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2000000029

第29章 附录(4)

在佛教界,玄奘法师是公认的高僧,号称“三藏法师”,被中国佛教徒称为“千古一完人”。他在西域和印度“声振葱岭,名流八国”,被“诸先达英杰”推崇为“天纵之才”,也使得“唐僧”由对唐代僧人的泛称变成对玄奘一人的尊称。事实上,玄奘的确是唐代僧人的杰出代表。历史上,能够称为“三藏”的僧人廖廖无几。原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曾经指出:“玄奘法师是一位精通三藏的大师,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教育家、旅行家,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玄奘法师是中国人民的殊珍,更是我们佛教徒的至宝。我们要以玄奘法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玄奘法师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险阻,为弘扬佛法忘我奉献的精神。”

玄奘法师自幼丧失父母,随二哥长捷法师住在寺院,诵《法华经》,耳濡目染,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或许是二哥的关照,或许是天定慧根,玄奘虽没有剃度出家,但他每日寺内早课颂经,这也成为玄奘走向佛门三宝(佛、法、僧)的第一步。

12岁时,隋朝王室决定在洛阳剃度27名僧人,当时洛阳报名的有100多人。因为年龄小个头矮,玄奘没有被录取,但被拒之门外的玄奘并没有离开,他求度心切,连连守候观看度僧活动。被考官郑善果发现,郑走上前问他干什么,他说:“想出家!”郑善果很是惊奇,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为什么要出家?”玄奘回答:“继承如来的事业,光大佛教理论!”郑善果没想到一个12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和才识,被感动了。他赞赏地说:“一般的通业易成,特殊的风骨难得,我想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扬佛门的教化,成为伟大的人物。”于是,便破格录取了玄奘。从此,玄奘皈依佛门。

出家后的玄奘,很快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当时净土寺开设有两个讲坛,一是慧景法师主讲《涅盘经》,另一个是严法师主讲《摄大乘论》,玄奘两个讲坛都学,很快汇通了大乘教义。不久,他就成为寺内突出的人物,但凡经文教义,只要听过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将师父所讲内容发挥解析出来,在讲习过程中,众僧推举玄奘升座复讲,都能博得好评。在出家后的十余年间,玄奘研读佛经,听受讲经。都能独立思考,明辨微义,由此。玄奘出了名,声望日增,已成为闻名全国最博学的知名学者,被誉为“释门千里驹”,并被荐入选“长安十大德”称号。

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钻研思考,玄奘的佛学修养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水平越是提高,他的苦恼也越是增长,因为他发现各派学说往往互相矛盾,取流传的有关汉译经典来对照。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译籍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为了解决当时“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他萌生了“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学习的想法。尽管漫漫西行路上“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但是玄奘法师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乘危远迈,笃志问学”,完成了这一壮举,如愿以偿到达了印度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的寺院和最大的佛教研究中心,寺中“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大、小乘佛教的精华,几乎都聚集在这里。主持这个寺院的是戒贤法师,是当时印度首屈一指的大学者。戒贤法师为玄奘冒九死一生的艰险、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他已年逾百岁,很少讲学,却破例为玄奘精心讲授了大乘佛教中最玄奥,而且几乎无人能解的一部“百科全书”《瑜伽师地论》。特意为他开讲《瑜伽论》,先后达15个月之久,同听者数千人。玄奘在寺里5年,把寺内所藏各类经论都读了一遍,并随时向戒贤法师及寺内高僧质疑问难,通晓了经论真义,被尊为通三藏的“十德”之一,享受上宾礼遇。但他并不满足,辞别戒贤法师,离开那烂陀寺去南印度去游学,走遍了五印度大小100余国。此后,他又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让玄奘开办讲座,为全寺僧众宣讲《摄大乘论》。

在印度,玄奘法师学有大成,被公认为佛学界的权威。常以博学多识、辩才无碍的声望,应邀参加过各种辩论法会。而最精彩的,当是公元642年由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戒日王为玄奘在首都曲女城主持召开的辩论会。这次法会极为隆重,戒日王邀请了18国的国王莅临听法。同时召集了东、西、南、北、中五印度沙门三千余人。那烂陀寺僧千余人,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两千余人前来参加辩论。这些人都是博蕴文义、能言善辩的一时俊彦。而远近前来观礼的人,更是人山人海。会场上象、舆、幢、幡峨峨环绕,云蒸霞蔚,充塞数十里间,其盛况可以想见!

大会仪式开始后,玄奘法师登上富丽堂皇的论坛宝座。戒日王恭请法师为论主,称扬大乘教义。法会以玄奘所著《会宗论》《制恶见论》的论点标宗,任人难破。但18天的法会完了,没有一人提出异议。玄奘法师终于得到了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大乘教徒尊他为“大乘天”。就连在法会上与他辩论最激烈的小乘教徒,也不得不折服在其脚下,尊他为“解脱天”。

一位中国的学者,以如此渊博的才识,在印度的论坛上取得了如此眩目的成就,使在座的数千法师为之折服,这极大地震惊了印度佛教界。它不仅标志着中华佛学已超越印度,而且还标志着玄奘法师已成为世界佛学发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这在世界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曲女城大法会被作为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而载入印度的史册,也奠定了玄奘法师作为高僧无上的地位。

2.哲学家

佛教本身存在着丰富的哲学内容。玄奘用一生的力量学习和研究佛学哲学思想。他在出国之前,就已经有相当的佛学造诣。他西行求法17年间,“道贯五明,声映千古”,如饥似渴学习佛教哲学思想,在哲学领域达到很高的成就。后来,又把佛学经典和哲学思想带回国,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他在因明学方面的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

因明是印度的一门古老学科,起源于古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派别关于祭祀的辩论,是佛教用来诠解哲学思想的形式方法,在佛教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印度,戒贤法师是新因明开祖陈那的再传门人,玄奘师从戒贤学习因明,又向多名婆罗门请教因明中的疑难问题,对于印度因明学中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三种比量理论有完善发展之功,曾经纠正其师胜军经过40多年深思熟虑而建立的一个因明比量,并最终成为当时印度最有权威的因明大师之一,被誉为新因明始祖陈那的三传弟子。他既是研习因明的楷模,又是运用因明的典范,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汉传因明传统。在戒日王为他举办的无遮大会上,他运用严密的因明论证格式提出了“真唯识量”的命题,18日内竟无一人能破,轰动了印度佛教界。

回国后,他翻译了新因明的代表作《入正理论》和《正门理论》,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甚至是唯一的版本,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他还将新因明的理论和方法向其门人传述,同时纠正了许多被误解的因明理论,当时受业玄奘的高僧都以掌握这门新鲜的学问为荣,这就开创了研究因明的风气,在我国逻辑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由于玄奘的倡导,因明理论从我国传到日本与朝鲜。

唯识学源于印度,玄奘进入佛门后,在国内访问名德,广涉经论,在详考其理的过程中,对唯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西行求法,其目的就在于获取唯识宗的重要典籍《瑜伽师地论》,后来,他游学印度,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其志趣仍在唯识。回国后,他致力于唯识的传扬,创立了中国佛教中哲学色彩最浓的法相唯识宗,建立了一个新的宗派。后来,在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中国思想史的传统之中,法相唯识学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

3.佛学家

三藏法师是玄奘法师的一个称号。不是所有的僧人都能拥有这个称号,他必须精通佛教的经藏、律藏、论藏。况且,玄奘被誉为高僧,称他为佛学家是再自然不过了。作为中国佛教史中划时代的人物和一代学术大师,玄奘的贡献首先表现在佛学方面。他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学理论,对中国佛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位精通三藏五明的佛教学者,而且也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梵文大家。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说:“玄奘战胜五天竺佛学者,取得无上荣誉,标志着中国佛学已经超越天竺。”赵朴初曾经说:“玄奘,是中国佛教优良传统最典型、最圆满的体现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探险者之代表。”

他精研佛理。把印度佛教的经典和其他知识系统地介绍给中国,并且在我国发展了唯识学理论和因明学的理论,创立了法相宗。这些宗派和理论还通过他的弟子传到了东亚乃至世界各地。

作为法相唯识宗的开山大师,玄奘是译传印度大乘有宗思想最主要和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以十余种佛教经典糅译而成的《成唯识论》是法相唯识宗的立宗文本,在中国形态的佛教宗派已经形成之后,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以及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一大显学,并构成对于已有佛教思想和模式的批判。

在印度期间,他主要学习的地方是那烂陀寺。经过6年的系统学习,他学习钻研诸部经论,所学各门,无不精通。他的老师戒贤法师特别高兴,很器重他,就命他向其他学生讲授《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他在讲学的过程中,对《中论》《百论》《瑜伽论》进行了很好的阐发,还发表了独创性的学术论文,取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玄奘实际上成了那烂陀的大老师,他的学识受到众人的赞叹,也受到当时国王戒日王的重视,经常成为国王的座上宾。

玄奘的回国,标志着佛学在印度已是“西边的太阳”,而在中国成为“东方的朝阳”,佛学中心由印度转移到中国。在译经的同时,玄奘培养了大批弟子,参加译业的僧人也大都从他受业。最著名的有窥基、普光、嘉尚、神防,称为“玄门四神足”。尤其是窥基,是玄奘译经最主要的助手,和玄奘同为唯识宗的开山鼻祖,并继承了玄奘所倡导的法系,建立了“慈恩”一宗,有“百部疏主”之称。他17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25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在他的建议下,玄奘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其次为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30卷,为学者所宗。神防撰有《十论经抄》3卷,《成唯识论文义记》10卷,《种姓差别集》3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圆寂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去世后,他曾撰《杂集论疏》。还有圆测,为玄奘的新罗(朝鲜)弟子,自幼聪敏,慧解纵横,为世人称颂。道昭为玄奘的日本弟子,日本唯识宗的第一传人。彦惊和慧立也是玄奘的高足,他们合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后人了解玄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4.翻译家

同类推荐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5位探险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5位探险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五位卓越探险家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

    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怀着一份赤子之情的邓小平的一句经典。作为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这本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先生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中国政治历史中一段重要和艰辛的经历。这本书记录着他对工作的执着,对子女的关爱,也体现了一代领导人的光辉风采。这部书对了解邓小平先生、研究邓小平理论和认识今天的中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默默守护爱

    重生之默默守护爱

    他想,爱情,走一步算一步。身份和血缘不是阻碍,因为两人相遇的不可预期。当他遇上洛阳,相爱相拥情定三生后才知道自己这辈子的真实身世。纠结在兄弟关系上,爱情到底是继续发展,还是画上句号呢......(兄弟文,不喜者慎入)
  • 都市异能之开局写轮眼

    都市异能之开局写轮眼

    叶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小胡同内,叶寒懵了,“这是哪?我是谁?我不是在睡觉吗?”好在系统降临。开局抽中写轮眼,我这是开局就要无敌了????
  • 美到心尖

    美到心尖

    最美的爱情故事,最浪漫追女细节,最直击人心的深情告白
  • 荒野求生系统全球大冒险

    荒野求生系统全球大冒险

    穿越平行世界,陈浩幸运成为《十亿全球大冒险》的挑战者。别人还在苦苦寻找食物的时候,陈浩已经吃起了各式各样的野兽大餐。别人还在沙漠里忍受脱水折磨的时候,陈浩已经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口泉。别人还在冰川瑟瑟发抖的时候,陈浩已经穿着大衣烤着火炉吃着火锅。雨林、沙漠、峡谷、火山、冰川、珠峰、极地、深海……全球险境,皆在我陈浩脚下!陈浩,一个站在险境之巅的男人!
  • 三生树

    三生树

    当代文艺女青年遭逼婚,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唉,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 逍遥渔夫

    逍遥渔夫

    贝海,整个东海岸最成功的渔船船长,几年时间就被美国东海岸的渔夫们称为传奇人物。神乎其神的找鱼手段,几乎从不出错的识鱼能力,还有每次出航都让无数渔夫羡慕的渔获。不光是论起重量,论起鱼质量和体形也是一等一的。从一个一开始让人看不起,甚至认为根本不懂捕渔的中国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超级船长,而且比所有干了几乎一辈子的渔夫都要厉害的年青人,有一个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他有一件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法宝。正是因为有了它,这才让一个啥也不会的毛头小子变成了让无数渔夫羡慕的传奇。新书《山洼小富农》上传了,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多多收藏!http://m.86315.cn/info/1004929121
  • 嗜血女皇:倾世绝颜

    嗜血女皇:倾世绝颜

    “这是最后一次,倾,等我回来必定十里红妆来娶你”那年他许下的承诺还历历在目,他许她十里红妆盛世嫁,可都在那一场变故中化为了泡影“呐,有没有见过一位墨发白衣的男子?”那日,她这样问即使她找遍天下,也不见他的身影“这是一位墨发白衣男子给你的信”信上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倾,再见……悬崖边,她坐在上面,低吟一曲悲欢离歌闭眼,跳下,睁眼,已在异世……
  • 夜班管理员

    夜班管理员

    当你遇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当你驶入了一家永远也离不开的加油站……当你误闯了森林,来到了一个神秘的聚集地……当你经过重重劫难,来到了那传说中的颓废之都……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不,真相远远超乎你的想像!你所生活的世界,到底是现实,还是虚幻?是上天的注定,还是命运的安排?皆或者这一切,只是拉开你传奇的序幕……(读者群:572865489。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加入,我在群里等你们。)
  • 娑婆世界之众妙之门

    娑婆世界之众妙之门

    天地初开,盘古之君,龙首蛇神,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盘古大神用一把巨斧劈开了混沌,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自此,混沌不再,鸿蒙初开。盘古大神为了彻底分开天地,他头顶天脚踏地站了足足一万八千年之久,耗尽了神力。盘古倒下后,身体化成了日月星辰和山川江河。天地间的灵气也孕育出了诸多神灵,守护着山河万物。仙祖鸿钧,妖祖鲲鹏,龙祖烛龙,神祖昊天,魔祖帝鸿,各自镇守一方,以保万物无虞。数万年前,异兽蠃鱼、孰湖、胜遇于南海一带作乱,神祖昊天为镇压异兽耗费了千年修为,神力日渐削减,昊天预感自己定数将至,不久将要归于虚无,为防止四方作乱,祸害苍生,万神之祖昊天决意将神祖之位传于坐下弟子。想要继承神祖之位,必定要有上神修为,奈何这弟子离忧跟了神祖七万年,虽法力修为不弱,足以和上神级一较高下,但却不谙世事,心智不足,迄今仍停留于仙籍,神祖甚为头疼。离忧该何去何从......
  • 双鱼纪

    双鱼纪

    双鱼生天下乱人杰辈出尔等识英雄纷争起战乱生待吾来定江山手中剑兄弟义踏平山河绝千刃望相思儿女情独缝红衣待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