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3100000019

第19章 只因为我有两个“他”

“九一八”事变那一夜的历史已经变成了20世纪越来越远的背影,虽然还不算遥远,许多真相却永远也说不清了。

关于张学良的不抵抗,坊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前,蒋介石曾经给东北军发过一系列电报,命令其不抵抗;另一种说法是张学良权衡利弊,考虑到东北军的实力,主动采取不抵抗政策。

前一种说法跟随着一个传奇故事,据说蒋介石那些电报函件被于凤至保存在伦敦汇丰银行保险柜中,用这些东西作为要挟蒋介石的手段,所以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和蒋介石不敢加害张学良。

关于这个说法,于凤至给予了否认,说不存在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的电报,历史就是历史,要尊重事实。

张学良晚年在回忆自己一生的历史时,也说起让他伤心的“九一八”事变。

那时候的张学良已经是年逾九旬的老人,但是脑子还不算迟钝,对旧日的许多事情还能清晰忆起,让记忆穿越历史回到六十年前的那个多事之秋,许多事已经变为遥远的过去,他很平静地回忆说:

“九一八”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不能诿过于他人,我的过,就是我的过。

这是《张学良口述历史》中记载的。

1990年的6月和8月,张学良两次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又说:

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想绝对不会的。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来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我不能将‘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责任推卸到国民政府,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不抵抗政策。”“对‘九一八’事变我判断错误了。之所以后人骂我,国人骂我。我说你骂我‘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我是一点不服,不认这个账,我没有错。可是你要骂我是封疆大吏,没把日本的情形看明白,那我承认。我为什么判断日本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他不利。”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人发起对沈阳北大营进攻的时候,当然不会和中国方面任何人商议。那个夜晚,张学良在北平。那个夜晚,蒋介石在做什么?

那天一大早,蒋介石在宋美龄的陪同下先是去了一趟中山陵,然后参加了国府会议,议题是讨论工厂检查法等问题。

那个夜晚,蒋介石登上永绥舰,前往南昌督师剿共,部署对江西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剿。当晚十点钟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时候,蒋介石已经在剿共的路上,当晚没和张学良取得过任何联系。所以说,那个夜晚蒋介石没有下不抵抗命令,也可能是真的,但是,之前是否明示或者暗示张学良不予抵抗,就不好说了。如今,当事人都已经走进历史的烟云中,谁还说得清?

张学良骨子里厌恶战争,他小时候的理想不是做军人,更不是做军阀,母亲的早逝让他觉得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更有价值。长大后遵从父亲的设计成为军人,他依然不想打仗,认为战争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太多痛苦和创伤。张作霖离世后,他在东北推行铸剑为犁政策,裁军员、转军产、兴百业,他的军队已经没有强大的战斗力了,歌舞升平中,日本军队突然发起进攻,也让张学良措手不及。

不管历史背后真实的背景是怎样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成了众矢之的,“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让他抬不起头来,他一下子成了东北沦陷的罪魁祸首,成了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

张学良倒霉了,大家从他那里“挖”出来三个红颜祸水,其中的两个立即大声喊冤,不是装腔作势地喊,人家是真冤,因为那两个女人跟张学良真没什么关系,最后落实到张学良名下的只剩下了一个赵一荻。

赵一荻本来就因为和张学良的私奔事件,变成了花边新闻上的著名人物,这一次不管有没有马君武的那首《哀沈阳》,她都成为了脱不了干系的红颜祸水。她没有奋起为自己正名,既然自己的男人现在是“不抵抗将军”,当一回红颜祸水陪伴他又有何妨,男人都已经倒霉成这样了,自己那点名声还算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张学良的女人,赵一荻把自己的悲喜都和这个男人紧紧系在一起。从“九一八”之夜开始,张学良的脸上没有露出过笑容,赵一荻的脸上也出现了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忧愁。

十九岁的女孩子应当是阳光快乐的,她却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

那段时间,张学良身边的氛围是沉重的,不仅仅是外界舆论的重压,还有日本军队快速侵占东三省全境的耻辱和痛心。那里是张学良从小生长的地方,是他的家乡,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地盘被别人抢占去,他拱手相让,手里拿着武器,连一枪一炮都不放,心中的那个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政治是件复杂的事,许多政治上的事,赵一荻是不懂的,她的政治就是爱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当张学良在自己的政治上输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赵一荻的政治却毫不动摇。张学良叹息的时候,她搂紧年幼的儿子,守在他身边,陪着他沉默。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她没有问过,她不是为张学良当着半个家的大女人于凤至,她甚至连个姨太太都不是,在别人眼里顶多是个顶着秘书名声的张学良的二奶。张学良是她的男人,张学良是她的领导,张学良也是她的天,她尊重他的一切选择,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他的道理,有些道理她懂,有些她不懂,不管懂与不懂,她都不给他添乱。

偶尔心情平静下来的时候,张学良会问她,现在我落魄成这个样子,丧家之犬一样,家国丢了,尊严丢了,名声也丢了,跟着我你还要背上红颜祸水的恶名,你后悔吗?

赵一荻轻轻摇摇头:汉卿,我不计较,更不悔恨,只因为我有了两个“他”。

她所说的两个“他”,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是他们的儿子张闾琳。这两个男人都是她的最爱,这辈子有了他们,就是上苍对她的恩赐,她就足够了。

张学良人生中最黑暗的那段时间,赵一荻用自己的柔情温暖着他。于凤至是可以依赖的大姐,有她在身边,张学良觉得有主心骨,她像是自己的一个哥们儿和朋友。赵一荻却是善解人意的红颜知己,她细心敏感,能看透张学良的一切心思,张学良焦头烂额的时候,她一言不发给他送上一杯清茶,他就心生安慰;张学良心灰意冷的时候,她一句贴心的话,他就感觉到温暖。

赵一荻奉行的爱情至上主义,这才刚刚拉开序幕,此时的她不知道未来还有那么漫长的路要走。

“九一八”之后的张学良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中,1931年的9月18日,他启用了一个新的日记本,记录自己的人生点滴。后来所有的日记,每一本都是9月18日开始,直到他去世。可以看出,“九一八”在张学良心中,比西安事变的分量要重。

从“九一八”那天开始,蒋介石在日记中也经常提及张学良和“九一八”,不过,他大骂张学良懦弱胆小,是个纨绔子弟。从这本日记看,不抵抗命令似乎不是蒋介石下的,而是张学良自作主张选择了不抵抗。

东北军节节后退,退到了关内,军队还在,士气已经没了。一支没有了士气的军队就像一个撒了气的气球,瘪瘪的,疲软在那儿。东北丢了,根据地丢了,张学良客居在北平,身边有他的于凤至和赵四小姐陪伴着。此时,妻子和情人的安慰只能抚平他表面的伤痛,内心深处的伤是谁也抚慰不了的。

乖巧的小儿子牙牙学语,童真可爱,赵一荻有时候故意把孩子抱到他跟前逗他高兴,他只有片刻会被孩子那懵懂的憨态逗得有一丝笑意,很快又是愁眉不展。

他又开始吸毒了,赵一荻想拦,却拦不住,不但张学良沾上了毒瘾,连于凤至也开始沾染这个东西。赵一荻欲哭无泪,她感觉很绝望,这可如何是好,她是劝不动张学良的,再说已经变成那个状况的张学良必须戒毒,靠言语是劝不动的。她希望于凤至劝说张学良去戒毒,于凤至摇摇头,说自己也做不到,正因为做不到,所以自己也开始抽大烟麻痹自己。

赵一荻沉默了,张学良那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抽大烟了,他开始注射吗啡,每过一会儿工夫就扎一次,赵一荻劝他的时候,他竟劝赵一荻也试试。

誓与张学良同甘苦共患难的赵一荻心想,既然劝不了他,那就和他共患难吧,他做瘾君子,自己也陪他,大不了就是一死嘛,她愿意陪着他去赴死。

财务部长宋子文按照蒋介石的安排,到北平去见张学良,一方面为了鼓励安抚他,一方面也为了探探张学良的思想动态。那一次两个人一起坐车到下面视察,张学良的毒瘾已经很大了,随时都会发作,无奈汽车每走四十公里,张学良就要停车注射一次吗啡。

宋子文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发现张学良现在就是一个瘾君子,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人就完了。

同类推荐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她的轨迹并非只有香港的“传奇”、上海的“流言”,这些只是她漫长人生一个辉煌的起点,她还有无尽的美国岁月。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上海时期的她是戏剧化的、传奇性的,有点像小说;美国时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个小说家,后半生她更像个学者。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待鹤山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中年以后迁居澳门。出生于1842年7月24日。他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具有地主绅士身分的乡村私塾先生。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郑观应幼时跟随他父亲饱读孔孟之书,据他的老朋友回忆说他“幼读书,有大志”。从他一生的言行中看,都是以“救世”为己任的。他的家乡位于外国侵略者的巢穴——澳门之旁,又隔着珠江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遥遥相望,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不能不有所感触,为将来以“救世”为己任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
热门推荐
  • 乱世妖妃

    乱世妖妃

    苏易烟做杀手这行这么多年,双手早已染满鲜血,上门寻仇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可她什么场面没见过?就更不会再有什么东西叫她畏惧。可是现在,她最担心最在乎的妹妹苏寒居然也想让她死,这让她不寒而栗。她太厌恶这个世道了。她眼神里有不可磨灭的愤怒之光,却在听了苏寒一番话后,通通转化为了绝望与失落。
  • 大盗独行

    大盗独行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隐蔽在黑暗中,他们穿梭在各个角落,他们树敌无数,又低调独行,他们代表着盗的最高境界,人们称他们为——大盗(小弟新人新书,求支持!)
  • 邪魅冷少0a

    邪魅冷少0a

    尉迟家养了个被宠坏的小少爷,别看他冷若冰霜,十项全能,实则傲娇贪玩,“谁能管的住我,哼哼。”某姐叫到:“洛浅去把邻居电脑黑了。”“得嘞,小洛子马上。”在学校他也是叱咤风云,所有人都怕他离校出走,颜值高的那是男女通吃,某男不高兴,洛浅快来哄“那我给你提个建议呗。”“什么?”“娶我”
  • 腹黑妖孽缠上我

    腹黑妖孽缠上我

    “1+1=?”“等于2啊”“错误,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过段时间等于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所以是三个人。”“……”苏穆涵阵亡。。。哪来的小屁孩!!!
  • 闪婚之宠妻无限

    闪婚之宠妻无限

    她梁依依是26岁的大龄剩女,他是33岁的钻石帅男。两个原本不相信爱情的人,却在某次相亲活动对上了眼。“你是来相亲的?”某男问。某女:“……”某男:“你真的不束缚我,不管我?”某女:“我们去领证吧。”
  • 造天传说

    造天传说

    昆仑山下,少年谢龙参加一场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狩猎大会。青柯滩上降青蛟,雨夜天江猎兽王,星辰战场中群星闪耀,历九劫九死而无悔,终成无上星辰之皇!“舞动苍穹,驱使日月,诸天寰宇,唯我无敌!”“这就是我的武,我的道,我的星辰拳!”那一夜,少年舞动诸天武道星辰拳的身影成为所有人永恒的记忆。多少血与骨的故事将要开始?多少人与情将要交缠?盛世烟歌如画,群星争霸,谁会耀眼了天下!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的金主怪怪的

    我的金主怪怪的

    迟安为了躲避相亲选择回国浪,参与的第一场饭局就遇到了封然。迟总裁表示,养,必须要养起来。从小到大被称为红颜祸水的封然表示,虽然金主有钱有颜,但是怎么感觉有一点奇怪呢?
  • 默默修真之结丹篇

    默默修真之结丹篇

    玄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修真体系的手法描绘科研界研究生如修炼般的生活以及师生间的矛盾纠葛,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 TFBOYS之栀子花盛开了

    TFBOYS之栀子花盛开了

    他和她表白,她答应了,当爱得太深了时,却不知道他父母被仇家撞车祸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去国外避难,永远都不回来,他离开她了,她朝他吼:“王源,我恨你。”;他和她千辛万苦一起了……“其实我是千玺的青梅竹马。”他的邻居跟她说,她找他,他却把她狠狠抛弃了,她潇洒离去,而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个夜晚,两人都在想着彼此……;而他和她,则因为着她小时候在中国的青梅竹马跟她倾诉着,去了酒吧,他就离她而去,在他生病时,她也猛然离去,他挽住她,却还是让她离开了。夏漓陌:“王俊凯,你真狠。”王俊凯:“漓陌,你什么时候回到我身边?”
  • 我是唐立

    我是唐立

    小白一只,碌碌无为,混混沌沌,瞎写瞎画,看客见怪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