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2700000035

第35章 表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

总的来看,通过这一阶段对表现主义经典论着较丰富的翻译和介绍,增进了国内作家和评论界对西方表现主义思潮及其理论基础的系统了解和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表现主义在中国文坛的传播和借鉴,尽管如此,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和流派之一,我们对表现主义思潮的译介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充分,甚至远不如同一时期我们对与之密切相关的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其他思潮的翻译介绍那么完整系统。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80年代后期出版的两套有关现代文艺思潮的大型编译丛书一柳鸣九主编的《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和张秉真等主编的《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994年)均未包括表现主义分卷。这样的状况与表现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及国外对表现主义研究的丰富成果都是很不相称的,也很难令人满意。

80年代以来,研究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表现主义也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先是从戏剧界对表现主义的借鉴(如曹禺)的考察开始,逐步扩展到对小说(如鲁迅)和诗歌(如郭沫若)等的研究。之后,又深入到把表现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来看待,从理论上对表现主义的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上考察它的来龙去脉,从哲学基础和文学历史发展的视角观照它的内蕴和意义。这种研究,其意义不仅是对具体作家和作品从新的角度的重新认识,甚至涉及如何看待新文学文艺倾向及其格局的问题。总之,这一时期,对表现主义从理论上把握的准确程度和研究的深度都超出了以前。

表现主义作家作品的翻译和介绍

早期对表现主义文学作品的介绍,以现在所能掌握的材料来看,主要限于戏剧方面,涉及的作家和作品也很有限。最早介绍表现主义戏剧的是宋春舫。他在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第5卷第4期上发表的《近世名剧百种目》中收录了斯特林堡和魏德金的剧作五种,1921年8月他又发表了以介绍作品梗概为内容的《新欧剧本36种》,其中收入表现派作家凯撒、哈森克莱维尔、温鲁和郁司特的剧作共八种。

较早的译文是1921年《东方杂志》第十八卷第三号上发表的《戏剧上的表现主义运动》(作者马鹿)一文。该文称:“近代的剧场,经过多次的改革,和希腊的剧场,面目已是不同,但是戏剧上的一切的革命,最大胆最奇特的,却要算最近的表现主义运动了。”但是,文章只是介绍了表现主义戏剧及其演出中的一些现象,虽对其变化的动因稍作解释,却未免过于简单,对许多表现派的代表人物也未提及。

稍后,《东方杂志》第18卷第16号发表宋春舫《德国之表现派戏剧》的论文,对表现派戏剧的特征及代表性作品都有较为具体的介绍。文章认为,表现派与新浪漫派、神秘派及其他种种派别的不同在于,新浪漫派等的人生观认为人类的躯壳如同“鸽巢,故其环境也无足轻重,这是一种认为尘世虚空的观念。这种观念泯灭“势力、“情感、“争斗,宣扬清静无为。而表现派“一方面承认世界万恶,一方面仍与人类奋斗,以剪除罪恶为目的。作者指出:“吾人对于外来之影响之印象,宜抱主动之态度。正不必以新浪漫派,以人类永处客观之地位,而为被动之目的物也。“人类生存此世,虽饱受苦辛,然绝不当受运命之束缚。故表现派之剧中,常有一我与世界相抗,两种势力,互相消长,而绝不调和,果能调和,必在万恶俱灭,理想世界实现之后也。宋春舫不仅从思想倾向上区分出表现派戏剧的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代!尤其在20年代选择和接受表现派影响的一些深层原因,这就是“抗争”意识。这与沈雁冰当时提倡“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出发点是相似的,即文学不仅要揭示丑恶反映现实,而且要表现理想、指导人生,尤其是要鼓舞人们的反抗意识。

德国之表现派戏居,一文还介绍了表现派戏剧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涉及的作家有表现主义的先驱布希乃(今译毕西纳)韦特金(今译魏德金)、史脱林堡葛(斯特林堡)、欧伦伯格、司德汉末等。这些作家基本上代表了当时表现主义戏剧家的主流。提及的作品有乔治恺石(一译盖欧尔格·凯撤的)珊瑚石、煤气厂、清晨至半夜,郁司脱的独夫,石而极的乞丐,格林的海战等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典型作品。可见,表现主义戏剧在中国得到了及时的较系统的翻译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宋春舫在介绍表现派的剧作之后,还比较中肯地指出了表现派的缺点,“在无逻辑之思想,剧中情节与世间事实不相符合。剧中人物,如凯石所描写,举止狂暴,仅持感情,似无理论之能力者,自吾人视之,非疯人院中人物,即孩提耳。观者虽间亦为此中冲突突如其来之举动所动,然果能信其为事实上之所应有者乎?”宋春舫所讲的表现派的缺点,也许正是它的特点,其中不乏卓见,同时也表现出当时译介者的取舍标准和对外来文学样式的态度。另外,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特有的思维习惯和参照系,即以是否合于逻辑、与世间事实相符合为潜在的衡量标准,这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戏剧观。尽管如此,宋春舫最后还认为,表现派“乘时崛起,足以推倒一切”,“德国表现派新运动,足当文学革命四字而无愧。譬犹彗星,不现于星月皎洁之夜,而现于风雷交作之晚。”

主义的“反对一切旧制度,旧思想,旧技术”,仍然认为中国不必去学习表现主义戏剧。如果作一个粗略的统计,仅1921年到1928年间,在《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和《创造月刊》《创造周报》等重要刊物上便先后发表了数十篇介绍表现主义思潮和作品的文章与译作。

从表现主义作品的翻译看,1922年宋春舫翻译了哈森克勒维尔的《人类》(《时报》双十增刊);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鲁迅翻译的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创作的表现剧《一个青年的梦》1923年《小说月报》发表了陈小航译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第十四卷第一号);1928年《创造月刊》发表了托勒尔的《群众人)(李铁声译,第二卷第二三期);此外,1922年出版过张毓桂译的《史特林堡戏剧妇,收入《母亲的爱》《幽兰公主》《债主》。沈雁冰也在《小说月报》上翻译过斯特林堡的作品,如《人间世历史一片》《情敌》等等。其他人翻译的斯特林堡的剧作还有《热心的妇人)《鬼魂奏鸣曲》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与表现主义思潮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译介,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如未来主义的作品,自1921年始,仅宋春舫就翻译并发表了八种未来主义剧作。沈雁冰、郭沫若、马鹿等人也都写过评价未来派的文章。另如被称为怪诞剧代表的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以及他的引起轰动的代表作《六个寻找作家的登场人物》,也都在20年代被译介给了中国读者。

显而易见,20年代对表现派乃至整个现代主义的戏剧介绍最得力者是宋春舫,而被介绍的最集中的剧作家是瑞典的斯特林堡,至于对中国影响很大的表现主义的剧作家、美国的奥尼尔,则主要在他1929年访问中国后,其影响才日见明显。

奥尼尔早在20年代就对洪深的创作产生过影响,但那时的影响是由于洪深留美期间,同奥尼尔先后共同受业于贝克教授的缘故,而国内对奥尼尔的了解并不多。1924年,余上沅曾在《今日之美国编剧家阿尼尔》一文中介绍过奥尼尔的《天边外》《琼斯碧等五个剧本(见《戏剧论集》,北新书局,1927年),但那还是很简单笼统的介绍。

1929年,奥尼尔访问了中国,他的影响也随访华而有所扩大。同年《小说月报》第二十卷第二号发表赵景深有关奥尼尔的文章《奥尼尔的奇怪的插曲》(strangeInterlude)(载“现代文坛杂话”栏),该文讲道,奥尼尔的这个作品“是写一个女子丽娜的变态心理,起初爱她的父亲,后来爱一个军官,军官死后嫁一个丈夫,又姘识了一个男子,还爱着她自己的儿子,甚至嫉妒着儿子的新妇。……像这样Cedipuscomplex事件,实可供作精神分析学者的研究资料呢”。《小说月报》第二十卷第九号同一栏目赵景深又写了《奥尼尔开始三部曲》,介绍了其新作《发电机》。这些情况说明,奥尼尔在20年代末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理论也逐渐被中国人所认识。1933年洪深在《现代出版家》第十期发表文章《奥尼尔与洪深一一度想象的对话》,通过想象的两人对话的方式,介绍了奥尼尔关于戏剧的模仿与创作的关系,关于戏剧情节、故事与社会背景之联系,以及关于弗洛伊德学说等问题的观点,也表明了洪深自己的观点。之后,洪深把这篇想象对话收入《洪深戏曲集》作为代序(现代书店1933年)。由此可见洪深对奥尼尔的浓厚兴趣。1934年洪深在《文学》第二卷第三期发表《奥尼尔年谱》。同年《洪深戏剧论文集》中有《表现主》戏剧及其作的文章;同一内容的文章还见诸1939年《戏剧的方法和表演》-着中。可以说,奥尼尔是这一时期最受关注的西方现代主义剧作家。对奥尼尔戏剧作品的翻译也呈逐步扩大的状况。到1930年,奥尼尔的戏剧译本才真正出现,该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戏剧集《加勒比斯之月》,收入多幕剧《天边外《琼斯皇》,独幕剧《东航卡迪夫》《加勒比斯之月》等剧本。1932年《新月》四卷四期发表奥尼尔的成名作《天边外》(顾仲彝译)。对奥尼尔剧本的翻译和理论介绍,为中国剧作家对他的戏剧特点的了解和艺术方法的借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统计,从1924年到1947年间,国内发表的评介奥尼尔的论文达40篇之多,翻译的剧作达28种。不仅奥尼尔的代表作如:天边外《琼斯皇》《大神布朗》和[悲悼》等均有译本,而且其中-天边外《琼斯皇》《东航卡迪夫》《捕鲸》等剧还被搬上了舞合。由此,奥尼尔成为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表现主义作家。

在对西方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介绍方面,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对布莱希特的作品在40年代就有翻译介绍,最早译成中文的布莱希特作品是《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中的《告密的人》,①同一作品戈宝权译作《奸细》。②与此同时,戈宝权还翻译了另外一出短剧《两个面包师》。在布莱希特作品的翻译介绍方面,进行拓荒工作的还有冯至。他于1951年主持编译了第一部《布莱希特选集》,其中包括三十八首诗歌和三个剧本。自那以后,中国读者又陆续读到了,公社的日子《高加索灰阑记》和,戏剧小工具篇等译文。

表现主义再次在中国引起注意,是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除了前述对表现主义理论的译介与研究重新兴起之外,对表现主义作家作品的介绍也出现了新的热潮。新时期第一部集中介绍表现主义代表作品的选集是袁可嘉先生主持编译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下),其中收入了斯特林堡、凯泽、托勒恰佩克和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和卡夫卡的两篇小说。这部书使许多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文学青年第一次接触到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此后,对表现主义作品的翻译逐渐增多,但大部分集中在戏剧领域。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两卷本的《布莱希特戏剧选》,收《三角钱歌剧》(高士彦译)、《第三帝国的恐惧与苦难》(高年生译)、《卡拉尔大娘的枪》(姚可昆译)、《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孙凤城译)《伽利略传》(丁杨忠译),还有《高加索灰阑记》(张黎、卞之琳译)等。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是表现主义代表作。1981年出版了恰佩克选集,其中包括戏剧集和长篇小说《鲵鱼之乱》。90年代初翻译出版了三卷本的《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其中第三册62万字,为表现主义专集。除前面已提到的作者外,还增录了魏德金、佐尔格、哈森克勒维尔、巴拉赫,以及美国的赖斯和欧文·肖的作品。接着三联书店又出了两卷本的《奥尼尔集》(1995年)。关于布莱希特、奥尼尔研究的专着也有了翻译,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布莱希特》(1992年)和美国学者弗吉尼亚·弗洛伊德撰写的《尤金·奥尼尔的剧本一一种新的评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所有这些翻译和介绍不仅增进了中国作家和读者对表现主义艺术的深入理解,也大大推动了具有表现主义特点的实验戏剧在中国戏剧舞合上的推广和发展。

在小说领域,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对卡夫卡作品较集中的介绍是在80年代,翻译出版的作品大致有:《城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审判(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内收《审判《变形记》《司炉《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等20个短篇,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卡夫卡作品精粹》汤永宽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长中短篇小说、书信、日记并附简短评价),诉讼》(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年)等。另外,卡夫卡的作品全集也得以出版。关于介绍卡夫卡的译着有德国人瓦根巴赫的卡夫卡传》,英国人罗纳德·海曼的卡夫卡传》,日本人三野大木的怪笔孤魂:卡夫卡》。对卡夫卡的研究也成为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现象,如叶廷芳的现代的艺术探险者》一书中,就介绍过卡夫卡。他编的《卡夫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汇集了七十年来国外学者各个时期写的有关卡夫卡的代表性论文,其中有勃罗德的《城堡》第一版后记》,奥登的《的追求》,加缪的《弗兰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诞》,海勒的《卡夫卡的世界》,索克尔的反抗与惩罚一析卡夫卡的《变形》等重要研究者的文章。中国学者的研究论文大约也有上百篇,已有研究卡夫卡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出现。

同类推荐
  • 你是黄河我是沙

    你是黄河我是沙

    作为一个文人,我选择了黄河作为我精神上的乳母。我是在黄河边上长大的,花儿是黄河边飞出的精灵,她具有无可比拟的时空穿透力,它为黄河唱出最真挚、最朴实的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背靠黄河面对着天,贺兰山来山套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可以说,黄河造就和哺育了广袤而肥沃的宁夏平原,也哺乳了我的精神和情愫。无数次,我看着那条蜿蜒流向远方的大河,想着它能带我到多远。
  •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以日记体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作者误入传销组织,面对疯狂的洗脑,从排斥到疑惑,从疑惑到沉迷,只到最终醒悟,逃脱虎穴的全然经历。整个文章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以所谓善意的谎言为脉络,深入传销的各个层面,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着那种非同寻常的生活……
  •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临终前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故园与人生的思考与怀恋。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乡愁是心头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处处亦可为吾乡。在文学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和余光中一起,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在暮年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是“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一生的注脚,也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归宿。
  • 指尖花

    指尖花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男人真正懂得女人?懂得她心里最真实的感受,还有她生命路程上那么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求新的生命都是鲜活无畏的,一个让别人感觉你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能被入永久的惦记着,真是很幸福的,这种生命成熟的情感和趣味,就是人世间的佳肴甜品,无可替代,相当美妙。
  •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逆旅》作者精心构思,采用立体的叙述方式,用人称多角度、多视角描写了几个“问题学生”叛逆的生活旅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社会现实,从宽度和广度上来探究人性的深度,传神地暗示出厚重的思想意蕴,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审美快感。
热门推荐
  • 最后的通灵

    最后的通灵

    恒古之初,天地,万物,以及为了生存的灵,只能于各种力量相碰撞。
  • 废材逆袭:女王在异世

    废材逆袭:女王在异世

    她是妖界之王火凤凰。因为妖界的成王之礼而来人界历劫,附身废物小姐身上,从此废物翻身,浴火重来!
  • 惨道
  • 我与将军共白头

    我与将军共白头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知道将军这个人,是从父亲的口中描述出来的。后来啊,我有幸嫁给你,可是你却有了心爱的人,有一子。就连嫁给你都是我求来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盗走综漫主神空间

    盗走综漫主神空间

    主神空间惊现17岁的少女到底所欲何为?主神空间发布神奇的坑爹任务到底从何下手?脱离了主神空间枷锁的主角是否能拯救各个位面?有时候从一个位面到另一个位面也许就是放下和释怀。
  • 逍遥天下:懶妻太嚣张

    逍遥天下:懶妻太嚣张

    一次意外,韩青墨这个废柴竟然可以契约了?搞什么飞机?自己不是没有灵力吗?怎么也能契约了?靠!原来不是没有灵力,是被某人奸诈地强行封印了!靠,你小子给我等着,看我解开封印后,怎么罚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马车徐行

    马车徐行

    "叮铃铃——"铃铛声随着马儿的走动而鸣。引得周遭小姑娘不断侧目,倍感稀奇。陈建斌赶着马儿缓缓向前走去,走过高耸的建筑,拥堵的车群。偶有人将他拦下,给与钱财,央他带上一程。陈建斌也不知自己究竟带过多少人,去过多少地方,只知道自己曾见过盛唐,也曾到过长安。
  • 斜眼的吉利

    斜眼的吉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