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100000056

第56章 五、《永嘉证道歌》浅解(6)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这里点明,灵明觉性即佛性是离言绝相,心行处灭的。

《佛学大词典》释“灵觉”

灵觉”,指众生本具灵妙觉悟之佛性,或指灵妙不可思议之智慧。又众生本具之佛性与佛之智慧无异,称为灵觉不二。《四十二章经》曰:“观灵觉即菩提。”《肇论》曰:“万累都尽而灵觉独存。”

对于明心见性的禅者来说,经典、公案和法语等文字名言法相,一无是处,非佛性之究竟。一切数目言句,都不能示现如此微妙法门,正所谓“离四句,绝百非”。所以说“一切数句非数句”。

如此名数文句,皆方便契机之法,标月之指,是佛性的妙用,而非佛性之究竟。所以说,与吾人自性灵明觉性,有何交涉?即“与吾灵觉何交涉”?此处也是点明佛性之体与相、用的异同,重点在于破相和用,以显明佛性本体的妙用和无相的本质。

药山初参石头,便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亦研穷。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特来礼拜。伏望和尚慈悲开示。”师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若荐得这个因缘,许你出荆棘林,具衲僧眼。”所以说“与吾灵觉何交涉”。

《楞伽经卷三》有云:“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是吾曾******邪?”盖以真实究竟之立场而言,法之根本乃不可言说。此则公案,旨在喻显世尊于49年间,自初******至入灭之间,所说示者无非如标月之指,故以“未曾说一字”一语表示真如实非言诠所能及之的绝对性。

佛在五时说法中,无不是根据众生的根性和机缘应病与药的,所以应缘说法,而无定法。为了使众生不执着在经文的字句名相上,佛说: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一个字也没有说到,表示诸法实相是当体即空,自性本如,一切不可得。没有说过一个字,这正是圆满的极谈、佛果的极说。

离言绝相也是佛涅槃前对真如实相的嘱托。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拈花微笑”条有言,《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见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

佛性是离言绝相的,故不可名状;不是用言说可以做究竟表述的,所以叫“言语道断”;也不是以我们的思想、思考所能抵及的,所以叫“绝念离知。”言语说不到,情识不能及,不可言说,说了即不是,所以“动念即乖,举心即错”。只有言语道断,绝念离知,心行处灭,才能与佛性相应。

公案:说似一物即不中

南岳怀让参访六祖惠能,六祖问:“什么处来?”

怀让说:“嵩山安和尚处来。”

六祖说:“什么物?怎么来?”怀让无语。这里是六祖逼问怀让:“你到底是谁?从何处来的?”对于这个话头,不是一时半会能悟得透的。这是六祖逼问怀让父母生前本来面目,未生前是谁?是怎么来到世间的?这是祖师把人逼到山穷水尽处,会得自性,启发行人开悟的方便之法。怀让一时无语。

于是八年后,忽然有所省悟。

怀让于是向六祖说:“某甲有个会处。”就是说,怀让有所悟及,言下想请求六祖印证。

六祖说:“怎么说?”

怀让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八年前,六祖问及怀让:“什么物?怎么来?”所以,怀让如是回答八年前的问题。“说似一物即不中”,意思就是,您六祖八年前问我是个什么“物”,我就姑且以这个“物”来回答您的问题,这个“物”只能算是“似”即“似乎”,好象的意思。您问我是“什么物?怎么来?”我以“说似一物即不中”来一并回答这个问题,大意就是说,我说出来就不是准确的了,没有言语能表达得精确无误,说出来就有所偏颇。开悟是一己内证的体验。语言本身就是障碍,不能确切地表达和代替个体的实证经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六祖说:“还可以修证吗?”

怀让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大意就是说,可以修证,但是有污染就不可证得。因为法身清净无染。

六祖说:“只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护念。”意思就是,只此一念居尘不染之心,就是诸佛之所护念的。怀让见自本性,得到六祖印可。

见性成佛,是一个自修实证的境界,绝非说食数宝。生死大事,现前一念,念兹在兹,敢不雷厉风行?平常心是道,会得平常心,平常无心,则会道不远。

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生活和工作,个人的亲身经历和身心体验是任何人也无法代替和明了的,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怀让八年磨一剑,古人的沉默寡言和持之以恒的务实精神,更是令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亲近名师,得益于言传身教,于语默动静之间蒙受教诲;清净身心,有益于我们提升内在素质,修养心性。这些无疑会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也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高尚起来。

“说似一物即不中”,自信,发愿,务实,求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愿景永无止境。

白话解释:如一月朗现清空,普映江河沧海等清水静处,悉皆见月光影;众水所现之月唯是清天上空一轮明月。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法身与我的自性无异;我之自性与诸佛无二无别,合而为一。初地具足十地功德,不历阶级,功德广大无碍,殊胜不可思议;则色心行业等固然非有为法可以揣测。法性的妙用无尽,灭绝了时间的界限,一弹指顷圆成八万行门,灭却三祗劫的罪业,成就无量功德。对于明心见性的禅者来说,经典、公案和法语等文字名言法相,一无是处,非佛性之究竟。正所谓“离四句,绝百非”。如此名数文句,皆方便契机之法,标月之指,是佛性的妙用,而非佛性之究竟。与吾人自性灵明觉性,有何交涉?

观世音菩萨赞偈:“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无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佛性圆满,其灵明觉性,毁不及、不减、不灭,赞不尽、不增、不生。面对毁誉而不动心,唯有明心见性者,方能无住生心,安于道中,而得解脱。此顿悟法门,若未了悟,切不可生毁誉谤法之心。未见性了悟者,处顺境、闻赞誉之言,常心生欢悦;遇逆境、闻毁辱之言,则心生忿怒。这些都是没有了达语言本来空无自性的道理。

见性的行者,面对毁誉之言了不可得,与体性相应;其体性本无相,如虚空般无边无际,无寻觅思议处可及。《坛经》,六祖曰:“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所以说:“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无涯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毁为减损谤;赞为增益谤。自性本自清净,圆满具足恒沙功德,无有欠余。虽说是理论如此,然谤法乃造无量罪业,而赞叹三宝则为无上功德资粮。《维摩诘经》云:“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假令一切佛,于无量亿劫,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

灵明觉性,当下即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周遍法界,静寂湛然。即是“不离当处常湛然”。昔魏府老洞华严云:“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饭处,语言口相问虚,所作所为处。”

公案:?野鸭子

百丈怀海侍马祖道一到郊外,见一群野鸭飞过。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云:“野鸭子。”马祖再问:“到哪里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马祖回头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而大叫,马祖曰:“又道飞过去也。”百丈因而大悟。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师徒二人,开启了禅宗丛林清规制度的中国化,也为禅宗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这是一则著名的公案,正是源于马祖道一接引百丈怀海开悟的,其契机是一群飞行的野鸭子。

一日,百丈怀海陪侍师父马祖道一禅师,在郊外,一群野鸭飞过头顶上空。马祖问百丈:“那是什么?”百丈答是“野鸭子”,为目之所及,当然正确。

马祖再问:“到哪里去了?”百丈回答说“飞过去了”,此刻,野鸭子已经飞离视野,看不到了;马祖回头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而大叫,马祖责骂说:“你还说飞过去了吗?”百丈因而大悟。马祖就在回头的当下,以扭鼻疼痛使得百丈觉察到现前当下一念,把百丈跟着野鸭子飞过去了的心收回。因为禅重在现前和当下的真实感知,既然看不到野鸭子了,就不该有言语提及,因为心如明镜的禅者,物去不留痕迹;说出“飞过去了”,有此言语,说明怀海心有挂碍;看不到野鸭子了,言语有所提及,因非眼前的真实,并不亲切;既然在视野之外,是眼睛所无法看到的,言语提及,说野鸭子“飞过去了”,不是禅者所强调的语言的精当准确,说不定前所指的“野鸭子”中哪怕有一只离群、被猎手射中或者意外死亡,少了一只;因为此时眼睛已经无法看到和目证,即为妄语之嫌。

《金刚经》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能证的就是现行,即现在的行为。禅宗主张把心行落实于现在、眼前和当下。

不要为过去追悔,不要为未来梦想。我们的双脚要踩着现前“滴答、滴答”的分分秒秒,做生活的强者,实实在在地活着,和时间赛跑。

“觅则知君不可见”者,谓此灵明觉性,不离二六时中日用,见闻觉知当处,若离现前,别觅觉性,当即离念;觅不可得,得亦不是,无有是处。志公《大乘赞》云:“若欲存情觅佛,将网山上罗鱼,徒费功夫无益,几许枉用功夫。”

祖师云:将心觅心,岂非大错。古德云:“譬如骑牛讨牛,无有是处。”尽是埋没家宝,辜负己灵。所以说“觅即知君不可见”。

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释“佛性”云,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取不得,舍不得。”此灵明觉性,就是真如佛性的异名。见性的行者,灵光遍照,洞彻十方,竖穷三际,无有穷尽。《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佛性既然“寂灭无相同虚空”,则无有形相,量同虚空,又如何能把捉、取舍?所以,诸佛证之了无所得,众生迷之亦无所失。欲取不得,欲舍亦不得。《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悟者法眼自见,妙用无穷;迷者肉眼如盲不见,则亦从来不离不舍。既然佛性“常住无有变易”,则生取舍得失之相,更是虚妄。所以说“取不得,舍不得”。传曰:“譬如有人怖空而走,虽则而走,且步步不离于空,于彼求空了不可得。”

“不可得中只么得。”生佛一体,量等虚空,了无四相,无我,又谈何所得?所失?“只么得”者,唯佛性寂然,悟者自知,念念现前。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

经云:“佛告沙门:‘汝处于家昔为何事?’对曰:‘亦常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其声绝。’‘急缓得中如何?’对曰:‘清音普矣。’佛告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通,道可得矣。’”故曰:“不可得中只么得”。若是明眼衲僧,应不错会。

公案:炉中有火

?沩山灵佑侍立百丈怀海,百丈说:“你拨拨炉子,看还有没有火?”沩山拨了一下说:“无火。”百丈起身彻底拨了一拨,拨出一点火来,指着火对沩山说:“这不是火吗?”沩山大悟。

这则公案很简单。沩山去拨,是看炉中还有没有火;他是应付师父的差事的,其实他并不需要火。百丈怀海是知道炉子里有火,是勘验沩山悟境的火候;其实不管炉子里有没有火,火种总是存在的,时刻可以生火。开悟与否,行者自性里清净本然,圆满具足。只是待外界时节因缘具足,点燃自性的火花,方悟得心物一如,本无内外表里,一切无有欠缺,清净无碍。

?百丈后来起身,“彻底拨了一拨,拨出一点火来”,这是在沩山的心炉中倒腾的,燃起了沩山性灵暗处的碳火;并且指着火对沩山说:“这不是火吗?”一切围绕着心地火种展开,不管有火没有火,又是如何拨火,看火,心地之火清澈明了,觉性本然如镜,时时刻刻清醒着,或明或暗,明明了了。一切因缘具足,觉性之火照亮沩山心地,人法俱灭。沩山大悟。

这则公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护念清净心,随顺因缘,精进不懈,亦不强求,则凡事不管成败得失,也会心安理得,不生烦恼。还要善于总结经验。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什么时候积极进取,什么时候养精蓄锐,什么时候该决定放弃,什么时候等待时机来临,如猫捕鼠,智慧常在。则我们的人生应该缤纷多彩,而又不会生太多的歧路。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默时说,说时默。”

“默时说”,就是以沉默而无言说法,默时觌面全体相呈。像拈花、举拂、擎拳、竖指、张弓、吹毛、挥棒等,都是离言说法。

又如《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如世尊说法,一切经首皆有妙旨,人罕知之。如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又见《楞严经》云:“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扬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说时默”,就是说时常默,说法时以有言显无言,以只言片语开导,使得众生归于沉默,契入佛性,离言绝相。

《楞伽经卷三》有云:“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一大藏教金口所宣未曾道着一字。佛偈云:“始从成道夜,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未曾说一字。”跋提河:世尊灭度处。

“说时默”的典型如陈睦州大师的“秦时镀轹钻”,只这一句,就唤醒了云门大师生命的觉醒。虽损一足以为药引,倒亦很值得。

公案:秦时镀轹钻

云门文偃往参睦州陈尊宿的时候,一连敲了三天门,好不容易有开口的机会,却又被堵回去,还因此而断了一只脚,留下了本则“秦时镀轹钻”的公案。

当云门文偃参睦州和尚陈尊宿的时候,尚未开悟。每次文偃去敲门求法,睦州一看是文偃,就马上关门,一连三天都是如此。最后文偃学聪明了,敲门之后,伺睦州一开门,就先把一只脚跨入门内,硬是挤进去。睦州一把抓住他,连声催促:“你快说,你快说!”本来是文偃有话要问睦州,现在反而是睦州叫他快说。文偃楞住了,正考虑该如何回答,睦州不待他回应,一掌把他推出门外,嘴里还骂了一句:“秦时镀轹钻。”然后把门关上。可怜文偃留在门内的一只脚,因而被轧断了,使他痛彻肺腑!但是他也因此而开悟了。

文偃想开悟,而睦州想帮他,这师徒二人是心心相印的。“秦时镀轹钻”,就是秦始皇时代用来运载笨重东西的锥子。这种东西在唐朝时早已弃而不用了,等于是一具笨重的废物。文偃一心追求的“开悟”,竟被睦州陈尊宿形容为重而无当、笨而无用的“秦时镀轹钻”;同时他有一只脚也被轧断了,这才发现他的身体也是笨重而无用的东西。在此情形下,身和心都被睦州逼得放下来了,所以他开悟了。

这则公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若能把握原则,设定方向,随顺因缘,便是活活泼泼、自由自在、无往不利的大智慧人。

此外,汾阳、慈明师徒的诟骂、临济的大喝等,无不以有言显无言,即言无言。如有僧问投子:“如何是十身调御?”投子下禅床立,且责问道:“说个什么?”

“大施门开无壅塞。”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普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究竟成佛。作大布施,广开百万四千法门,普度众生。如四弘誓愿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乃至“若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即涅槃)”,又如地藏王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乃至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各各说法利乐有情;至唐土诸祖、天下尊宿巧便施说种种法门。所以雪峰辊毬,石巩架箭,天皇糊饼,国师水碗,云门三句,洞山五位,灵云见桃花,法眼透声色,首山新妇,道吾乐神,沩山水牯,汾阳师子,百丈卷席,俱胝一指。自从六祖受衣南下,得青原、南岳、荷泽……等诸龙象,而点睛除尘,以至五家七宗,可谓大开法门,广施甘露。而今光被寰宇,普度众生者,皆为诸佛菩萨、大善知识大施门开。所以说“大施门开”。

《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六》:“巧能宣说八千万亿法门之声,无壅塞声,不止息声。能辩一切诸声之声,随心能满一切愿声,能生一切安乐之声,示现一切解脱之声。”

佛以法施,悲智双运,同体大悲,慈起无缘,平等一如,普利法界众生,同登究竟解脱觉岸。所以说“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大意是,如果有人问我信解受持哪一宗派?解何宗旨?我当回答:摩诃般若力。

《坛经》六祖曰:“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荷泽语录》云:“远法师问曰:禅师修何法?行何行?神会和尚答言:修般若波罗蜜法,行般若波罗蜜行,远法师问曰:何故不修余法?不行余行?唯独修般若波罗蜜法,行般若波罗蜜行,和尚曰:修行般若波罗蜜者,能摄一切法,行般若波罗蜜行,即是一切行之根木,是故金刚般若波罗蜜,最尊最胜最第一,无生无灭无去来,一切诸佛从中出。”

《舒州梵天珙和尚(注)永嘉证道歌》云:“故知般若是善恶径之导师,迷暗室之明炬,生死海之智楫,烦恼病之良医。破邪山之大风,敌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篦,沃渴爱之甘露,截疑网之慧剑,给孤乏之宝珠。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所以说摩诃般若力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释“摩诃般若”

摩诃般若,梵语,译曰大慧,涅槃三德之一。为照了诸法实相的智慧,是最极、最殊胜的大智慧。《唯识枢要上本》曰:“真如上慧本性故名摩诃般若。”

梵心居士编《佛识慧集》释“摩诃”,译义为大、多、胜。

宋·普润法云《翻译名义集》释“般若”

般若,《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阂,名为智慧。《大论》云: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是故不能称此生善,故不翻。此六度法,祖引经论以辨其相,共立五义。一,对治。《善戒经》云:谓悭、恶、嗔、怠、乱、痴,是所破之蔽。二,相生。《善戒经》云:谓舍家,持戒,遇辱须忍,忍已精进,精进已调五根,根调故知法界。又《解深密经》云:能为后后引发故,谓诸佛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戒故,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办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三,果报。《善戒经》云:富具色力寿安辩。又《余经》云:施报富,戒报善道,忍报端正,进报神通,禅报生天,智破烦恼。《无著论》云:有二种果,谓未来、现在。未来果者,檀得大福;尸罗得自身具足,谓释梵等;羼提得大伴助大眷属;毗黎耶得果报等不断绝;禅得生身不损坏;般若得诸根猛利,及多诸悦乐,于天人大众中得自在等。现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养,及现法涅槃等。四,互摄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是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此檀摄六度也。又菩提资粮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般若波罗蜜,是觉初资粮(觉是菩提,六度是菩提资粮,般若为初耳)。施、戒、忍、进、定,及此五之余,方便愿智力,皆由智度故,波罗蜜所摄,此乃般若摄于六度,初后既尔,中四例知。五,譬喻。《华严》云: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檀波罗蜜为乳母,尸罗波罗蜜为养母,忍波罗蜜为庄严具,勤波罗蜜为养育者,禅波罗蜜为浣濯人,善知识为教授师,一切菩提分为伴侣,一切善法为眷属,一切菩萨为兄弟,菩提心为家,如理修行为家法,诸地为家处,诸忍为家族,大愿为家教,满足诸行为顺家法,劝发大乘为绍家业,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六分开者,六度通大小,十度唯在大。一往亦通藏通两教,以权立三智故。言十度者,于禅中有愿智力,故开愿度。有神通智,开出力度,根本定,守禅度名。般若中有道种智,开出方便度;有一切种智,开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名。什曰:穷智之原故称度。梵音中有母义。

《佛学大词典》释“宗派”

凡教义之宣布、仪式、行事之内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属一宗派,如寺院、教会或其他宗教团体。又作宗门、宗旨。佛世时,佛教僧尼团体本称僧伽,为当时唯一之教团,然于佛陀入灭后数百年之间则产生十八至二十个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学说分歧,又有中观派、瑜伽派之形成。

中国佛教产生学派之初,僧人未必属于一定之僧团。直至各种教义纷纷确立,祖师之传承逐渐受重视,宗派之名称,遂成为该一僧团之代表。

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所谓十三宗,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五家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南宗禅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临济宗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般若妙智现前,大悲济物利生,是非皆为方便,顺逆即为佛事。这些都是应机说法,胜妙方便智慧的运用。还有如呵佛骂祖、烧木佛像等等,都是超出俗情人伦,远出世智辨聪的方便解脱之法。《维摩诘经》:“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如马祖道一大师,有时说“自心是佛”“即心是佛”,有时说“非心非佛”,有时说“日面佛,月面佛”。有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曰:“向伊道不是物。”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即今是什么意?”

公案:一棺两尸

某僧问大梅法常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大梅云:“西来无意。”盐官齐安禅师闻之曰:“一个棺材,两个死尸。”

“西来意”,即为佛法大意,在禅宗来讲,指东土禅宗初祖南北朝禅僧菩提达摩自印度来华所传大乘禅法心要,以《楞伽经》为依据,其教理为“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自此,祖师之间口传心授,衣钵为信,至惠能六代系一脉相承。其实,禅法心要不落言诠,绝对真实,亲证方得,无庸置喙于言语文字,为行人举手投足间本具之心性。

达摩来华,只是传达一个消息,谓人人都有佛性,一切现成本具。

初参学人无法会得本来面目,无下手处,发问“如何是西来意?”一僧答曰“西来无意。”

从字面上也看不出什么端倪。直下参去即可,待会得哑巴无言,自然心里有数。

“如何是西来意?”见者自见,如迦叶见佛拈花微笑,心里会得真切,口无从说明。非从他得,即自家珍。在言语落处,万缘断处,不可思议,有念即离。由此可知,初参僧人发问本也正常,然而问亦不得,又不得不问。

说“西来无意”,也是对的。可以促人放下心外求佛之心,自攫自家心所。然而,果真“西来无意”,达摩为何来华?又如何说得,做得?说修说证?

如果当下,这则公案,就此为止了结。各自参去,自会其所,则也不会再多说,多余。

后,盐官齐安禅师闻之曰:“一个棺材,两个死尸。”

“一个棺材,两个死尸。”是很惨不忍睹的,伤心欲绝,呼天抢地的。要不是妇人难产丧命,还会有什么情况,会如此?

这是禅门“杀人刀,活人剑”的妙用。

大死之下,会得“活人”:觉性分明,当下“活生生”的灵明觉性,难道你我还没有自己会得?惊心动魄。死的是妄想分别心,激活的是灵明觉性,法身慧命。

我们再转向前面两句,这则公案,就再次被激活了。

某僧问大梅法常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大梅云:“西来无意。”

各自、好自、善自护念自己的一念灵明觉性,一切妄想是非分别之心,便烟消云散。

俗语有,只有用心恋爱过,才能发现自己有那么多奇思妙想,忽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乃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开悟见性,也就是觉悟到这些感知,都是觉性的作用;觉性就是能感知的本性,就是能觉悟到这些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情绪是觉性的作用,就是开悟了。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时此刻,你在看文字,我在打字,能感知的灵性就是悟性。你知道这么回事了,你就见性了。

如此公案到此了结。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云:“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所以说:“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白话解释:顿悟法门本与毁誉无关,体性与佛无二,心包太虚,无边无际。

自性当体即是,不离现前,清净明澈;若起心即离,动念寻觅则终不可见。自性无相,则不可捉摸,无法取舍;自性常住不异,则无有得失。佛性现前,寂照不二,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行施教化,普度有缘,畅达无碍。有人问我信解受持哪一宗派,我直心应答是:得益于摩诃般若智慧的殊胜功德力量。其妙用无穷,种种胜妙方便,或是或非,非世智辨聪所能识得;逆行顺行,也非人天之所测度。

《华严经》云:“法身恒寂静,清净无二相,为化众生故,示现种种形,于诸蕴处界,未曾有所着。”

如本法师云:“法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离照无寂,离寂无照,寂照不二。”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永嘉往谒曹溪六祖,得蒙六祖以“汝甚得无生之意”印可,一宿而别。人称“一宿觉”。

这里是永嘉大师自况之言,谓我此生顿悟之果,于法受用得其自在,绝非今生所修,是多劫就修行般若妙法了;我说般若妙法,并非轻易而随便地以妄语来欺骗迷惑你们的,这岂是等闲之事?所以说“不是等闲相诳惑”。

明杨卓《佛学次第统编》和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释“无生”,谓世间一切皆生灭虚妄之相。无生者,谓无虚妄之生。既无有生,云何有灭?不生不灭,乃究竟实相,也就是涅槃的道理。

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释“般若”云:“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唐神会撰《顿悟无生般若颂》,又名《显宗记》。?关于无生与般若有云:“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我异体同,随义立名,法无定相。涅槃能见般若,具佛法僧。般若园照涅槃,故号如来知见。知即知常空寂,见即直见无生。知见分明,不一不异。动寂俱妙,理事皆如”

附:唐神会撰《顿悟无生般若颂》(又名《显宗记》)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

???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

???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

???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

???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

???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

???是知即定无定,即慧无慧,即行无行。

???性等虚空,体同法界。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

???是知我法体空,有无双泯。心本无作,道常无念。无念无思,无求不得。

???不彼不此,不去不来,体悟三明,心通八解,

功成十力,富有七珍,入不二门,获一乘理。

???妙中之妙,即妙法身;天中之天,乃金刚慧。

???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玄知妙有。

???(妙有)则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般若通秘微之光,实相达真如之境。

???般若无照,能照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

???涅槃般若,我异体同,随义立名,法无定相。

???涅槃能见般若,具佛法僧。般若园照涅槃,故号如来知见。

???知即知常空寂,见即直见无生。知见分明,不一不异。

???动寂俱妙,理事皆如。理净处事能通,达事理通无碍。

???六根无染,定慧之功。相念不生,真如性净;

???觉灭心空,一念相应,顿超凡圣。

???无不能无,有不能有,往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空无所得。

???三世诸佛,教指如如,菩萨大悲,转相传受。

???至于达摩,届此为初,递代相传,于今不绝。

???所(传)秘教,意在得人。如王系珠,终不妄与。

???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解行相应,方能建立。

???衣为法信,法是衣宗。衣法相传,更无别付。

???非衣不弘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无生之法。

???无生既无虚妄,法是空寂之身。知空寂而了法身,而真解脱。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诸佛以及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出世,皆以建大法幢竖立宗旨为法要。

建最上一乘法幢,树立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旨的,分明就是达摩西来,衣钵为信,单传心印,今在曹溪的六祖惠能大师所开法门。佛已明明敕命曹溪宝林道场,即是传承之处。

从世尊拈华,迦叶微笑,传佛心印;西土二十八祖,递相传授;至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六传至曹溪惠能。彰灼可考。

法幢,以建立为义。所以,建立法幢实非小缘,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皆为此也。无量菩萨带果行因,亦为此也。诸二乘人内藏菩萨行,外现是声闻相,亦为此。以至梵王前引,帝释后随,亦为此。诸经皆以一法为主,众法为伴,递相建立。故下文明西竺此土建立法幢之义。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第一迦叶首传灯:迦叶为第一传佛心印、续祖慧灯者,迦叶为宗门初祖。始自世尊于灵山会上,以青莲目瞬视迦叶微笑,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是为最初传法。所以说“首传灯”。

“二十八代西天记”:自迦叶起,祖祖递相传授,传佛心印,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来亲传至曹溪。

初祖迦叶传二祖阿难。递相传承,三祖商那和修,四祖优婆曲多,五祖提多迦,六祖弥遮迦。七祖婆须密,八祖佛驮难提,九祖伏驮密多,十祖胁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十二祖马鸣,十三祖迦毗摩罗,十四祖龙树,十五祖迦那提婆,十六祖罗侯罗多,十七祖僧迦难提,十八祖伽耶舍多,十九祖鸠摩罗多,二十祖阇夜多,二十一祖婆修盘头,二十二祖摩拏罗,二十三祖鹤勒那,二十四祖师子,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二十六祖不如密多,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所以说“二十八代西天记”。

历江海,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谓禅宗由印度航海东传而入中国,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

梵语菩提达摩,此云觉法,西土为二十八祖,此土即东土乃为初祖。本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遇二十七祖,祖知其密迹,发明心要,乃记之曰:未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七年,当往震旦,大兴佛法。汝至南方勿住,彼唯好有为功业,不见佛理。汝纵到彼,不可久留。听吾偈云:“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

“路行跨水复逢羊”,羊指“羊城,即为古代的广州。这里指达摩祖师由南印度渡海东来,在广州登陆。先到南朝和梁武帝见面,话不投机,“独自栖栖暗渡江”,因此就独自栖栖惶惶地渡过长江,来到北朝的河南的嵩山少林寺。佛教中对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称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为喻。《同嘉祥疏》曰:“此言龙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马名龙马,好象云龙象也。”达摩祖师把禅宗的衣钵传授给了二祖慧可(神光),但德育禅师与道副禅师也是达摩祖师的杰出弟子,他们弘宗演教的愿心和智慧也不可磨灭。所以这就是“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的寓意。

师在本国以知见力破彼六宗异见,法师令其舍小皈大。一有相宗,二无相宗,三定慧宗,四戒行宗,五无得宗,六寂静宗,各封己解别展化源,聚落峥嵘徒众甚盛。大师乃喟然叹曰:“彼之一师已陷牛迹,况复支离繁盛而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缠邪见,一一说其宗旨。各自知无所皈,然后返本悟入。”大师学该三藏,尤专定业。排不知也。师自南天竺泛海,经涉三年,梁普通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广州,刺史萧昂表闻于朝。武帝览表,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帝问: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渡长江,十一月二十三日,至洛阳。魏孝明帝大和十年,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即禅宗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大师少室栖止九年,未遇知音。时有僧神光,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摩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师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闻达摩住少林,乃往参谒,师端坐面壁不与语。神光自思,昔人为法忘躯,我当学之。其年十一月九日夜,天大雨雪,神光坚立不动,达旦,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发大慈悲,开示法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师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求哀开示。师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遂易名曰慧可。神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光既从此悟入,师传心印,是为二祖。二祖既得初祖衣钵,至六祖,皆以衣钵相传。《坛经》五祖谓惠能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所以,自六祖后,只传法,不传衣钵。

初祖自西竺传衣东土以表其信,祖祖递相传授。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惠能,六传而至曹溪六祖惠能大师,亲自承受五祖衣钵,举世皆知皆闻,其道大行于世。所以说“六代传衣天下闻”。自后学人闻法得道者不可胜数,所以说成佛作祖者匝地普天,参禅学道者如麻似粟。一花开五叶,教演多宗,嗣法者,难以数计。所以说“后人得道何穷数”。

白话解释:我此生顿悟之果,于法受用得其自在,绝非今生所修,是多劫就修行般若妙法了;我说般若妙法,并非轻易而随便地以妄语来欺骗迷惑你们的,这岂是等闲之事?建最上一乘法幢,树立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旨的,分明就是达摩西来,衣钵为信,单传心印,今在曹溪的六祖惠能大师所开法门。佛已明明敕命曹溪宝林道场,即是传承之处。迦叶为第一传佛心印、续祖慧灯者,迦叶为宗门初祖。自迦叶起,祖祖递相传授,传佛心印,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来亲传至曹溪。禅宗由印度航海东传而入中国,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初祖自西竺传衣东土以表其信,祖祖递相传授。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惠能。六传而至曹溪六祖惠能大师,亲自承受五祖衣钵,举世皆知皆闻,其道大行于世。自后学人闻法得道者不可胜数。

石霜禅师云:“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寒石枯木死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若能如此用,心安有不成道乎?”

如本法师著《顿悟法语》云:“无念即无男,无念即无女;无念即无障,无念即无碍;无念即无生,无念即无死,正无念之时,无念不住,即是截断生死源,法身大放光明时。”

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中观论》云:“如来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如本法师云:“不作佛见,不落佛边;不作众生见,不落众生边;不作有见,不落有边;不作圣解,不落圣边;但无诸见,即是无边身,不落法尘;若有见处,即名外道。无有一法可得,万法不立,是名为出世佛。”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此之数句,大师欲显其法。

真即真如,离言绝相,一法不立,故言“真不立”;妄乃依真而有,本来空无自性,为有为法的分别之相,故言“妄本空”。

“有无俱遣不空空”,“有无”本是有为分别之念,二念俱遣,灭却相对、分别之相,则若尚存一念空相,也已彻底空尽;无有变异、生灭、增减及垢净之念,归于自性清净实相。敦煌本《显宗记》云:“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获无所得。”

《维摩诘经》《问疾品》云:“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又问:以何为空?答曰:以空空,又问:空何用空?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又问:空可分别耶?答曰:分别亦空”,又曰:“虽行于空,而植种德本,是菩萨行。”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二十空门元不着”。“二十空门”,谓般若部中,如来详言二十种空门,破二十种执有之见或者空诸业障之法门,因成二十空名。无非令人不要执住,其体性即同如来同一。今明法性之理不同二十之空,对已见性的行人,并无需要,自然不会执为实法。所以说“元不着”。李翱问药山:“如何是戒定慧?”山曰:“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一性如来体自同”,是说,一性如来觉体本自相同。众生本来是佛,本是同一性体。即与般若涅槃妙心冥合。所以说“体自同”。《华严经》有云:“性以不变为义。上极诸佛,下至蠕飞蠢动。虽品类万差,莫不本乎一性。迷之则成生死,悟之而为涅槃。迷悟虽殊,其性本一。”是为一性。

明一如等撰《三藏法数》释“二十空”

二十空,(出般若经)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三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空。五大空谓小乘四谛十二因缘诸法,皆空无有。故名大空。(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竹。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六小空。

《佛学大词典》释“二十空”

二十空,表诸法皆空之理之二十种空,出自大般若经卷三学观品。即:(一)内空,内法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无常、无我,为空。(二)外空,外法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无常、无我,故空。(三)内外空,六根、六境皆空。(四)空空,空亦复空,即不执着内外一切法为空,非常非坏,本性自尔。(五)大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十方皆空。(六)胜义空,胜义之涅槃亦为空。(七)有为空,有为之欲界、****、无色界俱空。(八)无为空,无生、住、异、灭之无为亦要空,而不执着。(九)毕竟空,不执着诸法毕竟不可得。(十)无际空,无初、中、后际可得,亦无往来际可得,亦不执着此。(十一)散空,诸法放散弃舍,亦为空。(十二)无变异空,诸法无放散弃舍,无变异,此无变异亦空不可得。(十三)本性空,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法、无为法,皆非声闻独觉等所作,本性本来为空。(十四)自相空,一切法之自相,如色变碍、受领纳、想行识等之自性皆空。(十五)共相空,共相皆为不可得之空;如苦为有漏法之共相,无常为有为法之共相,空、无我为一切法之共相。(十六)一切法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皆空,而不执其为空。(十七)不可得空,三世一切法有不可得而不执之。(十八)无性空,无少性可得,是为无性;此无性亦不可得,故为空。(十九)自性空,诸法和合之自性无实体,故空。(廿)无性自性空,无性与自性皆空。

二十个空诸业障之法门,为:二十个空诸业障之法门,为:一切布施门、具足持戒门、无尽忍辱门、无量苦行精进门、禅定寂静三昧门、无量大辩智慧门、一切所行方便门、四无量神通门、大慈悲四摄门、无量功德智慧门、一切缘起解脱门、清净根力道法门、声闻小乘门、缘觉中乘门、无上大乘门、无常众苦门、无我众生门、不净离欲门、寂静灭定三昧门、随诸众生起病门。

《佛学大词典》释“一性”

一性,“指正因佛性。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

同类推荐
  • 这书有毒

    这书有毒

    陈凡捡到了一本神奇的书,无论写下什么内容都会在现实中发生。等等!我成创世神了?写什么来什么,牛逼炸天啊!“叮!主角不劳而获,气运-3”“叮!主角非法描写,气运-5”“叮!主角虐自己,气运+15”陈凡:???……总之,这是一个主角获得无敌金手指之后装逼不成反被虐的逗比欢乐故事。
  • 全球基因

    全球基因

    都市有两种人:安全区的富人,贫民区的死人!进化之路有三驾马车:兽核,灵石,联邦币!我是陈聪,重生的基因狗,联邦守护者,野外拓荒人!
  • 地球为王

    地球为王

    武练百遍,有模有样!武练千遍,融会贯通!武练万遍,出神入化!而我,十万遍只是开始……我相信,只要勤奋,最基础的武学,也能大放光彩。
  • 追尾豪车,女神步步逼婚!

    追尾豪车,女神步步逼婚!

    开着二手套牌夏利把豪车美女给撞了!吓得我赶紧逃跑,没想到一个月之后再次遇见这个美女,当时我就给跪了……为什么她是我的……得罪女神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是这个女神偶尔还会变成女神经,折磨人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是小儿科,她的杀手锏竟然是——色诱!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说:我赔你修车费,女神,你饶恕我吧……
  • 神级装比者

    神级装比者

    神算师凌宇神秘坠落,重生娘胎!这天下午我不知!这天下无我不晓!
热门推荐
  • 凤去了凰空留

    凤去了凰空留

    最千羽搂着南歌互诉心事,花前月下,气氛浪漫甜蜜,充满幸福能量,发出宇宙无敌大闪光,结果……一切竟然是殿下的美好幻想……最千羽:南北西东,我们一定要相随无别离。(蹭)白陆:殿下醒醒,你现在已经在家里了,而且你抱着的是我。我要辞职……(黑线)
  • 假如爱有恨意

    假如爱有恨意

    骁,你爱我吗?骁,你恨我吗?骁,你会记得我吗?<br/>我爱你,我也恨你,却无法抹去你在我生命中烙下的印记,我十八年来的所有快乐与悲伤,爱与恨全部是你给与,而现在,我只有恨着你,一直恨你,才能活下去。<br/>我不敢承认,我还爱你,我以为不承认你就不会知道。<br/>恨意在我心底开出一朵罪恶的墨黑花朵,它让我折磨你,去无法让我停止爱你。<br/>直到,我彻底失去了你。<br/>我终于失去了你。<br/>也许,从我开始恨你,我就失去了你。<br/>而我对你的爱,却永远不会消失。<br/>骁,你竟然这样抛下我,所以,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br/><br/>季清风在大学的迎新舞会上再见青梅竹马分别三年的齐骁,当齐骁冲着她伸出手掌时,清风将齐骁推给了朋友张怀袖。<br/>那晚,清风在舞会上独舞一曲热烈狂放的卡门,自此成名。<br/>这一切,只不过是清风发泄心中的怨恨与无法磨灭的爱。<br/>原来,支撑清风一直走下去,来到这所大学的力量就是对齐骁的恨,还有她不愿承认的深爱。<br/>再见,齐骁竟然强势的想要再次走入清风的生命,清风愤恨难过挣扎,却还是无力抗拒齐骁的温柔,他们相爱,却又残忍的互相伤害,甚至利用不相干又在意的人来彼此牵制。<br/>三年的伤害与不堪渐渐揭开,清风也终于承认她心中的爱,在她准备忘记仇恨重新接受齐骁时,齐骁竟然选择了张怀袖。<br/>山崩地裂,清风的世界彻底坍塌。<br/>直到,他们在爱与恨的纠葛中走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br/><br/>我以为,我会站在原地,只要你回头,就会看到我。<br/>原来,离开的是我,你一直站在原地。          
  • 重生之深海崛起

    重生之深海崛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叶枫,遭遇大风暴后不幸掉落太平洋,不料于异世深海重生为鱼。带着人类的智慧,学妖术,悟妖道,且看叶枫如何在海妖纵横的深海之中崛起,一步步走向巅峰!
  • 夫人休想在逃

    夫人休想在逃

    一场阴谋导致那个男孩恨她,6年前她对爱慕的男生说我喜欢你,男生不反拒绝了她,并且他把她伤的遍体鳞伤,害她坐了2年的牢!6年后重新归来似笑非笑的说到:“叶修,我又来了!”
  • 我的世界之诸神黄昏

    我的世界之诸神黄昏

    身怀绝技的主人公史蒂夫,在末地,击败了末影龙,正在要使用末影珍珠进入末地折越门时,天空竟然降下一道雷电,在被击打到虚空的时候,史蒂夫,看到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 凤凰朱砂染霜华

    凤凰朱砂染霜华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存在于这世间,在沧月国这个用灵力操纵世界的国度里,我是仅有的一位公主,天生继承了纯正的血统,成为了最有潜力的魔王后代。天生拥有一头来自大海的水蓝色长发,那是传说中只有鲛人才会有的颜色,祖母说那是幸福的象征。有时候,我常常会想倘若当初没有遇见他,那么这一切会不会都不一样……用尽一生去寻找的人,就在那里默默的看着她。终有一天,当她站上顶点时,他一如既往笑的温和“那,浅儿,我们来下盘棋如何?”而她却不知不觉早已跳进棋盘之中成为一颗王牌棋子。“浅儿,我说过,你的一生都不用赌,你注定会是赢家!”“那可不一定哦,因为对手可是你啊!”“我说过了,你一定会赢”他袖手而立笑看苍生,最终赢了天下,输掉了她的心。你要快乐,我给你,你要自由,我放纵你……只是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
  • 八极武神

    八极武神

    至尊家族单传后辈方冬,其父乃一代天骄却神秘失踪,方冬随野蛮老娘隐居小镇,机缘之中打开六道之门,从此修炼诡异《祖传玄功》,逆天而行,为父报仇振兴家族,战兽皇,斗魔主,神器,宠兽,无敌绝学旷世奇功纷纷接踵而至。
  • 小白的末日求生记

    小白的末日求生记

    一个普通的小白女生,在末日来临时如何挣扎求生的日记
  • 符录

    符录

    他们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一个莫名其妙就能当上神仙的神棍,一个只会高科技的神仙还有一个极会泡妞的武术高手。他们没有拯救天下的胸怀,他们只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凡人。但是,命运终究是命运。他们还是不得不努力拯救天下。不去,没命,去了,命一样不保。更何况,这个团队里的人,真的值得信任吗?===========================================================狐狸在此感谢似年华般消融。他建立了一个书友群,QQ号:86968101。俺的读者进去吧。给狐狸点心理安慰……===========================================================狐狸向大家保证,狐狸的书绝对不会太监。而且,狐狸会尽自己所能,码制好自己的小说。毕竟,这也是狐狸的心血。
  • 画神之旅

    画神之旅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的再屌,一笔拍倒。一本神奇的《画神典》将会引出一番什么样的传奇故事,他能给主人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切请关注《画神之旅》!友情推荐好友作品:《极品痞子》作者:求道书号:112654《极品亡灵贵族》作者:邪恶佳佳书号:117328本书讨论群:40075274有兴趣者请加入本群一起讨论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