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89900000006

第6章 思考型性格的特点与优化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天才与白痴只有一步之隔”这两句话 非常贴切地描绘出思考型人物的形貌。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行动却显得比一般人笨拙。他们总是埋首于书籍资料中,为了是要了解这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他们认为只有有了知识,才不会焦虑,才知道怎样去面对生活, 面对社会。

他们有一个自己的象牙塔,常将自己锁在里面,因为他们觉得环境总 是难以预测,且处处潜藏着威胁,只有在象牙塔这样安全的世界里,他们才可以慢慢地向外窥视这个世界。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空虚和焦虑,但他们不相信任何人,为了避免被人伤害,他们必须采取一些防卫措施来保护自己。他们有能力把内心与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因为他们太过沉溺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因为他们不习惯于敞开自己与人沟通。他们只喜欢在孤独中思考、观察、并找寻生命的意义。

他们与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喜欢被朋友或情感所控制,他们有时 候也觉得交朋友太浪费时间,但他们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思考的话,就会变得疑惑而且无精打采。

他们非常不屑不合逻辑和不经分析的理解方式,习惯穿越事物的表面 看问题,而且很快就能进入比较深的层次,所以他们喜欢重新定义一些东 西,以求将事物看得更清楚明白。

由于他们总是不断地对事物作探索,因此他们也开凿了自己智慧的泉 源,而能随时发现有趣的事情,为平凡的生活增添颜色。

当他们内心空虚的时候,知识是填补他们内在的物品,所以他们收集 了大量的资料,认真加以研究,并有条不紊地将资料分门别类,而得到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因此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里,他们往往是专家。但是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决策者,而只是把观察的结果陈述出来,并提出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已。虽然在处理的过程中,他们用了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把所有可能的状况都考虑进去,而且所有的细节都估算得很精确,以致别人不得不相信他们的意见。他们一向很喜欢尝试新的东西,也鼓励别人丢弃陈旧的观念和做法丢弃。在处理工作时,他们对自己收集信息、分析知识以及创造的能力有十足的信心。

但他们最大的障碍是人际关系上的困境,因为他们常常闭门造车,在 知识的领域中他们十分自傲,由于他们的想法常跟别人感受不一样,因而别 人的计划与看法常被他们否定或批判。虽然他们只是基于对真理的认定,及 坚守自己的理念而已,但与他们共事的人总为此怪他们损伤了自己的自尊 心、自发性及创造力。

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通常是保持着一种距离,这样就不会有情绪失控 的时候。他们认为距离是一种美,所以在人际关系上显得比较漫不经心、甚至没有什么社交活动。他们与人保持关系的方式多半是讨论一些问题,或从事一些寓教于乐的休闲活动。他们对于爱的感受比较迟钝,通常必须有共同经历的人他们才能有所感觉。

他们活在一个理智、反思和灵感的世界里。他们不太爱开口讲话,而 且觉得好话不要说第二遍,如果别人听不懂或不欣赏,他们只一个想法—— 那就是他太肤浅了!他们知道这种态度有些曲高和寡,会造成人缘不佳,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避免加入人多的场合,否则他们便保持沉默。别人总以为他们是故意制造一副“懂得多,说得少”的孤傲印象,跟他们在一起有如芒刺在背,但其实他们只想躲起来。他们也有害怕被拒绝的情绪,他们认为,请求别人的帮助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他们不想欠别人的人情,一向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以挣脱困境,但是他们的家人及好友,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忠诚及呵护之心。当家人及好友需要他们时,他们是全心全意地付出,不过他

们用的方式是理性分析,而不是靠感觉来处理。

他们不是在乎物质环境,却比较重视心理环境,有时候当他们太专注 于思考的乐趣时,会废寝忘食、蓬头垢面,甚至付出其他生活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是这样地努力探究学问,所以别人只要问起专业知识,他们回答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他们对知识的追求是不遗余力的。他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他们的安全来自知识的拥有。他们讨厌被有权有势的人控制。如果他们的知识很丰富的话,当有权有势的人欺压他们时,他们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并有能力揭发这些人的虚伪和腐败。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有股强烈的攻击冲动的,尤其面对腐败分子,但他们的敌意表现方式不是用暴力,而是用尖锐的批评,有时候也用沉默的愤怒来发泄。由于他们对物质的追求并不积极,所以物质生活上他们通常不太宽裕,也因此在金钱的处理上,别人常会看到他们小气的一面。他们不太关心一般的人,也不习惯记住别人的名字, 但是他们对于喜爱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有开放的胸襟,并谦虚地让喜欢研究的人提供宝贵的意见。

◆思考型性格的特点

▼ 动机、目的

他们想通过获取更多的知识,来了解环境。面对周围的事物,他们想 找出事情的脉络与原理,作为行动的准则。有了知识,他们才敢行动,也才会有安全感。

▼ 能力、力量的来源

当思考型的人对事物不了解时,他们会产生焦虑,不知如何行动、如 何应对,所以他们终其一生都把精力花在收集资料、分析、求证、解释,才能想出应对之道,决定如何行动。对任何事情,他们都能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他们有很好的洞察力、分析力。许多伟大科学家、思想家,都属于这 个类型。他们能将事物进行剖析,看到别人不曾怀疑的问题,正是他们与生

俱来与众不同的能力。但他们分析和处理事件时,有时只专注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失去对事情整体的了解,这也正是他们的缺憾。

▼ 理想目标

他们的理想目标是想从了解和认识宇宙一切的脉络,然后分析出一些 非常有价值、并能帮助社会进步的观念,以卓越的洞察力、分析力,使每个人都能纳入最完美的人生轨道。

▼ 逃避的情绪——空虚感

由于思考型的人总是将自己埋入冷冰冰的书籍、资料堆里,像电脑一 般不停地思考着运转着。但是思考型的人并不是机器,他们仍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由于他们不太会与人交往,不了解别人的情感,别人也不知如何与他们相处。如此恶性循环下,他们会更孤独、更空虚,而为了逃避孤独和空虚,他们只得继续用资料、学问来填补它。

▼ 日常生活所呈现出来的特质

1.沉默、寡言、好像不会与别人开玩笑似的。

2.很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很多问题,不喜欢与人讨论。

3.不太相信神,他们觉得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神居然是全知者,太 不可思议了,所以他们大部分是无神论者。

4.喜欢独自一个人工作,把自己投入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独来独 往,朋友很少。

5.非常冷漠、害羞,别人想跟他们交朋友,却好像打不进他们的世 界里。

6.跟没有思想深度的人交谈,会令他们厌烦,更别说是交朋友。

7.很喜欢研究宇宙的道理、哲理,甚至常觉得生命很荒谬。

8.常跟别人意见不合,并坚持自己的看法一定是对的。

9.不太注重衣着,因为这些“身外之物”与生命本身没什么关系。

10.为了读书及收集资料,他们甚至会忙碌到无暇打理自己,觉得打理自己太浪费时间。

11.当别人有事请教时,他们会仔细倾听,并将事情条理清晰详详细细

地分析得非常清楚。

12.彬彬有礼,也很有包容力,只是跟别人的感情互动不深。

▼ 常常出现的情绪感受——守着知识,脱离人群

他们很怕自己有太多的情绪感受,也害怕对人太深情,因为他们往往 拙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他们逃避与人交往、逃避介入感情太深,就算对 自己的亲人也常常如此。而最好的逃避方法就是将自己封闭在求知的世界 里,在专注思考或自己玩智力游戏的时,会产生无尽的乐趣,以转移自己内 心的空虚。他们认为投入思想世界是非常安全的,所以他们便让自己守着知 识,忘掉一切情绪。

▼ 常掉入执着的陷阱——知识

他们觉得没有知识的人,是无能的人,他们为了能安全地生活在这个 世界上,便不停地追求知识,然后以知识去印证一切,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他们是没有知识为基础,便无法行动的人。

▼ 防卫自己的面具——隔离

他们害怕介入情感太深,会打扰自己的情绪及思想世界。真实思考型 的人心底深处是一个感性丰富又热情的人,但他们却尽力地控制自己,使自 己情绪冷漠、僵化,表面上他们对人很没感情,对别人的事经常是无动于 衷,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 把自己对别人的感觉隔离起来,他们的内心才能安稳。

▼ 两性关系——信赖亲密与肉体的关系

他们最缺乏的是安全感与信心。在爱情的关系中,如果彼此能够分享 秘密与信任,他们便不再感到被侵犯或是失落的恐惧。而对他们而言肉体关 系是一种可分享秘密的、最极致的表现,那比口头的表达更让人有安全感。 “肉体的接触是最真实、最完整的,当彼此相互接触时,我们公开了

彼此的秘密,我们完全地付出自己,没有保留,这种交流比言语更直接、更真实。”某位思考型的科学家如是说。

所以我们会发现平日沉醉于思考行为的人,他们在两性关系中却更着 迷于肉体的接触,而非心灵的交流。因此,当你看到他们迷恋的对象是一个

靓丽性感的美女,而非一个知识性骨感的女人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身为一个思考型人物的伴侣应该了解到,抚摸(性与按摩)他的肉 体,其实要比交谈更能抚慰他的心灵。

▼ 精力浪费处

他们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思考,竭尽全力地收集资料,到头来却可 以将这一切束之高阁,不付出行动,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才能。有些思考型的人物在长期思索、研究之后,能够发现足以影响世人的伟大创见,但不少的思考型的人却只是终日里埋首书籍中,疏离了人群。

▼ 儿时情景——性格形成

早年就没有从父母或长辈身上得到稳定的感情,他们渴望得到关爱及 安全感,但是却一直得不到,长期以来,在失望之余,他们的心理开始害 怕,为了求生存,他们努力收集各类资料,以了解环境,面对环境。

他们思考重于行动,是伟大的观察者、资料收集者。他们像强有力的 吸尘器一般,有多少知识就吸收多少,而也应了那句老话——“知道的愈 多,愈觉得自己无知”,所以他们便不断地将自己深埋于资料中,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敢采取行动。面对浩瀚的知识世界,他们显得如此地畏缩, 外人看他们有如一位孤独而高深莫测的智者,或是一个只会读书,但不会生活的书呆子。

◆热衷于为事物寻找答案

思考型的人通常会成为知识分子、理论学者或是专业人士。由于对社 会及生活环境的无知,会让思考型的人产生不安全感,所以他们总是热衷于观察、思考,为事物寻求答案。而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深入某一个领域,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

但是,当他们愈深入某一领域时,却可能愈看不见事物的全貌, 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反而脱离了现实。而这时他们又以错误的见解, 归纳出不成熟的理论,并硬将这些理论套用在其他事情上,成了以偏概

全、牵强附会的人。然而这种思考型的人物总是以他们的思想为自豪, 坚信他们的想法是对的,甚至奋力地宣扬它们,并与那些思想相悖者做 强烈的争辩。他们可能是那些倡导打破旧理论、打倒权威的学者,然而 即使他们的理论偏颇狭隘,但由于思考型的人饱读诗书,说起话来引 经据典,听起来还是十分吸引人的。究竟他们的思想是“极端”,还是 “先驱”,还是得靠我们仔细地判断。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思考型的人 确实提供了许多“真理越辩越明”的机会。不管是谬论还是真理,他们 都让我们的思想世界更加丰富。

◆洞察力过人,善于提出创见

由于健康的思考型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穿越事物的表面,发现 别人所看不见的深远层次,让真相豁然开朗。所以当别人只看到物体具体表 面的部分,他们却已进入抽象的领域。例如,桌面上放着一只红色的苹果, 在一般人眼里只是一只红色的苹果,但是他们却可能去思索苹果为何是红 的?为何它静止在桌面上,而不是飘浮在空中?它是什么物质?……

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并产生研究的兴趣。而他们具有过人的 洞察力,往往能提出许多伟大的创见。

健康的思考型是乐于与人分享知识和见解的,因为他发现与人讨论问 题,往往可以激荡他的思考,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能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提出许多别人尚未发现,甚至斥之为异端的创见。

一个聪明健康的思考型的人是人类的宝藏,他们能探索许多人类未曾 接触的知识领域,打破传统想法,提出划时代的伟大创见。

一只苹果、一个人,任何一个我们看似平凡的物品,却可以让牛顿发 现了“地心引力”;让笛卡儿思索出“我思故我在”的存在理论;让爱因斯坦提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物质不灭”的“相对论”。思考型的人就是这么有趣,别人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物,他们却可能百思不解、深究其源,也因此可以发现许多划时代的创见。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思考型的人通常是不修边幅、邋邋遢遢,主要 原因是他们太忙于智力活动,无暇打理自己。也许在他们心中,躯体只是智慧寄居之所在,不必太在意。他们原本就不善于与人交际,再加上成天忙于思索、看起来又邋里邋遢,也难怪他们和人群越来越疏远。

健康思考型的代表人物在人类史上可能多的举不胜举,因为一旦思考 型的人发挥出他们过人的观察、分析能力,往往就能为人类写下新的历史, 而永垂不朽。

有些思考型的人之所以能成为智者或是发明家,原因出于他们对周围 事物的“无知”,这一点应该值得那些自以为无所不知的愚人再三深思。

◆思想偏激,脱离现实

思想偏激、脱离现实的思考型的人,为了维持自己的信念,往往对与 他们意见不同的人产生敌意或攻击性。他们极为主观地认定别人的观念都是错的、没有价值的,十分藐视别人的意见,于是他们变得非常孤独,而且愤世嫉俗。他们总是不断驳斥别人的想法,并以揭发别人的丑陋面、腐败面为乐,殊不知他所谓的“别人的丑陋、腐败”,多半只是因信念不同所产生的误解而已。

他们狂妄自大,觉得这个世界是可憎的,想要揭发、破坏这一切的丑 陋。而他们同时也有一种妄想,认为别人憎恨他们,想要迫害他们。

有时,迫于压力下的思考型的人会显得鲁莽、毛躁、行动慌乱、失 控,像是一个神经质的丰富型人物或是躁郁症病人。他们不想去面对头脑中纷乱的思维,所以经常利用忙乱的行动来逃避,但是这种狂躁的方式,却更显现他们的焦虑不安。

◆思考型性格的改善方法

非健康思考型者个性的改善,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 别以为自己总比别人聪明

非健康思考型个性的人喜欢用自作聪明来显示一下自己的优势,殊不 知,此为拙劣之举。以为自己比别人总多一点儿智慧,自以为是的人经常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如果你谦虚一点儿,听听别人的意见,肯定会让对方感到满意,这样,你就有机会影响对方了。

有时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虽然考虑到了很多技巧,但是操作起来仍 是不尽人如意,反而弄巧成拙,经常会与谈话者陷入一种僵持不下的敌对场面,使气氛格外紧张。在这种氛围下谈话,是使人感到伤脑筋的,谈话的双方都觉得自己与对方似乎有很深的隔阂(其实根本不存在的,只是心理上的感觉罢了),不能进行深入的沟通,感到别扭、尴尬、不舒服,甚至恼怒。这是双方交际的失败,然而这种场面却屡屡在生活中出现。

究其原因,双方都对对方不满意。但是双方都不让步,不愿迎合对 方。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敌对状态,剑拔弩张,哪里还有诚意沟通呢,分明是像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了。

因此,如果我们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一点,让这次谈话有一个 好的开端,让其在缓和愉快的气氛中展开,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这对双方来说,既达到了目的,且增进了友谊。

特别是在我们知道这次谈话是要与对方进行一次讨论重要问题的情况 下,更应懂得这一迎合对手,使对方满意的技巧,它将使你和对方在愉快的心情中达成一致的协议。

所以,在一开始交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一切努力使对方说 “是”。当然,这比较困难,但一想到以后的争执,就容易办得多了。首 先,你在谈话前应该考虑好要说的话题。这些话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容易为对方所肯定的,而且也是你自己肯定的。例如,此次谈话是为了对你们的合同达成一致。你可以先对对方说:“我们都是想让此次合作的项目成功,是不是?”对方肯定会说:“是的。”然后再说:“此次讨论的目的,双方都是想达成一致的协议,是不是?”对方肯定会再说:“是的。”有了这种铺垫后,双方缓和了对立情绪。这样一来,对方会觉得你和他们之间相同的地

方是很多的,而且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沟通的可能就变成了现实。

如果我们一开始谈话,就提出一些意见相左的问题,或者提出双方都 极为敏感的话题,那只会激起对手心中的逆反情绪,而无其他任何好处。这样做,对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你说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之类的话。据生理学家研究,当一个人说“不”的时候,他全身的神经、肌肉系统都会处于紧张状态,随时准备采取抵制态度来反对别人的意见。而当一个人说“是的”“对的”的时候,这些系统却是处于松弛状态的,这时对方感到你的意见与他的意见不谋而合,自然心情舒畅了。把对方激入紧张状态中,无形中已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而且“不”这个答案是一个最难克服的障碍。一个人一旦说出了“不”字,就无异于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他就得为维护这个“不”字,也就是维护自己的自尊而付出代价。他需要很费力地为这个“不”字寻找根据以驳倒对方。这时想要说服他已很困难了,而这困难正是由于你自己的疏忽而造成的。

达到沟通目的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将对方导入与你一致的方 向——肯定的方向,而不要让他持否定的观点。这样至少能够让他暂时忘掉 争执,并且很乐意地接受你的意见。等他想起与你争论时,也许已早被你所 “同化”。所以,一个有谈话技巧的人会让对方在开始时就觉得他的话很有 道理,而表示出肯定的意思。这样他心情松弛,放松防备,连连同意你的看 法,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你的建议,顺从了你的要求,最终你会达到目 的。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让他不觉得你有“敌意”,心理防线不断向后 拉,最后站在你这边来。

这样开好谈话的头后,有的人为了使别人不断地同意自己的看法,话 说得过多。尤其是推销员,常常犯这种错误。其实取得了别人的认同后,就应该让别人有机会说话,让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难道你比他还了解他的事业和工作吗?况且有些人你并不了解,不了解怎么能够让谈话深入下去?所以,让别人告诉你几件事吧,但你永远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一是这样做是很无礼的;二是你无疑已经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他会认为你小看他,对他的话根本不屑一听,遇到脾气暴躁的人是会恼怒的,“谁都重视自己,喜欢谈

论自己”,即使是你的好朋友,他们也不愿听你在那里自吹自擂,一有机 会,每个人都要满足一下自己的表现欲。

有时,把你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对方的创造,给他一些优越感,也未尝 不可。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很好办,你拼命地超越他,排挤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赢得朋友,必须得做出点小小的牺牲,那就是让朋友超越你,走在你的前面。”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希望当重要人物的感觉,一旦别人帮助他实现了或让他体验了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的。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可以给他一种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他们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人会产生自卑,有的却嫉恨在心。所以,让我们都谦虚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鼓励别人畅谈他们的成绩,自己不要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求,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关心自己,为什么不肯牺牲一点点,让别人得到愉快的体验呢?

以尤金·威尔森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成就大事之道吧。

尤金·威尔森是专门为一家图案设计公司推销草图的推销员,对象是 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一连3年,他每个礼拜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 的服装设计师。“他从来不会拒绝我,每次接见我他都很热情,”他说, “但是他也从来不买我推销的那些图纸;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谈话,还很 仔细地看我带去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总是那句话,‘威尔森,我看我们是做 不成这笔生意的’。”

经过了无数次的挫败后,威尔森总结了经验,得出自己太墨守成规的 结论。他太遵循那老一套的推销方法,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新奇在何处,该用到什么地方,客户都听得烦了,人家是出于礼貌才让他说完的,威尔森认识到这种方法已太落后,需要改进。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晚上去看人际关系方面的书,思考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发现新的观念,创造新的热忱。

过了不久,他想出亍对付那位服装设计师的方法。他了解到那位服装

设计师比较自负,别人设计的东西他大多看不上眼。他于是带上了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草图来到买主的办公室。“鲍勃先生,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小忙?”他对服装设计师说,“这里有几张我们尚未完成的草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用处呢?”那位买主仔细地看了看图纸,发现设计人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威尔森,你把这些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

几天过去了,威尔森再次来到办公室,服装设计师对这几张图纸提出 了一些建议;威尔森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图完成了。结果肯定是服装设计师大为满意,全部接受了。

从那时起,威尔森总是去征求买主的意见,然后根据买主的意见绘制 图纸。那位买主订购了许多图纸非常满意,因为这相当于他自己设计的。威 尔森又从中赚了不少的佣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我 和他不能做成买卖,”威尔森若有所思地说,“我在以前总是催促他快来 买,还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买的,买了对他很有用。而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 里不合适,那里不新颖。而现在我按他的意思去做,他觉得是他自己创造 的,实际上还有别人的功劳。这样就可以满足他内心中那种渴望——自己的 优越感,他再也不能拒绝‘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就变成他需要,而不是我 推销,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 善读“无字之书”

生活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非健康思考型个性的人在埋首尺牍之 余,要善于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体悟成败之理。

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 历,也是要人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认识和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 阅历也是成就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阅历一般较少, 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也要注重从生活、社会中积累知识。

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 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拼搏。知识已从某种意义上成了财富、地位与能力的象征。中国的古人曾说

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与获取知识在人们心目中是何等重要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人们已认识到, 知识与能力并不完全是相等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当今对实践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

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你都应使头脑保持清醒,你必须清醒地理解知 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 问并不把他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 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 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 因此,你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

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渐地消化、吸收。

你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 化知识的能力,使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 的过程。

你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 态,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对你的人生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所以,每个人不仅应该苦读那些与爱好、兴趣、职业有关的“有字之书”,同时还应该领悟生活中的“无字之书”。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你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误入歧途或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你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如果你想能尽快、尽好地读通读透“有字之书”,并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把“死书”读成活书,就要善于读“无字之书”。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若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 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僵化,逐渐死去了。

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无字之书”,是大文豪鲁迅先生 的主张。

鲁迅少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乡下度过,而且也乐于与乡村少年为 友,喜欢到乡下看社戏,所以他从乡村少年、乡村社戏中了解了很多乡村生活,他也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创作的《故乡》《社戏》等短篇小说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时积累的。

鲁迅的一生中,曾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写了许多杂文。如果鲁迅不 注意读社会现实这部“无字之书”,只知闭门做学问,他又怎么会从中看出“世人的真面目”,怎么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用他手中那支强而有力,泼辣而又幽默的笔,画出黑暗势力的丑陋面目呢?”

著名的历史学家张舜徽对“无字书”的重要性也是深有体 会:“除书本外,还应多读‘无字书’,以扩大求知领域。”

对于读“无字书”的重要性,张老的亲身体会更有说服力。他早年读

《说文》时,其中有句“秋种厚埋,故谓之麦”。开始时,他并不怎么理解此句,后来,当他亲眼看到秋冬之季种麦,都是先用锄深深地把土挖出,然后将种子放下,再盖上厚厚的土。人称“挖麦子”,这种挖麦子与其他的谷类种植方法不太相同。

通过这件事,张老总算体味到书中所谓“厚埋”的真正含义了。

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对于“有字之书”的精研,都是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平生所推崇的,但是,他更重视“无字之书”,其画之所以会不断开拓,创造出独特不群的书画风貌,正是他努力在现实生活中, 不断开拓艺术生涯的必然结果。

纵观白石老人一生创作的作品,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

鱼虫,欣欣向荣的草木,刻意求工处恰如雕镂,粗犷豪放处犹如泼墨,真可谓是“形神兼备”。尤其是他的水墨画虾,更是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令人情不自禁地要赞声好。但又有谁会知纸上的画有多少画外音!

就水墨画虾来说,由于齐白石先生很早就对各种虾感兴趣,所以不知 观察了多少遍。

白石老人画的虾可谓是名扬天下,出神入化。他看虾、画虾已有几十 年,可直到70岁时才觉得自己已赶上了古人画虾的水平。

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表现在不看“无字之书”,不肯下笔作画之上。 作家老舍在某年春节时,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请白石老人作画。

诗中有一句“芭蕉叶卷抢秋花”,齐白石因对“芭蕉叶卷”的实际状 况不熟悉,当时又正好是北国的严冬,无实物可进行考证,他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叶到底是从左到右的,还是从右到左的,逢人便问,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细心观察,也说不出准确的答案。

就是因为这个别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原因,白石老人最后没有作 “芭蕉叶卷”画。人们虽觉得遗憾,但他却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之所以 “不能大胆敢为也”,是因为“未曾见过”。

而另一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是这样。他在一生之中画了上千匹马,出自 于他笔下的奔马令人赞叹不绝。

他的奔马丰腴而不臃肿,刚劲而不显嶙峋,稳而不坠,奔而不飘。特 别是那幅四蹄腾空,马尾舒展,长鬃飘飘,充分表现出了挺拔奔放、自由不羁精神的《奔马图》。

他在留学法国时,为了把马画好,就整天在巴黎博物馆里进行素描练 习,并常以两块面包充饥,这一切都是为了准确把握马的造型。

并且不管何时何地,只要碰见了好马,他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细心观察。 这也难怪当有人在向他拜师学画之时,他会深有感触地说道:“不必

学我,真马较我所画之马,更可师法也,画马必须以马为师。”

读“无字之书”,最好在缤纷的“社会大学”中读,唯有如此,才能

读得通透。

凡是读过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的人都会知道,这位大文豪只读过几 个月的书,他把投身于“社会”认为是在上“大学”。

这个苦难的学徒工在“社会大学”里做过厨工,卖过苦力,饱尝了 沙俄黑暗统治的辛酸。不过,他在流浪漂泊之中读了很多“无字”的“活 书”,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高尔基所经历的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自己的祖国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增强了他对俄罗斯社会的浓厚感情。他从伏尔加河码头的搬运工们那儿学得了劳动的习惯。从流放的政治犯那儿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从面包师那儿学到的则是可贵的人生哲学。

高尔基曾这样说道:“这个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师们更透彻、更明白地 为我讲了当时的国家机构。”

从“社会大学”中读“无字书”所获得的一切,为他日后创作的“有 字之书”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这在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之中均有体现。

像高尔基这样从“社会大学”的“无字之书”中获益匪浅的成功者还 有许多:

托尔斯泰在基辅公路上散步时,每当他遇到熟识或者不熟识的农民, 就主动与他们进行攀谈,并时时在小本子上记下些什么,因此,托尔斯泰就把这条公路称作他的“大学”。

达尔文对在剑桥大学所学的专业“神学”毫无兴趣。于是,他除了听 生物课以外,就参加科学考察的活动,向社会上的教师、农夫、工人学习。 达尔文说:“我认为,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在自学中得

来的。”

虽然,达尔文同时上了两所大学,但是,“社会大学”给他的知识要

比剑桥大学给他的知识多。

你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 精神。

这种精神,不但可以帮你纠正“有字之书”之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 知识,而且能从“学以致用”中赐予你新的知识。

譬如,苏轼曾写过一篇游记《石钟山记》,文章通过他亲临绝壁深潭 实地考察,而纠正了唐代李勃因石钟山有两块石头“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得名的说法;而对于北魏郦道元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的说法进行了肯定。

又如,一些书上所写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是依物体本 身的轻重所决定的理论,学者们都没有加以证明就全盘地接受了。

因为在当时学者的心目中,除了上帝,只有亚里士多德永远是对的。但是,年仅25岁的伽利略却因善于读“无字之书”,他通过进行试验

把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给推翻了。

可是,“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 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

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红楼梦》的 第三回描写了黛玉初到贾府的情形,“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于是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也因此观察到了贾府很多“与别家不同”的地方。

所以说,能读懂“无字之书”者不简单,正因为“无字”,所以不 为人注意,甚至是明摆着,人们也因为司空见惯了,不能从中获得任何 “知识”。

所以,读“无字之书”,必须别具慧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科学上的发明,艺术上的创造,科学

真理的发现,往往是由于“有心人”受到实际生活中某些事例的启示,引发

了某些联想,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的钻研,最后才得以揭开奥秘。

譬如著名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就曾经从石狮子的雄伟体态中受到了启 发,继而反复琢磨后,提炼出了舞台上既矫健而又英武的身段;他从香烟的袅袅飘动中,产生艺术的联想,并演化出了妩媚的舞姿。

因此说,往往只有“有心人”才能读懂无字书,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 “珍宝”。

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以敏锐的观察力,在平凡之中见其奇特之处, 并对其加以捕捉,触类旁通,窥知奥秘。

那些不愿意付出心血,对生活漫不经心的人,是绝不可能从“无字之 书”中获取知识的。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大学,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 大学”。

如果正规大学是一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浩瀚的大海,永远 没有毕业之时。

善读书,而不唯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紧密结合,这是 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事业的一条准则。

◆如何与思考型性格的人沟通

在与思考型个性的人沟通时,若掌握以下5个方法,则沟通会容易得多。

1.他们在面对人群表达自己时往往比较困难,所以不要在这方面给他 们太大的压力,要表现出亲切的善意,以减轻他们的紧张、焦虑。

2.要亲切,但不要表现出过于依赖或有压力的亲密,因为他们喜欢与 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尊重他们的生活和心理习惯。

3.要求他们做决定时,尽量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4.当你请求他们某件事时,记住你表达态度应该是一种请求而非要求。

5.作为思考型的伴侣,要增加他们的信任,减轻其焦虑最好的方法, 是身体的接触(例如按摩),这对他们而言胜于任何言语的沟通。

◆“孤独的旅行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站在人类科学巅峰 上默默无闻的耕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解说爱因斯坦,但他本人 却认为自己是个“孤独的旅行者”。如果从这个性格层面去了解爱因斯坦, 也许会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新的认识。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知识 分子。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赞誉发自内心,出于景仰,因而无论对他的赞美出自什么样的角度,都是能让人接受的。

20世纪人类科学界有两个现在尚无人能够超越的伟人,一个是社会科 学家弗洛伊德,他为人类贡献了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到 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另一个就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对论,不 但为当代物理学开创了一条新路,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而且还改变了人 类对宇宙的重新认识。人称他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定律”。不 错,从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以来,还没有哪位科学家的成就能够 与之相媲美。

即便是21世纪的到来,这一认识也没有人超越。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 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多灾多难,但却出现了一大批促进人 类进步的巨人,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是对人类文明史产生过重大影 响的三位犹太人,不管是谁,从任何角度去评价科学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似乎都无法绕过爱因斯坦。《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评价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一生,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与匹敌的,已被确认为 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富有哲学头脑的杰出思 想家。与许许多多著名的科学家一样,爱因斯坦还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的伟大学者。爱因斯坦先后在20世纪有重大政治旋涡的德国和美国居住、生活。他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他是犹太人,虽然他已经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也难逃希特勒纳粹的迫害和通缉,这一切为他的命运增添了几分坎坷和不幸。

用伟大、著名来形容爱因斯坦,丝毫不过分,他的科学理论高深莫 测,因此对于爱因斯坦也很难全面认识,和许许多多科学家一样,在大多数 人看来,爱因斯坦有许多常人不能理解或解释的怪癖。比如,这位聪明绝顶 的科学家不修边幅,差不多人尽皆知。即便是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仍然不 加修饰,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大 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他还经常忘记带钥匙,甚至在结婚当天晚上,他带新娘 回去还不得不喊房东老太太开门。移居美国后,爱因斯坦的生活境况改变了 许多,但从装束上,谁也看不出他就是改变科学命运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 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毛线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就连会见罗斯福总统 时,也不穿袜子。但是,这一简单的、在别人眼中甚至是可笑的生活习惯, 不能说明这位伟大科学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不能说明他的独立人 格,更不是爱因斯坦性格孤僻的表现。有个性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在科学事业上的投入,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知科学

研究,而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爱因斯坦能拉一手出色的小提琴,对音乐有 较高的鉴赏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 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这句话反映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科学家,对世界 和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已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爱因斯坦看 来,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切实可行的因素之一,而音乐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又 是有直接帮助的。这便是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互补关系。这是一个高深的科学 家、艺术家对科学和艺术的认识。

尤其是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陷入困境时,他总会暂时把研究工作停下 来,拉上一段优美的曲子,使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美妙和谐的旋律中,并在其中开启自己的思路。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不仅仅是放松和休闲消遣,更是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与倾其全部精力献身科学研究一样,爱因斯坦一生都

对西方古典音乐痴迷不已。可以说,爱因斯坦同时具备了科学家、艺术家的天赋,只不过是二者中他选择了科学。爱因斯坦从不对音乐发表任何议论, 而只是用心灵感受音乐。他以科学家深邃的目光观察音乐,理解音乐,把物理学和音乐同样看成美的音符,这是常人所无法进入的崇高境界。

然而,爱因斯坦毕竟是一位科学大师,在痴迷科学、痴迷音乐的同 时,一点儿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他虽然不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人生、社会漠不关心,相反,爱因斯坦对人生、社会一直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把享乐、安逸称为“猪栏理想”,认为追求财产、虚荣、奢侈是可耻的。但是,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他自己与社会、与他人接触的冷漠形成了反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因此,爱因斯坦遗憾地称自己是“孤独的旅行者”。

爱因斯坦的确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似乎 能与他取得与众不同的伟大成就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值得让人体会的就是爱因斯坦的孤独。值得注意的是,孤独与孤僻不是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把孤独和苦闷联系在一起。其实,对那些取得伟大成就、名扬四海的科学家来说。孤独已不再是一种个性,而是一种境界——他人难以理喻的境界。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孤独创造完美,混乱制造麻烦。”结合爱因斯坦的孤独个性,以及他在科学上创造的完美,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来形容爱因斯坦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将孤独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来研究,那么就应该知道,哲学道德是 研究人的学问,可以帮助人们解说人生。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因此,可以说孤独与人类紧密相伴,有人类生活,必然有孤独存在。孤独是 人生的一种现象,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孤独境界的实现,常常是自我 的实现。不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当他经过了一场孤军奋战之后,取得 成功,当他站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的制高点成为唯一时,自然而然 会产生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孤独,因为这个至高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过程 是孤独的,结果也是孤独的。尤其是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多属尖端科研,能 为科学家理解已经不是易事,再找其他“有共同语言”者基本上是不可能

的。这便决定了科学家在追求自己的科研事业时,总不免要与孤独相伴。爱因斯坦的孤独,是性格上的孤独,因为他并不是离群索居者,他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说理解他的孤独一定要认识他性格上的孤独。

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即使他的孤独与外界发生冲突时,他也只以沉默 做出回答。他对孤独的解释是很深刻的,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认为,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性格孤僻的人。他进一步解释说,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渴望个人生活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世界。这好像居住在喧嚣嘈杂的大都市里的人,十分渴望到大自然里寻找一份宁静、清新的道理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的孤独充满了哲理性,已经上升到了超越现实和感官世界的程度。因此,爱因斯坦从未因自己性格上的孤独感到不安,因为他从心底里厌恶尘世间的欲望和纷争。只有摆脱欲望和纷争,科学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由。而科学家所应当进入的客观知觉世界,恰恰是无人问津的未知世界。

爱因斯坦爱好音乐,献身科学,在两个领域内都有超人的天赋。如果我 们从性格的角度去剖析他,就可以看出,当爱因斯坦陶醉于美妙的音乐旋律时,他实际上是在独自品尝着音乐给他带来的无限愉悦和美感。而他在科学领域突破性的成就,也几乎是在没有他人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看来,他不但是物理学王国里“孤独的旅行者”,还是一位“独行侠”,“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追求和固守孤独,也决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他有自己的朋友,有时也和朋友聚会。

性格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关,更与成长环境有关。爱因斯坦生于乌尔 姆,长在慕尼黑。在那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这是他一生中充满幸福、安 宁、温暖的一段时光。虽然双亲为了自己的小本生意惨淡经营,但慕尼黑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却启迪了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他的父亲天生浪漫, 常带家人外出郊游,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一个人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往往对后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慕尼黑的生活经历对爱因斯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城市的喧闹与嘈杂与大自然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

深深吸引着年幼的爱因斯坦,使他陶醉,使他沉思,并逐步养成了独自思 考、独自研究的习惯,以至成为他日后一成不变的生活、科学研究的模式。 也是在慕尼黑,爱因斯坦养成了与自己年龄极不相称的孤独。但即使是幼年 时代,爱因斯坦也没有因孤独而产生痛苦和困惑,反倒觉得在这种孤独中, 能够获得人格的自由。从这时候,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爱因斯坦都以孤独 相伴,从不刻意随波逐流去“随大流”。因此,爱因斯坦的孤独性格,实际 上是独立个性、独立思维的再现,是他人生观的主要内涵。

如果单从孤独的个性,去解释爱因斯坦的成功和伟大是欠缺的,在人类 征服科学高峰韵征途中,每一个成功者,都具备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是成功的前提。当然爱因斯坦也同样如此,他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也有不获成功,誓不罢休的毅力,但这一切与孤独的个性并没产生非此即彼的选择,更不是对立的,孤独铸就了爱因斯坦独立的个性。正是在这样的个性驱动下,爱因斯坦始终如一,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终于获得了成功。

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但 是,爱因斯坦并没有虚度光阴,他把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理论物理学上。与所 有伟大的科学家一样,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经历过艰苦卓绝的生活磨炼。在 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期间,他租的小屋到处都摆满了书,他把读书视为 生命的第一需要,直到饥肠辘辘,实在无法忍受时,才胡乱吃点儿东西。有 时,他干脆三餐合成两顿饭。由于他父亲的生意不景气,他是在几个舅舅的 接济下完成学业的。1900年,爱因斯坦终于以比较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文 凭,但结果却是失业的考验。几经波折,他在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 作,8小时以外的全部时间,爱因斯坦都沉醉在他的物理学研究里。他很勤 奋、很发奋,但也过得很艰难。这种艰难有生活上的拮据,更多的是他的主 观努力很难克服的重重困难。他没有名师指点,缺少最基本的图书资料,与 他终日相伴的只有那份孤独——孤军奋战的勇气和实践。

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取得的成就也独特,一个默默无闻的专利局小职 员,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的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问世 了,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相对论是迄今为止物理学发展史上第

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一次是由牛顿完成的,他创立了牛顿万有引力 学;第二次是由法拉第、麦克斯韦完成的,他们创立了电磁场理论;而量 子力学和相对论则是第三次革命。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主要涉及质量和运动、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爱因斯坦用 他那举世著名的公式表示出来:E= mc2。即能量(E)的转换与相应的质量

(m)的转换分不开;而光速(c)的平方是比例关系,表示质量可以转换 为能量。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不仅如此,而 且他同妻子的关系一天天紧张起来。他的妻子米列娃也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人,在学术上她也有过美好的前程。但这位大学物理系教师出身的女性对操持家务并不在行。而爱因斯坦除了他的科学研究外,其他一窍不通。因此两个人彼此之间产生了摩擦,最终导致了爱因斯坦第一次婚姻失败。后来,爱因斯坦同艾尔莎结婚。艾尔莎是一位远比米列娃出色得多的家庭主妇,家中的一切经她的调理都有条不紊。然而,这一切对于孤独性格的爱因斯坦来说似乎无所谓。在他看来,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他对家中优雅的摆设不感兴趣,他的真正的生活空间在一个小阁楼上。在他眼里,小阁楼才是他的理想所在。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势。爱因斯坦对事业和科学的追求真真正正地通过孤独表现出来。只有小阁楼才是他的世界,也只有在这个单人世界里,他才能找到自我,和他探索的高深莫测的科学理论。

孤独往往与傲慢同在,但在爱因斯坦这里,只有孤独,没有傲慢。因 为在他眼中,只有科学事业,别无所求。他不仅与世无争,而且与生活无 争,所以,只要他那颗伟大的心脏还在跳动,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孤独。 爱因斯坦在孤独中获得的欢乐和宁静,实在是别人无法体验和经历

的。爱因斯坦成名之后,各种各样的应酬、社交活动接踵而至。而这些恰恰 是爱因斯坦最头痛的事情。爱因斯坦生性孤独,但并不是孤僻傲慢。他心地 善良,也喜欢交朋友,只不过他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社交上。在他看 来,那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他为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满足,主动放弃了仪表

与穿着上的修饰,似乎只有从这个角度看待爱因斯坦,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他性格上的孤独。

爱因斯坦的孤独实际也是一种宁静,但这种宁静没有维持多久,由于 纳粹的疯狂迫害,爱因斯坦住进了美国普林斯顿城,他在这里一直过着安静 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文化氛围与他性格相吻合。爱因斯坦在这里思考着新 的、更难的问题。和从前一样,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在独立 思考中,他在孤独中获得成功,获得乐趣。但客居美国的爱因斯坦已经无法 与世隔绝地实现自己的孤独。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数不清的演讲、教诲一 直等着他。一个一直与孤独为伴,终身向往孤独的大师,需要克服自己的孤 独,与许多人打交道,实在是勉为其难。爱因斯坦并不是厌倦生活、讨厌生 活,也不是对生活和社会麻木不仁。他有正义感,有社会责任心、乐于助 人,只不过是他更愿意把宝贵时间用在思考问题上,去实现、体会只有他自 己能够真正理解的孤独中。爱因斯坦所从事的研究、思考的问题,对于绝大 多数物理学家来说是陌生的,一般人则更对他的事业一无所知,对他的性格 更难理解。

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妻子艾尔莎病逝后。爱因斯坦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这下他彻底变得孤独了,孤独不仅是他的性格、思想境界。20世纪的 四五十年代,包括居里夫人、妹妹玛娅在内的一些亲友相继去世,对爱因斯 坦的打击很大。1955年4月18日,伟大的爱因斯坦在孤独中与世长辞,享年 76岁。全世界人民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悲痛。人们用各种各样 的语言,赞颂这位科学家,追念他对科学事业做出的不朽贡献。

爱因斯坦一生孤独,在孤独中完成了伟大的事业。在死后仍然希望保 持孤独。他在遗嘱中要求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按照他的意愿,他下葬的时间、地点,除了少数的几位朋友外,他人一概不知道。这种做法,实现爱因斯坦死后也要保持孤独的愿望。

同类推荐
  •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战中被人们传颂的点子无不暗事“三十六计”。这种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巧合,而应该认为是一种智慧交汇的必然。本书以“三十六计”为纲、商战点子为目编著而成。本书将“商战点子”与“三十六计”做了一个有机的结合,试图理清其中的脉络,以此窥破商战点子的天机。商海无涯,谁主沉浮?多少人夜暴富,多少人一夜赤贫!市场的神话,商战的传奇,总是那么令人心悸魄动、神驰不已。如果我们骑上战略的宝马,挥动点子的利剑,一定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 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如何掌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如何成为优胜劣汰中的胜者,是需要掌握大智慧的。人生苦短尘世琐碎,是非成败转念间,若想安然处世,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来作为做事的准则,要以最低的姿态来作为做人的准则。以高标准做事,会把事做得更出色,以低姿态做人,会把人做得更成功。所谓做事高标准,即为要敢想敢做,要雷厉风行,要自信乐观,要严于律己,要志存高远……所谓做人低姿态,即为要安贫乐道,要宽容大度,要能忍善让,要勇于低头,要敢于吃亏……掌握了这些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智慧,就能够在纷繁的社会中独善其身,就能在复杂的交际中左右逢源。
  •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一书以月份为单位,分十二部分,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寓言、传说,还是名家趣事、邻里小事,应有尽有。本书文字清新、说理透彻,又毫无堆砌累赘之感,每个故事都是一道心灵大餐,每个哲理都是一盏人生明灯,在我们为孩子呈现的这桌心灵盛宴上,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动和充实。”小船儿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大姑子,小舅子,年糕里藏着一粒大枣子……“回荡的童谣中,我们从未走远,因为那是生命的吟唱,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黑暗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 你总该相信你自己,就算世界与你背离

    你总该相信你自己,就算世界与你背离

    这是一本送给每个奔波在路上的年轻人的温暖笔记。亲爱的,你可以不迷茫,不彷徨,不纠结,那些关于梦想的话,都可以是真的,那些关于青春的回忆,你可以一直演绎,那些关于爱情的追求,可以永不停滞,慢慢来,不要着急,你想要的一切,光阴都会给。
  • 未读哲学小经典:建议与箴言

    未读哲学小经典:建议与箴言

    哲学家叔本华说,整天苟且于世俗交往的人,往往是低智和庸俗的代表。孤独不是坏事,人人都值得享有宁静和精神的富足。《建议与箴言》是他针对不同人生阶段开出的53条深刻而实用的良方。他用这部作品告诉读者,由于交际无法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我们才会选择另一种生活,而它恰好被命名为“孤独”。孤独,是一条捷径,通往安宁、简朴、智慧;自由,是经过省察,为我们所选的生活找到哲学的依据。
热门推荐
  • 普通人士的悠闲日子

    普通人士的悠闲日子

    算是穿越无敌文,写着玩的,这作品介绍怎么还最少20字,我还得凑点字数。
  • 原始之拳

    原始之拳

    回到原始时代,连火种都还没有出现,大寒潮又即将来临。生死存亡之下,痴迷国术的赫鸣,将在这血与火的年代,带领部落走向何方?
  • 大荒之龙帝

    大荒之龙帝

    顶尖龙脉术师因为降服魔龙之脉而穿越到了荒古世界,这里万族林立,强者辈出,但人族积弱,只能沦为万千异族的血食奴隶,龙脉术师林平川不甘屈服,奋起反抗,一步步走向巅峰,为人族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带领人族崛起于大荒世界,牧守天地,调理元气,成就一代龙帝!
  • 反干系统

    反干系统

    “艹,我不就摔了一跤,怎么就穿越了?”林峰一脸么比。“绑定宿主,10%,20%,……100%,绑定成功!”林峰看着系统,有种想弄死他的感觉,绑谁不好?绑我?大学刚华业,刚交了女朋友,就碰上穿越了,呵呵呵,我要跟系统对着干!林峰暗自发誓。最后,林峰一脸么比的坐上了王位,一脸么比的掌管了万千世界,才发现,这个系统,本来就是……反着干!!!
  • 伍兽

    伍兽

    吃掉,然后进化!一个撸圈车队穿越之后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强者为尊之姐姐无敌

    强者为尊之姐姐无敌

    文案:闻家有七女,各个貌美如花,乃是各个世家追求联姻最佳对象,大女儿闻醉三岁去闻家交好的端木家参加端木家嫡子的百岁宴,强吻了这位百日的嫡子,一下子被定为端木家嫡子的媳妇。不过端木家嫡子十二岁闻此事,怒的离家出走,至此音信全无,闻醉也成了笑话。闻醉不在意,没关系,老牛啃嫩草是要不得的。闻家余下六女到年龄出嫁,回门夫婿各个将老大闻醉认作小妹,各个妹夫超级热情的推销自家兄弟,闻家六女怒。纷纷去找家主爷爷告状。“爷爷,大姐已经二十岁了,已经属于晚婚行列。让姐姐嫁了吧。”闻家二女闻笑说道。“你姐姐势要等你大姐夫,这样子吧,你打得过你大姐,就按你说的来。”闻家家主笑眯眯的说道。闻笑扑街。“爷爷,相公家的小叔不嫌弃大姐二十高龄,打算聘为妻,爷爷同意吧。”闻家三女闻双说道。“你大姐要等你大姐夫,这样子吧,你跟你夫婿两人打得过你大姐,就按你说的来。”闻家家主笑眯眯的说道。闻双扑街。“爷爷,大姐已经二十二岁高龄,仍然被错十五少女,爷爷,该为姐姐重寻一门亲事、”闻家四女闻艳说道。“你大姐要等你大姐夫,这样子吧,你跟你二三姐联手打得过你大姐,就按你说的来。”闻家家主笑眯眯的说道,闻艳扑街。“爷爷,大姐已经二十三岁高龄了,琳儿已经是孩子的娘了,大姐该嫁人了。”闻家五女闻琳说道。“你大姐要等你大姐夫,这样子吧,你夫婿家中第一高手能打败你大姐,就按你说的来。”闻家家主笑眯眯的说道,闻琳扑街。“爷爷,我跟小妹都嫁人了,大姐仍然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太惨淡点,爷爷必须为姐姐寻一门亲事。”闻家六女闻婷与闻家幺女闻雯一致要求道。“这个,跟你姐姐一样,打得过你姐姐就行。”闻老爷子五年来重复同样的话。闻家六女跟幺女扑街。众姐们悲愤了,她们用着自然堂的各种美白保持肌肤的用品,为毛,大姐还是十五岁的模样。打又打不过大姐,这个靠脸靠武力值的时代,她们真的很悲。闻醉无奈,姐天生丽质没办法。至于武力值,拜托,姐天生如此。端木景轩很忧伤,自己百日初吻就被一个大三岁的老女人夺了,十二岁被这个老女人当小孩子一般打屁股,好不容易修炼有成回来,结果还是被虐。老天,太对不起我了吧。不过,我怎么没那么排斥那个大女人呢。他为自己等了十年,好吧,我就跟她好了。闻醉笑眯眯的看着眼前千百转的小夫婿,小样,这都治不了你,真当姐白活了一百多年么。哼哼。这是一个赤果果的老牛吃嫩草的故事,主角很强大,欢迎来戳。
  •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曦山雪

    曦山雪

    故事讲述女主嫦曦为北阳宫后山一点化桃花精灵,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魔尊乐山,发生了种种事情之后,嫦曦终于历劫成功飞升上仙,却与青梅竹马的寒月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在乐山的计谋之下与魔族联姻成为了魔妃,经历种种事情后逐渐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最终获得了爱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