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2700000004

第4章 知识和能力与劳动的关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活动本身,即劳动。这桩劳动的目的是体现“胸中”的竹,也就是体现观念形态价值。劳动生产的过程是劳动能力体现观念形态价值的活动过程。以资本的司令官,资本家而言,其劳动价值表现为决策和组织资本把决策实现的能力。决策表现为知道社会需要什么,能力表现为怎样组织资本把它生产出来,满足社会需要(把知识商品化)。以资本中的脑力劳动者而言,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表现为拟订实现决策的方案,组织实施决策的能力;工人的劳动价值表现为按“图”施工的能力。然而,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又具备物质条件的人,未必有能力组织资本把它生产出来,满足社会需要;有知识的人,未必有能力实现知识;有劳动力的人,未必有按“图”施工的知识和能力。成竹于胸者,未必具备“执笔熟视,急起从之,振笔直追胸中的成竹”的能力。可见,知识和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见到的知识产物,如计算机,是经过劳动能力按照产生计算机有用性的知识(观念形态价值),把生产资料改变成的。生产计算机的过程是劳动能力体现观念形态价值的过程。我们感觉到的知识,不直接是知识给我们的感觉,而是知识和能力所体现的物给我们的感觉。

观念形态价值的本质是知识,能力是表现、实现知识的手段。人们所感觉到的知识,是能力使你感觉到,不直接是知识。竹画,是能力使你感觉到的“胸中的成竹”。对观念形态价值而言,能力是体现它的手段;能力在劳动目的的支配和知识的辅助下作用于劳动对象,使观念形态价值得以物化,达到劳动的目的。

知识不通过能力表现,谁知道谁有知识,谁有多少知识。能力离开知识的辅助,能力无从表现。据此,可以判断: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而论,能力和知识成正比例关系,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什么样的人的有用性(价值)和人格。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什么样的人的劳动价值。

知识和能力是劳动本身的两个步骤,“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总不会在劳动过程结束之后,才产生生产劳动过程的观念形态价值。知、行般配,是达到劳动目的的主观条件。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王守仁)。前人准确地描述了劳动过程,但是其中的蕴涵,知识和能力与劳动的关系远非了如指掌,还需要分别加以说明。

知识与劳动无关

法国大革命中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被砍下了头。被捕时,他申辩说:“我和政治并无关系,作为包税官获得的钱,都用于了科学实验”。他大声疾呼:“我是科学家!”前来逮捕他的指挥官呵斥道:“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

马克思的朋友,曾经被马克思认为“参加了我们的队伍”的德国杰出诗人海涅,在《路苔齐亚》序言中写道:“我承认未来时代属于共产主义。我是用一种忧虑和非常恐怖的语调来说这句话的,到了那个时代,我真是惊恐欲绝。那个被无知的偶像破坏者们掌握了政权的时代,他们将用胼胝的双手毫不怜惜地摧毁我无限心爱的一切美丽的白石雕像……。他们将要毁坏我的月桂树丛林,在那里栽植马铃薯……。而夜莺,那些无用的歌人,将被驱逐。还有,唉!我的歌集将被香料杂货小商用来做纸口袋……”

一百五十年后,海涅预感的事态出现了,1949年,北京城解放之初,一车一车的线装书送往造纸厂,土地改革运动时,农民分田分地分“浮财”,唯一不要图书。认为这些他们所没有的东西,不是他们生产的东西,一定是使他们之所以相对贫穷的东西。文物书画通通被视为“变天账”,堆在稻场上一把火烧了。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被称为“反动学术权威”,投入牛棚。对知识分子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都要接受工人、农民的再教育。知识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坏、右之后,成为“臭老九”。民谣:“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有的领导作报告,扯着嗓子拍拍胸脯吼道:“老子就是大老粗,扁担大一字不识,跟毛主席闹革命,百战百胜”。“大老粗”是“占领上层建筑”的工、农干部面对知识分子时的骄矜语,像似自谦,实乃自豪。

在人云亦云的社会观念中,劳动是由经验和反复操作、习染、世代传递,自然而然具备的能力,与知识无关,与知识分子无关。作者在论说劳动的过程中,一再感触到途中存在着这道“两狼关”。当书店里出现《知识经济时代》这本书时,作者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说也沧然,书名所示,书的作者似乎认为目前这个时代,才是以知识为前提的。好在眼下街巷里的报刊栏,每见醒目的通栏大字标语:“知识决定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劳动与知识有关

人们必须消费才能存活,消费作为内在欲求的表现,是以观念形态价值形式提出生产的对象和方法方式而支配着欲求活动(经济活动)的,经济活动的原生形态,是知识支配下的谋生活动。任何人的谋生活动,都不免于自然而然地以知识为前提――想喝水,必须先知道水在哪儿。

人们用所知所识来发挥他们的劳动能力,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共产党宣言》)但是这种工具的有用性,并不决定于他的体力,而是决定于他的知识含量。如在建筑工地上,知道按时按量搬运沙石砖瓦到需要地点的一般是普工;知道按比例下料搅拌沙浆的是二、三级工;知道砌墙的是三、四级工;知道掌四大角、“按图施工”的是五、六级工……这等类手工活计一见便知,但光知道并不能掌四大角。必须经过实践和练习过程,以自己的力活动表现了所知所识,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了掌四大角的能力,才能算数。从而有简单手工到技工的级差,从简单手工到技工的进步过程,表现为体力能够不断切合知识增进的过程。学徒的过程,是练习体力不断切合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练习增进体力的过程。因而工人之间的级差,不是力气大小的差别,而是劳动力的知识含量差别。用力的知识使力的有用性产生了千差万别,产生了数不清的工种,产生了同行中的级差。级差在劳动中直接表现为,用头脑的时间越多,则用力的时间越少;用力的时间越少,则级别越高;用知识的时间越多,则知识日增;用力的时间越少,则体力日衰。用头脑和用力的时间变化,普工变到八级工时,再进一步就产生质变,进入脑力劳动者行列。

脑力劳动者以使用知识的能力,显示其劳动价值,资本家以他的决策体现物:商品,显示资本对社会的有用性(价值)。

一切劳动的共同内容是什么呢?是体现知识。当我们把劳动看作价值时,是由于它能体现知识,知识使劳动能力把劳动资料变成了新的价值;而劳动价值区别是由什么来测量的呢?是由劳动能力和知识所体现的价值量来测量的;劳动的主观因素(观念形态价值)越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具备,财富就越容易创造。

知识与劳动者的关系

一、物质条件

现代人类,生而不平等。

一些人,生下来就落在世代相传的谋生方式中生活,基本上以自然人的方式谋生,劳动知识产生于生活习染,如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形态农业中的农民;

一些人,生下来就落在职业劳动力工人的家庭中,他们习染着职业劳动力谋生的知识,多数人不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物质条件;

一些人,一生下来就落在物质条件比较充裕的家庭中,具备享受良好教育的条件。

撇开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天然的原因把造就知识的客观条件当作如同世袭的特权那样分配给某人,似乎知识勿需知识的所有者劳动,就可以获得,是天然的分配决定谁有知识,谁无知识,而不是相反。

对于获得知识的劳动过程而言,获得知识显然只是属于获取知识的劳动本身的问题。如果有人说,获取知识必须具备获取知识的客观条件,至少在这个意义上条件先于劳动。那末就应该答复他说:劳动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但这些条件最初总是自然的。譬如,你本身是自然的劳动力,养育你的条件中就有你赖以劳动的物质条件,问题在于你能否利用它,能否充分地利用它。你是依赖它存活呢,还是以之作为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通过竞争,原先那些自然的条件就逐渐发展为劳动创造的条件,增进知识和能力的条件,变为有助于生活完善化的财富了。至于说到机会,它并不偏爱某个特定的人,许多成功者毕生坎坷,他们遇到的窘困、磨难、挑战,其实多于一般人。

二、知识是生活完善化的前提

知识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与知识的关系,有如动物与知觉的关系。动物离开知觉如僵尸;人类离开知识,剩下的便是知觉――靠本能生活的人。知识是人类趋向生活完善化和往前发展的前提。

人与动物相较,本能活动者:动物;知识性、理性活动者:人。人与人相较,因为所具备的自我完善化的知识和能力程度差别而不平等;动物以本能生活,以其本能平等而平等。

知识是人类的具体灵魂,什么样的知识决定什么样的人品。就一般而论,人的品质,决定于家庭熏陶;社会习染形成人的素质,什么样的素质表现什么样的能力和人格。

知识与劳动的关系没有疆界,如中国的孔学。世界管理大师彼德?杜拉克推崇日本“管理之父”涉泽荣一,早在明治维新初期就在日本各地开设“《论语》讲习所”,讲究“论语主义”。将孔学视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圣经,而形成不同于一般的“日本式管理”。许多日本大资本家都具有儒家风范,他们的企业所标榜的社训,不少是《论语》的发扬。“放于利而行,多怨”,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平岩外四,以此为训,说:“如果企业只知道一味追求利润,总有一天会遭到民众的报复”。

知识,源于行为过程中得来的认识和经验,融会为决心、决定的形式,反而支配行为。在反复运用中,由于需要,由于新的欲望,经过脑力劳动把它转化成“独立主体”的观念形态价值,作为支配行为达到目的手段。

使用知识的人,由人使用,而善于用人的人、使用人的人,不一定具备使用知识的人的知识,由于他知道使用人的知识和能力,而能通过被使用的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现象普遍见于“领导者”中,在生产领域中是资本家,在军事中是将帅。

汉王与韩信论将领,说到自己时问:如我,能率领多少兵?信答:不过十万。又问:你呢?答:多多益善。汉王笑道:“多多益善,何为我擒?”答:陛下不能将兵,而善于将将。高祖问列侯诸将,我之所以取得天下,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原因何在?各有一说。高祖总而言之,说道:各位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国家抚百姓,给养不绝于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我能使用这三位人杰,所以取了天下。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所以被我擒。高祖病重,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身后事实证明,刘邦的评价和预见准确。

三、潦倒怪拙愚

客观物质条件,究其始终,都是主观能动性(知识和能力)的产物,将相本无种,潦倒怪拙愚。

在中国文坛上扮演着领导新潮流的《财富》杂志,总第十期宣传“中国商界八大亨”。封里封面有他们春风得意的彩照,文章中有他们“南面百城”志得意满的生活照,封底有大亨家居洋楼的彩照。标语式说明:“超人一等的贵族生活,他们的过去,可能就是我们的现在,而他们的现在也许可能是我们的将来”。他们的过去是放牛娃、泥腿子、穷书生……;全球最大的电器制造商,日本松下老板,今天他拥有资产640亿美元,20万员工,年销售额高达300亿美元,资本遍及全球。松下公司规模之大,组织之繁茂,好比山高海深,令人难测,即使公司员工,也难知其深度和广度。当初不过是一名小店员,以一百日元创业;香港特首董建华也有打工仔的经历等等,不胜枚举。

人们的出身不一样,但起点首先是个大活人,都必须在本身是劳动力这个物质基础上发展,这是一致的;面对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也是一致的。脑力劳动者和智力劳动者是在本身劳动力这个物质基础上,增进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形式。

毫无疑问,主观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缺少了物质条件无从实现,也就无所谓有主观方面。这就是为什么富人之所以易于更富,而救穷难的原因――给予物质条件,他缺乏因以为基础,谋求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万丈高楼从地起,与智力劳动者从劳动力起,是两回事的一种过程。

四、智识是居于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

人们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竞相表现自己,两两相较,总是一强一弱。弱者一方自强图存之路其实只有一条:增进自身有用于世的价值。不然只好怪罪客观方面:时机不如人怪天、环境条件不如人怪地、自己不具备生产资料怪资本家等等。

绝大多数的大公司,它们的总经理都不是大股东,而是大股东聘请的比他更善于操作资本的智力劳动者。

知识和能力直接表现为社会身份,间接表现为物质财富。在一定范围的生存空间,撇开非正常因素,知识和能力是各种不平等的根源。

五、能力

当我们说某人有能力时,是指他能胜任某项任务,具备实现某种知识的主观条件。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是知识;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追,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鹰落,少纵则逝矣,是能力。

有知识,未必有能力。能力,不直接来源于知识,是在学习、实践、历练过程中获得的。譬如,知道驾驶汽车的知识,并不会驾驶汽车。必须经过学习、练习和实习的过程,把自己的劳动力锻炼到切合知识的程度,以主观的力活动表现了驾驶汽车的所知所识,此人才算具有驾驶汽车的能力。接着,再以他的效率,见其能力的大小。效率的大小,除力要素之外,决定于知识和经验含量。知识支配着力活动;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知识、经验的积累程度和体力。

劳动本身就是能力活动――拟订决策的活动、拟订实现决策的方案的活动、体现决策、方案的活动。资本家表现决策的能力,脑力劳动者表现使用知识的能力,工人表现按“”施工的能力能活动不是纯知识活动,也不是可以用力学的规律来解释的力活动。能力是知识、经验、体力等素质融会的力。也称作才干、才能、技能。

“九折臂而成医”。“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能力从实践过程中;从历练、经验中;从挫折和失败的胚中诞生。每个劳动者都有能力,而以具备知识、经验、体力等要素的程度见高下。

能力与劳动力的区别是:前者是主观力活动,后者是体现使用者的“图”的工具。

效率,是观察能力的尺度。劳动者的级差,应该是能力之差。

使用者给能力以目的,目的支配着能力,能力运用知识达到目的。劳动活动本身是能力与知识的结合。

知识是人类自我完善化能力的前提。

能力在抽象价值和具体价值之间起作用,沿着劳动目的的直线把二者溶结,产生新价值。

使用者是能力的司令官,对个体劳动是这样,对社会劳动也是这样。

知识和能力是人的有用性、人的使用价值的全部内容。

第五节 成事法则

劳动能力本身活动的内容,是决策、方案、“图”、方式方法和路线。这等类观念形态价值,其实也就是理性所采取的,属于方法形式的意向。

万事往往不如人意,万事总在各自的王国中我行我素,不理睬人的意愿。而当你留意了其中的什么,决定认识它并与之交手,试图驾驭它,实现你的目的,也就是打算做成功某件事情的时候。就看你是否知己知彼,从而采取了适当的方式方法和路线。黑格尔发现:“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一种绝对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这是理性企图在每一个事物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意向。”――为达到目的,而开辟的理性之路。

适当的方法不仅折射出事态的内容,而且它本身已经包含着事态运动的必然性。简而言之:用方法开路。腾云驾雾,过南山超北海,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在你尚不知彼此时,劳动对象可由不得你。那时节,就由它来摆布你了。这是不因人而易的、千古不易的成事法则。拿一般人来说,“最大的目标不外乎自我价值的实现。继之便是如何经营推销自己,实现目标。而所谓经营推销,就意味着一个持久又复杂的运作过程。其间包括精密的算计,有效的操作,小心的防范,合理的攻掠,利益的谋取等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章诒和教授语)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方略、路线、方式等,都可以归结为方法,而构成这一切的内容的是知识。

享有心想事成,或者说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人,他总是在成功与不成功之间一刻不停地为实现美好的想象操劳着,而且始终满怀信心。不然,他早就没落了。困难、挫折,甚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在关键时候有了转机。这种长期的压力和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真是太伤人了。就好像一个人被打得奄奄一息,刚活过来养好一些,又一次被打得奄奄一息,关键时候又有了转机。这样十次八次地重复下去,局外人只看见他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困难、挫折,总有,但克服罹难的方法一定比困难多。世人称这种相对的自然优势为“天无绝人之路”。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一种绝对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

一个有美好理想去追求的人,是快乐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人们仰见的那些灿烂明星中的一颗――有智慧的人,聪明人。也许读者会说:一筹莫展、穷愁潦倒的博士有的是。我说:那是因为他算不上聪明人,他固然诗书满腹,但是他与智力劳动者相形见绌。他差欠实现知识的智慧。虽然,智慧不过是巧用知识。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III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III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的贸易理论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理论这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微观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各样的贸易理论,包括作为古典贸易理论起源的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作为自由贸易理论之反论的贸易保护理论,以及有政府干预的战略性贸易理论等,对各种新贸易理论的评介是本教程的重点所在。宏观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流量核算体系为其分析的理论起点,然后依次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货币因素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多种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问题研究等。
热门推荐
  • 陈婧,我放过你了

    陈婧,我放过你了

    很多年后,陈婧也问过自己,那个时候有没有后悔过。陈婧啊,不后悔是假的,不过这么多年了,念念不忘也没有一点反响,可见自己的一厢情愿也是落得败北。不过八年而已,手也牵了,吻也接了,还有什么不死心的呢?就当这辈子已经嫁过了,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 极夜神沦

    极夜神沦

    神代已然逝去,人类主宰世界。迷雾仍旧还未彻底消失,灵魂中浸透凄惨的鬼泣。天空,大地,是谁在暗暗低语?山川,海洋,是谁在默默哭泣?漫漫极夜,与神秘的过往博弈……
  • 盛世神医

    盛世神医

    他叫秦岳,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他是他母亲的第一个孩纸也是她母亲唯一的孩纸。在他很小的时候,村里那年闹饥荒,他的父母为了让他能吃上一点米饭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到地主家偷米结果父亲被打成了残疾,母亲也被打得不能再有孩纸了。可是祸不单行,家里没了顶梁柱家里的生活怎么办,他的母亲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便改了嫁,后来她的父亲一气之下便永远的丢下他,从那以后他便过上了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终于,在那年,他12岁,他在沿街乞讨时遇见了一个怪老头,老头说他要收他做义子教他医术,于是他便随他上了山,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学徒到神医的路有多艰辛没有谁知道。。。。。
  • 第一暖婚

    第一暖婚

    父亲被陷害入狱,哥哥昏迷不醒,自己被关进精神病院,可心狠手辣的堂姐居然还要赶尽杀绝,连她的未婚夫都要抢!是可忍孰不可忍,沈初夏怒了!可谁知道,她逃出精神病院之时偶遇的帅先生居然就是她传说中的未婚夫…抢婚现场,先生更是单膝跪地替她戴上闪瞎眼的钻戒,霸气宣布主权,“从今以后,你就是我韩子墨的老婆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总裁我的契约新娘

    霸道总裁我的契约新娘

    晚是世界的晚,安是给你的安。发现男友劈腿后反遭分手,错上车后与男主吵得不可开交,失恋,失业双重打击,家里不停安排相亲,碰到合适的总被打断,,,,这是一部励志故事,无论在什么时候,也许都不是强大的,但在未来时光里,需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
  • 斗罗之我把斗罗玩翻了

    斗罗之我把斗罗玩翻了

    一个被生活压迫的18岁青年他曾无数次幻想自己穿越到小说漫画里的情景却没想到做个梦他就穿了对就这样穿了穿越成为唐三的弟弟名字叫做唐天祭(这是主角为自己起的名字前几章里会有提到)由于唐三上一辈子是个孤儿所以他特别疼他的弟弟所以他把唐门秘技通通交给了他
  • 都市凡行者

    都市凡行者

    “叮,新意愿只接受,发起人牛翠花,希望她的赌鬼丈夫今天别赌了,任务限时1小时,奖励10功德掉,符合天道正气,系统已接取,倒计时开始。”网约车司机张小凡脑袋里多了个系统,开着地图逼他行善除恶的那点事。
  • 院长之履

    院长之履

    本书其中有误解,有委屈,有关于我国医序制度体系的深刻剖析和改革当中的尖锐矛盾与无奈。是一篇了解目前医疗改革现状的真实的写照蓝本。
  • 一把遗弃多年的老剑

    一把遗弃多年的老剑

    黑色孤城,幽深的雨巷,不可知的爱情,和那浓重的复仇之剑。
  • 抱歉我要摧毁世界

    抱歉我要摧毁世界

    在很久远的未来,人类文明不再进步,甚至反向倒退,地球因为核污染导致能居住的地方仅有百分之十的地区,而在这仅有的土地,诞生出了一种新人类----核种。