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2000000055

第55章 三

王熙凤是一个争胜心很强的女人,她极为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对办事能力的评价,她凭借自己管理里头“注释2”、丈夫管理外头的便利优势,在荣府逐渐形成了她管理“通吃”的格局。无论是各房丫环的配备、人员的进出、月利的发放,还是婆子们工作岗位的调换,皆由王熙凤拿出方案,经王夫人审定同意实施。王夫人与王熙凤不仅是婶子与侄媳妇的关系,更是姑妈与侄女的关系,后者比前者更加亲密,王夫人对这位侄女兼侄媳妇倍加信任。王夫人本是一个懒于管事之人,因此王熙凤对事情的初步意见,往往就是王夫人最终的决定意见。王熙凤能言善说的本领深得老太太的欢喜,成为孙媳妇中最受老太太宠爱的人。王夫人的信任,贾母的宠爱,使王熙凤成为贾府里头炙手可热的人物。

随着身份、地位、权力的提升,王熙凤的触角越伸越长,她的触角不仅遍及荣府里头的各个角落,而且其触角也延伸到外头的一些事务上来。贾府之义学“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注释3”,专为训课子弟”。后来发展到贾府子弟的亲戚也可在此附读。毫无疑问,义学是由外头管理的。贾璜老婆的侄儿想通过关系来贾府义学读书,应该首先由贾璜老婆的哥哥向贾璜说明诉求,再由贾璜为其老婆的侄儿向贾琏或者贾珍求情,最终由贾琏或者贾珍同意并通知塾掌接收贾璜老婆的侄儿金荣。然而,贾璜老婆的侄儿金荣进贾府义学,并非贾璜托请贾琏或者贾珍的关系,而是金荣的母亲托了金荣的姑妈——贾璜的老婆璜大奶奶,璜大奶奶又托请了王熙凤。不难想象,王熙凤首先答应了璜大奶奶的请求,决定接收金荣进入贾府义学,然后通过贾琏通知塾掌。在这个过程中,王熙凤是决策者,贾琏是执行者,或者说贾琏是名义上的决定者。由此王熙凤的管理辖域开始由内向外延伸。

王熙凤在外依仗王夫人的信任和贾母的宠爱,在家利用贾琏求新求变的欲望需求,采取“内部协商统一口径,外部冠冕堂皇讲理由”的原则策略,使王熙凤承诺或者决定办的事情顺风顺水、毫无阻碍。第二十三回,贾芹的母亲周氏正盘算着要到贾政这边给儿子谋一个差事,好弄些银钱使用,听说十二个小沙弥和十二个小道士要搬出大观园,贾芹的母亲便想为儿子谋求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差事,于是坐轿子来求王熙凤。王熙凤觉得周氏素日并不大拿腔做势的,就答应了。为了促成贾芹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差事,显示自己在荣府一诺千金的权力,王熙凤首先向王夫人阐述小和尚、小道士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说:“这些小和尚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一时娘娘出来就要承应。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是又费事,以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竟送到咱们家庙里铁槛寺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完了。说声用,走去叫来,一点儿不费事呢。”王熙凤陈述的理由充分、必要,她完全是站在贾府管理和实用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阐述利害关系。王熙凤的逻辑是,将小和尚、小道士集中在家庙里铁槛寺统一管理,每月不过花几两银子买柴买米,花几两银子事小,耽误了娘娘使用事大,那是谁也担当不起的责任!王熙凤以随时服务娘娘为名,以真实诚恳的话语,采用“娘娘压、情理通”双管齐下的战术,让王夫人欣然接受她的建议。王夫人的同意,是王熙凤迈向成功的一步。其次,由王夫人做贾政的说服工作,征得贾政同意。再次,与贾琏协商沟通,互相支持,各得其利。王熙凤嘱咐贾琏,在小和尚、小道士这件上,一定要按照王熙凤的思路和建议行事,不能节外生枝。贾琏想安排贾芸管理此事,王熙凤想安排贾芹管理此事,夫妻二人意见分歧。王熙凤以答应贾琏让贾芸管理园子种草、种花、种树为条件,确保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差事落实在贾芹头上。贾琏答应了王熙凤的要求,王熙凤则适当满足贾琏求新求变的欲望需求,二人各得所需,皆大欢喜。

王熙凤答应让贾芸负责园子种草、种花、种树的差事,原是与贾琏答应贾芹负责小和尚、小道士的差事互为交换条件,但王熙凤却在贾芸处赚出更多人情和利益。贾芸急于谋取差事,她抓住王熙凤贪财、喜奉承的特点,从倪二处借来银子,到大香铺里买了冰麝,直奔荣国府王熙凤住处。贾芸以朋友送他冰片、麝香,别人无资格享用,只有孝敬婶子才合适等言语,让王熙凤心里很是受用。但她并没有立即告知贾芸,已把种草种花的差事委派于他,只是夸奖贾芸知好歹,说话明白,心里有见识等话语,吊起贾芸的胃口,让他加倍感激凤姐。王熙凤一面强调贾琏喜欢贾芸,一面显摆自己的能力,说:“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王熙凤的话语中,暗含着贾琏不能安排或者不能做主的事情,在她这里就算不得“多大点子事”,只要说一声,就成了。机灵的贾芸千央求万感谢,王熙凤终于答应他:“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王熙凤既赚足了贾芸的感激人情,又兑现了答应贾琏的交换条件,可谓一举数得。王熙凤成为贾府名副其实的内外“总管”!

王熙凤已不再满足在贾府说话办事说一不二,她把触角伸向更远的贾府之外,她已开始插手诉讼官司。第七回周瑞的女婿冷子兴,因倒卖古董陷入一场诉讼纷争。周瑞的老婆向王熙凤求情,王熙凤轻松将其摆平。第十五回,长安大财主的女儿张金哥被许配给原任长安守备的儿子,金哥在善才庵进香时遇见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李衙内看上了张金哥,打发人前去求亲并执意要娶张金哥。李家要娶亲,守备家坚决不退亲,因此打起官司来。静虚深知荣府与长安节度使云老爷交往甚厚,想求王熙凤向王夫人求情,以贾政的名义派人送一封书信,由节度使出面“劝说”守备家退亲。王熙凤本不想管这些闲事,但静虚一句“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稀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的话,激怒了王熙凤,她对静虚说道:“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为了显示自己神通广大的本领,王熙凤知会心腹旺儿,假借贾琏之意,修书一封,送达长安节度使。守备在节度使的“劝说”下,被迫同意退婚。张金哥听说父母已经向守备退婚,意欲嫁给李衙内,便上吊自杀了。守备之子听说张金哥自缢,自己也投河身亡。王熙凤插手诉讼,一封书信害死了两条人命,自己却坐享三千两银子。

王熙凤贪财敛财之手伸向各个角落。第三十六回,金钏跳井自杀之后,出现了一等大丫头的职位空缺,有在王夫人屋里当差的丫头家长,不论平日与王熙凤关系远近,都急切“孝敬”王熙凤,又是请安,又是送礼,都想通过王熙凤的关系,补金钏的职位空缺,想把工资由每月几百钱提高到每月一两银子。王熙凤对“无利不起早”的道理非常清楚,但想不出她们“孝敬”的目的何在。按理说,拿人财物,就应该替人办事,反之,无功则不受禄。但王熙凤是单项二极管的特质,具有单向性——只进不出。虽然后来她揣摩透了这些人的心思,依然坚定“她们送什么来,我就收什么”的敛财信念,继续在这些家长身上搜刮财物。

王熙凤不放过任何“理财”机会,她利用自己管理荣府里头人员月钱发放的便利,将每人月钱统一领取回来,贷给他人使用,以赚取孳息的方式敛财。第三十九回袭人无意向平儿问起月钱之事,两人问答之间道出了王熙凤放高利贷,赚取银子的秘密。

袭人: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

平儿:你快别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

袭人:这是为什,唬得你这样?

平儿: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因为是你,我才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一个人去。

袭人:难道他还短钱使,还没个足厌?何苦还操这心。

平儿: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王熙凤为何有如此胆量,竟敢推迟发放老太太、太太的月钱!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王熙凤在做这件事之前,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制定了详尽的方案。首先,老太太、太太根本用不着公费月例,什么时间发放,她们并不关心此事,有时发与不发她们并不晓得。其次,王熙凤依仗老太太、太太对自己的信任。即使老太太或太太过问此事,王熙凤也会凭着能说会道的嘴,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贾母、王夫人就会信以为真。再次,王熙凤依仗“丈夫主外,自己主内”、“内外一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关键时刻可以夫妻唱“双簧”的计策,构建隔离防火墙。如果有人抱怨没有按时发放月钱,老太太、太太如果一般性查问此事,王熙凤就会把责任推给外头——外头不放,我也没有办法。王熙凤利用贾府管理上存在的空当——男女分别管理,贾府女人的月钱,由外头按照人员级别标准、人员数量核算准确,由王熙凤统一支领回来,再按照各房人员、标准发放。王熙凤以外头推迟发放为由,把已经支领回来的月钱放贷出去,坐收高额利润。就一般情况而言,贾母、王夫人不会去追问外头。如果贾母、王夫人认真查问此事,王熙凤会暗中告诉丈夫贾琏,假称最近外头有几件大事,用银较多,里头人的月钱迟放两天。这样夫妻统一口径,就能确保王熙凤平安无事。从《红楼梦》相关叙述中,可以得知贾琏并不知晓王熙凤放贷获息的事情,这只是王熙凤应对贾母、王夫人查问月钱不按时发放的预案。虽然是不用的预案,但它却成为王熙凤有恃无恐的强硬靠山。有了它,王熙凤才敢瞒天过海,推迟发放丫头、婆子们急等买米买柴、养家糊口的月钱,以此放贷为己获取孳息。

王熙凤敛财不放过任何人,而且冠冕堂皇。第四十三回王熙凤过生日是《红楼梦》极具思想寓意的情节,脂砚斋在此批道:“看他写与宝钗作生日,后又偏写与凤姐作生日。阿凤何人也,岂不为彼之华诞大用一回笔墨哉?只是亏他如何想来。特写于宝钗之后,较姊妹胜而有余,于贾母之前,较诸父母相去不远。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余者诸人,或一笔不写,或偶用一语带过,或丰或简,其情当理合,不表可知。岂必谆谆死笔,按数而写众人生日哉?迥不犯宝钗。”“注释4”可见,著书者曹雪芹先生不惜花费笔墨,以(太)婆(孙)媳、妯娌斗嘴、玩笑的语言,以学习小家子凑份子过生日,寻求既“寒酸”又新鲜的心态,将深邃的寓意掩埋其中。评书者脂砚斋不惜花费笔墨,对文本中的机关、题眼予以标注、提示。脂砚斋惜墨如金,对文本中的精彩之处,通常用数字或十几字加以评点。但对王熙凤生日,他却用近两百字的篇幅加以评赞,这是不多见的。至于王熙凤生日的“妙文”、“妙景”此处暂且不论,只说王熙凤敛财一事。贾母提议凑份子为王熙凤生日,并带头出银二十两,于是众人附和。上自薛姨妈、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下自鸳鸯、袭人、平儿、彩霞等丫环,中有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等姊妹,在贾母的提议和“指示”下,几乎荣府所有女性都凑了分子,从二十两到一两、二两不等,每人至少都是按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凑的份子,总共算来有一百五十多两。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它比王熙凤一年的工资还多,这些钱几个生日也用不完。然而王熙凤并不满足,她发现赵姨娘、周姨娘还没有出钱,于是笑道:“上下都全了,还有二位姨奶奶,她们出不出,也问一声儿。尽到他们是理,不然,他们只当小看了他们了。”王熙凤建议问一声赵姨娘、周姨娘,出不出钱是她们自己的事,问不问却是礼节问题,否则会担当瞧不起她们的“罪名”。就表层来说,王熙凤的话语不无道理,全府上下都通知到了,唯独不通知她们,显然说不过去,也容易让她们产生误解——虽然她们二位不入王熙凤的法眼,没有资格参加王熙凤的生日宴席,但毕竟是贾政的妾,难道还不如一个丫头吗?丫头尚有凑份子的资格,难道她们连凑份子的资格也没有吗?因此王熙凤的理由是,通知她们是礼节,是为了不失她们的自尊。王熙凤表层言辞理至情真,但华丽的语言却难以遮掩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也难以遮蔽众人犀利的双眼,尤氏对王熙凤贪得无厌的行为极为看不惯,曾悄骂王熙凤道:“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为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王熙凤对尤氏的话语毫无愧疚之意,反而直白地说出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们两个为什么苦呢?有了钱也是白填送别人,不如拘来咱们乐。”由此可见,王熙凤通知赵姨娘、周姨娘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礼节,更不是为了二位姨娘的自尊,而是为了她们每人那二两银子。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他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杯酒释兵权”,他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烛影斧声”,他的死因天道玄远,难以祥说。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险的江湖浪子,以其沉稳果断的手腕,老谋深邃的远见,克己敛淫的秉性,义字为先的执著,收服着一块块已被血泪浸透的神州大地,拉开大宋王朝辉煌的帷幕。让我们揭开五代十国那个动荡黑暗的历史面纱,演绎一段风云变化的传奇大剧。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热门推荐
  • 三千世界我为神

    三千世界我为神

    惊世骇俗的出生经历,与龙同胎,光怪离奇的童年,是福是祸,是大吉还是大凶,逆天的气运,经天纬地之才,灭百国,终成人皇,打造人间仙国,自创夺世第一奇功“灭神经”,遇仙斩仙,遇神灭神,遇魔杀魔,灭凶神之王屠神兽之皇,终天位加身,得成天道
  • 灵脉:佛魔传说

    灵脉:佛魔传说

    现世废柴翻身成练功奇才,穿越黑洞,带着夫君闯异世!什么?她乃佛魔之躯?天龙为剑,凶兽相随。嘿嘿,好,很好!且看她混沌五行之力,引练上古传奇。这一次,她要逆天而行,探索上古之密,打破世人常理,傲世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龙相师

    寻龙相师

    你见过没有赢家,还会死人的麻将局么?听说过死后还魂,强夺他人阳寿的“借命”邪术吗?相门秘术,能成就富贵,逆转生死,只要你付得起代价,一切皆有可能。我出身相门世家,为你揭开相师圈子里,那些惊悚骇人的秘事…
  • 大唐稀客

    大唐稀客

    人生百年起起落落,谁也无法跑到一分钟之后,看看自己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本文的故事只是借用了唐朝的年代,讲述着一个即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事。本文的主角杜凡本是大中华的一名特种护卫,在一次事故当中,奇迹般的穿越至了大唐盛世。凭借着21世纪的智慧与阅历,杜凡屡屡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但就在一切看似天下太平的时候,背后却总有一只大手在摆布着杜凡的人生。杜凡历尽辛苦揭开了黑幕的真相,却不知,这幕后的黑手,居然是自己寻找已久的故人。杜凡的感情与他的人生相仿,起起落落间却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似美好的姻缘,却是暗流涌动;看似有些无稽之谈,却让人唏嘘不已。饱尽坎坷,能够陪杜凡走到最后的,依旧是那对的选择。
  • 幼稚完好吗

    幼稚完好吗

    这只是我的故事,没有狗血,没有很大的夸张,曾经在其他地方分三段发布,反响热烈,很多人都支持我。而本文所表述的思想我认为是健康,积极的,所以想让更多人看见。
  • 唐末战图

    唐末战图

    广明元年,当少年薛洋从大别山余脉中走出,唐末那段充满了血与泪的末世悲歌开始一点一点被改变......唐消成继,不变的是华夏千年盛世的根基,不变的是历经罹难,但终究保留了不屈傲骨的盛唐雄风......诚心推荐一下我妹妹的书,(哈,其实也就是我自己的),《娱乐总裁的私有宝贝》
  • 孟先生今天还是黑月光

    孟先生今天还是黑月光

    外冷内热的心理患者×偏执傲娇的小跟班孟迦卿觉得他平平无奇的人生里,做的最出色的事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暗中观察宁寞。全世界都以为他喜欢女神,孟先生冷冷一笑:“她先勾引的我。”暗中观察的孟先生某日突然意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居然有心上人。再也不能淡定了。那个叫宋南的男人,在宁寞心底魂牵梦绕了多年,嫉妒心作祟的孟先生乔装打扮,捡起了白月光人设。直到马甲掉了,好吧,黑的还是黑的。还是里里外外都黑透的那种。他说,宁宁,我从来都不是孟迦卿,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我是你的年年,是你往后很多很多年。宁寞第一次见到他,就认定了这是能够救赎自己的一道暖阳。温暖和煦,却不炽热。宋南,她轻轻念叨,一念就是很多年。直到命运冷冷嘲笑她,痴心妄想。一个在黑暗的阴影里匍匐了几十年的人怎么能去奢望和清风明月并肩。终究他还是暖阳,她不忍伸出贪婪的手,将他拉入噩梦世界。每个人都曾是一座孤独的岛,运气好的话经历自然洋流,海域整合。他们当中有部分拥抱了其他的岛屿。可是宁寞想下半辈子,就这么孤独下去吧。没有人打扰,就这么彼此放过。
  • 我家影帝很傲娇

    我家影帝很傲娇

    “夫人参加商演,想让你陪站台。”“去。”说好的不参加商演的高冷影帝呢?“夫人喜欢的Loveme珠宝代言定了当红小花。”“收购。”息影后,“夫人投资了一部剧,想让你演男一。”“演。”“题材很另类,大众很排斥。”“给我家夫人拍着玩,她喜欢就好。”天才特工云夕被闺蜜出卖,惨死于海上。重生平行时空,竟然是混迹二三线的招黑小明星,一次意外,偶遇影帝大人,从此她的生活多姿多彩:一是情撩影帝大人,二是为自己洗白、三是复仇虐渣渣。甜宠文
  • 梦染无间

    梦染无间

    趁着青春还未逝去,趁着未来悲剧还未上演,记录每一天每一点幼稚又可笑的念头。因为这就是青春啊,不记过去,不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