2岁的年纪,离开了哈尔滨,从此,他的家不再在东北松花江上了。(70)

“当‘九·一八事变’以后,马占山将军的东北义勇军,是中国第一个以行动抗日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以行动抗日的时候,其他团体还在亲日、媚日或观望之中,爸爸当时就是马占山将军的秘密盟员。”

“马占山将军是武人,他有一位替他拿主意的军师,就是吴焕章。”

“吴焕章是大赉县人,是爸爸最好的朋友,他叫爸爸二哥。为人风趣、热情而细心。”

“他(彦按:吴焕章)在国立北京法政大学俄文法政学系毕业、俄国海参崴东方大学研完。”

“爸爸名叫李鼎彝,字玑衡,生在1899年(民国前十三年),1899年是己亥年,就是戊戌政变后一年。”

“爷爷名叫李风亭,他不会写这三个字。他生在潍县,时间约在清朝咸丰元年(1862年)前后,也就是中华民国前五十年前后。”

“所谓‘下关东’,是专指山东、河北等省的穷人,朝山海关外的东北偷渡。东北是满洲人的老家,满洲人入关建立清朝后,把东北划为禁区,除了发配罪犯,禁止汉人去东北。”

“大概大爷的村学究使我爷爷不满意,大爷自己也愿成全弟弟念更好的学校,于是,在父兄的帮助下,爸爸考上了国立北京大学。”

“1920年(民国九年)进入北大国文学系,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后第一年……”

“蔡元培是他的校长,陈独秀、胡适、周树人(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尹默等是他的老师。他的同班同学,后来较有成绩的,有搞中国文学史的陆侃如、冯沅君,有搞国语运动的魏建功,同届的同学有周德伟、陈雪屏。爸爸本人书念得并不出色。他在1926年(民国十五年)毕业,吉林省政府想公费送他留学,他那时已经二十八了,急于回家乡养家,所以就拒绝了。”

“因为是‘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回到家乡,非常拉风,不但做了东北大学讲师,并且立刻被聘为哈尔滨吉林六中校长,当时的待遇极好,远非日后的穷教员可比。”

“爸爸除在吉林六中做校长外,也在吉林女子师范、吉林大学兼课。他唯一一部著作——《中国文学史》,也写在这个时期。”

“妈妈上是以‘媒妁之言’同爸爸结婚的,那时爸爸离婚不久,前任是一位尹女士,因为这位女士不生男的,也不生女的,所以难安于位。”

“给尹女士最大精神威胁的,不幸她碰到一个最会示范的婆婆——我的祖母(我们叫奶奶)。奶奶生了十二个小孩,六男六女,成双成对。其中四叔、大姑、二姑、三姑、五姑虽都‘寿禄不永,’但还是剩下十二分之七,剩下五男二女,成绩也以骄四邻、骄媳妇、骄媳妇之母。尹女士的困境是:不单是她自己不能生,又加上婆婆太能生,她的可怜,自然也加了一倍。”

“爸爸给她找来医生诊断,但尹女士是旧式的中国妇道人家,非常‘羞医’,不肯让医生看她的妇人病,最后郁郁以死,这当然是礼教杀人的一个例。”

“爸爸在吉林女子师范教高班的,妈妈却在低班,没教到。教到的高班学生里面有申若侠,后来嫁给‘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严。那时候,流行高班学生同低班学生交朋友、合照相,申若侠和张桂贞就合照过,照片至今还保存,可是友谊早就‘简直没有来往’了!女人之间的友谊真不可靠。妈妈在学校是锋头人物、是篮球健将,那个时代的女子到新学堂念书的不多,所以女学生很拉风。”

“爸爸在吉林六中有一个学生,名叫程烈,后来变成国民党中的名‘立法委员’。据说当年因追求我妈,被校长我爸开除。”

“妈妈说她不喜欢圆脸型的孩子,她嫁给爸爸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爸爸是长脸型……”

“有权有钱的外祖母……”

“当年外祖父是哈尔滨道外北新警署署长,……”

“他(彦按:外祖父)长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威严无比。”

“他(彦按:外祖父)为人耿直,不喜欢拍马屁。”

“外祖父(我们叫老爷)名叫张人权,这个名字倒蛮有时代意义。”

“他(彦按:外祖父)的上司在台上,他不理、不买账;他的下司垮了台,他却跑去烧冷灶。”

“外祖母身高一米五七左右,而体重七十五公斤,非常非常胖,有一张照片我们几个孩子围在外祖母大肚皮的四周,就像围一棵千年古树一样,坐在洋车里真的是将车填得扑扑满!有时候拉洋车的会抱怨她太富态,说她一个顶两个,要求给双倍的钱。”

“外祖母(我们叫姥姥)是一位胖太太,胖的自然不会背挺得直,老爷是衣着笔挺背的笔挺的威严人物,经常对姥姥说:‘老太太,把背挺起来、挺起来!’姥姥却不太理会他。”

“外祖母常在包饺子的时候话说当年,提到外祖父以她不生儿子为借口,讨过三个小老婆,总之结果都因外祖母凶悍能占上风而告终。”

“姥姥唯一理会的是老爷有爱讨姨太太的毛病。老爷喜欢讨姨太太,本来是说说的,后来真的讨了一个回来,但是不久姨太太就离去了。老爷还是不死心,还想讨,但是不久他就死了。”

“外祖母的爱好广泛,不但打麻将、看京戏、看电影,还喜欢听书……”

“姥姥只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大概也是姥爷讨姨太太的主要理由。”

“三个女儿老大(妈妈、大排行是老二)、老二(我们叫三姨)、老三(我们叫老姨)。”

“妈妈的爱好与外祖母完全不同,最喜欢逛商店。尤其冷天,我十分喜欢妈妈从外面回家带着一股又冷又新鲜的微微香气进门。妈妈打扮入时,总是穿得整齐别致,身段匀称,高矮适中,喜欢穿旗袍,年轻时颇有风韵。”

“妈妈会用机器绣花,手很巧,能亲自给我们缝制非常漂亮合身的连衣短裙。妈妈不单单着迷美国电影,还喜欢听昆曲,尤其爱听韩世昌;也喜欢广东音乐,像《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等。”

“最特别的是居然爱听和尚念经!”

“对穷苦人妈妈最富有同情心。”

“大姊大我6岁……”

“我当年12岁……敖弟(彦按:李敖1935年出生)那年只有7岁……”

“三妹比我小2岁……”

“一年后(彦按:1933年)四妹不逢世的出生,……”

“我出生什么时候,还流行用阴历计算,所以一直是乙亥年三月二十三日辰时(上午7至19点)乙亥年生的属猪,5月23日的生日一直按阴历过,直到我20岁前查出是1935年4月25日,此后我就放弃阴历生日了,阴历太落伍了。”

“从头谈起,我首先就怀疑敖弟生日究竟是哪一天?妈妈健在,当然轮不到我说大话、是非招骂不可的。可我又拗不过自己想将话说出来,因为从小我就有一个疑团,以为我们姊妹的生日都是阴历二十几。唯有敖弟和小八弟是初几,因而他们两个才是男孩。我一直记得敖弟的生日是三月初三。在这个问题上,我哪里敢跟妈妈争?但又无法解释自己的概念是哪里来的。”

“幸亏我的应运而生,使妈妈立刻从败部复活,帮了她的忙不少。”

“李家第一次冒出男丁接班人,爸爸兴奋之余,带着大姊和我在电影美女明星照片前面,拍下我们这两颗‘童星’。”

“1935年大弟李敖出生的那一天,李敖有个正式的小名叫安辰。大概因为是男孩对出生时辰也重视起来,并起在名字里面。”

“实际上并没有人叫他安辰,大人用‘噢、噢’的声音逗他,被四妹误解,于是四妹喊他‘小噢’,变成了李敖大名的来源典故。”

“我们的大姊从小聪明伶俐,据说三四岁时就认识各国的国旗,很得到外祖父母的宠爱。……用不恰当但又挺形象的比喻是她生活在‘第一世界’。”

“三妹比我小2岁,呱呱坠地之始,外祖母就喜欢她长得俊俏可爱,于是也入选了‘第一世界’。”

“大概为了弥补‘又是个女儿’的遗憾,我直到6岁还被剃平头,穿男孩子的衣裤,加上性格活泼调皮,俨然是个假小子。”

“一年后四妹不逢时地出世,接三连四都是女孩,四妹之不受欢迎是不言而喻的,最糟的是,她尚未满月,家里的重要台柱外祖父去世,大人们不怪医生无能,硬赖四妹命中犯点什么,四妹的处境就更惨了,养成又倔强又淘气的犟脾气。从小哭够了哭累了就含着大拇指睡觉。”

“事实上,外祖母有房产,经济实力雄厚,……有权有钱的外祖母。带着两位待嫁的女儿长期与我们住在一起……”

“外祖母在世的时候,始终是我们李家的当家人。外祖母不识字,但聪明过人……”

“外祖母当家井井有条,在家最有权势。”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正是黄金时代;‘九·一八事变’后,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东北人民泪尽胡尘,饱尝做亡国奴的痛苦与辛酸。爸爸一直计划全家离开东北,进入关内,不受日本鬼子的统治。可是种种困难,未能如愿。到了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他终于做到了举家南迁的大手笔,十九口浩浩荡荡,迁到北京(国民党改为北平),完成了他的‘出满洲记’。这时,我以两岁的年纪,离开了哈尔滨,从此我的家,不在东北松花江了。”

“从1926年爸爸北大毕业回到东北起,到1936年我1岁这十年间,是我们东北老家生活的最重要十年。这十年间,爷爷退休、爸爸结婚、老爷死去、妈妈生了四个姐姐之后再生了我,全家局面,已浩浩荡荡。包括:爷爷、奶奶、姥姥、爸爸、妈妈、五叔、三姨、四姑、老姨、老姑、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和我,外加大爷大娘一系四位,共达十九口之多。”

“三妹比我小2岁,呱呱坠地之始,外祖母就喜欢她长得俊俏可爱,于是也入选了‘第一世界’。”

(1)《李敖回忆录》P1

(2)《李敖回忆录》P1

(3)《李敖回忆录》P14

(4)《李敖回忆录》P14

(5)《李敖自传》P55

(6)《李敖自传》P35

(7)《李敖自传》P35

(8)《李敖自传》P35

(9)《李敖自传》P55

(10)《李敖回忆录》P8

(11)《李敖回忆录》P13

(12)《李敖回忆录》P13

(13)《李敖回忆录》P13

(14)《李敖回忆录》P3—4

(15)《李敖回忆录》P4—5

(16)《李敖回忆录》P4—5

(17)《李敖回忆录》P6

(18)《李敖回忆录》P6

(19)《李敖回忆录》P7

(20)《李敖回忆录》P7

(21)《李敖回忆录》P8

(22)《李敖回忆录》P8

(23)《李敖回忆录》P8

(24)《李敖回忆录》P8

(25)《李敖回忆录》P8

(26)《李敖自传》P9

(27)《李敖自传》P9

(28)《李敖自传》P9

(29)《李敖自传》P9

(30)《李敖回忆录》P9

(31)《李敖回忆录》P9

(32)参考本章的(26)

(33)《敖弟》李殉P138

(34)《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4

(35)《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3。

(36)《李敖自传》P24

(37)《李敖回忆录》P10

(38)《李敖自传》P25—24

(39)《李敖回忆录》P10

(40)《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25

(41)《李敖回忆录》P10

(42)《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5

(43)《李敖回忆录》P10一11

(44)《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5

(45)《李敖回忆录》P11

(46)《李敖回忆录》P11

(47)《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6

(48)《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6

(49)《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6

(50)《李敖回忆录》P3

(51)《敖弟》李殉P135

(52)《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4

(53)《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4

(54)《李敖回忆录》P9

(55)《李敖回忆录》P7—8

(56)《敖弟》李殉P134

(57)《李敖自传》P8

(58)《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6

(59)《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6

(60)《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6

(61)《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3—74

(62)《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74

(63)《二姊给李赦的回忆》李殉P75

(64)《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4

(65)《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4

(66)《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4

(67)《二姊给李敖的回忆》李殉P104

(68)《李敖回忆录》P11

(69)《李敖回忆录》P11

(70)参考本章的(68)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吴君如伪装

    吴君如伪装

    吴君如是影视圈内出名的不顾形象勇于夸张扮丑、极尽搞笑之能事的女星,她以爽朗豪放的幽默风格和个人魅力,获得“女周星驰”的美誉,并立意将“大笑姑婆”路线进行到底,也可谓是勇气可嘉。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

    上海滩大亨黄金荣

    黄金荣,自幼就喜欢与地痞流氓交往,后来,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门麦兰巡捕房当探员。他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了自己在租界的威信,后升至督察长。他走私鸦片、开设赌台,牟取巨额利润。他还涉足娱乐业,进入金融界、工商界,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解放后,势力渐弱的黄金荣留在了上海。1951年5月20日,他发表《自白书》,表示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最后,老死家中,他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千回百转、坏事做绝,却能怡养天年,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热门推荐
  • 重修妖灵师

    重修妖灵师

    战妖灵,护家园!便是那个世界一半人的梦想。生活在重燃之城里的人一到十五岁,便会觉醒灵魂力,初始灵魂力越多,战力也就越强。而一部分人初始灵魂力很低,只能当矿工,叶青泽便在其中。
  • 全异界幻想之我的幻想

    全异界幻想之我的幻想

    学生,这个时代最艰难的职业,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也十分艰难。我叫佟梓昕,一名刚刚踏入高中的普普通通的学生,内心充满“抱负”,却无处施展。一次为了救一名被拔毛的…学妹,被自己尖锐的附身符刺入了心脏,而醒来后却无事。无事个鬼呀!
  • 碑震天下

    碑震天下

    夕阳下,一个弥留之际的老人怔怔望着天空,忽然他的手颤了起来,状若疯癫道:我看见了,那是一座碑,镇着天下!
  • 惟解意相随

    惟解意相随

    世上的路千万条,但每人都只能选一条,谁能说是不是最对的一个,因为永远没办法去尝试另外一条路。但敢于选择就是胜利者,是坚持,是放下,恰当很难!遵循自己的心更难!尤其是那些以生命为代价而做出的选择!本人做不到,所以写在故事里吧…
  • 误惹Demon拽公主

    误惹Demon拽公主

    想她暮羽希是魔界最尊贵的公主,竟这么的狼狈!逃婚到人间,一不小心就掉到别人的浴室里了!还沾的一屁股都是水!好不容易脱了衣服跳进浴缸洗白白的时候,又被花心萝卜男给看光光了!但衰运还没有结束,上学的第一天,就不小心吻上了妖孽男。最最扯蛋的是,妖孽男居然要她负责?花心男VS狐狸男,拽公主到底会选谁呢?
  • 玄幻世界开农场

    玄幻世界开农场

    祁封无意间穿越到了一个高武力值的世界,好在,幸运女神没有抛弃他,给了他一个农场主系统,然后,祁封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一个玄幻世界当起了农场主。
  • 一首歌一个故事Memory

    一首歌一个故事Memory

    爱歌如我。每一首歌,都承载着一段回忆,或悲或喜。
  • 神魔夜罗刹

    神魔夜罗刹

    神魔帝尊,这是一个神,魔,妖共存的大陆。
  • 变奏情人梦

    变奏情人梦

    两起离奇诡异的命案,两代缠绵悱恻的爱情。究竟谁是谁的天使?谁又是谁的魔鬼?爱你,可不可以成为毁灭一切的理由?暴风雨过后,是最亮丽的彩虹。悲伤的尽头,是不是幸福的开始?
  • 穿回现代当大佬

    穿回现代当大佬

    顾斐穿回来后什么都不想,只想退休养老。但是……扒在自己腿上的是个什么东西?扒在腿上的东西:大佬,拯救世界了解一下~顾斐:不,我不想。身子一沉,另一条腿上扒着的又是个什么东……哦,对八起,是我脑公。秦禛紧紧抱住自己媳妇儿的大腿:媳妇儿,带我一个。……………少有的感情线场景:顾斐耳边响起低沉沙哑的男声:“不好意思,可以借个火吗?”顾斐回过头看着这个男人笑了笑“好啊。”说着便将自己嘴里闪着火星的烟怼到男人嘴边叼着的烟上。不足十公分的距离让秦禛将顾斐面上的表情看的清清楚楚。不过一会儿,烟还没点着呢,有人就落荒而逃了。秦禛耳尖和脖颈上泛起的红晕成功的让顾斐大笑出声。………ps:男女主双洁,都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