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8200000019

第19章 彷徨与前进——20世纪的中国画(2)

黄宾虹以重视笔墨着称于近现代画坛,倾毕生精力研究与把握笔墨。推崇以书法的笔法作画,讲究一波三折,含蓄有力,刚柔适中,千变万化。强调笔墨“淋漓而不臃肿”,经反复积染而不死板。他学习和锤炼笔墨的主要途径是临摹古人、观察自然和练习书法。他的写生方法不同于西方,虽然也用过硬笔,但把写生看成一个提炼造型和笔墨的过程,非徒采集素材而已。他认为写生是他脱略浑化、自出新意的主要手段,傅雷指出了这一点,被其引为终身知己。但黄宾虹成熟期的画并不以丘壑奇伟见长,虽然比明清文人画鲜活,却也时有自我重复,他的成就还是在笔墨上,他从造化中体味的笔墨变化,决不比丘壑变化来得少。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宾虹还是很“传统”的,也是牢牢把握住了文人画最宝贵的东西。

在20世纪传统三大家(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中,吴、齐都以花鸟画见长,花鸟画在中国画中是一个比较晚起的画科,艺术语言的发展空间比较大;而山水画却早已呈群峰蔽日之势,每一点突破都难乎其难,从这个角度说,黄宾虹的价值恐怕还在吴、齐之上。

四、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其父是一位擅长写生的乡村画师,家境贫寒。他自幼喜好绘画,倾慕吴友如和任伯年,这两位晚清画家都汲取了一定的外来艺术养分,并有很好的写实造型能力。1912年、1915年徐悲鸿两次只身赴上海谋职学画,1916年,结识高氏兄弟,得到高奇峰的赞赏和帮助;不久为哈同花园作画,得以进入上海文化圈,结识康有为,折服其“合中西而为绘画新纪元”之见解,遂执弟子礼,学习书法。1917年得到哈同秘书姬觉弥的资助赴日本,同年11月返国,到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任导师。1919年官费赴法留学,专攻美术。先入巴黎美术学校,一年后,随C·柯罗的学生达仰学画。是时欧洲处于战后萧条时期,德国马克贬值,徐悲鸿和众多留学生一样得以游历德国,饱看文艺复兴以来的名画。他掌握了出众的写实绘画能力,1927年携带大批国内急需的资料和教具归国,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不遗余力地推行写实绘画主张,用素描训练造型基本功,进而要求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和风格画出“惟妙惟肖”的形象。抗日战争期间曾到东南亚义卖集资支援抗日,并在重庆筹建中国美术学院。他对教学和创作狂热投入的同时,夫妻之间在人生观和生活情趣上的分歧日益显露,在1945年离婚。战后徐悲鸿来到北平,1946年任北平艺专校长,1949年该校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任首任院长,兼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兼长油画和中国画,油画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奚我后》等,前者取材于《史记》,描绘楚汉战争结束后,英雄田横不愿臣服于刘邦,隐居孤岛,当刘邦的使者来招降时,抱定必死决心的田横与拥护者们诀别的场景,其意显然在于歌颂民族气节;后者则表现百姓“大旱之望云霓”的情形。两图都是托古讽今的历史画,从创作思想到手法都继承了法国学院派的传统。中国画代表作有《九方皋》、《愚公移山》、《巴人汲水》、《群马》等。

《愚公移山》作于1940年徐悲鸿访问印度期间,试图借这个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画中,用写实手法直接描绘男性裸体,并歌颂人体的阳刚之美,这在中国画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幅画展出时对传统视觉习惯和心理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徐悲鸿作此画像油画一样用模特儿写生,当时请的模特儿大多是印度国防大学的学生,因此画中前排男子们明显不同于中国人。在横长的构图中,挖山者处于最前面,左右横向排列,他们顶天立地,奋力抡着镢头。这个故事虽然出自先秦诸子,但徐悲鸿并不想表现高古意味,画中人物都只是古装的普通农民处于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而已,现实生活气息很浓。作品主要用勾勒填色的方法,部分人物的身体略施明暗,以显示体积。这种把中国传统水墨画与素描画法结合起来的尝试,正体现了徐悲鸿改革中国画的主张。

在人物画以外的题材中,徐悲鸿也尽力把准确的解剖结构、明暗光影效果与传统笔墨融合起来。他用水墨画马尤其负有盛誉,用前人未曾尝试过的写意笔法来画马,表现经过提炼概括的解剖结构,并注重动态表现。如《征马图》,笔墨具有相当的传统功底,但这股野性蓬勃的生命力却是传统鞍马画中不曾有过的。徐悲鸿在绘画上坚定不移地选择现实主义道路,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关注民族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态度,如1942年在印度闻中国对日作战捷报,画《群马》一幅歌颂英雄的军民;1953年画《奔马》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形成了一股宏大的写实主义美学思潮。

五、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梅县人。祖父是雕刻石匠,父承祖业并兼习绘画。林风眠幼时即随父辈学习雕刻和绘画。1918年从梅州中学毕业,后入蔡元培、吴玉章等创办的勤工俭学赴法留学会。1920年先后入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1923年游学德国。留学期间,他广泛学习与研究欧洲绘画,尤其喜欢印象主义及马蒂斯、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画家。第戎国立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忠告他不要只沉迷于学院绘画,而应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尤其是东方艺术类博物馆去学习。林风眠由此对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留法期间深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对苦难的敏感和悲观主义倾向,在他一生的艺术中时隐时现。1925年冬学成回国,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由于学校的激进艺术氛围导致军阀政府不满,1927年被迫去职,出任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8年受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请,到杭州筹建国立艺术院(后改名国立杭州艺专)并任校长。约十年间,林风眠专心于艺术教育,并创作了《人道》、《痛苦》等巨幅油画。这些作品以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背景,用沉郁的色调,强悍的笔触,描绘疾病、监禁、死亡和痛苦等主题,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

林风眠被蔡元培视为最能体会和实践其艺术教育思想的人之一,因此得到了蔡元培的大力支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失去蔡的保护后,这个书生气十足的画家显然无力应付复杂的派系斗争。1938年,流亡至四川的北平、杭州两所艺专合并,林风眠受到排挤,辞去教职,独居在重庆一所简陋的农舍里,在艰苦的条件下潜心探索中西融合的彩墨画,完成了他艺术生涯中的一次大飞跃。抗战结束后,继续执教于杭州艺专。1951年退职,居上海,专心创作。他的风格总是与现实保持距离,因而不合时宜,不受重视。“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监禁四年多。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两年后定居香港,直到去世。一生中最后十几年是他的又一个创作丰产期,并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

林风眠的彩墨画实验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自成风格。他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工具,画非传统的画,常见题材有风景、静物(他常画室内的盆花、瓶花、水果和玻璃器皿)、花鸟、仕女和戏曲人物,追求一种宁静而有韵味的美。其作品最主要的形式特点为:①方构图。他的画幅基本都取方形(传统的长方形是将一整张长条形的四尺宣纸裁成三或四小张,称为四尺三开或四尺四开,林风眠则将四尺宣纸对裁成两个正方形,称为四尺对开。这种开张现在已经很常用,但在当时是一种创新),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形画面不但在传统视觉习惯之外带来新鲜感,而且也影响到画面空间构成。现在这种方形画面已流行于中国画中,是因为它更适合现代人居住环境。他晚年在香港时期也探索过横长构图,但为数不多。②平面性。他并不追求立体感和逼真性,强调东方艺术特有的线条感(但他的用线不是传统文人画的中锋行笔或书法性线条,而从民间艺术传统中汲取灵感,如瓷绘中自由飞动的笔法)、平面效果和装饰性。在画面上追求多样、统一、简约、平衡的特色。③重色彩。这是从中国民间艺术和西方艺术中找到的共同点,他用的颜料也不限于中国画颜料,西来的水粉、水彩,只要画面表现需要,都大胆地使用。他的画面色彩往往浓厚、饱满、鲜明、沉着,具有传统中国画颜料难以达到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作品(如1961年的《秋鹜》),为了表达画家内心的孤寂和凄楚,使用了以水墨为主的冷暗色调。

他的作品中总是流露着一种诗意的孤寂,略带一点恬静和优雅。他的风格与文人画没有一点关系,但从画家的为人和画面表达的内涵来看,他又极具文人气质,这个西化程度很高的画家画出了20世纪中国最富有东方意蕴的画,尤其在融合派阵营里更是如此。

六、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年),字大颐,号寿者、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

19岁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浙江一师),与丰子恺同窗,受业于李叔同、经享颐、夏丏尊等。李叔同是赴日学习美术的早期留学生,也是一位艺术个性突出的书法家,归国从教后,在浙江一师使用人体模特教授西画,也教书法。这意味着潘天寿学习过西画,同时又能打下较好的国学基础。潘天寿在浙江一师期间的国画作品已经显现出令人惊异的个性化特征——不宗一家,不事临摹,随心所欲,纯任自然。

我们今天把用艺术教育来培养人的创造力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而1920年前的“浙江一师”已经用这种理念来滋养潘天寿了。1923年他来到上海,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任教,筹办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画和中国画史,并编写了教材《中国绘画史》,书后还附有《书画同源论之不可据》一文(1934年再版时抽去,改附《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一文)。从其着作看,他倾向于文化保守主义,反对融合,主张保持中西艺术之差异,这成为他后来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说的基础。在上海他以书画谒见80高龄的吴昌硕,吴昌硕很赏识他的才华,以“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篆书相赠,同时也赋诗劝勉他要加强对传统的研究,不要一味任才使气。后来潘天寿在教学中比较强调临摹(相对于素描写生)是中国画特有的学习手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吴昌硕。1928年起任职于杭州艺专,后半生一直在此工作,直到1971年在浙江美院院长任上去世。

潘天寿的绘画风格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臻于成熟。他的艺术渊源广而杂,所汲取的却专而精。除吴昌硕外,他还深受八大山人冷逸、奇宕画风的影响。又上溯明代沈周、戴进及宋代的马远、夏圭。他的一方印表明其美学主张——“一味霸悍”,即用阳刚劲健之力破除南宗文人画靡弱之气。这首先体现在用笔上。自董其昌倡“南北宗论”以后,“温柔敦厚”的“南宗”笔法成为文人画正宗,民国时期有一些力求创新的画家就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北宗”笔法为突破口,如溥儒,如潘天寿。但潘天寿的“北宗”与马远、夏圭的侧笔偏锋不同,而多用扁笔、方笔、秃锋、逆锋,参以圆笔,近于汉隶中的方笔风格和北朝的魏碑,避免了明人学马远、夏圭时出现的急躁、轻滑之病,继承了吴昌硕古碑版书入画的优良传统,从而打开了一个高古精奇、浑厚沉雄的新境界,把“北宗”单纯、直接、有力的美学品格转印到“南宗”画里。他的画多为小写意,但由于落笔凝重,笔无妄下,且力透纸背,给人的感觉比工笔画还要厚重。他还是继清代的高其佩以后的又一位指墨画名家,能用手指画幅面巨大的作品,在充分发挥指墨的迟涩、自然之趣的同时,还能通过无锋的指痕表现气势和力量。以指代笔,除了表现笔所不能到的力度以外,也有突破前人用笔程式、追求新意的目的。他本人在诗文、书法、篆刻、史论等多方面有着深厚的修养,他的书法与其绘画用笔十分相似,多扁笔,方圆并用而以方为主,略带隶意。他还提出中国画家的才能应有诗、书、画、印“四全”,看似古代文人画家“诗书画三绝”的延续和扩大,实际上是与他独特的美学追求分不开的。此外,在造型上,他笔下的石块多方正硬实,具有建筑感和团块感;取景多跳跃对比,略去中间层次;用墨上多浓墨直勾,重线不重染,也都体现着这一美学追求。

同类推荐
  • 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党的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
  • 幸福教师的60个“不”

    幸福教师的60个“不”

    《大夏书系·幸福教师的60个“不”》对于教师来讲,自己的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的确是一件乐事,但很难说这是一种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与学生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蕴藏在点点滴滴的教育生活中,而且这种感觉是持久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身边有很多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却留下了悔恨终身的痛。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立志勤学(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立志勤学(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学生阳光心理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学生阳光心理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2)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热门推荐
  • 墨断阴阳

    墨断阴阳

    “日月当空,邪灵出世。东方之子,聚齐轩辕。”古老的大陆上万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句偈语。少年墨非横空出世,一路走来,邂逅美女无数......且看我玄功无敌,幻术莫测,机关术于谈笑中令群丑灰飞烟灭,绝世阵法挥手间封天锁地,歼邪魔于顷刻。傲啸异世登天路,蜃楼三界任我行!
  • 攻心为上:铭少追妻路漫漫

    攻心为上:铭少追妻路漫漫

    他是白手起家的小说网CEO,她是妙笔生花的新秀作者。一场变故,令她跌入地狱最底层。他对她施以援手,将她捧成网络界的小说大神。连哄带骗,顾湘灵被设计签下一纸协议,仔细一阅:神马?终身签约,连婚姻也一并签了?宋铭剑邪笑:小女子若是不满,本CEO以身相许,终身肉偿可否?顾湘灵彻底崩溃,这个外表成熟睿智的大男人,竟是个死皮赖脸的大吃货,将她吃个没完没了。
  • 白猫王子的公主殿下

    白猫王子的公主殿下

    从此心中风起云涌,只因有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皇上的爱妃都很俊

    穿越之皇上的爱妃都很俊

    她是个孤儿,被人领养后培训成了一名杀手,经过各种磨难,成为了杀手组织的王牌,“魅影”是她的代号,她杀人于无形,没人见过她的真实容貌……他是女尊王朝的“四大美人”之一,一身红衣似火只为等让他心动之人;他是药谷关门弟子,一心只为研究医术,可自从遇见了她便乱了心芳……
  • 宠卿入骨:奸佞妖妃狠撩人

    宠卿入骨:奸佞妖妃狠撩人

    身为大魏国女扮男装的黑化祭司大人,苏郁卿表示只想做佞臣,不做忠臣!然,这新上任的皇帝为何总要盯着她???难道是她佞的太明显了?陆寂白孤傲冷清的眸子睨着苏郁卿,道:“掰弯了朕,还想拍拍屁股走人不成???”前世为荣国公府的贵女千金,被人陷害,亲眼见着被诛了九族,三千多人的血汇聚成河,重活一世,成了当朝女扮男装的祭司大人,然天不亡我,为何不要仇人之血,祭奠我荣国公三千亡魂!!!
  • 异世界开发手册

    异世界开发手册

    时空管理法第一条《禁止五常成建制穿越》,然而当五常集体打破禁制,穿越到异世界。“主线任务:《魔王军降临》启动成功……”“魔王军正式降临五块大陆……”“副本开启……”“《怒海狂涛》激活!”“《凛冬将至》激活!”“《长城守望》激活!”“《雾都孤儿》激活!”“《铁塔尚在》激活!”(本文为欢乐向小说,不太严谨,大家别太较真。QQ群739297872,备用群936455379。已有完结小说176W字《银河系征服手册》,本文为黄瓜宇宙手册系列小说。)
  • 爱不做主

    爱不做主

    她终于到了他身边,开始的却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她享受着少许的欢喜,忍受着过多的委屈,终于,她知道自己要学会如何放手。有的人,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当与他又交集的时候,抓住不肯放手,即使知道没有结果,也愿意一直做着有结果的梦。。。
  • 徒弟已死

    徒弟已死

    你爱烟花女子?我是最美花魁;你爱大家闺秀?我是第一公主;你爱英武豪女?我便带兵出征。……师徒之情不可越?徒弟已死,夫人上线。
  • 大葬心

    大葬心

    天黑了,你是否回到了你该待在的地方?天亮了,你是否没有被发现出去过?原谅我......为了村子的安全,也为了你。学会掩饰自己,学会掩藏自己,学会行走在黑暗,千万不要被他们发现啊......请记住......原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