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4500000003

第3章 说话只是动动嘴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脱口而出的话语,十句话里面可能有九句半会让自己在事后感到后悔不已。因此,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动脑”再“动口”,在“心里话”滚出你的喉咙之前,稍微修饰一下它的棱角,仔细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这总比“失言”之后再去“亡羊补牢”要好得多。

把握好该问的与不该问的

阿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炒了鱿鱼。想想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

那天,阿花刚一上班店里就立刻进来了三位客人,她随即拿着菜单,去让这三位客人点餐,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也是点的冰咖啡,但是,他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阿花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就凭阿花的这一句话,老板当然会毫不客气地炒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工作中,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说好该说的话。

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外语成绩优秀的考生。原先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如果按照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来交谈,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于是他将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获得所要的信息,又显得相当自然得体。

说话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话语相互联系而恰当地选择语言。

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真够硬朗,今年高寿?”老工人回答说:“七十九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了八十四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不过,××去年归天了。”“唷,这回可轮到您了。”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

讲究说话的艺术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随便说话的害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

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是自找麻烦。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还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拿他人当枪使,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故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点“疑问”,这些都会对你的形象造成伤害。

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有时他虽然不可能在公司里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

小窦是某唱片公司的业务员,他因工作认真、勤于思考,业绩良好,被公司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候选人。只因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而被竞争对手击败,终于没被重用。

小窦和同事李为私交甚好,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个周末,他备了一些酒菜约了李为在宿舍里共饮。俩人酒越喝越多,话越说越多。已微醉的小窦向李为说了一件他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的事。

“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心情特别不好。有一次和几个哥们喝了些酒,回家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摩托车,一见四周无人,一个朋友撬开锁,由我把车给开走了。后来,那朋友盗窃时被逮住,送到了派出所,供出了我。结果我被判了刑。刑满后我四处找工作,处处没人要。没办法,经朋友介绍我才来到厦门。不管咋说,现在咱得珍惜,得给公司好好干。”

小窦来公司三年后,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和业绩,把他和李为确定为业务部副经理候选人。总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表示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谁知道,没过两天,公司人事部突然宣布李为为业务部副经理,小窦调出业务部另行安排工作。

事后,小窦才从人事部了解到,是李为从中捣的鬼。原来,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李为便找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谈了小窦曾被判刑坐牢的事。不难想象,一个曾经犯过法的人,老板怎么会重用呢?尽管你现在表现得不错,可历史上那个污点是怎么也不会擦洗干净的。

知道真相后,小窦又气又恨又无奈,只得接受调遣,去了别的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上班。

既然秘密是自己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同事讲。你不讲,保住属于自己的隐私,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讲给了别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会以此为把柄攻击你,使你有口难言。

所以说,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且也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追求最理想的说话效果

说话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动口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从哪个角度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两个年轻的修士同时进入一所修道院修道,两人过去都有抽烟的习惯。

为了能一解烟瘾,其中一位去问老院长:“能不能在祷告的时候抽烟?”结果此人被臭骂一顿。

另一个修士问老院长:“可不可以一边抽烟一边祷告?”这人居然被院长大大地夸奖一番,称赞他连抽烟都想到要祷告。

这两个修士,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只因说话的角度不同,而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可见,我们在说话之前,得好好地打打草稿。

另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

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了,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剩下的这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位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言者无心,可听者有意。语言表述不慎,往往引发歧义。因此,我们在说话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脱口而出的话,往往会得罪别人。

说话要顾及别人的面子

有位文化界人士,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专业团体杂志年终的评鉴工作,这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难得的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退了休,不再参加此项工作后才公开了其中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而也就是因为他顾及别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对别人面子不重视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肯定有一天要吃暗亏。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苦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失面子,更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光屁股玩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重八,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

其实,这位老兄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只是过于老实地说出了几句大实话,而没有注意要给当今的一国之君留点面子。皇上在恼羞成怒的情形之下,又哪顾得上什么兄弟情谊。所以在待人处世中,必须注意要给别人留面子,这也是很多待人处世的高手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也不能戳到别人的痛处,让对方丢掉了脸面。而且,如果你照顾到了对方的面子,对方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更加和谐。

那么,在待人处世中,怎样才能顾及别人的面子,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面子问题”呢?

第一,要善于择善弃恶。在待人处世中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不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的问题来作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这无疑是让人不能接受的。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长得很胖,试了很多减肥方法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不喝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小张不由闹了个大红脸。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找麻烦才怪哩。

第二,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对方的面子。有一个连队配合拍摄电影,因少带了一样装备,致使拍摄无法进行。营长火了,当着全连战士的面批评连长说:“你是怎么搞的,办事这么毛毛躁躁,就连上战场也装备不齐?”连长本来就挺难过的,可营长偏偏当着自己的部下狠狠批评自己,自然觉得大失面子,于是不由分辩道:“我没带是有原因的,你也不能不经过调查就乱批评!”营长一下懵了,弄不懂平时服服帖帖的连长怎么会这样顶撞他。事后,在与连长谈心交换意见时,连长说,“你当着那么多战士的面批评我,我今后还怎么做工作?”从这个事例中不难发现,假如营长是私下批评,连长不仅不会发火,还会虚心接受批评。营长错就错在说话没有注意时机和场合。

第三,巧给对方留面子。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古时候,吴国有个滑稽才子,名叫孙山。他与乡里某人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考完后,孙山先回到了家,那个同乡的父亲就向孙山打听自己的儿子是否考上了。孙山笑着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孙山的回答委婉而含蓄,既告诉了结果又没刺到对方的痛处。如果孙山竹筒倒豆子,直告对方落榜,那么对方的反应就可想而知了。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许多人说话往往太直接,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此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必须对对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不足。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盲人骑瞎马”,难免踏进“雷区”,引起别人的不快。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顾及别人的面子。

冷静摆脱“二难”问题的困境

“二难”问题就是不论你回答“是”或“否”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一些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经常会带有明显的挑衅色彩,这时候你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它进行巧妙的回击。

乡间,一无赖站在十字路口拦住一位过路的姑娘:“你说,我是要往东去,还是要往西去?猜中了就放你走。”对此,姑娘怎么答都不会对,因为他的问话不排中,并非非此即彼,还有南和北。这时,姑娘掏出手绢揉成一团:“女士优先。请让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好吗?”无赖有恃无恐,便答应了。姑娘便说:“你猜猜,我这手绢是要丢向东边,还是丢向西边?”无赖当然同样不能答,只好让姑娘走了。

这位姑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又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无理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面对不同的对象,就要选择不同的回答方式,对待朋友的提问,你可以采用自嘲的方式,让问题偏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某先生酷爱下棋,但又好面子。一次与一高手对局,连输三局。别人问他胜败如何,他回答道:“第一局,他没有输;第二局,我没有赢;第三局,本是和局,可他又不肯。”乍一听来,似乎他一局也没有输;第一局他没输,不等于我输,因下棋还有个和局;第二局我没赢,也不等于我输,还有和局嘛;第三局也不等于我输,本是和局,可他争强好胜,我让他了。

这样的回答,就要比直接说:“我输了三局”要高明得多。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面对一些复杂问语,也要三思而后做答,否则,很容易就会掉进别人的陷阱里。

一次邻居盗走了华盛顿的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硬说马是自己的,不肯把马交出。华盛顿想了一下,用双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既然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邻居回答说。华盛顿把手从马的右眼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也光亮亮的。“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解说。“够了够了!”警察说:“这已经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走吧!”

邻居为什么被识破?因为华盛顿善于利用思维定式,先使邻居在心理上认定马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做“沉锚效应”。邻居受一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暗示,认定了“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所以,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就是想不到马的眼睛根本没瞎,华盛顿只不过是要让他当场现原形。

复杂问语就是这种利用“沉锚效应”,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对这种问语,无论采取肯定还是否定的答复,结果都得承认问语中的错误假定,从而落入问者圈套。如一个人被告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又死不承认偷过。这时审问者便问:“那么你以后还偷不偷别人的东西?”无论其回答“偷”还是“不偷”,都陷入审问者问语中隐含的“你是偷了别人的东西”这个错误假定中。

对这类问题,不能回答,只能反问对方,或假装糊涂,不明白对方问语的意思。

要想恰当地回答好别人提出的问题,就要多动动脑子,争取摆脱“二难”问题的困境,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如果不假思索,凡事脱口而出,通常只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和麻烦。

不要轻易承诺

当同事或亲友托你办某事时,当上司委托你做某事时,请你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满口应承。至少也要冷静1分钟,在大脑中转一个圈子,考虑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办得到、办得好。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程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然后再把话说出口。

最好不要轻率地对朋友做出许诺,而是要三思而后行。尽量不说“这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之类的话,给自己留一点余地。顺口的承诺,只是一条会勒紧自己脖子的绳索。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把握不了承诺的分寸,他们的承诺很轻率,不给自己留下丝毫的余地,结果使许下的诺言不能实现。

某高校的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的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意把情况告诉系里的教师,只对他们说:“放心,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一定要做到。”

最后,职称评定情况公布了,众人大失所望,把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有人当面指着他说:“主任,我的中级职称呢?你答应的呀!”而校领导也批评他是“本位主义”。从此,他既在系里信誉扫地,也让校领导对其失去了好感。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你原来可以轻松做到的事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你轻易承诺下来,会给自己以后的行动增加困难,对方因为你现在的承诺而导致将来的失望。所以,即使是自己能办的事,也不要轻易承诺,不然一旦遇上某种变故,让本来能办成的事没能办成,这样一来,你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对于那些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可以采取延缓性承诺。

比如:有人要求老板给自己加薪,老板可以这么说:“要是年终结算,公司经济效益好,公司可以给你晋升一级工资。”用“年终结算”一语表示实现承诺时间的延缓,显得既留有余地,又入情入理。

对不是自己所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承诺。

如果你所作的承诺,不能自己单独完成,还要求别人帮忙,那么你在承诺中可带一定的限制。

比如:你承诺帮朋友办理家属落户的问题,这涉及公安部门和国家有关政策,你不妨这样说更恰当一点:“如果以后公安部门办理农转非户口,而你的条件又符合有关政策,我一定帮忙。”这里就用“公安部门办理”、“符合有关政策”等对承诺的内容作了必要的限制,既见自己的诚意,又话语灵活,具有分寸,还向对方暗示了自己的难处(也要求别人),真是一石三鸟。

为人处世,应当讲究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因此,承诺不可随意为之,信口开河。明智者事先会充分地估计客观条件,尽可能不做那些没有把握的承诺。

须知,有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做到,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伤害了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你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地。

拒绝也要讲究技巧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理解与帮助的需要,任何人也都常常会收到来自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做到有求必应,所以,掌握好说“不”的分寸和技巧就显得很有必要。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口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而如果只是让他在话语中感觉到“不”的意思,从而委婉地拒绝对方,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拒绝、制止或反对对方的某些要求、行为时,你可以利用那个人的原因作为借口,避免与对方直接对立。比如,你的同事向你推销一套家具,而你却并不需要,这时候,你可以对对方说:“这样的家具确实比较便宜,只是我也弄不清楚究竟怎样的家具更适合现代家庭,据说有些人对家具的要求是比较复杂的。我实在拿不准主意。”

在这种情况下,同事只好带着莫名其妙或似懂非懂的表情离去,因为他们听出了“不买”的意思,想要继续说服你什么,“更适合现代的家庭”,却是一个十分笼统而模糊的概念,这样,即使同事想组织“第二次进攻”,也因为找不到明确的目标而只好作罢。

当别人有求于你的时候,很可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来请你帮忙的,其心情多半是既无奈而又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先不要急着拒绝对方,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从头到尾认真听完对方的请求,先说一些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一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也能够理解你。

例如有个朋友想请长假外出经商,来找某医生想让对方出具一份假的肝炎病历和报告单。对此作假行为医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经查实就要严肃处理。于是该医生就婉转地把他的难处讲给朋友听,最后朋友说:“我一时没想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这样的拒绝,既不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又能体现出你的善意和坦诚。

拒绝对方,你还可以幽默轻松、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的立场,那样既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又可以使双方摆脱尴尬处境,活跃融洽气氛。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我也能。”

富兰克林·罗斯福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委婉含蓄地拒绝了对方,在朋友面前既坚守了不能泄密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至于在罗斯福死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轶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辞严地加以拒绝,甚至心怀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这个、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岂不是小题大做、有煞风景,其结果必然是两人之间的友情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委婉的拒绝能让对方知难而退。例如,有人想让庄子去做官,庄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打了一个比方,说:“你看到太庙里被当做供品的牛马吗?当它尚未被宰杀时,披着华丽的布料,吃着最好的饲料,的确风光,但一到了太庙,被宰杀成为牺牲品,再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能吗?”庄子虽没有正面回答,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已经回答了,让他去做官是不可能的,对方自然也就不再坚持了。

其实,拒绝别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给自己找个漂亮的借口,或者运用缓兵之计,当着对方的面暂时不做答复。或者用一种模糊笼统的方式让对方从中感受到你对他的请求不感兴趣,从而收到巧妙的拒绝效果。

用严谨的语言逻辑说服人

要想成功地说服别人,你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你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而你的论证是否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语言的逻辑性。一般来说,善于讲道理的人,常常会利用语言逻辑的力量,用严谨的语言逻辑让对方无力辩驳,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大宗师、有“亚圣”之称的孟子,就是利用逻辑语言讲道理的佼佼者。

历史上,孟子以善辩著称,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他说话逻辑性非常强,善于利用逻辑性的语言,配合人们非常容易理解的自然规律,通过类比,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或委婉地批评对方,或含蓄地提醒别人,或通俗易懂地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答案。

孟子的弟子公都子对他说:“大家都认为夫子您爱好辩论。”孟子回答说:“难道我真的很喜欢辩论吗?我是迫不得已呀!”孟子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会通过自己的智慧、运用语言的逻辑威力,施展自己的辩才。

孟子问齐宣王:“如果大王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回:“跟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了他的职!”孟子又问:“要是一个国家被治理得非常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语塞,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采用层层推进的逻辑方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如此,令齐宣王毫无退路,非常尴尬,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其实,孟子还暗示齐宣王,就像把妻儿托付给朋友一样,国家是人民交托给君王的。

下面的一段是孟子与他的论敌告子的对话,其中所含的逻辑性语言的智慧,也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领悟。

告子认为:“人性就跟那急流的水似的,缺口在东面就会向东面流,缺口在西方则会向西方流。人性并没有所谓的善与不善,就跟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然而,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不过,我们不能否认,当水受到拍打而飞溅起来时,它可以高过额头;当水被加压迫使它倒行时,它能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只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人可以被迫去做坏事,人本性的改变也跟这个道理很类似。”

孟子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而加以发挥,对方用水作为比喻,他也跟着以水为喻。这跟我们格斗时一样,你想用刀咱就用刀,你要用枪咱也用枪。关键在于,孟子通过自己强大的语言逻辑性,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论辩的语言极为有力,一句“水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便把论敌难倒了。

在他的那个时代,孟子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利用自己强大的语言实力,很好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大儒。

在生活中,逻辑高手甚至能够利用逻辑的力量赢得自己“心上人”的芳心。

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男生深深地爱上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孩,但是,他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她表达,因为,他总是害怕她会拒绝自己。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追求女孩的好方法,于是,他鼓起勇气,向正在公园里读书的女孩走去。

他对女孩说:“你好,我在这张纸条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是事实的话,那就麻烦你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女孩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一个找借口想追求自己的男生!这种男生,她见的太多了,但聪明的她总能顺利摆脱男孩的纠缠。面对这个男孩,她很有自信:“无论他写什么,我都说不是事实,这样不就得了吗?”于是,女孩欣然答应了男孩的请求。

男孩急忙说:“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送给我!”女孩说:“那当然!”

于是,男孩把那张纸条递给了女孩。女孩胸有成竹地打开了纸条。但她很快就皱起了眉头,因为,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男孩的方法,只好把自己的玉照送到了男孩手中。

那么,那个聪明的男孩究竟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呢?其实,他写的只不过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如果女孩承认这句话是事实,那么她就得把照片送给男孩;如果她否认这句话是事实,也就说“她会吻她,也想把她的照片给他”。总之,不管怎样,女孩都得把自己的照片送给这个男孩。男孩正是利用了逻辑,使女孩处于两难的推理中:要么否定自己原来的观点,要么否定自己眼前的事实。既然事实是无法否定的,那么女孩就只能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了。

这个聪明的男孩名叫罗纳德·斯穆里安,后来,他成了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而那个女孩,在日后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妻子。

在讲道理的时候,充分地利用语言逻辑的力量,不仅能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还能充分展示你的才华和谈吐的魅力。

妙用“激将”,打动人心

激将法,主要是通过说某些特定的语言刺激对方,让对方进入情绪激动、失控的状态,然后使对方在无意识中被说服。说到底,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感情的力量,来激发人的积极性,调动其热情和干劲儿。激将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说服策略。

公元208年,曹操亲率二十多万大军南征。江东的孙权摇摆在抗曹与降曹两种选择之间。经过鲁肃的建议,孙权有意联合刘备对付曹操;这时诸葛亮也与刘备商量联孙抗曹,他在分析了江东当时的处境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之后,料定孙权方面会派人前来试探。果然,鲁肃跟踪来到,从而成为诸葛亮开展一场出色外交谈判的起点。

很快,诸葛亮与孙权直接会谈。他看到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立即判断对手有很强的自尊,“只有激,不可说”。对待这位江东的最高权威人物,诸葛亮对准他当时在战与降之间举棋不定的矛盾心态,不但把曹操的实力格外加码地描述了一番,而且一点也不委婉地建议他如果不能早下抗曹决心,不如干脆投降。孙权不甘屈辱,立即回敬一句:“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曹?”于是诸葛亮抓住这个话茬,毫不犹豫地抛出一枚令对方难以承受的重磅炸弹:“昔田横,齐之壮土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这枚炸弹既是对孙权的强大刺激,也是对孙权的有力鞭策,当然还是刘备一方对抗曹操的坚定表态。此时,被触犯了尊严的孙权“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一个平庸的谈判家很难有如此的胆识,因为这要冒造成整个谈判夭折和失败的危险,给自己一方带来严重的损害。但是,诸葛亮决不是徒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意气用事的人,他之所以敢于这样做,完全是判定了孙权绝不肯轻易降曹的缘故。应该说,诸葛亮对这种“破坏性的试验”还是心中有底的,正如他后来用(铜雀台赋)激怒周瑜一样,都取得了别人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在鲁肃的斡旋下,诸葛亮与孙权的谈判迅速恢复,并且很快实现妥协,事实证明了这枚重磅炸弹的有效威力。诸葛亮是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情向孙权展开强大攻势的,这完全符合当时形势对双方的要求。

在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最后与周瑜的一场谈判中,诸葛亮把善于拨弄对手弱点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周瑜是对孙权决策影响最大的人物,一旦抗曹开始,他必然也是主帅,诸葛亮必须调动起他强烈的抗曹愿望。于是异想天开地利用曹植(铜雀台赋)中“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诳称曹操有染指孙策遗霜大乔和周瑜妻子小乔的念头。这不啻在周瑜最敏感的部位砍了一刀,把一个故作深沉、正得意洋洋地对诸葛亮大演其戏的周郎刺得顷刻之间离座而起,将自己与曹操势不两立的意愿和盘托出。诸葛亮就此圆满完成了出使江东的重要使命。

激将式,通常是从反面刺激对方以达到正面激励的效果,从而接受建议的方法。有时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正面鼓动难以奏效,就不妨有意识地运用反面刺激方法,直接贬抑对方,以激起正面心理冲动,不自觉地接受说明。

某公司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公开招聘中层干部,大伙希望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小赵揭榜应聘。可是小赵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大伙一时也不知如何说服他。这时,一位同事便采取激将法,这样说:“小赵啊,你可是个大学生,学了一肚子玩意儿,却连个部门的担子都不敢挑,真是个窝囊废!”“我是窝囊废?”小赵一急之下,当场揭榜应招。从心理学角度看,反面激将运用的是人的心理代偿功能,从反面进行说服有助于激励人们产生超越自我的好胜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智的支配,也同样受感情的驱使,激将就是要用话使别人放弃理智,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去行事。所以,激将最适合在那些经验较少,容易感情用事的对象身上使用。

某橡胶厂(甲方)进口了一整套价值200万元的现代化胶鞋生产设备,由于原料与技术力量跟不上,搁置了4年无法使用。后来,新任厂长决定将这套生产设备转卖给另一家橡胶厂(乙方)。

正式谈判前,甲方了解到乙方有两个重要情况:一是该厂经济实力雄厚,但基本上都投入了再生产,要马上腾挪200万元添置设备,困难很大。二是该厂厂长年轻好胜,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甘示弱,甚至经常以拿破仑自诩。

对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后,甲方厂长决定亲自与乙方厂长进行谈判。

甲方厂长:“昨天在贵厂转了一整天,详细了解了贵厂的生产情况。你们的管理水平确实令人信服。你年轻有为,能力非凡,真让我钦佩。”

乙方厂长:“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年轻无知,恳切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甲方厂长:“我向来不会奉承人,实事求是嘛。贵厂今天办得好,我就说好;明天办得不好,我就会说不好。”

乙方厂长:“您对我厂的设备印象如何?不是说打算把你们进口的那套现代化胶鞋生产设备卖给我们吗?”

甲方厂长:“贵厂现有生产设备,在国内看是可以的,至少三五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关于转卖设备之事,我有两个疑问:第一,不知贵厂是否有经济实力购买这样的设备;第二,即使有能力购买,贵厂也未必有能力招聘到管理、操作这套设备的技术力量。”

乙方厂长听到这些,觉得受到了甲方厂长的轻视,十分不悦。于是,他用略带炫耀的口气向甲方厂长介绍了自己工厂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表明本厂有能力购进并操作管理这套价值200万元的设备。经过一番周旋,甲方成功地将闲置了4年的设备转卖给了乙方。

使用“激将法”说服他人,要掌握以下两个原则:

(1)要看准对象

激将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说来,适用于那些社会经验不太丰富,且容易感情用事的人。对于那些老谋深算、办事稳重、富于理智的人,激将法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同时,激将法也不宜用于那些做事谨小慎微、自卑感强、性格内向的人。因为语言过于刺激,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对他们的挖苦、嘲笑,并极可能导致怨恨心理。所以,选择好对象是激将法成功的第一要义。

(2)要讲究分寸

激将法要讲究使用语言的分寸。激发起对方的情感不是目的,使对方的反应掌握在我们手中才算有效。锋芒太露和过于刻薄的语言,容易使对方产生对抗心理;而语言无力,不痛不痒,则又难让对方的情感产生震撼。因此,在使用激将法时,一定要注意言辞的分寸,既要防止过度,又要避免不及。

(3)学会用商量的口气和别人讲道理

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用命令的口气对自己说话。如果你想要别人按照你的意思去办事,在跟别人讲道理的时候就要尽量采用商量的语气。有时,尽管你是站在发号施令的位置上,但要想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命令,就不能采用命令的语气。

一个盛夏的中午,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一群工人正在阴凉处休息。监工走上来,呵斥工人说:“你们明知道工期很紧,吃完饭了还在这里磨洋工,还不快去干活!”工人们平时就很害怕这个监工,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起身去工作了。当监工走开的时候,工人们就又停下休息了。如果那个监工能够和颜悦色地对工人们说:“工友们,现在工期很紧,要辛苦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够牺牲一点休息的时间,尽量赶一赶工期。早点收工,大家就能早点回去洗澡、休息。大家看怎么样?”这样一来,即使天气再炎热,工人也会站起来开工了。

而在处理相同的问题时,查尔斯·斯科尔特就采取了很恰当的办法。

有一天,查尔斯·斯科尔特经过受他管理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一家钢铁厂。当时正值中午,他看见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头上,正好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几个大字。一般的管理者通常会走上前去,指着那块大牌子,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这里不许抽烟!”

但斯科尔特没有这样做。他走向那群工人,掏出口袋里的雪茄,分发给每一个工人,然后用商量的语气说:“你们能不能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呢?”工人们立即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掐灭了手里的香烟,并且以后再也没有在工地上抽过烟。他们也都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如果你遇到斯科尔特这样的总经理,看到你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却没有严厉地制止你,而是送你小礼物,还用商量的口气委婉地规劝你,你会不感动、不从善如流吗?

当你要和别人交涉时,最好能先委婉地说明事实,然后再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别人就能心平气和地倾听你的讲述并接受你的意见。

汤姆刚搬到一个新地区,发现邻居养了只大猎犬,而且平常总是放任它在附近乱晃。

虽然这只猎犬性情温驯,不过,自己的小孩看见,总会感到害怕,除了待在自己家院子里,哪里都不敢去玩。为了不伤和气,只好去猎犬主人家拜访,说明来意。

“您好,我是您的邻居汤姆,我们想和你商量一些事情。你的狗很健康、非常活泼,不过我们家小孩看到就会害怕,不敢出门玩,我怎么讲都没用。所以想请你帮个忙,下午五到六点,暂时让你的猎犬待在家里,这样我们家小孩就可以出来玩。六点后,我会叫小孩回家吃饭,之后你的猎犬爱去哪里晃,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希望你能体谅这种情况……”

这位邻居听完汤姆的话之后,点点头,表示会按汤姆的话去做。

汤姆之所以能让邻居接受他的意见,是因为他首先赞美了邻居的猎狗,赢得了邻居的好感,然后说出自己家的孩子害怕猎狗、不敢出门玩的事实,最后提出完整的不损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从始至终,他都在用商量的语气和邻居交涉,所以最后和邻居达成了共识。如果汤姆一开始就抱怨邻居让自家的猎狗在街上乱跑,吓得自己的孩子不敢出门玩耍,接着要求邻居把狗拴好,那么,邻居很可能非常不高兴地拒绝汤姆,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因此,在说服他人时,你应该首先陈述事实,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来意,然后再用商量的语气提出自己的意见,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如果一开始就不客气地讲出自己的意见,让对方马上接受,对方会产生逆反心理,立刻想着怎么反驳你的话,而不想接受你的意见。这样一来,双方不但很难达成共识,还有可能破坏双方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想要别人遵照你的意思去办事,就应该采用商量的口气。比如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如你要你的秘书帮你写一封信,在把你所要写得大概意思讲清楚之后,你应该再问一下:“你看这样写是不是妥当?”当秘书把信写完了并拿给你看,你发现信的有些部分不是很妥当,需要修改,你最好这样说:“这些地方如果这样写,你看怎么样?”虽然你是站在发号施令的角度,但如果你懂得没有人是喜欢听从别人的命令的道理,并且使用商量的语气去指挥别人做事,最后的效果一定明显好过使用命令的语气。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听别人说话之后,你发现其中有一点是你自己不大同意的,这个时候,如果你立刻对那一点提出异议,尽管你只是不同意其中一点,但对方却会感觉自己的意见被你完全否定了,因此就会很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是自己完全赞同的,然后再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只限于几点。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批评和修正,因为他知道对于主要部分双方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即使你不同意的地方是对方观点的主要方面,你最好还是先指出你所赞同的对方意见中的部分,哪怕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这样,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差距有多么巨大,冲突有多么厉害,我们都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商量的姿态,并且让对方相信,无论怎样艰难,大家都可以得出比较接近的看法。

在和别人讲道理的过程中,采用商量的语气能够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最后成功地打动、说服对方。

同类推荐
  •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这是一本浓缩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书。它向你展现的既有与伟大的自然法则相通的人类同生共存的金科玉律,也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为人处世、走向成功的绝对规则。29夜每夜学到一个定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了
  •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拥有好口才,就增加了成功的砝码。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你展示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办事技巧,教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取决于口才艺术。”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会达到。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你展示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办事技巧,教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头。它能给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你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叩开你智慧的心扉,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美丽一生的5项法则

    本书教你如何展示自己的美丽,发掘你多年生活经济积累的智慧,用他们来创造你与自己的爱人、家人和朋友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
  •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
热门推荐
  • 生而夺

    生而夺

    浮沉百世穿梭,终难改结局,或悔或恨终余叹息而。(新人偏意识流的尝试,希望看官能看下去orz)
  • exo之日中记

    exo之日中记

    当...打开一段尘封的往事,身世之谜即将解开...
  • 寄灵茶铺

    寄灵茶铺

    所谓寄灵,以灵魂寄去相思。一时突发奇想。
  • 我的同桌去了清华

    我的同桌去了清华

    《MydeskmatewenttoTsinghuaUniversity》这是我答应我的女神同桌要写的一本书。距离高考还有88天,我和女神成为同桌,本说好一直同桌到高考结束,在40天时却要分道扬镳。发生了什么?学神模式开启,如果部分专业内容没看懂请见谅。走进高考冲刺,看看我那要去清华的女神。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边是事实。
  • 一缕沉香

    一缕沉香

    这是一个关于女裁缝克服重重困难从弱变强,最终成为中国顶级旗袍大师的故事
  • 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本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春季养生知识、夏季养生知识、秋季养生知识、冬季养生知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青野草

    青青野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郑秀兰生于战乱年代,历经苦难。她的恋人也在祖国既将迎来解放的那一刻牺牲。因郑秀兰曾经被国民党军官带上山,文革中遭到疯狂迫害,幸得父亲战友的救助。秀兰之子吴俊杰寻母和报仇均末果,又遭到迫害,在重重刁难下不懈努力,谱写出一曲奋斗之歌!
  • POLITICS

    POLI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盗墓笔记之无悲亦无喜

    盗墓笔记之无悲亦无喜

    吸血鬼猎人,却偶然之间成了半血?好吧其实是盗墓高手。她是无情的杀手,但是,她却成了中毒已深的少女。这就很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