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82100000013

第13章 生活习俗的变迁(4)

到了厅底,先是摆好祭品,然后是给祖宗敬香。敬香主要由家里的男子来做,尤其是家里已经长大的男孩,妻子和女孩也可以敬。上香时,向祖宗祈祷的主要也就是希望祖宗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安康,家业兴旺等等。接着,在祠堂小院里放鞭炮。一切完毕之后,全家就并排在宗祠门前,一起向自家的祖宗弯腰叩拜。

接着去拜土地庙。土地庙是有的是单独一个家族的,有的是几个住的比较近的几个家族一起的,平西范围内有五个土地庙,春节的时候香火很旺盛,甚是热闹。其拜祭的程序和拜自家祠堂基本上是一样的。

接着再到大的祠堂去拜祭。同样的,在敬香的人中,男的要比女的多。不过,程序上和拜自家的小的宗祠一样。据笔者的报告人讲,并不是家里每个人都得敬香的,有个代表就可以了。但是,家里小的男孩子一般都会带他们到这里来,让他们学习,长大后就可以和大人一样来这里拜祖先。这是因为男孩子是家里的传香火的,当他们他长大后,他们可以代替老一辈的家长来这里拜祖先,老的家长就可以不去了。这是传递香火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拜祭完之后,大概10点左右,就回到家吃早餐。这一天吃的东西都是昨晚剩下的菜。

现在,平西很多家族有土地庙,但是很少保留宗祠了,因此整个过程也简化了许多,很多人在家拜完祖先,再出来拜土地,就可以回家了。

4、大年初二开禁

初二祭拜的程序基本上和初一是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祭品上。大年初二已经开禁了,故而祭品中增加了鸡,还有粽子等。另外吃鸡肉还要有米酒配,故而还要带上酒和三只酒杯。笔者的报告人说:“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昨天没有鸡肉,所以只带上白开水;今天有肉了就要带上酒。我们祭拜祖宗,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忘祖宗们的功德,记着他们,我们有的吃的,他们也有的吃。”

5、开年

平西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大年初四开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酒菜招待来家里拜年的亲朋好友。一个家庭能来的客人越多,就越热闹,就能表示这户人家朋友多,人丁兴旺,也就越体面。所以,他们总是尽可能多地邀请客人来自家开年,而不在乎花费的多少。在这一天,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做很多菜,特别是各类荤菜。这些会花掉他们更多的钱,但是他们还是很高兴能有机会这样做。当然,今天阳间生活的人有吃的,自然不会忘记给祖宗和土地神送去。和初一初二一样,每家每户都是一早挑着供品去祭拜。供品基本上和初二那天一样。

开年这一天是对于平西的每个家户来讲都算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每家每户庭都要杀鸡、做扣肉、做鱼生、烧狗肉、煮各类肉丸。全家男女老少,都参与这项大餐的准备。男的杀鸡做扣肉,女孩子洗菜、洗碗。这些碗、碟都是在家储藏着的,此时会全部拿出来,有两个大篮子那么多。烧菜的地方在院子的厨房。平时用的一个灶、两个炉子、房间里的煤气炉都用上,还要在外面露天地搭建一个灶,用来蒸扣肉。扣肉在开年这一天是一定要预备的。不过做扣肉需要花上近半天的时间。

来开年的客人一般包括外家的亲戚,还有要好的朋友。开年时家里能来几个贵客是相当体面的事情。

客人一般在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到。到了之后,大家相互寒暄一阵,女的来客还会帮点忙一起准备酒菜。往往男人和客人一起入座用餐,猜拳敬酒。而女人要在厨房不断的为客人准备饭菜。等到客人用餐差不多的时候女人才入坐,这样子一直到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到了晚上七八点左右才结束。

过完开年这一天,对于平西人来讲就算是过完年了。从初五开始,有工作、有生意的就要重新开工了。不过,平西的媳妇们或和小孩子丈夫一起或自己一人还是会陆陆续续地去自己的娘家开年,一直到初七左右,具体的是哪一天,主要是看娘家那边开年的时间而定。

开年对以前那个靠农业为主的平西来说,就是下地劳动的信号。也就是说,以前,过了这一天就可以下地劳动了。如果说传统的平西节庆岁时礼俗,是按照传统的农业社会的活动进行调控社会活动节奏的,那么对于现在这个已经“无农”的社区已经不发生效力了,因此一些青年人和新组建的家庭根本就不再开年了。现在已经不大一样了,平西许多人靠租房子为生,赋闲在家,他们可以不停的走亲访友,把过年的欢乐一直延续到元宵节以后。也有一些在厂里的工人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本就无心理会开不开年,要照常上班。

(二)十六大过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可称是全国共“闹”的民间大节,而对于土生土长居住在南宁市郊的平话人,正月十六才是一年中最大的庆典日。

从前平西村一带,有一座雷庙,是附近的雷姓人祭祀雷神祖和北宋大将狄青的庙堂,每年的正月十六雷庙的祭祀活动盛况空前,因此成为旧邕州最着名的庙宇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附近的平话人倾家出动,四乡八寨乃至邻县的信士们云集于庙前。南宁街上冶游很多人搭船前来凑热闹,大小的渡船泊在母猪湾。雷庙周围锣鼓喧天,烟花爆竹震耳欲聋,舞龙舞狮争奇斗巧,抢花炮,做道场,唱师公戏,通宵达旦,蔚然而成民俗大展示。家家亲朋往来,杀鸡煮鱼,做糖糕,包粽子,其隆重和丰富程度超过春节。时至今日,当地一些人仍保留着正月十六过节的传统。

为什么平话人有这种风俗呢?据说和狄青平南有关。据说,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正月十五元宵夜,大将军狄青率军智取昆仑关,击败侬智高,第二它(也就是正月十六)进至邕州。后来,狄青南征的部分将士也就在当地驻扎屯垦,发展繁衍为“平南村”(范围即今亭子、白沙一带),这就是平话人的祖先。当地人为了纪念祖先的功业和戍边的辛劳,就将正月十六定为开村纪念日,每年届时大事庆祝。

(三)土地旦

按照平话人的俗话说:“老虎进村也要拜土地。”对土地神的崇拜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人们相信供拜土地神,土地神会保护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年四季中很多节日都会拜土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专门的节日来恭贺土地公的,这就是“土地诞”。平西也一样。

平西恭贺土地的时间在农历的二月二。届时,各家各户会准备酒菜香烛去土地庙烧拜,另外还会请师公来唱戏。一般会唱一天一夜,村里出的钱多的话,师公唱的时间就长。钱的方面不是硬性摊派,而是自愿的。师公唱戏的内容大致有《开坛》、《架桥》、《打草》、《落渡》、《八仙来贺》等等,这些戏词多半反映怎样请神,请完神之后,如何一起庆祝土地的生日等。

师公戏是用平话唱的,通俗易懂,唱到凌晨四五点钟时结束。之后师公就稍作休息,天亮的时候师公用过早餐,马上又在祠堂做一会儿法事,法事一完,就开始进行“扫荡”了。所谓“扫荡”,就是师公队逐家逐户的去赶鬼、驱邪、除瘟。由于平西村较大,扫荡时师公要快步走,有点像小跑,到家后才放慢脚步,从进大门开始就念念有词,念的都是赶鬼、驱邪、除瘟的经文以及说一些祝福的好话。每户人家都事先准备好一两盘酒菜、一些糖果、葱蒜、米和几个红包,摆放在厅堂的桌子上,等候师公队的到来。师公队在临走时会象征性地拿一些糖果、米和红包。

平西基本上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集体的土地旦的活动,但是规模有大有小,这取决于平西一些族人人的经济状况以及人事财力组织等问题。关于土地旦的具体情况,下文有详细的叙述。

(四)清明节

每年清明节,人们都要进行祭扫祖先坟墓的活动,平西人谓为“挂纸”或称“拜山”。清明日居家百姓除老弱病残者外,通常男女长幼举家出动,带上祭品和锹铲赴先人坟山扫墓。其过程通常是:先修整坟墓,然后摆上供吕拜祭,接着烧纸、鸣鞭炮、奠茶酒,最后压坟头纸(即在坟墓、“后土”顶上压上一方纸钱),这大概便是古之所谓“纸幡坟花”的简化形式罢。至此,“挂纸”即告结束。一般是先扫公墓,俗称“拜众山”,再扫私墓,俗称“拜私房山”。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扫墓还是走路去的;七十年代中期之后到八十年代上半期,人们一般是骑自行车去;八十年代下半期,人们就坐拖拉机或卡车去;九十年代之后,开摩托车去几成为普遍了,个别有小汽车的人家则开车子去。

清明前后,传统的平西人也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用来做祭品,除了在墓前供奉上供品(据说有鸡、鸭、猪肉)外,最特别的就是黑色、黄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原色)的五色糯米饭。彩色的糯米饭是从用枫叶、黄羌或黄花、红兰草、紫蕃藤等植物中提取汁液后蒸煮糯米而成。黑色是主色,是用枫叶放在臼中捣烂后泡入一定量的水中,泡上半天,或者放入锅用中文火煮至七八十摄氏度,然后过滤即取得染黑米的汁(这个黑色的最香,而且可口)。红、黄、紫等颜色则是分别用红兰草、黄花、紫蕃藤等植物捣碎放入适量的水煮开,就可以得到红、黄、紫色的汁液了(绝对没有化学染料)。用这些植物的汁液分别把糯米浸泡一个晚上,经过蒸煮,就做成了五色糯米饭。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不仅色泽鲜艳,还清香。可放糖,也可放油盐。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人传统的“特色食品”,它经常出现在平话人的饭桌上,说明作为移民的汉族后代的平话人,在民族文化的互动融合中,也同样有壮族文化的烙印。

清明节有时也会请道公队来做法事,一般是祭拜祠堂和各个土地庙,但不一定唱师公戏。如果碰上某户人家做“安龙”,这户人家才会请师公队来唱师公戏。

近年来,南宁市提倡火葬,不少平西人把火化后的先人骨灰寄存在殡仪馆内,故清明节一到,市殡仪馆内热闹非凡。除民间的祭祀活动外,每到清明节,平西小学等学校,往往组织祭扫革命烈士陵墓活动,青少年们都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

(五)四月初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一个小节日,这天人们只是买些酒菜回家吃,勤快一点的就去拜拜祖先、土地庙。

(六)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解放前是一个比较隆重热闹的节日,村民会组织人员到邕江和别的村子赛龙舟,是一项讲究团体协作的比赛,对组织者和比赛者都是一个考验,村中的族长都很重视这个活动,因为它关系到自己村子的声誉。解放后再也没有进行了这样的活动了,所以现在端午节就成一个小节日,这一天人们也只是买些肉菜回家吃而已。勤快的人家会再包凉粽子来吃,懒的、不想吃粽子的人家就干脆不包。

(七)十月十四的中元节

中元节,也就是“鬼节”。就是请全部故去的祖公祖婆回来吃一顿大餐。这个节日的持续时间一般是在农历十月十三到十六。十三日晚上摆一桌把祖公祖婆接回来。七月十四白天做糍粑,买鱼、买肉、杀鸡、杀鸭,晚上做丰盛的饭菜来吃,非常隆重。从一大早就要杀鸡杀鸭,做各色的荤菜。到了中午,点香烧烛,请祖宗们吃了之后,然后大家再吃。七月十五,把祖先的神灵又送回去,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在这天赶回娘家,买些纸鞋、纸衫、金银纸烧给已故的太公、太婆,并和家里人一起吃饭,这天的饭菜要比七月十四丰盛,猪肉、鸡肉、鸭肉、鱼肉都有,甚至还有海鲜。吃完之后,再把祖宗们送走。一般,送的时候要烧纸钱、纸衣服给他们带走,好让他们在那边生活得好一点。

在农村,特别是过去,平常时很少吃肉的。所以这样的接连三天吃鸡吃鸭开大荤,对于他们来讲是很难得,也就特别期待了。人们在三月份养上十几只鸡鸭,一般都是为了等到中元节的时候用。现在,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也是这样的一个传统。但是,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不是期待着这一天能吃上肉,只是更多地保持了这么一个形式,因此也就少了许多的气氛,因为不再像过去那样有那么强烈的期待了。

(八)中秋节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吃月饼和赏月。这天外嫁的女儿也赶回家探亲,并送些月饼、糖果、水果之类的礼物给自己的父母。解放前过得是相当的简单,小孩子能吃上一小块月饼就很高兴了。解放后的50到70年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因此中秋节还是过得比较简单。一般只是每个人一个月饼、一个水果(通常是沙梨)。8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中秋节就过得比较开心,吃的东西也很多了,月饼、水果,想吃就吃。90年代后,一些人过中秋节就增加一些新的玩法,例如去街上唱卡拉OK、喝啤酒等,吃的月饼也高档了些。

(九)十月十

农历十月初十是三津村一个显着的节日。因为一般地方的人们都在清明节或重阳节扫墓。但三津村村民除了在清明节扫墓之外,又在农历十月初十扫墓。这天村民是去“拜众山”,也即扫公墓;“拜众山”又称为“飘纸”,即是挂白纸钱的意思。这天村民会做糯米饭,并杀鸡、杀鸭做菜吃。

(十)冬节

冬节就是冬至,时间在阳历12月22或23日,这天村民一般都只是杀鸡、杀鸭来加菜。俗话说“冬大过年”,是不能随便过的。

(十一)送灶

十二月过小寒、大寒两节,都要祭祖。大寒那天可修灶也可起新灶,还可捡骨(二次葬)。十二月二十三那天送灶,送灶王上天“言好”,“上天奏好事,下界降吉祥。”烧灶马(纸马)送灶神上天,烧元宝给灶君做路费,意思是招待好灶君,他才会为全家讲好话,才能带吉利、带、丰收、带福气回来(到正月十五迎灶神回来)。这天还可祈福(来年要还福),晚上村民买猪肉或杀鸡、杀鸭来加菜。十二月二十三过后,人们就开始清扫房子,清洗被帐了。

(十二)除夕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除夕夜主题是团圆,不管家人在什么地方工作,一般在这天之前或这天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成一桌开心地吃团圆饭,从解放前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变化的只是饭桌上的菜式增多了。

解放前村民一年到头都难得吃饱,但这天,也几乎只有这天才可以吃得饱,一般人家有猪肉就算吃得好了。解放以后的50-70年代,除夕吃得饱已经没有问题,一般人家都可以吃到猪肉、鸡肉、青菜。80年代,人们可以尽情地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猪肉、鸡肉、鱼肉等都有。90年代后,人们就想办法如何吃得更加有味道,煮、蒸、炖、炸、烫等烹饪方法都使出来了。

(十三)历法制度的变迁

同类推荐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年画

    年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趣谈老北京文化

    趣谈老北京文化

    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笔者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例如: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以及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等。从多种角度描述了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巧夺天宫的技术展现给广大读者。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
热门推荐
  • 超能力积分

    超能力积分

    开始可能有点无聊,但坚持到后面,我相信肯定会变得更好一定要坚持!!!
  • 九洲之净土世界

    九洲之净土世界

    九洲大陆,上古五族争雄!魔、神兽、仙禽三族,力量刚猛炽烈;妖、鬼二族,法力阴柔绵和。五族修为皆源自鸿蒙圣物——九色玄晶,可五族却自称天命、各自为尊,以至寂静的洪荒血战不止,征伐无休。上古五族鏖战,殃及羸弱的人族。创世神祇之一·坤母玄幽,不忍人族负累,擢人族先辈精英,遍布九洲大陆收集残存九色玄晶碎片。玄幽以大神通将玄晶碎片凝成人族力量之源——九元神晶,以图人族强大。九元神晶凝成,人族崛起。原本纷乱征伐的九洲大陆,因为人族的强盛,越发激烈。
  • 妖尾之恶魔之主

    妖尾之恶魔之主

    一个能够接收圣主、芭莎.......等八大恶魔之主的魔导士与主角团们的故事。无系统、非无敌。新人作者的第一本书,希望支持,欢迎指正(请勿乱喷)。
  • 不小心做了亲王妃

    不小心做了亲王妃

    “王爷,你不行吧?”宋瑾瑜若三月春桃脸晃花了他眼。“本王行不行,你试试不就知道了吗?”亲亲抱抱举高高!黏人精王爷越来越放纵,难怪这么放肆,竟然先斩后奏请赐婚?惹出天大的麻烦,别怕,本王给你兜底。全世界都放弃你,无妨,本王给你依仗。王爷逼婚,她亲手射出三支箭:挡我者,死!“本王的王妃烈了点,还得好好调教。”腹黑王爷给与无条件的宠爱,宋瑾瑜,你所背负的一切,我都陪你!
  • 漠北凤

    漠北凤

    漠北有凤,幼入囚龙。三千里路江南雨,提刀入胡腹。一日彩羽天下知,方叹不负漠北凤!
  • 新晋金主她失忆了

    新晋金主她失忆了

    一觉醒来看见男神躺在背后是什么体验?!!黎妤觉得自己不过就是睡了一觉,就从黎大小姐变成了黎总,还成了自己暗恋的校草的金主?!这就算了,但是两个灵魂共用一个身体过分了吧?而且……老子明明才十八!!!怎么就变老了两岁?而且,苏止你那个眼神是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你高冷禁欲的人设崩了啊!!#我们的距离是两年半,两年暗无天日,半年刀光剑影#本文1v1,主娱乐圈,女主人格分裂
  • 请坚强起来再一次微笑吧

    请坚强起来再一次微笑吧

    "呐呐,小空,如果十年后我们还没有把自己推销出去的话?你能接受一个这样的我么?”站在鸟居前,女孩的手指指向台阶上的李晴空。从一个十年前的约定开始,围绕在李晴空身边的奇幻事件一个又一个的展开,而在这些奇幻事件逐渐解决后,小空发现这个“世界”远没有他所想的那样简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灯记

    双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职业NPC

    我是职业NPC

    职业NPC的操守就是:一切为了玩家。一组数据代码的晋升之路。————————————————辣椒新文《她有一间时空小屋》作为一个登上人生巅峰的大赢家,芩谷表示:——我的成功是可以无限复刻滴。——来我的时空小屋吧,不管是一手怎样的烂牌,都能在我的手中华丽逆袭!——诀窍只有一个: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没有成功……那,那就换个姿势继续努力!!!!(……老规矩,依旧无男主,无暧昧,无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