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80900000005

第5章 世间味

味有六味,所谓酸、甜、苦、辣、咸、淡。这在《大涅槃经》上有,在《本草纲目》上也有。“其食甘美有六种味:一苦,二醋,三甘,四辛,五醎,六淡”,这是《大般涅槃经》说的;“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乎地”,这是《本草纲目》说的。字词不同,但是大致意思,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酸甜苦辣咸淡,它们既是饮食上的六种味道,也可以引申为人生中的六种味道。六味,皆通于心。

酸是一种味道,如果把这种味道对应到人,我们最容易联想到两类人,一是读书人,二是女人。在读书人身上,不但有物质方面贫困的寒酸,也有心态上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所谓文人相轻;在女人身上,酸则更多地表现为情感上的哀怨,容易在风月上争风吃醋。往远说,酸是为了邀宠或者获得认可,缺少一种被承认的安全感,只不过女人的对象是男人,而读书人的对象是浮名。酸有很多种,辛酸是生活的磨砺,酸甜是有怨有爱,酸楚是一腔心事无人说,惆怅也是一种酸。我小时候,一个人走在路上,踩着四周无人的黄土路,看着高高的蓝蓝的长空,忽然听到农户人家里午后的鸡鸣,便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人生水远山长,我会到哪里去?我怎么此刻又在这里?刻下就心里酸酸的,一直到傍晚,想起那声鸡鸣还是怅然。打个比喻,如果是一年四季,那么酸一定是秋天;如果是一天的时辰,那么酸一定是午后。在人生的水流辗转中,一定要经历过秋天和午后,经历过那种哀和怨——虽然那本身未必是一种健康的情绪,才能进入一种通透和达观,人生的经历和经验才会圆满无缺。

甜是一种相对的味道,能经常吃到甜的时候,甜也就不再是甜了,因为舌头味蕾对它的感知能力下降了。小时候没有糖吃,吃过茅根,吃过生茄子——生茄子也是甜的,吃过高粱秸秆,吃过玉米秸秆,还吃过玉米须。它们汁水中的一丝丝甜,就会让艰涩的童年多一丝快乐和明媚——这也许是事过多年之后的心理作用,也许是旧时光发酵带来的一种愉悦。现在,甜已经不再稀奇,糖不用高高地摆在商店食品柜的最上层,也不用偷偷舀一勺放进嘴里默不作声地等着它化完。事实上,我们对糖和糖的象征也已经习以为常,而甜也就没有那么甜了。小时候的甜总是比长大后的甜要甜,这不但有时光岁月的浸酿,也是甜的经验和甜的心理学。就像《圣经》里巴比伦说的,偷来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饼是好的。我们日常形容幸福、爱情、生活最容易想到的一个字眼就是甜。用颜色形容,甜应该是红的;用质感来形容,甜应该是肥的,无论红还是肥,都给人一种富贵和满足感。然而在人生中,甜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三分之一,它在水面下还有三分之二。可以说,我们争取过来的、努力后得到的所有甜的那一刹那,背后都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那里面有泪水、劳累、屈辱、用力,它们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后的甜。甜不是甜,而是酸苦辣咸的集合。所以最适合形容甜的颜色不是红,而是白,因为白融合了赤橙黄绿青蓝紫;最适合形容甜的质感也不是肥,而是瘦,因为瘦是经历人生百味后的凝结。

有一个人类学家西敏司,曾经写过一本名为《甜与权力》的书,讲述的是糖背后奇妙非常的权力历史。回到工业化早期,在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我们能看到糖是如何从一件奢侈品,而化身为一件工业化产品的,此间它与资本的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家间的权力、经济扭结在一起。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糖这种物质经历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文化过程,一步步飞入寻常百姓家,嵌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在甜的背后看到更多东西的人是了不起的,因为所有甜背后都不是甜的,所有平凡背后也都不是平凡的,每个美丽的十字架下都埋藏着一部苦难的长篇小说。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和朋友去看过桂林阳朔漓江边一家废弃的糖厂,在糖厂不远处就是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地。那家始建于五六十年代的糖厂,由青砖砌成,高大坚固,墙体上还残留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宏大标语和口号,据说当时已经被外地的老板租赁下来另做它用。是建设酒店、度假村,还是私人宅邸?不得而知。我们站在还保留着旧日痕迹的高大车间中,想象着当年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干燥等由甘蔗制糖的熟练工序,那每一步也都是在努力接近甜蜜。

在台湾,我还去过始建于1901年的高雄桥头糖厂,那是台湾第一间新式机械的制糖工厂。作为台湾早期制糖的重要据点工厂之一,那里有着仿巴洛克式的热带殖民样式建筑以及等身观音铜像等诸多古迹。停止制糖之后,那里被定为古迹,转型成为休闲观光产业,不但可以参观日据时代的老建筑,还能一睹叩头虫、豆娘、赤腹松鼠、薄翅蜻蜓的芳容,顺手买上一杯红豆酵母冰,在悠久的糖业历史中感慨一下古今。是的,相比于糖,在糖厂我反而更能感受到一种比糖更甜的东西,虽然我并不确切地知道那种东西究竟是什么,但我想它一定是比糖这种物质更接近于糖的东西,追求糖的过程比糖更让人觉得甜蜜。

还有一年,也是在广西,在上林县,我还看到过迄今我所见过的面积最大的黑皮甘蔗林。在那片北回归线穿过的田野上,有适宜甘蔗生长的气候、光照和水土,更有甘蔗种植的历史。当时,蔗农们正在收割、捆绑、过秤、交易,然后将一捆捆甘蔗装到大卡车中运走,它们消失在一望无际的乡间马路的尽头。在那片甘蔗地的旁边,我遇到几个正在拿着甘蔗当兵器玩耍的小孩子。这让我想起很多年以前的自己,不同的是,我们那儿没有种植甘蔗,我们手中玩耍的兵器是玉米秸秆。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把玉米秸秆当成兵器,而是当成甘蔗吃,所以在我的记忆中,玉米秸秆的甜甚至比甘蔗的甜还要甜,那是一种替代性的甜,但是事实证明,替代性的甜反而才更甜,也才能被我一直记忆到现在。

想起一首名字叫《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的诗,从哪里看到的已经忘记了,作者是卢辉:

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

那一折就断的甜

只适合在嘴里

舔了又舔

我所要的甜

也不是雪中送炭的那一种

一袋大米

一对红联

灯笼一挂

欢天喜地的

纸屑

有些甜

看似一张旧报纸满墙贴

其中,墙上的人

就算你打着灯笼

找个遍

不如睡个觉

在那里

见上一面

那时候的甜,事实上不可能那么甜,但因为它们在那个时候找到了我们,所以会格外甜。当然,那种格外甜也就永远就留在那个时候了。我还知道的是,以后它们会更甜,越来越甜——一直甜到苦。

有甜就有苦,苦虽然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喜欢的一种味道,但其实也不尽然全是坏事。中国人经常说,先苦而后甜,这其实就是一种道家思维,苦和甜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味道,然而却可以相互转化。古人喝茶,刚开始泡的新茶较浓,味道苦重,后来反复冲泡后才慢慢变甜,有一种淡淡的甘味,从茶道而通人生,所以古人说“先苦后甜”。如果以人生为一道菜来说,那么它的主味就是苦,是人生的盐,唯有在这样的底色背景下,我们才能出得来酸甜辣咸淡。

而我们的性格与道德也才能有根有本,无论是大富大贵还是贫贱患难,都能有一种泰然自处,正所谓《菜根谭》里所说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和尚劝世人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恐怕也正是有那么多、那么宽广的人生苦海做经验背景,芸芸众生中有慧根的人才能悟道出家吧?跟尘世繁华相比,有暮鼓晨钟、黄卷青灯、衲衣破钵的苦作为修行的主色调,才会能者成佛吧?苦中求乐的当然不只是出家人。人世中,最正的一种味道就是苦,惟是这种正可以清欢,因此胡兰成也说:“西洋没有以苦为味的,唯中国人苦是五味之一,最苦黄连,黄连清心火,苦瓜好吃,亦是取它这点苦味的清正。”然而今天,在人生被消费贯穿的靡靡中,苦味已被丢尽,无人再咀嚼一路走来的流离,所以即使今后再快乐也只能是浮华浪蕊。

六味之中,辣味最刺激。四川人爱吃辣,湖南人也爱吃辣,或许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他们的性格中也才有一种尖锐和泼辣。跟男人比起来,女人最接近于辣,这不单说她们泼辣,而是在性格上能达到一种惊天动地。《苏三起解》中,解差崇公道提解她自洪洞去太原复审,她胸有一腔奇怨大屈,在途中跟那个老差役诉说遭际,有一种直面天地的辣;而孟姜女哭长城,一心要寻她成婚三天就被抓走砌长城的丈夫范喜良,在知道丈夫饿死埋在长城后,连哭四十九天哭塌了长城。还有窦娥,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遭陷害反被贪官判死罪,大冤无处伸,她只有指天骂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她临死发誓鲜血要溅在刑场的白绫上,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当地亢旱三年。中国历史上的女子在最后关头都有一种辣,这源自于劫难当头的绝望,源自于奇冤大悲,因为所有道路都被堵住了,只有面天对地、对话亘古。同时,有的人手段了得,不讲情义,我们会说他毒辣。这种辣通常不道德,大多都是非常手段,会让人有一种惊骇,但它是超越道德和伦理的天道不仁,是一种方法论。今天,这种毒辣我们可以经常见到,但却不让人心生同情,因为它是一种工业时代的手段主义,只求达成最后的结果,而我怀念的是从苏三到窦娥的“辣”,因为她们有一种直面天地的震撼。

一般说,北方人比南方吃盐多,老年人比年轻人吃盐多,穷人比富人吃盐多。从化学上来说,咸味表现为人的味蕾受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作用而产生的感觉。在烹饪上,咸是一种主味道,但凡是入口的菜肴,大多都要以咸作为底子,然后再点缀其他的味道。其实人生也是,生命的经验和经历若没有以咸做铺排,是品味不出更好的滋味的,从这个角度说咸有一点像苦,都是人生的主味底味,有它们作为托盘人世才能盛放。去年有一本书名为《世间的盐》,就是安徽合肥的一个画家,用他画家特有的望闻问切抒写世间的各色人等和世情百态,他力透纸背的东西所取的就是众生身上的那一缕咸味。

有咸就有淡,再说淡。淡,其实不是盐放少了,也不是没味道,而可能是一种综合了所有味道的味道,正像在三棱镜中的七彩事实上归于的是阳光的白色和无色。再说了,咸或者淡,是一种个人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有一年去重庆巫溪县的宁厂古镇——中国早期的制盐地之一,参观完曾经繁华一时而今已经荒烟蔓草的“七里半边街”,我们来到一个盐池,喝当地的水,我们都觉得很咸,但是当地人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咸。咸淡之别,到头来还是看自己。四十岁之后的王维,走出安史之乱的恐惧惊吓,住在辋川别墅里的他过着一种吃斋奉佛、亦官亦隐的日子。他曾经作诗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一点,其实也就是一种王维的从咸入淡。读王维的诗,我们常常会生出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那当然是也因为我们的某种人生经验所致,在经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之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切都回到了本来的面貌。大劫之后,马放南山,才会明白生命终归是一场铅华洗尽的朴素,一种水波流转的随性。正所谓“咸吃萝卜淡操心”。这种淡,就是遍饮甘泉或者尝尽苦涩之后的本味,同时也是吃完饭后嚼一口白米饭的回味。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而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也同样成就斐然,“四大喜剧”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 男人绅士女子优雅

    男人绅士女子优雅

    天堂是这样的地方:在那里法国人当厨师,德国人是技师,意大利人做情人,瑞士人做所有的组织和管理。地狱是这样的地方:在那儿德国人当厨师,意大利人是技师,瑞士人做情人,法国人则负责所有的组织和管理。
  •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在云端·人生况味寄书衣

    在云端·人生况味寄书衣

    本书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去国怀乡之人,往往尺素相报。以文字形式传递心中的情怀,正是人间之美最好的表现形式。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热门推荐
  • 大明浪子

    大明浪子

    成化十六年,杨洛枫迈出了镖局的大门,自此无论是府衙还是大牢,皇宫还是江湖,就连大洋彼岸,都留下了他到过的痕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风烈

    西风烈

    长篇历史小说《西风烈》谱写了清朝末期爱国将领左宗棠、刘锦棠、曾纪泽等一批刚烈志士平定新疆叛乱的壮烈雄歌。作家掌握了大量史料,摒弃戏说,对历史真相进行了深入探究,人物事件真实可信,史料有据可查,浸透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真诚地讴歌了左宗棠等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精神。
  • 枫林霜落云起时

    枫林霜落云起时

    太傅府的第九位千金自幼无人管教,故而生性骄横,又很是贪玩,整日偷溜出去惹是生非,看中什么大手一挥“买!” 她平日看似嚣张,却遇事就怂,是能躲就躲,能藏是藏,但最是恨别人骗自己,却不想被北平侯府历来最小的侯爷给制服了,还把自己直接哄骗成了他娘子!“林昱舒!”她恨得牙痒痒,“我本就不是什么大度之人,属实是没什么气量。你若是想纳妾,先同我和离了再说!”“巧了,我也没那么深明大义能谅解你。”他扬唇一笑,“和离就和离。” 桀骜千金×腹黑侯爷 先婚后爱,敬请期待。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蝎养殖场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蝎养殖场

    本书介绍了最新的、详尽的如何办好养蝎场的技术,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知识,解答人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 EXO梦想爱的逆袭

    EXO梦想爱的逆袭

    梦中,我们相遇日久生情成了情侣却又分离。匆匆来来,我们能否回到原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

    万界旅者的自我修养

    系统:“宿主的幸福,是系统的不懈追求!”王学斌神情憔悴地看着系统:“来,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幸福!翻译翻译!”书友群号:906970297
  • 九重神帝

    九重神帝

    一个平凡的家伙,在得到天大的机缘后,彻底崛起。他要这世人,为他所创造的事迹震撼。他要这天地,再无人敢与他一战。血洒三滴,敢拉神灵入地狱。一枪之威,敢叫苍天不相见。一人,一枪,打出一个天大的神话,震撼天地,诛神灭仙!加更:打赏飘红一次三更,盟主十更
  • 重生仙剑四之生死无悔

    重生仙剑四之生死无悔

    重生仙剑四游戏的同人小说,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