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5000000014

第14章 华北视察团赴重庆参政会纪行[1](十七首)(8)

1928年,李元鼎应于右任(时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邀请到南京,被聘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编纂委员会编纂,他力求史实,多为公众赞许。随后任审计部副部长,旋升为监察院监察委员、审计部部长。

李元鼎主持审计部,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当时南京政府因军费开支庞大,经审计部审批受阻,成立了第三厅(审计厅),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领导。三厅刚成立,便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名义令审计部,要审计部照发支付命令。蒋介石命令,是神圣难犯的,审计部大小官员均主张照办,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也拿不定主意,李元鼎却力排众议。他认为:审计部行使审计职权,是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连国民政府主席账项都要检查,凡不符合开支规定,有权停签支付命令。军事委员会隶属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审核权理应在审计部职权范围,如果认为不妥,可由中央政治会议先行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将军事委员会另行独立,否则是不能同意的。并以此为理由咨复了军事委员会。第二天,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刘厅长亲自到审计部致歉,撤销了原件。临走时一再叮嘱:“此事万万不可让委员长知道。”

1933年,于右任为了推行监察、审计制度,准备在全国各地设立监察、审计分支机构。当时行政院长汪精卫,让国民政府财政部拟定了一个有关财政预算的规定,其中有“未列入预算者严禁开支”,这样各地监察署和审计处的增设经费就无法解决。后来问题提至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研究,李元鼎以审计部长身份参加会议。会议主持人孔祥熙要大家发表意见,李元鼎便慷慨陈词。他说:“设立监察、审计分支机构,有其特殊需要,应与其他新设机构区别对待。如果监察、审计职权能真正发挥作用,每年不但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在整饬吏治方面,将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他还针对国民政府发布的“困难期间各方面的开支以八成执行,困难以后不予补发”的命令,愤怒指出:“同属国民政府隶属下的机构,事实上两样待遇。没有收入的如审计、教育等部只能按命令执行,相反有收入的如铁道、交通等部,非但不执行命令,更有每月以十二成支付职工薪给者,年终还有发放双薪的。这能说是为国家节省开支吗?”在他据理力争下,会议终于通过了监察院、审计部提出的设立分支机构的新预算。事后,上海一家小报作了这样的报道:李部长在中政会上摔破火柴匣声震屋瓦,获得新预算。他的言辞确实是振聋发聩的。

李元鼎是以清正廉洁著称的。1934年,审计部总务处出售了历年积存的汽油桶、废报纸和其他杂物,获得两万元。总务科长认为此款在预算之外,建议科长以上人员分润。李元鼎听后严加申斥:“审计机关的人员私分国家财产,与理与法均属难容,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此后用这款项购置汽车,供职工外出办公和上下班乘坐。

1935年四五月间,蒋介石派侍从室人员给李元鼎送来五十万元支票,想让他在非法的财政开支中给以方便。李元鼎洞察其奸,觉得南京不能再留了。他断然派人将支票送还侍从室,接着向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递了辞呈,携带家眷回陕。从此与南京政府脱离了关系。

七、抗战时期

李元鼎回陕后,脱离政界,潜心诗文。1937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号召共赴国难,并标榜民主,设立了国民参政会,躬请各党派和社会贤达参加。李元鼎因极高的社会声望,被遴选为第一、二、三届参政员。1940年元月,被推选为国民参政会华北慰劳视察团团长。团员有卢冀野、梁漱溟等十余人。李元鼎率慰劳视察团遍历山西、河南、湖北、陕西等省抗日前线和广大后方。回到重庆撰写了考察报告,揭露了阎锡山、汤恩伯、胡宗南等消极抗战,专事反共的行径,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这个反映真实情况的报告送交国民政府,便石沉大海。以后,中共方面将全文刊登在《新华日报》上。

在设立国民参政会的同时,各省也成立了参议会。李元鼎在各方面的敦促下,1942年出任陕西省第三届参议会会长,1943年连任。他在任职期间,领导参议员为减轻全省百姓负担,与省当局及中央有关部进行斗争。他对征购军粮和田赋改征实物等事,每每向上反映。在蒋介石来陕时,他当面陈告军食与民食共重。当时蒋介石立即应承,但终未见实施。他历年奔走呼吁,声嘶力竭,直至临终还以未使陕西百姓负担减轻为念,其忧民疾苦之心让人感动。

在此期间,西安发生了闻名全国的“黄金案”。李元鼎不负众望,不畏权势,排难履险,查清此案,终以弹劾省主席熊斌了结。西安东关“八仙庵”东侧空地上,群众挖出窖金一箱,经过层层上报转手分接,一箱变成了半箱。事实传出后,舆论哗然。省政府主席熊斌为熄灭众怒,将余金铸成金牌,交给商会出售,用所得之钱,建筑了一个“中正堂”,敷衍了事。李元鼎和省参议会议员,曾为此召开秘密会议,酝酿弹劾。熊斌得知,派李元鼎一位亲戚去劝说行贿。这位亲戚向来就害怕李的正直严峻,几次到李家门前不敢进去。李元鼎终于弹劾熊斌,熊斌在陕西已无法立足,上级只好将他调离。李元鼎忠于职守,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受到陕西各界人士的称颂。

日常事务中,李元鼎的气节与大义也常常表现出来。杨虎城将军数次请缨抗战而遭蒋介石禁锢,一些上攀的亲友早已对杨家疏而远之,李元鼎仍不忘旧谊。1943年杨虎城之母李太夫人病逝,李担着极大风险,慨然出面经营后事,亲自担任“题主”,其风仪为当时人所景仰,在社会各界留下了好名声。

八、晚年归乡

1943年,李元鼎回乡之念愈加深切,遂离开西安,回到故乡蒲城。蒲城县政府命他为《蒲城县志》主编,他筹划设计了县志规划,查阅了历次县志,便觉精神不佳。1944年春,病魔缠身,卧床不起。此时他忧国忧民之心未泯,仍然关心抗战,自恨体衰说:“我,党人也,无益于国,而遽死乎?后死者其有以慰我。”八月十六日,病故于蒲城荆姚中街家中,终年六十五岁。

李元鼎弥留之际,为自己墓穴撰联:一事无成胡遽死,百年如寄自当归。表现了他壮心未已,视死如归乐观旷达的性格和他襟怀坦荡的心理。

他的挚友、老上司于右任撰联悼念曰:天留议席先生老,泪湿关门后死难。

接任他审计部长的友人茹卓亭(欲立)撰联曰:一往有深情,论文自愧非敌手;卅载交游衍,感旧多惭不识音。

这些挽联无不表现出友人对他的哀念和推崇。

李元鼎一生或做官,或教书,都抱着为国为民的目的,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在民国时期是一位少有的刚正廉吏,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道主义精神的志士。他的著述颇丰,文喜桐城,诗崇袁枚。他为靖国军名将董振五、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撰写的纪念碑文,为李仲特、王典章撰写的墓志铭,文笔古朴犀利为世传诵。其诗作达五千余首,多为伤时纪事之作,可惜佚失甚多,仅有《老曼斋诗存》流传。

(录自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渭南历史名人》)

鲁连耻帝秦 程婴能存赵

——陕西民主革命先躯李元鼎

郭昭明 马文良

多少年来,人们津津乐道于关云长挂印封金、啧啧称赞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啊,当一个人身居高官显位时,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富贵于我若浮云呢?正因为如此,历史才没有忘记为李元鼎先生留一席之地。

东瀛求学挥斥方道

李元鼎,字子彝,又字芝逸。晚慕元道州(唐代文学家元结)为人,以家在漫泉河之西南,自号漫西曼士。诗文多署老曼。1881年1月4日(据李恂《陕西临时参议会李故议长子彝行述》“府君生于民国前三十三年十二月五日”推。《陕西民国人物’(一)》作1879年1月16日,误)生于陕西省蒲城县荆姚镇中街。

父李丁昌为秀才,不幸早殁,李元鼎由祖父李云萼(字棣棠)抚育。李云萼以举人授泾阳县教谕、汉中府学教授。李云萼学识渊博,为人耿介,虽桃李满天下,却常叹:“猎科名,取时誉,非吾之所望也。”李元鼎幼承祖训,故能勇于任事,淡于功名。

李云萼收入低微,殁于任所,年甫十七的李元鼎千里扶觎。“僚友赙助,辞受有法。”服满,补县学生员。得陕西督学沈淇泉器重,拨入三原宏道学堂,肄业,充斋长。1905年,陕西派公费20名留日学生,李元鼎与张季鸾、茹欲立、李陋吾等15名宏道学堂学生遴选人。

李元鼎到日本后入济美学校,旋转明治大学分校经纬学校。毕业后入早稻田大学文科。这时,日本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荟萃之地。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李元鼎率先加入,“复得与全国贤豪上下,其议论衷怀益警惕,意气益发抒。”明年,同盟会旅日陕西分会成立:李元鼎与“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为了宣传革命,组织《夏声》杂志。“名义上虽为‘发扬旧文化,灌输新知识’的学术研究性的刊物,实际上是反旧迎新,推动革命的宣传工具。当时指定撰稿人计有:李元鼎……等十余人。实力相当雄厚,组织分工亦比较周密,在东京小石川区早町赁下一所房屋,作为社址,指定杨铬源、李元鼎、赵世珏等住在社里,除负责处理杂志社的事务外,并兼管同盟会陕西分会的事,把分会活动和《夏声》发行工作结合起来,结果既促进了社务,亦充实和提高了会务。”李元鼎“不时以‘壨空’笔名发表文章,抨击清政府,宣传民族革命。”在“蒲案”发生后,《夏声》在第九期刊出《蒲案贿赂公行报告书》和《陕西藩、学臬三司会议分别拟结蒲城县令李体仁毁学一案驳议》,从而有力地声援了陕西八十多县声援蒲城学生的反压迫运动,使李体仁被清政府革职。特别是刊登了《二十世纪新思潮》这篇马克思主义在陕西传播的最早文献。“秘输陕甘,青年读之,皆思投袂奋起,影响辛亥革命光复者。”赵世珏《回顾录》中说:公益书局“因分销《夏声》杂志及秘售《民报》,故省城学生往者络绎,久之又变为省城之通讯机关”,《夏声》促使留日学生总会、豫晋秦陇协会成员加入同盟会,其影响远远超出大西北。

当时全国不少革命据点被清政府查获。井勿幕回陕宣传革命,常苦机密泄露,李元鼎为此设计了“通讯横斜格”及“纵横联系法”。因而,西北革命党人机关从未暴露。

西秦舌耕赞襄革命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出现,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货币既然是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那么最初的货币便应是私人制造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后,制造权就逐渐收归于中央政府,政府控制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权。这种由政府直接控制发行的货币就是“法币”,即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形制、成色、重量的标准本位货币。在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基本一致,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音乐常识速读

    音乐常识速读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量,是人类的灵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都展现着它无尽的魅力。都在以自己各种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及个人产生着积极影响。
  • 女娲的遗珍——琉璃

    女娲的遗珍——琉璃

    本书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发展、制造、鉴赏、辨伪等知识及相关的琉璃文化。同时配以270幅精美的图片。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热门推荐
  • 雇佣兵之宫廷生存法则

    雇佣兵之宫廷生存法则

    雇佣兵,不稀奇。男穿女身,不稀奇。一个人的穿越,依旧不稀奇。那如果是两个男雇佣兵一起穿越到两位宫廷女子身上抱大腿求生的故事呢,总该稀奇了吧,不多要求,只要一点点,只要你稀奇一点点。欢迎入坑。看我的雇佣兵们如何险象环生中安如磐石,看他们如何抱紧女主大腿,在后宫争斗中活下去。我的宫廷生存法则....开启。入坑提示,这不是正经的故事....这个故事很一般~
  • 月光朵朵

    月光朵朵

    這是一個郵筒送信給小女孩青青,隨後引發的一系列揉和了家庭與山靈的奇幻故事。
  • 邪医狂妃

    邪医狂妃

    她是现代医界第一主刀手,活泼搞怪,霸气稳重。她是古代京城第一草包女,倾国倾城,胆小怕事。高傲的灵魂附身到草包三小姐身上,再次睁眼后目光灼灼,岂能任人宰割。民间赫然而起的‘曼陀罗’医社,从此威震四海。
  • 惩戒顽童:维纳斯城堡(蚂蚁密探丁点儿)

    惩戒顽童:维纳斯城堡(蚂蚁密探丁点儿)

    蚂蚁密探丁点儿经历各种跌宕起伏的冒险,为了正义不惜成为蚂蚁国的“叛徒”,为实现“万物和谐共处”的梦想而斩奸除恶。
  • 易星传

    易星传

    易书三卷,演绎奇幻传奇,何去何从,任由山鬼评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吃饭走向爱情

    从吃饭走向爱情

    从来没想过会在一起的两个人,莫名看见对方就会开心,真实故事。
  • 一个人存在的城市

    一个人存在的城市

    我是谁,我在成为谁。为什么要存在,意义是什么,真相是什么,故事到底是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堂福

    满堂福

    爹死了,娘挂了,遇上全家老小都被满门抄斩孤零零只剩下她一个人,举目无亲从一米一粟开始,本想好好经营小日子怎奈麻烦自己找上门,她居然还成了众人抢夺的香饽饽一个一个都想把她抢回去当国师一样养着供着看着管着***可是,她只想要一个满堂欢喜的全家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