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400000027

第27章 身体社会学(1)

儒家人物不同层次的目标分别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除了修身以外,后面的三项大致对应于“孝、对父母)、“忠对君王)和“礼对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包括父母和君王)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孝还是忠,都需要借助礼加以体现,而礼实质上就是一种用身体表达感情的社会习俗。这三方面交织在一起,就规定了身体的位置和行为方式。

(第一节)孝

在孔子看来,为政不一定要做官,把孝悌之心在社会上推广开来一样是为政。或者说修身是齐家的基础,而齐家则是治国的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关于孝的观念及其相应规则基本上是由孔子确定的。何谓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的时候“事之以礼”,这是生前之孝;父母不在以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死后之孝。不管生前之孝还是死后之孝,做子女的都要尽力而为,以达到不违父母之意的地步。孔子特别强调对待父母要有敬心,不然的话只能算是养,不能算是孝。此外,还要注意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到处乱跑,如果需要外出到什么地方,一定要给父母说明。要记好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高龄而担心。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更要尽心侍奉。

关于为父母守丧的期限,孔子说是三年,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次,宰我问孔子为父母守丧三年是不是时间太长了,孔子否定了他的说法,等他走后很不高兴地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孔子认为之所以为死去的父母守丧三年,是因为每个人三岁前都是被父母抱在怀里的,这样做正是出于对父母之恩的报答,怎么能嫌长呢?

《孝经》中还记载了孔子对孝所作的如下概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来看,孝真是无所不包了,但是其核心还是“事亲”、“显父母”。孝的观念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里以魏晋这个号称思想解放的时期为例,考査一下孝在当时生活中的位置及其贯彻情况。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世说新语》)

一个是哭泣备礼的“生孝”,一个是哀毁骨立的“死孝”,连晋武帝都为他们担忧,可见是过分了。尤其是王戎的“死孝”,正像裴楷所说的“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世说新语》)

这哥俩儿同是守孝而命运迥异:大的悲痛至死,小的却因为感动了一个妇人而做了官。

新奇的是还有一种“试守孝子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王绥的父亲只是一时存亡未卜,他就已经进人守孝状态了,不可谓不早。

更奇的是一个叫范宣的八岁小孩,他在挑菜时不慎伤了手指,大哭起来,有人就问他:痛吗?他却说:“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个小孩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孝的观念深人人心可见一斑。曹操的大将夏侯惇在战场上左眼中箭,他“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堤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三国演义》)由此可见,孝的观念在世人心中根深蒂固。魏晋尚且如此,其他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像阮籍那样高超脱俗的人也难免沿袭其制,至多不过拥有较多的自由度而已:

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喧毕便去。或问裴:“凡韦,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世说新语》)

在这样一个时代,很难想象完全拒绝这一套会怎么样。陈元方丧父时只不过偶尔出了点小差错,便出现了如下后果:“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元代的郭居敬编了一本《二十四孝》,流传甚广。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说:“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其中最使鲁迅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郭巨埋儿》的内容如下:“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子女对父母的孝本来应该像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纯净自然,而这种对孝的过分强调无疑把它功利化了。正如《郭巨埋儿》的另一个版本所说的,郭巨挖坑挖到两尺时却发现了一桶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由此来看,孝总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如果没有回报,谁还去孝呢?《世说新语德行》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这种有回报的孝无疑与孔子所说的以自然的敬心事亲有了本质的不同。孝之所以被功利异化,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和名声以及做官联系在了一起。汉代推举官吏的方法是“举孝廉”,一个以孝著称的人就有可能做官。这就给天然的孝心注人了不少的人工制剂,于是社会上出现“举孝廉,父别居”的怪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节)忠

孔子其实也是一个有隐逸自适之心的人吾与点也”的喟然之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游戏之言都可为证。孔子与当世隐者的不同在于:他们虽同是“道之不行”之人,但是孔子一直恪守“事君,能致其身”这个根本原则,而不放弃推行自己政见的努力。他对隐者的不赞同可以通过与子路的一段对话表现出来:“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极其忠君的人,他把整个身体都给了君王。身体本为父母所赐,为何却要献给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古人的忠君观念为什么如此普遍而牢固?

同类推荐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感受红色格言

    感受红色格言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治学严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治学严谨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堪舆术研究

    堪舆术研究

    堪舆是风水的学名。堪舆术即风水术。风水是中国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也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本书首先从堪舆的源头开始探讨了堪舆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从堪舆的精髓、伦理、方法和原则等角度剖析了“龙与穴”、“宅与水”、“阳宅”等风水学的主要内容。作者还结合堪舆形胜、堪舆人物、堪舆文献等实例史料作纵的连贯、横的分析。揭示其迷信的成分,认识其科学的一面,使读者正确了解堪舆术的本质,并介绍了当代国内外堪舆学的研究情况。
热门推荐
  • 气御苍穹

    气御苍穹

    罡风正,日月殇,一念乾坤灭。尸山骨海,一战万古枯;法宝莹光,如满天繁星无主飘荡……“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浩瀚迷茫的星空,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武极望着无尽星云,回忆往昔种种,感概万千,一拂衣袖,青山中,阵风瞬息万里云,随风而去。
  • 天上砸下顶凤冠

    天上砸下顶凤冠

    正做春秋大梦、幻想逍遥天下,最大理想就是占山为王的白暮雨一觉醒来,面前忽然多了一份封后的诏书。这哪个缺心眼皇帝,封后的诏书都能送错了地方?这姑娘真幸运,能被封为皇后。本姑娘更幸运,能跟皇后同名。“既然诏书已下,无可更改,姑娘你容貌尚好,才情亦可,唯有德行稍欠,朕吃点亏,凑合过得了。”“滚……”我的占山为王,我的策马江湖,我的逍遥生活……
  • 伍弦记

    伍弦记

    在遥远时期,玉帝和王母掌管天界。一日,被王母用做谱写人间悲与乐,欢和忧的“绿绮”琴不幸失弦。王母大怒,下令责罚绿绮仙子只有找回失去五弦,解开五弦之谜,才能回登天庭……
  • 海上明月客

    海上明月客

    海上升起明月的时候,才能看到师兄和霍家少爷。我在秦家的日子过的一切都好。望师兄也好,距上次一别也有十余年,不知何时能再亲人团聚。此信不知何处寄,但望兄长知我意。———————师妹子衿
  • 这个男人来自末世

    这个男人来自末世

    带着自己的智能助手,李维莫名其妙地从末世来到了现代世界。厌倦了杀戮逃亡的李维想要在这个天堂一般的世界过上一种平淡的日子,但他最终发现,越是简单的东西,追求起来就越困难……
  • 争强

    争强

    在这里,我是弱者,但我可以变为强者,总有一天,我要让世界为我欢呼,我是强者,我为尊
  • 内丹道

    内丹道

    小说以唐宋年间丹术文化转型为背景,描述了落难将军之子王敦儒进入江湖,,引导丹术转型,从而改变了练气士、外丹道(金丹大道),确立了不假外物的修炼方式即内丹道。飞升后,一改天庭暗弱,人族飞升者的窘境,妖魔等各种先天神魔陨落,人族成为天下主角。五代时期大梁末年,大将军王彦章(开封侯,北面副招讨使)。沙场战败后,阖家满门被奸臣赵岩、张汉杰派兵屠杀,王彦章幼子幸得江湖侠士游龙剑刘子山所救后潜居南阳湖畔。恰逢玄奘大师所著秘典《唯识心经》出世,被刘子山诛杀巫山六鬼后所得,不得已只得另行觅地隐居,《唯识心经》出世使江湖上骤然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 立宪万岁

    立宪万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顶级大佬的伪装日常

    顶级大佬的伪装日常

    这为许影帝,我演技真的不好,我不想当影后!我只想当会长!
  • 危险的夏天(海明威文集)

    危险的夏天(海明威文集)

    这是一个精力充沛、已届花甲之年的男子汉所写的一部有关生死的书。这个男子汉有理由担心自己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于是他重返他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曾生活过的西班牙,重新体验那能使人生出“不朽之感”的斗牛艺术,终于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感悟人生、参透生死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