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900000013

第13章 秦汉汉族生活风俗(3)

晋张华《博物志》曰:“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国石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食物纪原》曰:“汉使张骞始移植大宛油麻、大蒜,大夏芫荽、苜蓿、头,安石榴,西羌胡桃于中国。”《古今事物考》曰:“张骞使外国,得胡豆,今胡豆有青有黄者。”据统计,在汉代的西域传入我国的食物原料有葡萄、石榴、胡麻(芝麻)、胡桃(核桃)、西瓜、甜瓜、胡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豌豆、蚕豆)、扁豆、苜蓿、胡荽(芫荽)、莴苣、胡蒜(大蒜)、胡葱(大葱)等。这些蔬果、香料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我国内地菜肴的品种。由于香料和佐料的品种增多,也改变了过去名菜的作法。

过去,把异族称为“胡”,所以上述这些引进的食品原先多数都姓“胡”,组成一个“胡”氏家族。它们进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扩大了中国人的食源,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起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据《太平御览》引《搜神记》曰:“羌煮貊炙,翟之食也。自太始以来,中国尚之。”也就是说,把整只牛、羊、猪烧烤熟透,各自用刀割来吃,这本来是外国的风尚。后来羌、貊、翟这些民族逐渐内附,与汉族互相交往、渗透乃至融合,到汉武帝太始以后,中原地区也风行起“羌煮貊炙”的吃法了。

4.食风俭朴

秦汉以素食为主,肉食很少。汉人的肉食,仍然是以牛、羊、猪、狗为主。汉人沿袭周礼,以牛、羊、豕(猪)为三牲,祭祀或享宴时三牲齐备称“太牢”,如刘邦过鲁,以太牢祭孔。《汉书·高祖本纪》。太牢是当时最隆重的礼。如果只用牛祭叫“少牢”。平常除祭祀等外,只食素,不吃肉。即使是皇室贵族,也并非大鱼大肉,如西汉时淮南厉王废,文帝亲诏“给肉日五斤”。《汉书·淮南厉王传》。又《后汉书·皇后纪》载,和熹邓后也不过一天一肉饭。崔瑗十分好客,每客至,“盛修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馀产”,而自己则“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当时的文人学士亦都如此。《东观汉纪》记载:“闵仲叔,太原人也,与周党相友。党每过仲督共吟,饭菽饮水,无菜茹。”只是吃豆饭、喝水,连菜都没有。谢承的《后汉书》记载有左雄食干饭;司马苞食漉饭;李固食麦饭;王畅盐豉菜茹;胡劭为淮南太守,使部下阁外炊爨作干饭。可见当时社会风行素食。

为反对饮食铺张,汉代统治者在食物上还强调适量和时节的问题,即根据《论话》所载“不时不食”,主张所吃食物应适合其生长时节。如元帝时,召信臣任少府,以太宫于温室中“冬生葱韭菜茹”,“此皆不时之物”而奏请罢止;《后汉书·循吏传》。安帝时,邓太后临朝称制,以“供荐新味,多非其节”,下诏凡进献食物当“须时乃上”,《后汉书·皇后纪》。等等。

秦汉饮食节俭风气的形成,还与当时普遍的尊老敬老美德有关。《汉书》载曰:茅容止郭林宗宿,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共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从茅容事可知,长者食肉,晚辈则素食,是养老的主要内容。东汉此类记载甚多。如《后汉书·孔奋传》曰:“奋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奉老敬老一旦得到社会上下的普遍认同,便会促进饮食节俭风气的传播。

5.习俗嗜酒

汉人最喜欢喝酒,酒量也很大,所谓淳于髡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汉书·东方朔传》曰:“销忧莫如酒。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因之汉武帝“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当时君臣朋友之间,凡有宴会,无不举酒相庆,成为社会上的一种礼俗和习惯。《汉书》曰:“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病,百福之会。”《太平御览·饮食部·酒上》引。封建官僚地主饮酒作乐被称为“嘉会之好”。据《汉书》记载,每年正月旦,朝廷置酒,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达官贵人,宴饮狂欢,“日夜饮醇酒”的记载,史书中更是比比皆是。饮酒的场面非常壮观。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太极殿前有铜铸的龙形贮酒器,龙长二丈,龙口前设有可容四十斛酒的铜尊,龙的腹内贮满美酒。需饮酒时,可动特制机关,酒就从龙口内流入酒樽。《北堂书抄·西征记》。

此外,民间饮酒也很普遍,或“宾昏酒食,接连成因”;或“固人之丧,以求酒肉”;《盐铁论·散不足》。或“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或“论道饮燕,流川浮觞。”王褒:《僮约》,《初学记》卷十九引。;或三月“乡饮”,祭祀周公;或喜庆嫁娶,送礼待客。宴饮的场合很多,有“百礼之会,非酒不行”的说法。《汉书·食货志》。

同食一样,秦汉的饮也是有节制的。汉代禁止无故群饮。汉文帝时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十一,第117页。“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太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叔孙通列传》。礼仪的建构,规范了群臣的饮酒行为。饮酒者的坐次,饮酒的方式、数量、时间等都有具体的礼仪规定,不得马虎,不准违反(图18)。这些礼仪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抑制饮食的奢侈化。

汉代饮料除酒以外,尚有“浆”,《史记·货殖列传》曰:“浆千儋,此亦千乘之家。”又曰:“薛公藏于卖浆之家。”郑玄注《礼记·内则》称浆为“胾浆”,并疏曰:“胾之言载,米汁相载时名为胾浆。”可见浆系用米粉或面粉调水熬制而成。

6.菜肴烹饪流行炙、脍、羹

秦汉时期的菜肴烹饪,普遍流行炙、脍、羹等方法。

炙是秦汉时期的菜肴的主要烹饪方法之一,刘熙《释名》曰:“炙,炙也,炙于火上也。”许慎《说文》曰:“炙炮肉也。从肉,从火上。”可见炙就是将肉穿起来,置于火上烧烤。炙,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吕氏春秋·本味》提到商汤时的著名肉食时曰:“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可见,炙法之古老。到了汉代,炙法日趋丰富,史游《急就篇》曰:“膹脍炙胾各有形”,颜师古注:“膹,粗切生肉也;脍,细切生肉也”,可见前者为“大炙”,而后者则为“小炙”。刘熙《释名·释饮食》曰载有多种炙法,如“脯炙,以饧蜜豉汁淹之,脯脯然也”;“釜炙,于釜中汁和之也”;“衔炙,细蜜肉和以姜、椒、盐、豉已,乃以肉衔裹其表而炙之也”;“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其中貊炙系传自西域。同时,所炙的肉类品种也逐渐增多。如有鹿肚炙、牛肝炙,据《西京杂记》载,刘邦为泗水亭长时,押送囚徒到骊山,友人为他饯行时,“从卒赠高祖酒二壶、鹿肚、牛肝各一。高祖与乐从者饮酒食肉而去。后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即以鹿肚、牛肝为炙。又有黄雀炙,《孝子传》曰:“王祥后母病,欲黄雀炙,乃有黄雀数枚飞入其幕,因以供母。”《太平御览》卷八六三引。还有鱼炙,据《东观汉记》载,邓禹曾以鱼炙进光武帝。《太平御览》卷八四七引。

脍,即细切生鲜肉片而食,《说文》曰:“脍也,细切肉也。”脍法始于先秦,《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少仪》曰:“牛与鱼羊之腥,聂而切之为脍。”至汉时,嗜脍之风仍盛,有鹿脍、牛脍、鱼脍等。如《东观汉记·马光传》载:“章帝与光诏曰:‘朝送鹿脍,宁用饭也。’”吃起鹿脍来连主食都不想用了。但汉时用得最多的是鱼脍,枚乘《七发》曾盛赞“鲜鲤之鱠”,东汉辛延年《羽林郎》有“就我求珍肴,金鱠鲤鱼”之句。鱠,即脍。东汉末年曹操宴宾客时曾慨叹:“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以无鲈鱼脍为憾。《后汉书·左慈传》。可知当时鲈鱼脍为社会所喜爱的鱼脍佳品。

羹,《尔雅·释器》曰:“肉谓之羹”,郭璞注:“旧说肉有汁曰羹。”最初的羹是用肉做的汤,以后才配以各种蔬菜。《释名·释饮食》曰:“羹,汪也,计汪郎也”。说明羹具有多汤的特点。《说文》曰“羹,五味之和也”。可见羹味道之美。羹也与炙、脍一样,起源古老,先秦古籍《尚书》、《周礼》、《礼记》等,都有涉及到羹的记载。《礼记·内则》曰:“羹与饭,常日所食,故无贵赋之等”。可见羹食用范围很广泛。秦汉时期,羹仍是人们佐餐的常用菜肴。如刘邦年轻时曾带客人到嫂嫂家吃饭,嫂嫂厌烦,故意敲釜作响,以示羹尽。客人走后,刘邦“视釜中尚有羹”,就怨恨在心,称帝后,就封她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史记·楚元王世家》。又东汉时陆续被系于狱,当吃到狱外送进的羹时,就知系母送的饭,即哭泣之,狱卒问其何以知之?陆曰:“续母作羹,截肉未尝不方,断葱寸寸不同,是故知母来。”《太平御览》卷八六一,引谢承《后汉书》。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知,在汉时羹是平民家中的日常食物,且因作法不同而风味各异。从散见于各种史籍的资料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遣策中,我们可以得知,秦汉时期的羹已在先秦肉羹的基础上花样更加翻新,其品种已有大羹、白羹、巾羹、葑羹、臛羹、苦羹等类。每类下又包含许多不同的羹品,如大羹,系指只放肉不放佐料的纯肉汤,根据肉类的不同有牛首羹、羊羹、鹿羹、豕羹、狗羹、凫羹、雉羹、鸡羹、骛羹、猴羹等;巾羹,系加有葵菜的肉汤,有狗巾羹、雀巾羹、鲫肉藕巾羹等。

又有炮,即将带有皮毛的肉类,裹上泥,放在火上烧烤。马王堆汉墓遣策上有“胫炮”;洛阳汉墓陶壶题字有“炮豚”陈直:《洛阳汉墓群陶器文字通释》,《考古》1961年第8期。此外还有煎、熬、蒸、濯、鮨、腊、醢等法。

7.菜品保存用脯、菹法

脯,即用盐腌渍后晒干的咸肉。《说文》曰:“脯,干肉也。”《汉书·东方朔传》载曰:“朔曰:‘生肉为脍,干肉为脯。’”秦汉时期,脯为居家待客之常备肴馔,如东汉人“陈蕃待客,拌饭以鹿脯,芼羹以牛脯,未尝别为异馔。”《云仙杂记》卷七。由于家中备有鹿脯、牛脯,有客人来就不必“别为异馔”,方便快捷。又如曹元理到朋友陈广汉家作客,“广汉为之取酒,鹿脯数片……乃曰:‘此资业之广,何供之褊邪!”《西京杂记》卷四。由于鹿脯系居家常备之物,所以令客人不满。在当时,市场上也有脯出售,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曰:“古者……不市食,及其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今熟食遍列,殽施成市”。并出现了卖脯的富商,“浊氏以卖脯而连骑。”《初学记》卷二六,引《汉书》。可见,脯是市场中的重要商品。汉时的脯,见于马王堆汉墓遣策的牛脯、鹿脯、牛胃脯;洛阳汉墓陶敦墨书中记有“鸡脯”。《〈洛阳金谷园村汉墓中出土有文字的陶器〉补正》,《考古》1964年第5期。

菹,就是将菜肴原料用盐、酱、醋等调料进行淹渍。《说文》曰:“菹,酢菜也。”菹,又作鲊、齑。郑玄注《周礼·天官·醢人》曰:“齑,菹之称,菜肉通。”一般而言,菹鱼为鲊,细切为齑,菹则是通称。菹以原料分,有菜菹和肉菹两大类。菜菹即醃酸菜,肉菹则以肉类为原料。菹以调料分,又有盐菹、酸菹、蜜菹和淡菹等区别。秦汉时期,菹类菜肴的食用非常普遍。《四民月令》即有正月“可菹芋”、八月“作擣齑”的记载。另据《三国志·魏志·方使传》所载,东汉末年,一些饮食店有“蒜齑”出售。可见菹类食物已成为商品,可见当时菹风之流行。

8.烹饪用佐料

秦汉时期的菜肴烹饪,常用的调味品有盐、酱、醯、豉、曲、糖、蜜、姜、葱、韭、桂皮、花椒、茱萸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酱和豉。酱,《急救篇》有“芜荑盐豉醯酢酱”,颜师古注曰:“酱,以豆合而为之也”,“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酱被作为调味的统帅,所以社会的需要量相当大,据《汉书·食货志》载:“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亦比千乘之家。”又载“张民以卖酱而隃侈。”说明酱非常畅销。许多地主庄园则是自己制酱,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可作诸酱,上旬炒豆,中旬煮之”,“可以作鱼酱、肉酱、清酱”。“清酱”即后世所称的酱油。豉,即豆豉,是西汉时出现的一种新的调味品,《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蘖曲盐豉千荅”的记载,《汉书·食货志》所记,西汉元帝至王莽时的七位巨商中就有二位是豆豉商,“豉,樊少翁,王孙大卿,为天下高訾。”卖豉可以成为天下富商,说明社会的豉的消费量很大。此时还出现了“名牌”豆豉,《古艳歌》曰:“白盐海东来,美豉出鲁门。”《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鲁门豆豉已被时人称为“美豉”。

另外,汉族传统食品豆腐,也在秦汉时期出现。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画像上,有一幅豆类加工图,据考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豆腐作坊图。《天禄识余》则认为豆腐系西汉淮南王刘安令人始制,初名“黎祈”。如此看来。豆腐起源于西汉,是可信的。

三、居住风俗

秦汉时代,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专制制度的确立,以及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居住状况比先秦有较大改观。皇家宫殿苑囿,其规模比先秦更为宏大;贵宦富豪的私宅,则“井干增梁,雕文槛楯”《盐铁论·散不足篇》。,“雕修缮饰,穷极巧使”《汉书·杨震传》。,极尽雕琢堆砌之能事。而普通民房则“斧成木构”,格调朴素;而贫寒之家则茅屋瓜庐,“蔽风雨而已”,《盐铁论·散不足篇》。居住风俗显示出明显的层次性。

1.始用斗拱的宫室建筑

秦代虽然享时不久,但所建筑的宫苑却数量可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在关中有宫苑三百所,在都城咸阳及关外有六国宫殿、信宫、咸阳宫、阿房宫、甘泉宫等宫苑四百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房宫。阿房宫,又称阿城。始建于秦惠文王,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续建,据《三辅黄图》记载,阿房宫规模巨大,“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铜人即置于宫门。阿房宫的前殿,为高台建筑,依南山为基,夯筑而上。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曰:“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阿房宫是由多种建筑形式组合而成的庞大建筑群,殿堂廊庑,园林池囿相隔其间,规模宏伟,气势恢宏。数百座雄殿杰阁,“弥山跨谷”,覆压关中数百里原野,充分体现了秦朝大一统的气势,对后世宫苑影响深远。

西汉时,皇家宫苑遍布,总数不下三百四十所。著名的有长乐宫,未央宫及建章宫等。长乐宫是西汉最早营建的宫室在长安城内东南隅。据《三辅黄图》记载,宫城周二十里,开四门。宫内有前殿、临华、温室殿及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和永宁殿,有鸿台等等。未央宫在长安城西南隅,长乐宫之西,汉高祖时建,汉武帝扩建。宫城周二十二里九十五步。四面各有门,东、北门外有阙,称东阙和北阙。宫内有殿四十三所,池十三,山六,门九十五,此外还有渐台及凌室(贮冰)、织室等作坊,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群。《西京杂记》。前殿在龙首原上,截高丘为台基,显得巍峨高耸。殿前有阶,分东西两道,尚保存周代东西两阶的遗制。建章宫在长安西郊,武帝时修筑,周回三十里,有阁道跨城与未央宫相通。《史记·孝武本纪》载曰: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前殿高过未央宫,东面有高二十余丈的东阙,西有数十里虎圈,北面有泰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此外尚有渐台、玉堂殿、神明台、井干楼等建筑,之间有辇道相通。建章宫规模宏大,布局复杂,装修侈靡,规格超过未央宫。

东汉宫苑的数量与规模远不及西汉,宫室仅有光武时的南宫,明帝时的北宫等。北宫正殿德阳殿,殿堂高大,画屋朱梁,玉阶金柱。被描写成上与天连。殿前的朱雀阙,高耸入云,据记载四十里外即可看见。《汉官典职》。

同类推荐
  • 经典超译本·理想国

    经典超译本·理想国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美国“中国皇后号”(EmpressofChina)商船抵达中国,拉开了早期中美贸易的序幕。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是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与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之间的交往,是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古文明与发展中的最新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接触。
  • 风俗探幽

    风俗探幽

    风俗既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情趣的领域,又是源头幽远、寓义奇奥的文化现象。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及文化功能的相应变化,风俗也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使其传统的象征意义变得更为奇曲而隐秘。《风俗探幽》共分岁时篇、人生篇、丧葬篇、土木篇、俗信篇,从中国古风今俗中选取了60个有趣的事象,加以寻源探幽,释义揭谜,以充分展示中华风俗的俗雅、平奇、显隐交并的文化特征,为读者提供一部认知中国风俗和文化传统的形象读本。
  •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本书研讨生肖虎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放心我只嫁你

    放心我只嫁你

    来自血脉的共鸣,她便是他的命中注定!戚大少宠妻无下限,奈何莫姐太硬核不做牢笼中的金丝雀。她和他并肩飞翔!虐渣掉马甲复仇回归!这便是她凤幽重生一世的使命!这一世,她莫寒凝便替前世的凤幽夺回殿主之位!有名的草包废物?秒打脸!古武,车神,枪王,鉴宝,智商爆表...集于一身的凤幽转世能差到哪去?拥有两世记忆的莫寒凝这一世该如何操控自己的人生?——“寒凝好棒!”“美女认识一下!”“女神我爱你!”各路大神纷纷向她示好。戚冷御立马坐不住了:“这是我老婆!!!”莫寒凝无奈一笑,抬起头对上戚冷御的眸子,薄唇微启:“放心,我只嫁你。”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带你做好人

    系统带你做好人

    一个超级大坏蛋,无恶不作有一天在犯罪之时,不幸中枪,灵魂被一个好人系统带走,从此世间多了一个好人。
  • 锦瑟华年:美男,请自重

    锦瑟华年:美男,请自重

    一个坑蒙拐骗的风水师,一不小心将自己坑死了。老天爷念她太招人嫌,于是给她机会重活一世。再次睁开眼,现代变古代,骗子变小姐。不仅有,恶毒的后娘和满院的姐弟夹枪带棒而来。还有各路美男跟着了魔似得蜂拥而至。甄锦瑟忍不住仰头大笑,“这古代,我来了!”
  • 我,就在这里等你

    我,就在这里等你

    20年风云变幻,一对恋爱经历20年岁月洗礼后会变成怎样?一切尽在《我,就在这里等你》,爱的苦难和磨练,成就的不仅是一个人。
  • 天荒神纪

    天荒神纪

    诸天万界,苍茫无边,万族并立,群雄争霸。古老的神域,伫立九天上的天宫,九幽之地的冥府,茫茫无尽的大荒,演绎着一段段惊天动地的神史。一颗巨星从天陨落,掉入大荒之中。十一年后,一个少年,自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