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90300000006

第6章 壹.5 髫年

林北和我是两个人,我有着她的记忆,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从小一起长大,我好像要离开了,所以不停地回往着她和我的记忆。

别怀疑我,我是个很有文采的人,髫年就是童年,伪文艺疯子,谢谢。林北总说她记不起童年,记不清自己干了什么,就知道好像比较丰富,那我来帮她回忆好了。首先,我得说下,别看林北长大之后文文静静的,小的时候可是很皮的,什么事都干过。

以前家里翻修了一个大院子,那时候还是泥地,阿东很皮,经常带着林北在院子里偷拿陶姨用来养小鸡的篓子倒扣在地上,用细线牵着,两端用木棍支起,拦在一个空地处,在空地撒点稻谷或米粒儿,等麻雀来了,一拉线,麻雀到处乱撞,总能捉到一两只。然后在它的一只脚系上线,在院子里遛麻雀,还会给它捉虫子吃。

除了这个,每在春末初夏的时节,林叔会搭梯子摘门前香椿树上的嫩芽,让陶姨炒着来吃。有的时候会发现麻雀窝,林叔会小心拿下来,怕伤到幼雀。这时阿东和林北觉得又有玩的了,好奇的蹲在地上看。幼雀还没羽毛,没睁开眼,嘴张着在叫。林北总叫阿东打开野草卷叶找虫子,喂给它们吃。林叔摘好香椿头,就把窝又放了上去。林北和阿东就跟着林叔依依不舍的回家去了。

清晨,空气特别好,散发着泥土的香气。又是一个双休假期,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双休日起那么早,林北也不例外,她估计那时候也没想到长大后的休息日十有八九都在睡觉。早上七八点的时候,林叔和陶姨去赶集,临走前嘱咐林北:“小北,一会儿阿姐哥哥起来,你们吃点粥,出门玩,别跑远了。我和爸爸去赶集”。

林北:“嗯嗯好。”林北在门口戳着地上的蚂蚁。过了好一会阿姐喊林北:“小北,过来吃早饭了。”还没吃完,阿东就拉着一帮同龄的孩子过来说:“小北你快点,我要出去玩了。”人群中好像有湘芗和湘白,还有隔壁大婶家的雪儿和王婶家的小升,具体有谁,我也记不清了。不过我记得阿东是带了好多陶姨给林北买的果冻,一路向家门外走。

走到前面远处驻足,一大片黄黄的油菜花映入眼帘。阿东会立刻叫林北吃果冻,当时林北一脸疑惑,只见阿东一只手一直在收果冻盒,林北在阿东的催促下吃了半袋果冻,林北摆摆手:“不能再吃了,肚皮要破了”。阿东:“好了,小北不用吃了,够了”。

随后阿东拿着果冻盒走到油菜花旁,一只手拿着一个盒子,在花上找蜜蜂来捉。其他同伴纷纷加入,只有林北在一旁,待阿东将捉到的蜜蜂全都放到瓶子里,林北就透过瓶子看它们在嗡嗡地乱飞。那一次,林北在油菜地的田埂上站着,阿东在捉蜜蜂。突然林北一只蜜蜂撞到林北鼻子上,不一会儿,林北鼻子就红肿了,哭了半天。回到家里,陶姨骂了阿东好久。

看着远处的黑夜,天边挂起了星星。想起夏天,想起盛夏。髫年的孩子总是躁动不安的,好像有很多事情可以玩。林北的,真的丰富。

天气很热,后院墙角的屋子结了好多蜘蛛网,尽管林叔在那里养了两头猪,还有一群鸡在笼里躁动不停。阿东在院子里用手把铁丝卷成圈,弄了好久圈还是不圆。林叔说:“别用手,我马上拿老虎钳来帮你们拧”。阿姐说:“好啊,爸爸你快点,小北早就急着要玩了”。林叔:“好,等我下,马上来”。铁圈卷好后,林叔和阿东把长竹竿头至于铁圈中间,然后用胶带或布条固定紧。拿着这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工具去裹墙角的蜘蛛网,直到裹得很厚才停下。这么复杂的一步步都是为了网蝴蝶和蜻蜓。

走出院子到外面的一大片空地上,夏天都是杂草。到处飞着蜻蜓,阿姐拿着那个工具捉了几只,还有好几种颜色。林北就嚷嚷着要自己动手,追着大红蜻蜓跑了好远,结果总是抓到那些很小的绿蜻蜓,不高兴把杆子一丢。

“累,还抓不到,不好玩。”

阿东:“你就扯吧,就你抓不到,哈哈哈”。

阿姐:“别气了,我刚抓的都给你好了吧”。

一会儿又拿着阿姐抓的蜻蜓在一旁玩着。阿姐阿东就继续网蜻蜓,偶尔还能捉到几只蝴蝶。眼看太阳落下,阿姐阿东就收拾东西回家。

妈妈说:“洗洗手,吃完饭了”。他(她)们仨就边走边点头。

进了房间,阿姐说:“小北,帮把它们放进帐子里”。

“阿姐,为什么放帐子里。晚上睡觉的时候不会咬我们吗?”

“不会啦,因为它们吃蚊子啊,呵呵呵。”林北挠着脑袋,嘿嘿地笑。走出门外,月亮很亮,星星已经开始眨着眼了,像黑幕布上的钻石。

这个时节,林叔和陶姨也会去地里翻翻土,好像要种什么苗,还会去放水什么的,林北偶尔也跟着去看热闹,不巧的是突然下大雨,总来不及躲,那个季节,陶姨有带伞的习惯,三个人拿着锹站在田埂上躲雨。很好笑的是一会雨慢慢下小了,然后看清田里有很多鱼。

“爸爸,你看好多鱼在跳”。

“是呀,看见了。”

“鱼怎么跑到田里了”。

“下雨天,上游大坝水太多漫出来了,鱼也跟着出来了。”

“一会雨停了,我们去抓点回家,今晚吃鱼。”后来林北把这事告诉阿东和阿姐,他(她)们仨总在雨后的时节穿上长胶鞋,带着桶去田里捉鱼。妈妈把我们捉回来的鱼做成鱼干,留着过冬的时候吃。

过年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存一些年货,最要说的是切糖。具体是怎么做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就看到每到那个时间陶姨都会熬糖。就是放很多冰糖在锅里炒,熬成软软的糖丝,最后放在一个黄钵钵里冷却。熬制结束时陶姨会让阿姐阿东和小北都尝一点,然后嘱咐她们不能再吃了,怕做切糖不够。

林北怎么可能会听话,趁妈妈忙别的事情,叫阿姐用筷子戳一大坨给她慢慢吃。陶姨发现取笑她:“都沾到下巴上了”。林北也不理妈妈,继续嗦她的糖丝,蘸的嘴巴边到处都是,手也黏黏的。说到这,林北怎么会想到,长大后的糖丝是在景区里,一点点,贵得很。

记得2006的冬天,第二天就要过年了,下午林北和阿姐帮陶姨做鸡蛋饺,以前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都是拿着圆铝铁勺在锅炉上烧热,油热后,放点鸡蛋液顺着勺滚边做出皮,放入拌好的馅,合上皮,这样一个一个做出来的。

陶姨有时候走开了,阿东说:“我想吃油渣,阿姐炸一点呗”。阿姐:“去拿点切好的腌肉”。阿东兴冲冲去拿。炸得有那种滋滋的声音,三个人就在那吃的满嘴留香。一会儿,陶姨来:

“嘿?你们仨怎么吃起来了?快做蛋饺,明天要过年了”。

“饿了是吗?正好隔壁大婶刚送来几个红薯,等会做饭放两个在锅蹚里烤来给你们吃”。

林北点着头:“好好好”。

红薯是冬季孩子们都爱吃的,也不像现在隔着火就能烤熟,家里都是直接放在做饭的柴火顺便烤的,用火钳拿出来的那会儿,黑溜溜的,像炭一样,扒开的是金黄黄,都快流油的那种。吃着香甜还暖和。林北每次吃的满手都是,妈妈和阿姐总说她下巴下面有洞。

第二天一早,陶姨起早做饭,林叔很早叫他(她)们仨起床,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样的,反正安徽过年的风俗是晚上吃年夜饭,早上吃饭还要放鞭炮,中午吃面条或者是早上的菜什么的,晚上才是大餐。其实也不叫大餐,就是做一顿一年最丰盛,电视放着央视春晚,然后和亲戚各种打电话祝福拜年。

吃完饭,给爸爸拜年说祝福,林北和阿东阿姐笑嘻嘻地接过一把硬币,林叔:“可以出去,放鞭炮前回家”。我们仨:“好的,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就跑出去了,当然还打着用纸酒盒做的灯笼。阿东有时和林北一起,有时就跑没影了;阿姐去找自己的同学了;西西跟着林北是去找湘芗她们了,和她们一起在村里瞎逛,因为反正路上遇到谁,村里的婶子大姐都是一把瓜子,一把糖的送,边走边吃,还琢磨谁家的糖最好吃。

村子里灯火通明,偶尔遇到阿东带着小浩放擦炮,躲得远远的看。一会儿走近看,阿东晚上一大桌子的菜不吃,拿着林叔给的硬币买辣条吃。

林北骂他:“没出息,我也.......也要吃,嘿嘿”。

阿东惊恐又鄙夷地笑她:“自己买去”。说着林北就走了。

“别跑远,一会儿回家放鞭炮,看烟花了”。

林北喊着:“知道啦”。远处飘来的声音。

当黑夜里的烟火遮挡住星星光亮,林北她们仨就赶回家里的大院了。林叔说:“大南准备好拍照录视频,我去放烟花了”。阿姐回了句:“老爹,咱家每年的烟花都这么有仪式感”。听着林叔呵呵的笑声,然后就有东西从地上窜出来,“ju ba”在天上炸出花来。放完还在门口看别人家的,有时候院子挡着了,还站到拖拉机上抬头去看。看很久,就跟自己家的似的。

还有一件事比较好玩,就是深冬的时候,林里庄上坡的水库会结厚厚的冰,是那种厚的凿都凿不开的厚,可能那才是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一开始,是阿东带着林北在水库梗上玩,林北还站在一旁搓着手,后来一回头阿东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冰面上去了。

“小北快下来啊,我们来玩滑冰啊!”

“我怕掉下去。”

“冰很厚,没事的。”

“我不去。”

看着阿东在冰面上玩的很开心,滑来滑去的,林北还是忍不住去试探,一试冰很厚,就悄悄站到冰面上,

“阿东,快来扶我,我怕滑”

“不怕,我带着你。”真别说,这好像就是现在的溜冰场。

大年初三是每年过年去姑姑家拜年的日子,姑姑家就在水库的另一边,虽然不远,可我们是不愿绕路的,就真顺着冰面直行到水库的那边,走几步路就到了。

吃过午饭拜完年揣好压岁钱拿着糕又原路返回到村里了。

后来林叔陶姨知道后,林叔说:“今年冰块这么厚,还真是冷,不过我们小时候也在上面玩过”。陶姨说叫林叔别教坏我们了,还把阿东阿姐骂了一通,说带着林北瞎胡闹。

我们好像不曾狡辩什么,站在门口踱着脚哈着气傻乐,远处的冬天枯枝傲然屹立于门前,地干冷的发白,我还是那个我,只是,长大后记忆中的冰和雪自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髫年的记忆模模糊糊,我却记得格外清晰,是落下星辰的对比,那些不可一世的记忆才格外珍贵。

同类推荐
  • 不快乐的他

    不快乐的他

    为了自己的写做梦,加油^0^~^0^~^0^~
  • 看见你了微风

    看见你了微风

    陈小微,自从认识了他就改变了自己他走了,她也释怀了“我啊,终究不是也不可能是你的星星”
  • 他眼角有痣

    他眼角有痣

    “城哥哪儿都好,就是跟他说话有点儿费劲……”苏晓晓板着一张小脸在一旁正襟危坐,面不改色的模样让人看不出来她在心里把头点得比饿了好几天的小鸡啄米的速度还快。——后来苏晓晓被迫听了某个流言:“听说城哥有对象了!”苏晓晓:“?!”对方:“就昨天我们班级聚会,你不在,我们几个人出去找你,看见你家城哥跟一个女生在厕所门口抱了好久……”苏晓晓:“……”对方叹口气:“……可惜我们没看清那个女的是谁。”苏晓晓心虚地低下了头。——苏晓晓某次宿醉醒来,对上苏漠促狭的眸子,迷茫了一会才听他道:“苏晓晓你……厉害啊!”“我干啥了?”苏漠清啧一声,反问:“你自己做过的事情你不知道?”苏晓晓有些瑟缩:“我……我也没干啥呀……”“你想翻脸不认账?”苏晓晓循声望去,蓦地瞪大了眼眸。——主角:苏晓晓、云楚城│其他角色:苏漠、章郁
  • 家庭随记

    家庭随记

    不知你的生活怎样?不如分享出来!生活琐事随记!
  • 春秋一场梦

    春秋一场梦

    灵感缘于《二刻拍案惊奇》,里面的故事大多带有一点封建迷信的影子,那就干脆就把它和玄幻仙侠挂钩,从一个角度或人物切入,用奇幻的方式,重新讲述一个故事
热门推荐
  • 毁容王妃:绝色夫君温柔妻

    毁容王妃:绝色夫君温柔妻

    他身受诅咒,生来最丑,一张脸,半人半妖;她有倾城之貌、绝世武功,一次中招,上了他的床!怀了他的孩子,她拼命地想要逃跑,却一点点为他的温柔所心动……当她决定留在他身边是,怎么忽然冒出这么多人要她夫君的身体借尸还魂?不行不行,夫君是她的谁也不准抢!
  • 大混界

    大混界

    “双魂异界归,大混天地毁。”我从地球而至大混界,身体内居住着两个灵魂;他们都说,我将来会毁掉大混界!他们都要杀了我!但我从不欺人不负人,只想回到那个蓝色的星球,没做过任何坏事!为何一个破石头就能左右我的生死?我不甘心!我只想回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毁了大混界又如何?
  • 英灵武神

    英灵武神

    在纷乱复杂的天启大陆中,世人以武为尊,想要立足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备受欺压的少年苏越,于濒死中解开了体内封印,觉悟实力就是一切并决意变强。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庸才,成为人人敬仰的武神,这一路的艰辛他烂在肚子里只字不提,只为了有朝一日闪瞎所有人的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左道倾天

    左道倾天

    是非谁来判定,功过谁予置评?此生不想规矩,只求随心所欲。天机握在手中,看我飞扬跋扈。————我是左小多,我不走寻常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是大道尊

    我不是大道尊

    星河倒转,时空变幻;伏龙锁魔神,一眼览大千;集万千机缘,大道之路慢慢求索,只问长生否?
  • 穿书丑女翻身记

    穿书丑女翻身记

    一觉醒来,袁佳佳变成了小说中的炮灰丑女配,相貌丑陋还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最后投井身亡。这……这是怎么回事!袁佳佳欲哭无泪,老天爷你造吗!
  • 财商考验智慧(下)

    财商考验智慧(下)

    本套从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重生之我为八戒

    重生之我为八戒

    伪宅男重生为猪八戒,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为了老婆,为了幸福生活,不想当什么英雄,只想做个宅男。这就是朱刚的人生追求。本书没有无敌主角,走的是轻松、诙谐的路子。新人新书,虽然是双新但没有双薪。不求月票、推荐票,咱不奢望跟大神们争。只求兄弟们走过路过别飘过,留下点意见指点小弟写作,争取把这本书写得够够猥琐、够无耻。
  •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尉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尉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