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63200000033

第33章 文坛“刀客”“三缄其口”——作家韩石山印象

闻听《山西文学》要改版更名了。从今年的第四期起,期刊的封面上就已显露端倪,多出了四个红体大字——北方纪实。接连四、五期的相继问世,圈内圈外反响强烈。说已更名,但“山西文学”这四个小字并没有完全从封面上消失,可是引起文坛与业内人士对改版的批评和议论,却此起彼伏,原因主要在于它变了味的内容。

有批评者说:“改版改得没有一点文学味道了”;有质疑者问:“山西有必要为办一份畅销杂志而放弃一份标志性文学期刊吗?”责备声、质疑声、调侃声,声声不断,一时间沸沸扬扬让山西的文坛好不热闹。奇怪的是“杂志方”没有回声。情急之下,有人干脆把枪口直指《北方纪实》的编辑班子,直截了当说他们是在“制造垃圾”,是在“挖文学的祖坟”。果真“弹”无虚发,逼出“梁山好汉”。执行主编王爱琴首言道屈:“我们这一次改版的宗旨是解决没人看的问题”,“批评者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痛,面对市场,其实他们和我们同样无知”。副主编毕星星更是一副无奈:“看来我们不说话不行了;我们并不在意这些文人的批评,而是欢迎市场的批评;我们的杂志要办给‘念书’的人看,而不是给‘写字’的人看”。(《三晋都市报》2000.5.16.)该出来的出来了,该说话的也都说了,唯有新任《北方纪实》的主编韩石山,却三缄其口,不闪面也不发表言论。首先我就稀奇!这么说,不是责怪韩先生不负责任,也不是怕他不敢应对。因为韩石山是山西文坛主将,大名鼎鼎,谁都知道他号称“文坛刀客”,就连他自己都说自己“不是个省油的灯”,可是面对众多的媒体批评和报道,界内人士的这般“轰炸”,他竟能出奇般平静缄口,实属少见,分析原因有三:

一、韩主编视文学如生命,从不寂寞冷落文化人。我们折服韩石山的名气就是从他非同凡响的刀客文笔开始的。先是《我看马桥之役》。1997年轰动文坛的马桥事件,让中国所有的文化人几乎一夜之间都挤进法庭当听众,而韩石山决不只听不言。有人微词:文人太狂傲,否则哪能官司上身。韩石山立刻回敬:“狂傲是有狂傲的本钱”,“文人的狂傲与否,不尽是本事的高下,还在于社会责任的大小,一介文士,无显赫的权势,无丰盈的资财,既许为社会的良心,又仅能以文弱之躯,鼓三寸之舌,搦咫尺之笔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抗争,若没有那么股子狂傲的劲撑着,岂不早就魂飞魄散,曳甲弃戈而逃,哪里还敢放个响屁……”。韩先生赞赏文化人的狂傲,自然也就认同那些“三寸之舌”的责任感与社会良知,这是他发表《谢冕,让人怎么敢信你》的底气,也是他自信能匡正中国文坛的凌然大气,从而得罪了名重誉高的京城大教授,惹怒了教授们的弟子随即撰文《你以为你是谁》,恼怒者斥韩石山是“黄土堆里出来的山药娃”,言外之意出身贫贱不识深浅。其实这样贬排人我们都深感不妥,读书人漂泊求学旅食四方,论的是才学博识,哪里有地域贵贱之分。何况这是学术批评,哪能发泄个人私欲。为此我们深怕挫伤韩石山的正气,其实这是多虑,这并没有因此而影响韩石山的“黄土堆”之勇,他越战越勇,在文坛围攻上海的“小女人散文”中又打了“胜仗”。有文章斥小女人散文小气俗气,韩石山就来个小女人散文是“张扬个性精神,有自由抒写的风格,有紧贴现实生活的意趣”。他撰文《闲聊“小女人散文”》为小女人散文正名:“小女人写小女人散文,正和战士写枪杆诗,农民唱丰收歌一样,既合身份又近性情”,还毫不客气地质问批评者:“若嫌小女人散文多了,那更多的大男人作家是做什么吃的?”这个睿智刚毅的北方大男人作家,着实为上海的一群“小女人”作家出了口晦气。他在《汪曾祺能写出长篇小说吗?》一文中质疑:“活到77岁都没做成的事,活到88岁就能做成吗?”韩石山就是这样一位爱较真的人,不是他不相信汪曾祺如何,而是他要用事实来说话。在《这是巴金发现的吗?》发表之后,又引来文坛围攻,一番论辩之后,还是他一棰定音:“巴金发现《雷雨》这个神话,是萧乾制造出来的!”像这样的文坛刀戈看上去过瘾,听起来却令人深思,没有左右声音,哪里会发现真理。

有批评者说,韩石山尖酸刻薄剃人头毫不留情,这话也并非为过,但他起码融为当中,尊重他人发言,自己才会有的放矢、尖锐、敏感、光明磊落,自己的真实观点才不会被隐瞒。加上他对学术研究的专注与热爱,有深厚的博学功底和社会责任感,老话说得好: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但这次不同,《北方纪实》到底是真金还是白银,得等到市场“发话”之后,否则韩石山不会站出来的,三缄其口也就不足为奇。

二、韩主编有头脑、有远见,无愧“刀客”美名,常常会爆出冷门令人惊叹,是韩石山的特点,期刊亦然。记得《太原日报.双塔文学周刊》以整幅版面,讨论该不该“一稿多投”的现实问题时,韩石山语出惊人:“一稿多投是作家的一种机智选择”,应该支持。他的理由是:“一个作家一篇优秀作品的收入是很低的,物非所值,它的实际价值与它的稿费收入是不相称的”,并现身说法:“我已在全国有影响的各大报刊上发表过作品了,为什么不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在有生之年再求些实利?”读到这些充满智慧又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字,我辈好生敬仰,既谈利益,也摆国情,大有审时度势的文坛大将风度,让沸腾了的市场经济大潮在人心里滚烫,留下印记。

尽管韩先生已不再是赶时髦的年龄,但他识实务、有见地、深谙时代脉搏。当年满街都是诗人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满街满巷的厂长经理。生存竞争使高雅文明的纯文学殿堂风雨飘摇,濒临颓倒,但是没有人会怀疑文学的永恒以及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因体制改革全国好多纯文学杂志都面临市场生存竞争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也没有看到向贵族屈服了的唐·吉柯德。虽然经济转型让期刊人感到了生存危机和身负重任的沉重,也认识到靠在国家肩背上经营长久的局限性,因此谨行慎言,养精蓄锐,重整旗鼓是韩石山的风格。而我看《北方纪实》也正是有这些迹象,他们在更多地顾及期刊所面临的挑战和日益萎缩的读者群,仔细推敲市场反馈给他们的每一个生命信息,韩石山正在运筹帷幄文学期刊遭遇冰山之后,所应有的新尺度、新标准、新依据。正像鲁迅说的那样:“讲话和写文章,似乎都是失败者的象征,正在和命运恶战的人,顾不到这些,真正实力的胜利者多不作声。”这或许正是韩石山三缄其口的原因之二。

三、韩主编一向自信、敢作敢为,标新立异、领尽风骚,让他躲在别人的“影子”下避雨不是他的性格和追求,改版亦然。你要是读过韩石山《等我写完了再拍》(作者注:题目不太准确),你会惊讶此人竟这般自信,竟指挥起拍电视剧的编导们了。国内有多少研究徐志摩的专家学者没有细数,但从未听谁说过自己研究的徐志摩是最准确、最真实的第一流水平,只有韩石山敢这样说。让拍电视剧的导演们先慢着,别着急,等他写完了《徐志摩传》后再拍。说实话,韩石山不仅文章写得好,有水平,研究也是一流的。我在多次的接触中发现,他对山西文学史的学术研究很关注,一再强调省内唯一一所搞文学研究的研究机构,应为山西的文学研究拿出像样的东西。且不说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成果有无定论,但从中我们领略了他做人的魅力与气魄。他桀骜不驯甚至标新立异,是因了他有才华和能力,就凭这点我相信《山西文学》大动“手术”必将重生异彩。而全体编辑被推上“审判台”是动力,那些担心纯文学的殿堂直奔媚俗之嫌的纪实文本,会落入时下地摊文学、美女文学的指责和质问,都会在他们深藏的巨大潜力中得到验证和宽心。至于“相轻”及“谩骂”之类的“杞人”一族,想必是传统文人相轻的“通病”,不必为此伤脑筋。这也许是韩石山三缄其口的原因之三。

但是,对于山西文学的改版喧噪,无论批评的正确与否,无论是接受还是不予理睬,我都希望韩主编不弃“刀客”风范,将此风格渗透在他主编的期刊当中。有酒不怕巷子深,还怕销量不让贤。也由衷地希望我们省能有一份像《文学自由谈》那样风格的杂志,既有揭示社会矛盾的尖锐犀利,也有颂扬人性崇尚美好的和谐;既有学术研究的哲理深邃,也有闲聊雅趣的轻松愉快。虽然风格的变异及文类的转换,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我看韩石山这个人,他不会穿新鞋走老路,更不会跨了这个“界”而放了那个“度”。通俗点说,他不是个省油的灯,一旦灯亮,宇宙无光。这就是中国文坛的“刀客”韩石山。因此说,韩石山三缄其口必有内涵,让时间老人为他的这份“难得”来做评判吧。

(2000年10月)

同类推荐
  • 蒙新甘宁考察记

    蒙新甘宁考察记

    本书记载了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人口、教育、风俗、宗教、部落情况;以及蒙、新、宁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情况等内容。
  • 一个都不放弃

    一个都不放弃

    这是中国首部深入描写培智学校教师及智障孩子生命现状的长篇纪实文学,凝聚着无数智障家庭的悲欣故事,作家钱利娜采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逼近现实,主要围绕七个孩子展开叙述——喜欢出走的重度脑瘫孩子陆明亮、爱吹葫芦丝的自闭症孩子王海,护旗手及舞台指挥唐氏综合症孩子张浩,轻度智障获全国特奥冠军的少女崔晓雅,有暴力倾向、被遗弃又被收养的女孩柳莹,住在敬老院坐在轮椅上却渴望穿着高跟鞋和裙子的女孩吴悦,自主创业和妄想症女孩结婚的青年俞成吉。在这七个孩子身上,是七个家庭的挣扎与努力,是特殊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永不放弃。
  • 妫河

    妫河

    我的家乡在北京市延庆区,这里有古老的长城,巍峨的海坨山,还有一条充满个性的向西流淌的妫河。我一直认为,那条充满个性的妫河很像我的性格。春天,流水缠绵;夏季,波澜壮阔;秋天,苇花飘扬;冬季,晶莹剔透。我用自己的诗,写这里的山,这里的风,这里的雨,这里的雪。还有,这里的树,这里的叶,这里的花,这里的草。当然为了南北对比,我也写了南方的海南。这本诗集里面的诗,大部分是我2016年之后创作的。这些小诗,表达了我对是这个世界的认知,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对家乡的深深热恋,也可以说是乡愁。所以我把这本诗集叫《妫河》。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exo之逆流沙漏

    exo之逆流沙漏

    叶文希,一个普普通通的行星饭。可运气却好的不可思议!看场演唱会偶遇本命?还跟踪?还被带回家?叶文希童鞋表示很开森
  • 风吹过的街道办

    风吹过的街道办

    我该从哪里开始?故事都该有个起点。我想挑个欢快,琢磨来去,好像也只有童年。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在,会一直都在,或许是孩时蒙昧,无感悲哀!如果可以重新出发,我想回到那年今日,温暖晴空,风吹过的街道办旁,有你们幸福身影。
  • 但凭岁月无波澜

    但凭岁月无波澜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人类,妖魔鬼怪并存,却又在一定的范围内互不侵犯,仿佛只为追寻那一个永恒的传说。然后为了永恒注定会掀起波澜,乱世之下,谁能为王!
  • 霸宠丑颜帝妃

    霸宠丑颜帝妃

    他是睥睨天下的霸主,狷狂霸道,酷戾冰寒。一次致命的邂逅,他将她视为所有物不惜用她的家人性命相威胁:“孤要你成为孤的女人!”她是异世穿越而来的冷血杀手,一心只想埋藏过去悠闲过活,奈何却被他步步相逼,她几番挣扎换来的却是国破家亡:“百里煜,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有杀了你。”他从不相信爱情,更不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在一个女人面前如此卑微:“你可曾有一点点爱过我?”“我恨过你,同情过你也可怜过你,但是从来没有爱过你!”他爱的霸道,爱的疯狂,爱的从不知道回头:“你既能恨我、同情我、可怜我,那么总有一天你也能爱我,而我……会等着那一天,不死不休!”
  • 终究还是差点

    终究还是差点

    一笑忘川一千年,千载相逢如初见。此生缘未尽,来世续千秋。
  • 许你一世安稳如梦

    许你一世安稳如梦

    既然是穿越而来,那穿越遇美人这个设定就不能浪费!只是,这位美人……为何执着地想要当她爹?
  • 我的身体会变异

    我的身体会变异

    某一天,杨智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异。他的皮肤开始变异,变得坚韧无比,刀枪不入。他的肾发生变异,阳气滚滚,金枪不倒。他的双眼开始变异,火眼金睛,别真伪,窥未来!他的手脚开始变异,徒手撕星辰,一步跨千里。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世界,魑魅魍魉,世人苦难,身体变异是杨智在乱世唯一的依靠!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 神豪系统遇上重生

    神豪系统遇上重生

    李成曾经YY过,如果重生了,那么他将利用先知先觉,用模糊的记忆,搅动风云。李成曾经也YY过,如果他是有钱人,那自己……结果,李成梦想成真了,他不但重生了,还得到了一个神豪系统。纠结了好久,李成觉得,自己还是做个偶尔翻翻身的咸鱼好了。他只想让上辈子的遗憾不再重演,或者哪天遇到一个人说“我爸是**”的时候,可以说一声“哦。”,而不是“啊?!”弄了个群,有想加入的可以加入64229724
  • 勾引妖孽美男:天斩

    勾引妖孽美男:天斩

    她不信命,不信天,在危险中磐湼。期待站在最强的巅峰,讨回血债。即使是美男们的围堵,她亦能清楚的辨别哪条路才是正确的。火莲峰上,依旧冷静得让人害怕!妖孽美男们的勾引能否成功?女主你要hold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